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343 更新时间:2024/1/30 7:39:42

明世宗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佑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代第十一位皇上,号天池钓叟、雷轩、斋,年号“嘉靖”。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兴王府。兴王朱佑杬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封为兴王。朱厚熜的妈妈蒋氏是北京中兵马指挥使(追封玉田伯)蒋斅的女儿。弘治五年(1492年),孝宗朱佑樘将蒋氏御赐给兴王朱佑杬当皇妃,并替他主持了大婚。弘治七年九月十八日(1494年10月16日),兴王朱佑杬夫妻就藩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弘治十三年(1500年),朱佑杬长子朱厚熙出世,但五日后即殇。

朱厚熜幼时就聪明出众,他父亲教他读诗几回后就能精确记诵。稍大之后在父亲的帮助下学习古书,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法。不仅如此,他父亲还让他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庆典,因此他很小的时候便熟悉了各种礼仪和规范。

议礼之争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病逝。因为明武宗没有子嗣,则在临终时,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以后的继承者难题,他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武宗去世前五天以皇上名义颁布敕令,令朱厚熜减少为父亲服丧时间,并沿袭兴王官爵。武宗病逝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者。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六(1521年4月22日),朝中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奉内阁拟定的明武宗遗诏前去安陆兴王邸迎朱厚熜。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会见了使团并接受太后的谕旨,在王府接纳诸臣施礼,随后同使团前去京中。在朱厚熜及使团抵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彼此出现了第一轮矛盾。礼臣提议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叫兴献王为皇堂叔,援引宋朝程颐议濮王礼的先例向朱厚熜进言,朱厚熜不允。依据朝中礼官提议,请朱厚熜以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但朱厚熜并不接纳,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学士杨廷和等请求朱厚熜遵从礼臣所开具的礼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朱厚熜不同意。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臣子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后在奉天殿即位。明世宗进京后,初拟定年号为“绍治”,世宗未用,拟定年号为“嘉靖”。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1521年5月27日),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嘉靖。明世宗继位不久,即命礼臣一起商讨兴献王的封禁。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有关以谁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爸爸),及其明世宗生父尊号的皇统难题出现了将近三年半的礼仪之争,世称“大礼议”。七月,举人张璁进言,请求明世宗“继统不继嗣”,请求崇敬生父,立兴献王庙于京师,明世宗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疏争取,明世宗都不允许。明世宗不顾诸臣反对,于十月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奶奶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慈孝献皇后为兴献后。嘉靖年间(1522年)元月明世宗命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此事一直到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上”,并把兴献帝的灵位升袝太庙,排列在明武宗以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情到此以明世宗的胜利最后完毕。

力革时弊

明世宗继位,就理清明武宗当政阶段的一系列弊政,政治上出现清明的趋势。再次录取正德年间由于直言进谏而获罪闲置的诸臣,将明年的田租减半,自正德十五年之前未交的赋税悉数免除。正德十六年(1521年)五月,罢大理银矿。于同月诛灭钱宁,六月诛灭江彬。释放内苑的珍禽异兽,令以后不可进献。

政治上,明世宗继位后勤于政务,整治朝纲,实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驻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权力。重视选任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太监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太监严格管束,中央集权获得振兴和强化,使朝廷为之一新。明世宗也比较注意以为人和才能选拔官员。他多次降旨,要两京大臣、科道及在外抚按官询访贤才,明世宗表明:“若是有才识出色堪当重任的,应当不拘资质,从公举荐,吏部如果遇见缺口,也应该酌情简用,不能避嫌推托。”明世宗对外戚世袭封爵制度作了变革,并成为永制。嘉靖八年(1529年),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至今,开始封赐外戚,之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官爵大多世袭相传。”因此有大臣提议明世宗开始实行:早已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生,其子孙不得再沿袭官爵。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立官爵。此项制度经世宗判决后成为永制,即使是世宗之母蒋太后的娘家以及妻陈皇后的娘家亦不准沿袭世爵。

经济上,明世宗惩处徇私枉法,勘察皇庄和勋戚庄园,还田于民。明代从弘治到正德,间或有人提及土地失额的严重性,但尚未造成朝野普遍的注意和讨论。嘉靖八年(1529年),霍韬奉命修会典。他指出,从洪武到弘治,天下田亩已减强半。嘉靖阶段,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赋役体制改革。嘉靖九年(1530年),桂萼在入参机务期内,曾上疏建策排查新增农田及编审徭役。明世宗准许实施。这次改革,因次年桂萼患病乞休归里而未能进一步进行。而桂萼所开辟的把税粮与徭役各核准交银多个,统一征缴,以求均平的“一条鞭法”的变革效果是显着的,为后世的赋役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文化上,明世宗即位后马上整肃科举制,来保证选举的良性发展;倡行三途并用,激励士气;整治学政,来强化学校教育功能。纠正孟子头衔和典祀。明世宗当政前期,“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和科技空前兴盛,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世称“天下翕然称治”[19]。可是直到明世宗中年,边防花费日益增加,加上世宗大兴土木、迷信祷祀,造成皇帑日渐减少。各行各业凋敝没落,甚至变卖寺田,收赎军罪,还是无法满足国家财政必须,可见财政经济已经是崩溃的边缘。

崇道乱政

明世宗当政中期,朝廷日趋腐化,因为我国承平日久,明世宗逐渐丧失开拓精神,日渐腐化,乱用民力大事修建,议豪礼的成功,使世宗得到在宗法上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他还要依靠道教来神化自己。并且明世宗迷信方士、崇敬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方士、道士们运用明世宗理想永生不死和灵瑞情况的迷信,屡行诈骗秘术,忽悠明世宗,使每年持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明世宗一改诸帝佛、道兼崇的习惯,而专奉道教,抑制佛家。他对道教的崇信通常是迷信其斋醮方术,同时为了神化自己,他还给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随着杨廷和的去职和大礼议升级,明世宗的崇道活动也随之提温。斋醮内容自祈雨雪、禳旱涝、除病除灾以致求嗣延年,抗倭御虏几乎无所不有。他还赐予入直大臣道教冠服,百官斋醮时,派御史纠仪,派心腹察其不虔者。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十几个婢女以杨金英为首,决心要谋害明世宗,后失败,世称“壬寅宫变”。过后,明世宗便搬至西苑的万寿宫,害怕住在紫禁城的寝宫里。宫婢之变后,明世宗把化险为夷得益于事玄之效,更为热衷斋醮祷告。他躬服道教衣冠,“认为祈天永命的事”;妃子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内外交困

嘉靖末期,边事废弛,淹没军饷,倭患渐起。在嘉靖年里,“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端。各地也暴发多起民变。这时东南沿海工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仍然厉行,沿海民众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抗争十分引人注意。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争贡之役”,此后沿海治安数次陷入危机,明代遂公布中断一切商贸。期待以围攻的政策来减轻倭寇危胁,却也断绝很多商贸产业链有关从业者的生活,导致商贸地底化,商业纠纷难以处理,遂转为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降反升,导致“嘉靖倭乱”。

嘉靖三年(1524年),之后暴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1535年)暴发辽东兵变,又发生广宁兵乱。在长城往北,蒙古鞑靼部头领俺答汗持续寇边,军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明王朝的腐坏部队压根抵不住蒙古的骑兵。嘉靖十九年(1540年)正月,吉囊侵扰大同,杀明代指挥周岐。六月,瓦剌部侵扰塞外。七月,吉囊入寇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在宣平迎击,把它战胜。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春,俺答数次入塞侵扰。八月,俺答汗进犯延绥。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和谈并求通贡,明世宗屡次回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明朝政府首次把王直集团骚扰沿海城市称为“倭人入寇”。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为武力逼迫明世宗同意互市,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因行贿严嵩子严世蕃而任宣大总兵的仇鸾惶惧无策,以巨资行贿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八月十四日,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国内,营于潞河东二十里之孤山(今通州东北)、汝口等处,京中戒严。明世宗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俺答兵在城外随意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以后,获得明代通贡的应允,仍由古北口褪去,世称“庚戌之变”。过后,严嵩又杀实行他的指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塞责。俺答以武力成功逼使明世宗同意开市,但北边边境蓟辽区域的侵扰直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方停止。

葡萄牙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获得入居澳门的权利。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来自日本的只有53人倭寇从浙江绍兴上县登岸的,劫掠浙、皖、苏三省,攻掠芜湖、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追留都南京城外,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士兵四五千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暴发振武营兵变。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整肃福建、浙江倭寇。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栖身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终荡平。

阁臣争夺

嘉靖后半期,明世宗宠幸佞臣严嵩,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世宗提拔年过六十的严嵩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诬害夏言,明世宗准其再任内阁首辅,因此严嵩专擅国政近十五年时间。明世宗崇道斋醮追求长生而言,严嵩为了媚上,他还是竭尽全力地去做,无论花多大人力、资金、物力,都在所不辞。其中单是营造,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厂二三十处,役匠上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伤财,视武宗过之。当时明王朝的太仓岁入只有二百万两,而斋宫秘殿等营造,岁费竟至二三百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据。对此,严嵩实难辞其咎。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严嵩陆续除去了政敌夏言、仇鸾,朝中一时无与匹敌,但他深知世宗对大臣的猜疑心理,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他对全部罢免他的官僚都施加残酷的打击,轻则去之,重则致死。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在没有确立太子的情形下,明世宗分配裕王朱载坖(即后来穆宗)、景王朱载圳婚事,诏于各府办婚礼。

嘉靖四十年(1561年),明世宗居住的永寿宫发生火灾,明世宗暂时住到了玉熙殿,但是这里地区太小,因此明世宗想营造新宫殿。他问严嵩的建议,严嵩请求他到南宫居住,因南宫为明英宗为太上皇时需居住的处所,因此明世宗很不高兴。随后问徐阶,徐阶请求重修永寿宫。之后由他主持建造成万寿宫,明世宗搬了进来。徐阶因此加封少师,兼支尚书俸,而严嵩渐渐被皇上冷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邹应龙揭发严嵩父子,明世宗下令逮捕严世蕃,责令严嵩离休,徐阶则替代严嵩为首辅。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严世蕃被杀。

晚年过世

随着明世宗年纪增大加之长期服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仙丹,明世宗的身体每况愈下。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正月,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严厉批评明世宗妄想长生,无父子、朝臣、夫妻之情,称“世人不直皇上久矣”,又称如皇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丞相、侍从、言官注重天下厉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天下何忧不治,诸事何忧不理,此在皇上一振作间罢了”。明世宗大怒,命上下“趣执之,无促使遁”,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在旁说:“这人有着痴名。闻其上疏时,知道触忤当死,市一棺,诀老婆,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明世宗默然,留中没发数月,海瑞下锦衣卫狱。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过世于乾清宫,年60岁。明世宗去世后,遗诏裕王朱载坖继位,改元隆庆。奉先帝世宗皇上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上。葬北京昌平永陵。

标签:嘉靖,明世宗,朱厚熜

标签: 嘉靖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嘉靖被宫女勒脖子事件-壬寅宫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壬寅宫变,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里,是妃嫔和宫女们企图杀掉明世宗朱厚熜的一次事情。因为这事出现于嘉靖壬寅年,因此称作壬寅宫变。因为明世宗多疑暴虐,阴晴不定,宫人常被惩罚,杖毙者高达二百余人。宫大家总算无法忍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起了“壬寅宫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王宁嫔等人的授意

  • 屯门海战,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靖,屯门海战,明世宗,明朝历史

    屯门海战,或称屯门之役,发生在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8月下旬至9月间,由时任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引在屯门地域抵御佛朗机(葡萄牙人)的战争。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一些欧洲君主制国家逐渐

  • 徐阶明朝一代权臣,有扳倒严嵩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靖,徐阶,隆庆,明朝历史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期任内阁首辅。徐阶早年师从聂豹,是王守仁之再传弟子。早年经历弘治十六年(1503年)九月二十日,徐阶生于浙江宣平县衙,其时他的爸爸徐黼已经宣平县丞任上。正德十二年(1515年),徐阶考中书生(生员),入华

  • 嘉靖为何骂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徐阶,明朝历史

    对我对嘉靖的理解,他似乎并不像是一个那样不记仇的人,嘿嘿!有关徐阶因为劝说嘉靖废止孔子文宣王的称号而导致嘉靖不满,写下了徐阶小人,绝不叙用的故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许多史籍,但是找不着有关记载。在《明史》中,的确记载了嘉靖九年十一月,徐阶因为抵制废止孔子王号,被贬官到福建延平县出任推官,可是

  • 夏言,明朝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严嵩,嘉靖,夏言,张璁,明世宗,明朝历史

    夏言是明朝中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公谨,号桂洲,出生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他是赠少师夏鼎的儿子,其诗文气度不凡,尤以词曲著称。他所著有的《桂洲集》和《南宫奏稿》,至今仍被传颂不衰。早年经历1482年7月14日,也就是成化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夏言在京师城西莲子巷出生。他天生机警聪颖,文

  • 青词丞相严嵩,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世蕃,严嵩,夏言,明朝历史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举人,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他是明代关键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有余。做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全力清除异已,

  • 退避三舍的故事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退避三舍,晋文公,周襄王,宋襄公,姬郑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

  • 商鞅守诺,商鞅变法的简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的故事,秦国,秦孝公

    战国时期,商鞅来到秦国,积极推行变法,但他当时唯恐老百姓不信,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

  • 李白写诗赠汪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汪伦,诗人

    一天,汪伦听说大诗词家及浪漫诗人李白要路经安徽,而汪伦又对李白十分敬畏,心里十分激动,于是,便想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一起欣赏诗词,自己也能请教一下诗词技巧。但汪伦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素来高傲,不问人事交情,怕自己邀请不来李白,所以,便开始想办法,引李白来这里。汪伦听说李白有几大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

  •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化十四年,人物,历史,朱见深,明宪宗,汪直,李子龙

    现在双男主的剧是越来越多了,像刚刚和大家见面的探案题材成化十四年也是其中一部,这部剧的演员选得还是不错的,颜值都很在线,当然毕竟网剧瑕疵还是比较多,但是目前看来观感还是挺不错的,剧中的角色很多,很多人想知道剧中汪直的人物原型是谁呢?1、唐泛历史原型唐泛是虚构的人物。和汪直有关的史料记载中,提到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