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永,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宦官中的清流

张永,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宦官中的清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3/12/9 15:09:36

张永(1465年—1529年),河北保定新城(河北新城县)人,明朝正德年间太监,是着名的宦官集团“八虎”之一。张永在成化年间进到宫廷,到弘治朝时被加入东宫服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到太子称帝时变成明武宗的心腹,勤练武艺,弓马熟练,颇具勇力,武宗常赞“壮士张”。身兼多职,并督十二团营和总神机营的事情,是当年正德朝宦官集团“八虎”的成员。

洪武初期,其曾祖父移居至保定新城(今河北省高碑店市),遂变成新城人。成化十一年(1475)选入宫,在乾清宫伺候宪宗,当时年仅十岁。后升为内官监右监丞。成化二十三年(1487)宪宗过世,孝宗派他到茂陵司香。

弘治九年(1496),调至东宫伺候太子朱厚照即后来武宗。弘治十八年(1505),武宗即皇位,改任张永为御马监左监丞。不久,升御用监宦官。张永奏求过世宦官吴忠交还的七里海等处庄田,户部指责他违规,理应究治。但武宗却谕旨张永管业。

张永与都在东宫伺候武宗的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都受到临幸,在宫中阵营很大,人们把她们称为“八虎”。武宗依次赐予张永蟒衣、玉带,准予在宫中骑马、乘轿,每年给禄米十二石,并命督显武营将兵。

正德元年(1506)十月,命张永督十二团营兼总神机营。之后又与边将江彬一同执掌四卫战士。在宫内则执掌乾清宫、御用监万事,兼提督尚膳、尚衣、司设、内官诸监,整容、礼仪、甜品诸房及豹房、浣衣局、混堂司、南海子事,变成兼职最多的内臣。职位诸多,工作繁杂,充分反映了武宗对他的心腹。

张永原是刘瑾的同党,之后不满刘瑾的行为,拥有分歧。刘瑾亦发现张永越来越不归附自身,于是在武宗眼前挑拨,要将张永赶来南京,而且要当晚起程,禁止再进宫。张永得知后,对武宗述说刘瑾诬陷自身,武宗召她们二人对质。争论中,张永搏击刘瑾。武宗命谷大用摆酒为其协商,那样,因为皇帝的干涉,一场风波算是过去,但两人的矛盾实际上在加速发展。

为国锄奸

正德五年(1510)四月,安化王朱寘鐇在宁夏出通告,以讨刘瑾之名,举兵造反,杀了巡抚都御史安惟学,受钦命前去度宁夏屯田的大理少卿周东,总兵官姜汉及其都指挥杨忠;调遣各界将兵,封其同党为将军等职,准备过河涉足北京。武宗下诏用致仕居江南的右都御史杨一清总制陕西各界军务、兼提督西征师旅,与总兵官神英前去征讨;命张永监军,统京营兵三万暨各镇军马前去。张永出战时,武宗戎服到东安门送别。按惯例,文武高官领敕做事,全是发给铜印,而总督军务宦官并无印,但这次武宗却赐予张永特铸的金印,并配上金瓜、钢剑,以壮行色,还许便宜行事。对于这类,刘瑾十分嫉忌,却也万般无奈。

朱寘鐇造反仅十八天,杨一清等西征军并未到,便被宁夏守臣平定了。张永将京营兵等遣返,自己带五百骑前去安抚。当时宁夏人心惶乱,一些胁从者也是心存疑惧,四散逃走,官衙控制不了。张永便会与杨一清出榜安民,谕官、兵、农、贾各安岗位。拘捕杀掉官员、仿冒伪符伪命、趁机杀人放火、奸污打劫得人,而置被胁从者不谈。又以庆王在意外时曾率宗亲向朱行朝谒礼,而奏请朝中革其保卫,减少其岁禄三分之一。又禁诸王府交通客人等,这种均获得武宗钦准。

当时刘瑾在朝里外势焰甚盛,屡次变更法纪,残害不归附自已的诸臣,鱼肉百姓,有“立的皇帝”之称,中外士大夫侧目垂足,噤害怕作声。杨一清知张永与刘瑾怨恨甚深,想要祛除刘瑾,因此趁机为此献策,促使他去掉刘瑾的决心和行动。

张永报捷的奏疏到,准备在八月十五日献俘,但刘瑾让他缓期。当时京中陆续传闻,说刘瑾将于八月十五日,借百官给其兄都督同知刘景祥送葬的机会造反,并拘捕张永。张永也许真产生意外,便提早献俘。献俘后,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等都在一旁伺候。夜里,刘瑾走了,张永赶紧机会,赶紧取出已备好奏疏,奏刘瑾忘恩负义,并例举他十七条大罪。又取出上边开列着刘瑾罪刑的诛讨刘瑾的檄文,说宁夏高官曾将此汇报,但被刘瑾扣下了。

当时武宗早已微醉,低下头说:“刘瑾辜负我。”张永立即说:“这是大事,务必立刻解决,不能拖拉。”“八虎”中一些与刘瑾有矛盾的人亦同声附和,因此武宗立即命拘捕刘瑾,将他关进菜厂,并分别外派官校查封她在宫内以外住房。

次日,武宗把张永的奏疏提供内阁,下令降刘瑾为奉御,发放到凤阳。刘瑾力图挽留败局,因此给武宗上白帖,哀诉自身赤身被绑,乞赐予一二件敝衣盖体。武宗心软了,马上下令给刘瑾百件旧衣物。张永大惊,便竭力怂恿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在刘瑾家,武宗亲见搜到的皇帝印、穿宫牌、龙袍及衣甲武器这些违禁品,还发现刘瑾常拿手中的扇里,存有俩把锋利的短刀,才火冒三丈,马上下令把刘瑾关到诏狱。各有关部门会审刘瑾后,将之凌迟处死。而经刘瑾影响了的法纪,被所有恢复正常。

忠烈晚年

诛了刘瑾,罪有应得,客观上有利于公共秩序稳定,因此廷臣皆以上称贺,而颂张永功者“多溢美”。英国公张懋、兵部尚书王敞等,奏张永辑宁中外,两建奇功。因此封张永兄张富为泰安伯,弟张容为稳定伯。赐予张永金牌、银币,岁禄加至三百石,并再三赐敕褒谕。又改任为司礼监掌印宦官,执掌司礼监事,而以往管理的监、局依旧兼管。

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在江西造反,武宗亲征,命张永率边兵两千人为前锋。但精兵未到,而提督南赣汀漳军务的副都御史王守仁早已捉拿朱宸濠,正将他押运京中。张永为了讨武宗的欢喜,因此在途中拦住了王守仁,让他把朱宸濠放进鄱阳湖,等武宗来与他对战。王守仁不答应,亲自到杭州见张永,张永不愿相遇。王守仁叱开守门者,直闯进内,大呼“我是王守仁,来跟你商讨公事,为何不见?”张永被他的气魄镇压,只能走出来。王守仁因此告诉他:“江西早已遭战争,损失很大,大部队来临,恐怕会出乱子。”张永才假惺惺的说:“我只是为了保护皇上,并非要抢功。”并指向囚着朱宸濠的槛车说:“这要归我。”王守仁马上把槛车给了他,并和张永一同返江西。这时宦官张忠等已经是南昌,正在以查证朱宸濠余党之名,大肆搔扰地区。张永到后安抚了地区,清查了库房,搜患上朱宸濠和吏部尚书陆完串通的罪行,并催张忠跟自己一同返京,江西才免了一场灾祸。张忠等曾频繁诬陷王守仁,亦幸亏张永化解,王守仁才得以免受诬陷。

正德十五年(1520),江彬手握边镇重兵,驻于通州,把武宗留到那边四十多天,召文武百官前去集中;又假传圣旨,改团练营为威武团练营,由自己提督。因此谣言四起,臣子都担心江彬造反。

十六年(1521),武宗病故时,由张永提督京中九门,避免产生错乱。大学士杨廷和遵循遗诏,散伙威武团练营,遣还各边镇的军队。又征求太后允许,做好缜密的分配,借坤宁宫安装兽吻的机会,命江彬与工部尚书李入宫祭拜。祭毕,江彬要出宫,张永留她们用餐,太后便传旨马上拘捕了江彬。

世宗继位后,御史萧淮奏谷大用等党恶为奸,涉及到张永,因此谕旨张永闲住。之后萧淮等又罢免张永在江西违法违纪,因此降至奏御,发至孝陵司香。可事实上张永在江西并无大的违法行为。

嘉靖八年(1529),大学士杨一清言张永功劳大,又被启用掌御用监,提督团营。不久卒。张永死后,谕祭三坛,予棺材,由相关部门办理丧事,修建享堂;大学士杨一清替他亲身编写了墓志铭,之后又追录遗功,升其弟锦衣千户容为指挥佥事,本卫堂上管事;其兄富为锦衣副千户。

标签:八虎,刘瑾,张永

标签: 八虎刘瑾张永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明世宗朱厚熜,被称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明世宗朱厚熜,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佑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代第十一位皇上,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年号“嘉靖”。正德二年(1507年)9月16日,朱厚熜出生于湖广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兴王府。兴王朱佑杬于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1487年7月30日)封为兴王。朱厚

  • 嘉靖被宫女勒脖子事件-壬寅宫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嘉靖,壬寅宫变,明世宗,朱厚熜,明朝历史

    壬寅宫变,出现于明代嘉靖年里,是妃嫔和宫女们企图杀掉明世宗朱厚熜的一次事情。因为这事出现于嘉靖壬寅年,因此称作壬寅宫变。因为明世宗多疑暴虐,阴晴不定,宫人常被惩罚,杖毙者高达二百余人。宫大家总算无法忍受,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起了“壬寅宫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在王宁嫔等人的授意

  • 屯门海战,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靖,屯门海战,明世宗,明朝历史

    屯门海战,或称屯门之役,发生在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8月下旬至9月间,由时任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引在屯门地域抵御佛朗机(葡萄牙人)的战争。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争,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明孝宗弘治五年(1492年),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及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一些欧洲君主制国家逐渐

  • 徐阶明朝一代权臣,有扳倒严嵩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靖,徐阶,隆庆,明朝历史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中期重臣,嘉靖后期至隆庆初期任内阁首辅。徐阶早年师从聂豹,是王守仁之再传弟子。早年经历弘治十六年(1503年)九月二十日,徐阶生于浙江宣平县衙,其时他的爸爸徐黼已经宣平县丞任上。正德十二年(1515年),徐阶考中书生(生员),入华

  • 嘉靖为何骂徐阶“小人,永不叙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靖,徐阶,明朝历史

    对我对嘉靖的理解,他似乎并不像是一个那样不记仇的人,嘿嘿!有关徐阶因为劝说嘉靖废止孔子文宣王的称号而导致嘉靖不满,写下了徐阶小人,绝不叙用的故事,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阅了许多史籍,但是找不着有关记载。在《明史》中,的确记载了嘉靖九年十一月,徐阶因为抵制废止孔子王号,被贬官到福建延平县出任推官,可是

  • 夏言,明朝唯一一个死于非命的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严嵩,嘉靖,夏言,张璁,明世宗,明朝历史

    夏言是明朝中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公谨,号桂洲,出生在江西广信府贵溪县(今江西省贵溪市)。他是赠少师夏鼎的儿子,其诗文气度不凡,尤以词曲著称。他所著有的《桂洲集》和《南宫奏稿》,至今仍被传颂不衰。早年经历1482年7月14日,也就是成化十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夏言在京师城西莲子巷出生。他天生机警聪颖,文

  • 青词丞相严嵩,明代六大奸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严世蕃,严嵩,夏言,明朝历史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今江西省分宜县)人。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举人,累迁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十三岁时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他是明代关键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有余。做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并全力清除异已,

  • 退避三舍的故事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退避三舍,晋文公,周襄王,宋襄公,姬郑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敌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

  • 商鞅守诺,商鞅变法的简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商鞅,商鞅变法的故事,秦国,秦孝公

    战国时期,商鞅来到秦国,积极推行变法,但他当时唯恐老百姓不信,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

  • 李白写诗赠汪伦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汪伦,诗人

    一天,汪伦听说大诗词家及浪漫诗人李白要路经安徽,而汪伦又对李白十分敬畏,心里十分激动,于是,便想邀请李白来家中做客,一起欣赏诗词,自己也能请教一下诗词技巧。但汪伦知道,李白才华横溢,又素来高傲,不问人事交情,怕自己邀请不来李白,所以,便开始想办法,引李白来这里。汪伦听说李白有几大爱好,一爱桃花二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