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

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48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17

徐达(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世世代代种地的农户家中,小的时候曾和朱元璋一块儿放过牛。元朝末年,他亲眼看到政冶黑喑,生灵涂炭,慨然有“济世之志”。元末农民战争暴发后,在郭子兴农民起义中当小军官的朱元璋返乡招兵,他“仗剑往从”,此后开始了戎马一生的军旅生崖。

徐达自小沒有机会念书习字,但却拥有明显的求真冲动。每到领兵出战,常“延礼儒士,说古兵法”。归朝之时又常常“单车就舍,延礼儒生,讨论整日”,因而熟识古代兵法。他还擅于根据战事锻练自身的军事才能,具备掌控全部战事发展趋势转变的水平和精湛的战略战术,不但战斗英勇,并且“尤长于智谋”。如洪武元年占领大都后,朱元璋令孙兴祖留守,徐达与常遇春攻取山西。北逃的元顺帝派部下扩廓帖木儿自太原北进,出雁门关,入居庸以攻大都。徐达知道消息,对诸将说:“扩廓远出,太原必虚。北平有孙都督在,得以御之。今乘敌不备,直抵太原,使进不可战,退没有守。”说白了就是围魏救赵,因此率兵直趋太原,扩廓帖木儿赶忙回师援救,結果遭受徐达的突袭,败逃甘肃。

徐达治军纪律严明,不但规定属下遵从命令指引,“令出不二”,并且禁止他们搔扰老百姓,“有违令邻居扰民,必戮以徇”。他还留意优惠待遇战俘,以分化瓦解对手。但凡虏获敌方官兵和间谍暗探,他都“结以恩义,俾为己用”。因此他领兵出战,尤其是在率军北伐全过程中,常有“精兵勘定者犹少,先声归命者大量”的局势。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徐达不但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并且具备很多出色的品行。他严以律己,能与士卒患难与共。在元末群英并争之时,很多人一旦为将握兵,即“多取子女玉帛,非礼横纵”,过起穷奢极欲的日常生活。但徐达不贪美色,不求货利,占领平江及大都以后,“封姑苏之府库,置胡宫之佳人财货没有取,妇女无所爱”。徐达平常南京住在一所低温干燥窄小的房屋,朱元璋几回想给他换一所不错的房屋,他都回绝了,说:“天下未定,上方宵衣旰食,臣敢以家为计?”出战之时,碰到军用口粮不够,士卒食不果腹饭,他不饮不食,不进军帐歇息。士卒得病受伤,他前往探望问慰,给与医药医治。“士莫不心怀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

徐达“以智勇之资,负柱石之任”,为大明朝的开辟立过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授为太傅、中书右丞相,后封魏国公,并且以其长女为燕王妃,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虽然劳苦功高、影响力显赫,但徐达仍然谦逊为人处事,从来不居功自傲。每一次“功成而还,拜上印绶,随时待命于家,略无几微矜伐之欲”。特别是在难能可贵的是,徐达能解决乡土观念的牵绊,不和老乡结党营私,沒有卷入淮西集团的是是非非之争。淮西集团的骨干胡惟庸见徐达贡献大,威信和权威高,“欲结好于达”,他压根不理会。胡惟庸又“赂达阍者福寿使图达”,福寿向徐达告发,徐达便时常提示朱元璋:胡惟庸这类人不宜当宰相。之后,胡惟庸因造反被杀,朱元璋想到徐达说的话,“益重达”。

虽然徐达对朱元璋赤胆忠心,恭慎有加,但依然无法免去朱元璋对他的猜疑和疑心。给事中陈汶辉在一个奏章中谢提及“刘基、徐达之见猜”,说:“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朱元璋在为徐达编写的神道碑中,也认可自身曾因说白了“太阴数犯上将”的星象而“恶之”。可是无论朱元璋怎样猜疑,徐达终究政治理念忠实不二,经济上不贪不占,生活上十分洁身自好,沒有任何把柄可抓,进而防止了“走狗烹”的恶运。广为流传极广的说白了朱元璋赐蒸鹅而谋害徐达的叫法,如同赵翼常说的是“传言空穴来风”,“那时候元勋多不保全,如达、基之令终已属仅事”,徐达和刘基是明洪武朝极少数足以获终天年的重臣。

1385年(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故,寿终54岁。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谥“武宁”,赐葬于南京钟山之阴,并亲而为编写神道碑,称赞他“忠志无疵,昭明乎日月”。后复命“配享太庙,雕像祭于元勋庙,位皆第一”。

标签:徐达

标签: 徐达明朝历史

更多文章

  • 明初第一先锋将——鄂国公常遇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常遇春,明朝历史

    常遇春(1330~1369),字伯仁,明朝初期名将,濠州怀远(今属安徽怀远)人。世世代代种地,家境贫困,他从小学武,二十岁上下便“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元末农民大农民起义暴发后,他起先投奔刘聚,至正十五年(1355年)改投朱元璋,此后追随着朱元璋南征北伐十四年,常遇春驰骋疆场,经历成千万战事

  • 大明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善长,明朝历史

    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1314—1390),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自小就钟爱念书,有才智和智谋,精通法家学派理论,预估的事情,大多数被他说道中。朱元璋曾问李善长:“天下之乱何时才可以平定呢?”他回应说:“秦末战争之时,汉高祖从普通百姓中兴起。他天性胸怀坦荡,选贤任能,不随意行凶,五年造就

  • 明朝开国元勋曹国公李文忠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文忠,明朝历史

    大明朝开国功臣高级将领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乳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市),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明朝开国的知名高级将领、谋士。李文忠十二岁时,生母曹国长公主就过世,爸爸李贞带着他展转乱军当中,数次濒临死亡。二年以后才在滁州看到舅父朱元璋。朱元璋看到李文忠,十分钟爱,便将他收服

  • 宋国公冯胜大明开国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冯胜,明朝历史

    明朝开国大将冯胜,初名国胜,后改成胜。与哥哥冯国用都喜欢读书,疏通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朱元璋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哥哥一起归顺,遭受器重。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陈友谅进逼龙湾。朱元璋率军抵挡,战于石灰山。冯胜攻在其中坚,击溃陈友谅军,又再次追击,败其于采石,因此占领太平。冯胜随军征伐陈友谅

  • 明朝开国名将卫国公邓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邓愈,明朝历史

    明朝开国名将邓愈,本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安徽泗县)人。至元三年(1337年)农历二月十五,邓友德(之后的邓愈)出生在虹县龙须里(今泗县大路口乡大营村)。他的爸爸邓顺兴,重骨气,讲信义,被乡人推为团练,带领人军马队,保境安民。童年的邓友德与生俱来魁伟,聪明伶俐好学,武勇过人,抱有平定天下的理想

  • 信国公汤和大明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汤和,明朝历史

    汤和(1326-1395),字鼎臣,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困农户家中,和朱元璋不但是老乡,并且在一条小大街上长大。儿时的汤和有豪情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爱统率群童,训练骑马射箭。成年人以后的汤和个子七尺,举止洒脱,稳重灵巧,擅于智谋。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领着十多个将士报名

  • 明朝功勋颍国公傅友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傅友德,明朝历史

    傅友德,汉族人,安徽相城(今安徽淮北)人,移居砀山(今属安徽省)。元至正十年(1350年),农民起义军领导者刘福通到砀山迎来韩林儿,傅友德即投靠红巾军,变成农民起义中的一名士卒。1357年六月,刘福通遣部下出击,傅友德随李喜喜进关中。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四月,李喜喜进驻巩昌,兵败后傅友德追随他

  • 越国公胡大海明初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大海,明朝历史

    胡大海明朝初期朱元璋手底下军事名将,字通甫,泗州虹县人,胡大海长身铁面,智商过人。朱元璋刚举兵时,胡大海就到滁阳谒见朱元璋,任职为前锋。从朱元璋渡江,与诸将攻占地盘,因功授于右翼统军大元帅,宿卫帐下。从大军破宁国,帮助院判邓愈戍守,因此攻占徽州,平定境内。元将杨完者派十万兵前去攻击,胡大海在城外应战

  • 明初大将凉国公蓝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蓝玉,明朝历史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军功。蓝玉当兵的时期,一开始在常遇春帐下效力,上任管军镇抚,办事很有胆有谋,面对对手勇敢,如果征战全是取得成功的。常遇春数次在朱元璋跟前赞美蓝玉,后因屡战积功,由管军镇抚晋升千户和指挥使,后晋升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年),蓝玉随征西将军傅友德出战

  • 巩昌侯郭兴明朝初期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兴,明朝历史

    明初名将郭兴(1330—1384),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和朱元璋乃是同乡,郭兴拳勇有膂力,擅长骑射。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兴聚集了数千名年少体壮的青年,起兵攻占了濠州,郭兴在郭子兴帐下任职。郭子兴十分赏识朱元璋,将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朱元璋,郭兴与弟弟郭英也转投朱元璋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