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成为军中神话?

二十来岁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会成为军中神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3:07

作为一位将军,作为一个帝王,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勇武,更多的是敌我双方的了解,对战争趋势的判断。在赵匡胤的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的选择,其实还并不是高平之战,而在更早。25岁之时,郭威即位,赵匡胤凭借自己的努力和父亲的庇护,成为禁军的一名军官。而这时的柴荣,拜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但朝中多有大臣不从。中国自古以来,皇帝继承从未有过传给内侄,虽然此时郭威二子以丧,但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都是即位的人选。在众大臣中枢密使王峻和柴荣矛盾最大,以至于广顺三年正月来朝,都不能在京师停留。而此时的赵匡胤毅然决定投效柴荣,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重大的政治选择。

谁也不知道此时的柴荣,几年之后会成为五代史上最出色的皇帝,而更没有人知道,这个25岁的下级军官,将会是建立三百年大宋王朝的开国君王。高平之战之后,赵匡胤逐渐成为柴荣第一爱将,但资力尚浅。在955年,赵匡胤29岁的时候,周世宗柴荣下令征讨南唐,赵担任侍卫都指挥使,可是看出柴荣此时何等信任赵匡胤,但是,也可以看出在柴荣心中,此时的赵匡胤不过是忠心耿耿,而且勇猛过人,至于有没有大将之才,还并不为人了解。

南唐将领皇甫晖率领八万人拒守清流关,皇甫晖为五代名将,众将多次进攻无功。此时赵匡胤得故人赵普献计,可从小路绕到清流关后,截断敌军粮道。作为侍卫指挥使的赵匡胤本来可以安稳的守卫好皇帝,就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毕竟近万人的部队能否成功绕道而不被敌军发现?而绕到之后又能否一鼓作气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这些都是个未知数。赵匡胤放弃了稳妥,决定主动请缨,结果皇甫晖大败。两军阵前皇甫晖提议,双方列阵决战,太祖答应。等阵列好之后,赵匡胤拍马上前,一刀劈下皇甫晖,做了个活的,敌军副帅姚凤进攻,又被生擒。

以八千人败十万人,一时之间,赵匡胤成为军中神话。赵匡胤也因此升任为定国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和李重进、张永德一起成为后周军中三巨头,此时的赵匡胤只有三十岁。历史上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其中的共同点,都是主帅对于形势的精准判断,确实,一个人的成功有一定机遇,但更重要的还是有着敏锐的目光,准确的进行抉择。

标签: 宋朝赵匡胤军神

更多文章

  • 北宋建立之后的第一功臣赵普为何没有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功臣,赵普

    大家都知道,在赵匡胤称帝前后,最受重新的大臣是赵普。为什么赵普受到皇帝如此的厚赏?其中,有公有私。赵普很早就追随赵匡胤。早在赵匡胤从军之前,其母杜夫人就请来赵普为赵匡胤讲习学业,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在周世宗攻打清流关之时,作为门门客兼老友的赵普前来投奔赵匡胤,并献策奔袭至后唐皇甫晖军后,先夺取凃

  • 清朝名臣李光地:生前报效国家身后家训传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名臣,李光地

    李光地在朝为官近50年,几经沉浮,在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宝岛台湾、治理河患等方面卓有贡献,康熙皇帝称赞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三藩之乱期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控制了福建地区。此时,李光地恰好请假在家,他巧妙摆脱了耿精忠的招揽,并与叔父合谋对策,将《密陈机宜疏》做成蜡丸

  • 齐家治国一代名相李光地:清朝史上平定三藩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光地,清朝,能臣

    《礼记》有云:“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之所以要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自家都管不好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因此,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接受到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赋予中国人的最高价值境界。

  • 唐代军队制式大刀之迷:精良武器为何从此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军队,陌刀

    长刀大量装备军队并成建制的成为制式武器,也许只有在唐代. 当时的刀叫做陌刀. 。《中国古代兵器论丛》解释说:“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唐以后又不再出现记载. 作为武功鼎盛的大唐帝国的一种常见武器, 而现在有存有不少疑点, 是讨论的意义。陌刀究竟始自何人, 今不可考。陌刀见于《唐六典》之中: “武库

  • 聪明的妥协:武则天失去皇帝宝座为何还受尊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

    隋炀帝是亡国之君,隋炀帝有统一中国的功劳,但死后只落得半亩地下葬,这是很悲惨的。但武则天不一样,武周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的新任皇帝唐中宗李显称武“则天大圣皇帝”,给她一个充分的历史认可,唐中宗还下令今后每十天要率领所有的文武大臣去看武则天一次。唐朝太上皇都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待遇,唐朝太上皇比较多,因为

  • 谁是唐朝史上能与太宗玄宗并驾齐驱的中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皇帝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宪宗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

  • 高澄之死是否是高洋的一场阴谋?高洋为何杀高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澄,高洋,北齐,南北朝

    谋杀高澄的幕后主使人究竟是谁,目前也没有定论。如果兰京的确有人指使的话,我经过多方面分析,认为只有高洋的嫌疑最大。以前我总愿意把他们兄弟的关系往温情一点的地方想,不过站在高洋的角度来分析,他很有理由杀掉高澄,也很有把握杀掉高澄。既然动机和条件都有了,作为高洋这个既忍且狠,从小就知道“乱者当斩”的人,

  • 汉宣帝刘询为何坐过牢?汉宣帝刘询坐牢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询

    刘询(前91—前49),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史皇孙刘进的儿子。刘询出生后不久,就赶上了征和二年(前91)七月的那场有名的“巫蛊之祸”。由于汉武帝疑神疑鬼,江充苦苦相逼,苏文颠倒是非,刘据兵败自杀,刘据的生母卫皇后被逼自缢,刘据的爱妾、儿子、儿媳等人全部遇害,只有嗷嗷待哺的刘询保住了一

  • 西汉末代皇帝和篡位者:刘婴与王莽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皇帝,刘婴,王莽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后,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

  • 三国曹魏大将于禁:因为被俘被魏文帝曹丕羞辱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于禁,魏国,关羽,

    自古以来,将军战死沙场都是一件成全名节之事,“马革裹尸还”更是一种英勇和壮烈。当然,能够建功立业,受赏封侯从而终生得享尊荣也是一名战士所愿。然而,有的人立有赫赫战功,也被拜将封侯,却由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而没有了这番荣耀。三国时曹魏的大将于禁就很好地诠释了这种事例,因为他虽然拜将封侯,却没有战死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