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穰苴作为一个军事家 田穰苴是如何执法的

田穰苴作为一个军事家 田穰苴是如何执法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93 更新时间:2023/12/28 17:37:21

田穰苴执法

田穰苴执法是司马迁《史记》中《田穰苴列传》一文中的一个讲述田穰苴执法过程的故事,说的是田穰苴和当时的监军庄贾约好正午在军营集结整顿三军准备出征。可是庄贾和朋友喝酒送别直到傍晚才去,田穰苴按照军法斩了庄贾,并且处罚了在军帐中策马的使者。综合来说田穰苴执法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快”、“狠”、“准”。

齐国的大军事家田穰苴是在齐国处于水深火热之时临危受命走上历史舞台的。田穰苴认为齐国的军队的战斗力之所以低下就是因为齐国的军队军纪不严明。国家靠严明的法律来维持秩序,军队必须有严明的军法来维护军队的威严。所以田穰苴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身作则,请求齐景公为自己配了一个监军庄贾,所以斩庄贾的时候才能震慑住三军将士。田穰苴将一群散漫的军队打造成一支虎狼之师,使敌人闻风丧胆,连军队中的伤病士兵都请求出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田穰苴对士兵关心备至,亲自过问士兵的衣食,安排士兵的医疗,甚至将自己的军需品拿出来和士兵一起分享,和士兵同甘共苦,田穰苴的这些行为都让士兵感受到主将的关心,田穰苴和士兵之间的感情日渐深厚。这种恩威并施的治军策略使得田穰苴带领过的军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军队的锐气自然是势不可挡。

孙武和田穰苴的关系

孙武和田穰苴的本姓都是田氏,向上追溯是春秋初期陈国陈厉公的儿子陈完的后代分支。田穰苴本命田穰苴,因为在齐国帮助齐景公击退晋、燕联军,解除齐国的危机而被齐景公封为大司马所以后人称之为田穰苴。

而孙武的家族是因为田完的第五十世孙田书后来到齐国做了齐国大夫,并且在一次战争中立下了战功所以齐景公便赐给他姓氏“孙”表示嘉奖,所以孙武的家族姓氏”孙”便开始延续下去。

从姓氏和祖上追溯,孙武和田穰苴是叔侄关系,田穰苴是孙武的叔父。从个人成就上看,田穰苴和孙武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而田穰苴著有《司马兵法》。二人的军事才能都得到广泛的认可,田穰苴是在晏婴的推举下登上历史舞台有所成就的,而孙武是因为避难结识了伍子胥。由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闾,通过斩姬练兵,取得了吴王的认可,正式开始在历史上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帮助吴王阖闾将吴国强盛起来,但是在吴王阖闾去世后,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因为不听从孙武的建议同意了越王勾践的求和,虽然夫差暂时取得霸主的地位,但是为日后越王勾践成就霸业埋下了隐患,称霸后的夫差日渐消沉,不再信任、听从伍子胥和孙武,伍子胥惨死后,孙武失望之极,便悄然归隐,编著了13篇兵法《孙子兵法》。

孙武和田穰苴的军事著述和军事理论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田穰苴列传

田穰苴列传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全文以“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为主旨介绍了田穰苴以身作则,铁面无私,和将士们同甘共苦,任命于国家危难之际,带领军队赢得胜利的故事。

田穰苴又称田穰苴,本姓田,往上追溯田氏的老祖宗叫陈完,是陈厉公的儿子。后来陈国发生暴乱陈氏家族避难到齐国,改姓田。

田穰苴受命于齐国危难之际,可谓是临危受命,当时齐国被晋国进攻阿城和甄城,同时燕国又在侵犯黄河南岸。晏婴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田穰苴欣然领命,并让齐景公派了庄贾作为监军出征。司马荣俱和庄贾约定次日正午于营门集合出发,而庄贾竟然和朋友喝酒知道傍晚才来。马穰苴下令斩了庄贾,而对在军中驰马疾行的传令使者他也做了严重的处罚,田穰苴的行为有力地震慑了三军将士,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加上田穰苴和三军将士同甘共苦,亲自关心将士,这些举措都让将士们很信服田穰苴,军队军纪日渐严明,军队的战斗力也逐渐提升,最终击败了入侵的敌人,凯旋而归。回到齐国被齐景公封为大司马。

司马迁做这篇田穰苴列传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记录田穰苴的生平事迹来赞扬田穰苴的治军有方和军事才能,另一方面,司马迁在列传的结尾说”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其实是为了给田穰苴的《司马兵法》解除一些世人的怀疑,因为关于《司马兵法》是田穰苴所著之一说法存在很大的争议。

标签: 田穰苴名将春秋名将春秋

更多文章

  • 揭秘:百里奚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百里奚,秦穆公,羊皮,秦国

    百里奚作为一个秦国的大臣,对秦国起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和关键的作用。不管是在贫寒还是在富贵的时候,他总能保持自己的品性,清廉、刚正,出淤泥而不染,品质高尚,说的就是百里奚这样的人,他一直是君子心目中的榜样,也是完美人格的化身。作为春秋时期,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百里奚,他为秦国的富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揭秘?秦穆公为何会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百里奚,秦穆公,羊皮,秦国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宇里,名奚。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生卒年不详,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 百里视就是孟明视吗?百里视和百里奚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孟明视,百里奚

    百里视,春秋时期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人。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秦穆公的主要将领。他曾率领秦军与晋国决战,屡战屡败,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晋军。秦穆公见晋国屈服了,就率领军队转到崤山,掩埋了三年前在这里阵亡的将士的骨骸,祭祀了三日才回国。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威震西戎,有二十来个

  • 历史上的五羊大夫百里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百里奚,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百里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提出,: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而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有何尝不是呢?十二载的耕耘,春夏秋冬的努力,高考实艰,但越是在这个紧要关头,越要坚持住,如此方能得见彩虹。而下面这位则为我们展现了何为逆袭。先秦时

  • 百里奚的儿子为什么叫做孟明视?为什么不是百明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孟明视,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孟明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百里奚是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的贤臣,他协助秦穆公治国,提倡推行仁政、教化百姓。为秦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也为秦国百年的仁治创造了良好的开端,秦穆公更是因此被列入"春秋五霸"之一。关于百里奚的最知名典故,可能就是"羊皮换相"了。百里奚出

  • 毛遂为何能说动楚王援赵他自荐第二年自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

    毛遂的故事关于毛遂的故事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毛遂能在平原进那里潜伏三年,而且不放弃,凭借勇气和胆识,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不得不承认,毛遂是有远见的人。毛遂的故事秦国在扩张领土的时候把魔爪伸想了赵国,赵国国力不算强大,眼看首都邯郸都要被人占领,赵王出此下策,他派平原君前

  • 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是谁 战国毛遂是哪里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平原君赵胜门客毛遂,毛遂是哪里人

    毛遂是战国时期赵国人,这毛遂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在赵国赵公子那里当了三年的门客,但是一直没能得到重用,看着其他门客都或多或少得到赵公子或者皇帝的赏识,想想自己真是对不起自己的主人。但是我们说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人,终于毛遂盼星星盼月亮,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战国时期打仗是常有的事,百姓也都是水

  • 平原君门客毛遂故里在哪里 毛遂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毛遂故里,毛遂怎么死的

    2008年中国毛氏研究会给邯郸市颁发证书,正式确认鸡泽是毛遂故居,而鸡泽县也成为继承毛字的唯一村落。承认毛遂是毛氏的祖先。在《鸡泽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东营村相传是毛遂故乡,从明代开始这里就被命名为毛官营,1952年村庄飞开后叫东营村并一直用到今天。2009年的时候,民政局又现场批复鸡泽县重新恢复原

  • 成语“毛遂自荐”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战国,毛遂

    【毛遂自荐解释】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毛遂自荐近义】自告奋勇【毛遂自荐反义】自惭形秽【毛遂自荐故事】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

  • 毛遂自荐的经过如何?又有哪些启示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春秋,毛遂

    毛遂自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毛遂的简介:毛遂,战国时期赵国(今河北鸡泽)人,身为赵公子 平原 君赵胜的门客, 居平原 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毛遂自荐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