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析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

解析秦昭襄王为什么要拜范雎为客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323 更新时间:2024/2/21 9:53:09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他又被称作为秦昭王。在秦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名字永远被历史所铭记,他为秦所做的贡献,为中国的发展做的贡献都是举足轻重的。

秦昭襄王像

秦昭襄王姓嬴,属于赵氏,明为则,又名为稷,稷的本意是百谷之长,又有社稷江山的意味。因此历代的君王把为稷奉为谷神,可能秦昭襄王的父亲秦惠文王将希望五谷丰登,人民丰衣足食,江山社稷强盛的美好愿望寄托于他的身上。“襄”有会意,帮助,辅佐之意,说明秦昭襄王即希望有更多有才之人可以帮助他,为他所用,也是一种他愿意为秦国统一富强而做出努力的意思。

战国时期的早期,秦昭襄王在燕国被当作人质,很难有所作为,身不由己。一直到公元前307年的时候,他的哥哥秦武王因被大鼎砸死而意外去世,秦昭襄王和他的弟弟争夺太子之位。后来秦昭襄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坐上了王位。他是中国历史上君王在位时间上最长君王之一。秦昭襄王在他执政的过程中继续进行对外扩张疆域。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襄王执政晚期的时候发生的,这是决定了秦国和赵国命运的战役。秦昭襄王执政初期,是他的母后干涉政事的,实权都是掌握在宣太后的手中。后来随着秦昭襄王的成熟,在政治上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慢慢的筹划夺回自己的权利。

秦昭襄王老婆

秦昭襄王就是嬴稷,他出生于公元前325年,死于公元前251年,被人们尊称为秦昭襄王和秦昭王。秦昭襄王早年是在燕国被当做人质,后来长子秦武王不幸去世,他和他的弟弟争夺王位,后来他成果当上了秦国的君王。在他的执政期间中,付出了许多,为秦国做出了许多有利于统一的战绩,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执政时期最长的君王之一。

唐八子像

在秦昭襄王嫔妃之中,史书有具体相关记载的是唐八子,她为唐氏,受秦昭襄王的封号是八子,唐八子生有一个儿子,是秦昭襄王的二儿子,即嬴柱,也就是秦孝文王

唐八子是出生于东周战国时期,是秦国人,他是秦昭襄王的妃子,姓唐,名史书无记载,不详。秦昭襄王的老婆据说有9个,分别是王后,也就是他的正妻,接下来是夫人,美人,然后是良人和八子,七子,紧接着是长使和少使,最后是女御。唐八子为秦昭襄王生了儿子安国军。本为次子,但是因为大儿子当太子期间不幸去世,论资排辈,自然轮到了国安君当太子。但是当国安君当上太子的时候,唐八子已经去世了。后来当秦昭襄王享年72岁不幸去世时,秦孝文王当上了国家的君王。当然,秦孝文王有孝心,怀着对母亲的感恩,于是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合葬在一起(葬于当时的芷阳,也就是现在西安的长安区),并且追封自己的母亲为唐太后。

秦昭襄王的丞相

秦昭襄王出生于公元前325年,他是秦惠王儿子,母亲是有名的宣太后。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也就是秦惠王的长子,他在洛阳和大力士孟说进行比赛,两人比赛举龙文赤鼎,但是秦武王在举鼎的时候胫骨被鼎给砸断了,不幸去世。

《大秦帝国》魏冉剧照

秦武王的突然死去,而且他又没有儿子,于是乎为了太子之位发生了很多政治斗争。秦昭襄王当时是在燕国被当作人质,后来为了夺取太子之位,在很多人的帮助下重新回到秦国,并且坐上了王位。

秦昭襄王执政期间,刚开始,他的母亲宣太后是从旁听政的,但其实宣太后才是当时政权的掌握者,而丞相是由魏冉担任,他是宣太后的异父同母的长弟,同时也是秦昭襄王的舅舅。魏冉成为宰相,辅佐秦昭襄王的消息威震了秦国。他曾担保推荐手下白起为大将,指挥其进攻别国的城池,先后击败了三晋和强大的楚国,他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威震了诸侯,大家都十分敬佩魏冉,当然与此同时魏冉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后来,秦昭襄王感觉自己的政治权利受到了威胁,于是,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秦昭襄王十分信任和欣赏范雎,还听取范雎的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一把夺取了宣太后和魏冉等一干人等的权利。然后将范雎封为丞相。在军事谋略上进行了改动,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方法,奠定了秦统一的基础。

秦昭襄王拜谁为客卿

秦昭襄王登上王位之后,刚开始,是他的母亲宣太后垂帘听政,丞相由魏冉担任,但是随着他东征西伐,功绩卓越,势力渐渐扩大,也慢慢开始权侵朝野。秦昭襄王并不是一个无能的昏君,他有自己的思想和野心,感觉自己的王位受到了威胁,权利渐渐流逝。

《传奇》范雎剧照

所以这样一个有野心有谋略的人,他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利转入他人之手,他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帮助自己完全夺回王权,而不是做一个听从母后丞相话的木偶。

所以秦昭襄王寻找有才能之士,能帮助自己夺回权力,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拜了范雎作为自己的客卿。范雎本来是魏国里大夫须贾的门客,因为他被怀疑,说他有卖国之罪,所以差点被魏国的丞相用鞭子打死。后来他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改名叫做了张禄,偷偷潜入了秦国。范雎拜见秦昭襄王之后,向他提出了自己对于帮助君主统一天下的计划,建议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他还批评魏冉在军事上的一些做法,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应该把韩国和魏国视为要兼并的对象,但是对于齐国,秦国应该“友好”对之,努力去拉拢它,成为“兄弟之国”,要试着得到齐国的信任,暂时避免和齐国正面交锋。如此有谋略的想法大受秦昭襄王的赞赏,于是便把他封作客卿。范雎同时还提醒秦昭王要加强自己的王权,于是后来秦昭王废除太后,把四大贵族赶出境,还将范雎提升成为了宰相。

标签: 秦昭襄王

更多文章

  • 害死白起的范雎最后怎么了?没有退隐,死得很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秦朝

    秦军在长平之战大获全胜,一时间秦国战神白起声威达到顶点。但,盛极必衰。长平战后,白起派司马靳北略太原,派王龁进攻邯郸,自己返回咸阳等待捷报。一切似乎都在白起计划之中,司马靳拿下太原,尽取韩、赵两国的上党之地;王龁也攻下赵国的皮牢、武安等地,兵锋直指邯郸,看起来赵国破灭指日可待。但天有不测风云,秦军兵

  • 战国时期排名第三的外交家是谁?范雎跌宕起伏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范雎,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外交家(也就是纵横家)数不胜数,但是达到功成名就、到达人生巅峰的也就那么十几个,纵横家的才能,不是简简单单表现在他们都是一国的权势人物,轻则官拜客卿,重则官至丞相,最为重要的是他们能利用国际关系、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缝隙,调动整个国际的力量,建立符合本国发展的同盟。纵横家是战国大背景下特有

  • 秦国时期的一代辨士,靠一番话进阶到相位,令范雎甘拜下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蔡泽

    我们常用一句话叫"物极必反",意思大家都懂,不用俺解释了,但看引用之出处都说是来自于《吕氏春秋》,全句为"全则必缺,极则必反",但我在读司马迁《史记》时感觉,这话的出处应该归于蔡泽,原话为:"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大家觉得有道理吗。这个蔡泽的故事真是不多,大概是属于不值得一写之人,司马公的

  • 范雎自己身为魏国人 他为什么要帮助秦国攻打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秦国

    还不知道:范雎为什么帮秦国打魏国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然而他却在秦国担任官职。长平之战,范雎也在其中出了很大的力,是他使用反间计,这才令赵国国君替换了军队主帅,把久经沙场的廉颇换成了经验不足的赵括,为秦国打赢这一场战争提供了便利。不

  • 为秦国做出很多贡献,范雎为何却成为历史的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战国

    在秦国有一位人物帮助秦国壮大崛起,瓦解其他六国对秦国的联合阵线,为秦国做出很多贡献的他没有得到后世的认可,得到的都是后人们的厌恶,为何这样有功之臣没有成为知名的大臣,却成为历史的污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这个人就是范雎,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担任秦国的

  • 建立了丰功伟绩的范雎,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范雎,战国

    范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身处战国时期这片乱世,多少人想要出人头地,可惜报国无门,就连秦相张仪,不也是“势利之徒”,才能入秦惠文王法眼;吕不韦出任秦相之前,也只是一介不被当世认可的商贾,今天的主人公范雎,也是身怀大才的“卑微小人”。一、死里逃生,辗转入秦范雎曾

  • 名相范雎有哪些丰功伟绩?为何范雎最后会抑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名相范雎有哪些丰功伟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逢乱世,对于身份高贵的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掌握着数之不尽的机会;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不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身处战国时期这片乱世,多少人想要出人头地,可惜报国无门,就连秦相张仪,不也是“势利之徒”,才能

  • 当年范雎向秦昭王进言9个字导致白起被杀,可谓是字字诛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白起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白起,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为秦昭襄王征战无数,讨伐六国,使六国军民闻风丧胆,最后与名将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于首位)。作为“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从一位低级

  • 范雎做梦也没有想到 秦昭襄王要会拿自己开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范雎,秦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范雎被处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秦昭襄王的功绩,不仅仅是秦朝版图的扩大。他几乎为日后始皇帝一统天下,扫平了所有障碍。除了对外的军事扩张,打击一切可能威胁秦国的势力,他还对秦国内部重新梳理、整合,实现了中央集权。秦昭襄王老了,他非常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他的儿子安国

  • 秦昭王对范雎到底有多好 为报私仇动用国家力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昭王,范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王和范雎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礼崩乐坏的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为了生存亦或者为了强大而不断攻伐和兼并,此为战国。战国有七雄,曰:韩、赵、魏、楚、燕、齐、秦。但是七雄却有着明显不同,那就是秦国越来越强,其余六国则越来越弱,如果从这个角度分析,与其说战国是一段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