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先秦五大刺客之一,豫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先秦五大刺客之一,豫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543 更新时间:2023/12/29 5:31:19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豫让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当那把锋利尖锐的短剑抹向脖颈的时候,他看了这个世界最后一眼——那是一个芦花飞扬、秋意正浓的季节,这是他出生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丽,他心里蓦然升起了一丝留恋和牵挂。他,豫让,不同人对他做出了不同的结论,心胸局促的范氏和中山氏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客卿,而慧眼识才的智伯却把他奉为国士敬重有加,当作了人生的重要知己,正是这“人生知己”的加持,使得豫让肝脑涂地、以身相报,“诸侯以礼遇士,宾客以身相报”。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也许早已忘记了那位身为晋国正卿的智伯,而豫让这个振聋发聩的名字,却时刻提醒人们莫忘“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执念。

司马迁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一共记述了先秦五位著名刺客的事迹。但以当下价值观念来衡量和揣度,彼时司马迁心中并没有一个统一模式和固化标准:有的刺客属于见利勇为的侠肝义胆之人,有的刺客是受人之托的帮办辅助之流,有的刺客则纯粹是恪尽职守的职业杀手,有的刺客则是唯利是图的市侩之辈。曹沫作为鲁庄公手下的一名职业军人,前有管仲缘情理而举荐,后有齐桓公权利害而宽宥,遂使曹沫既保全了性命又赢得了声名,以致于后世将曹沫褒扬为侠客之祖并以诗咏赞“森森戈甲拥如潮,仗剑登坛意气豪。三败羞颜一日洗,千秋侠客首称曹”;“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的“厨师之祖”专诸,受雇于公子光伺机行刺吴王僚,这其中既有阖闾想自立为国君的深层考虑,又有阖闾对专诸封妻荫子的郑重许诺,于是上演了一出以“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宫廷喋血案,后人写诗对专诸此举不以为然:“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年轻好斗的聂政念及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了韩国宰相侠累,却没有摆脱酒肉朋友“献百金”庸俗关系,所彰显的无非是一介屠夫之鲁莽与勇毅,南宋诗人徐钧在诗中写到:“为母辞金义且仁,却甘为盗忍轻生。若非有姊扬风烈,千古谁知壮士名”;读书击剑、为人慷慨的荆轲倒是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刺客之一,这位临别前吟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客向来被后人所敬仰所膜拜,唐代诗人贾岛在诗中推崇“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而无论怎样“豫让刺赵”都是这五位刺客中最为典型的古道热肠的士人行为,豫让大义凛然、以死报主的故事,使其成为“赵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性人物,清代诗人陈维崧在《南乡子》一诗中称许豫让“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以漆涂身、吞炭使哑的豫让为知己者而死,其义举完全出自对传统价值观的坚毅追求,源于对仁厚主人的恩德图报。豫让既不是扶危济困的侠客,也不是意气用事的刺客,无论豫让的荣与辱、爱与恨、生与死,其灵魂都是弘毅而澄澈的。自古三晋多义士。在豫让刺赵之前三晋大地已锻塑了一个忠贞不二的千古义士,那就是“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黄庭坚语)的介子推。介子推鄙弃功名利禄,愤懑奸伪欺罔,割股奉君、忠君赴义,最后远离朝臣义死绵山,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后人不仅创造了“寒食节”纪念他,而且修建了大量祠堂庙宇祭奠他。无独有偶,还是在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屠岸贾对相国赵盾满门抄斩,家臣程婴将自己儿子作为替代,保护了忠烈的后代,著名京剧《赵氏孤儿》表现的就是这一历史故事。秦朝汉代以将,出生于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解州镇)的一代“武圣”关羽盛大出场,更是如日中天、辉耀千秋,成为“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曹操语)的重要典范。鉴于历朝历代对关羽的顶礼膜拜,使他近乎一个义士的完美化身。但一种精神的流布与传承总是有它的历史源头,仔细梳理和反复推演三晋义士群像的精神脉络,“义”字当先的豫让堪称一个原点和基脉。豫让至死秉持“士为知己者死”“义不贰心”的信念,他“三跃刺衣”的执着和血染晋阳的悲壮,日趋衍化为后代义士尊奉的信条与法度,当然不可否认,豫让的舍生取义是一种狭义的爱国行为,但忠贞不渝的特质值得后人回味绵长。

标签: 豫让春秋

更多文章

  • 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西门豹为何会罢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门豹,魏文侯,魏国

    西门豹初入邺地当官,先惩治了当地的巫婆和官绅,破除了当地的迷信思想,后来又发动老百姓开挖渠道,使得邺地经济快发展速。要说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西门豹是一个有勇有谋、智慧过人、以民为本、敢作敢为、相信科学的人。西门豹智慧过人、相信科学这些品质主要体现在他惩治当地巫婆和官绅。魏文侯时期,西门豹刚担任邺地

  • 揭秘:西门豹与“河伯娶妻”的故事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门豹,魏文侯,魏国

    说到“河伯娶妻”,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当然,既然说到了“河伯娶妻”,那我们在此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西门豹。西门豹,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421年)魏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他在邺地(今临漳)当县令时,揭穿巫婆神怪借河伯娶媳妇残害民女,搜刮钱财的

  • 西门豹最后为何含冤而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门豹

    西门豹的资料关于西门豹的资料:西门豹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的出生和死亡事件都不清楚。西门豹在魏文侯时期担任邺令,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水利家和军事家,曾经立下很多战功。他出任邺城的县令时,邺城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通过他的治理邺城成为了当时的东北重镇。西门豹魏文侯时期,西门豹担任邺城的县令,他在

  • 乐羊是什么人?为什么说他注定没有办法成就周文王那样的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你真的了解乐羊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传说殷纣王为了考验姬昌是不是贤人,就让他吃了儿子伯邑考的肉。姬昌为了能够逃回西岐,若无其事的吃了下去。后来,周文王帮助儿子姬发建立了周王朝。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事情,就是乐羊为了攻打中山国,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但是乐羊却未能成就一番霸业。

  • 乐羊为了向君王表明忠心都做了什么事情?竟然在战场上吃掉儿子的肉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说到乐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个诸侯国为了地盘和权力,成天打来打去的,所以这个时期也是狠人辈出,而本文要说的狠人,便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将领乐羊。乐羊,魏国安邑人,著名军事家乐毅的先祖。起初,乐羊只是魏国相国翟璜府上一个籍籍无名小门客,而在不久之后,乐羊等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魏

  • 乐羊:战国时期魏国名将,为何说他是最冷血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乐羊,战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乐羊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前406年的一天,中山国都城顾外围的军营中,一个中年男人看着眼前一碗肉汤,他怔怔的盯了一会儿,突然说道:这是我儿子的味道!说罢,一仰头就把眼前的肉羹喝了下去。看着中年男人喝下了肉羹,送肉的使者笑了笑说:将军

  • 李悝是哪一家代表人物?李悝变法成功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变法,法学家和改革家

    李悝是著名的法学家和改革家。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李悝开始了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变法的时候,他就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国家治理中,让魏国的各个方面可以做到有法可依。除此之外,李悝他还写了我国古代第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就是《法经》。李悝这部著作汇集了多国法律的精华,里面涉及了方方

  • 李悝在哪个国家变法?李悝变法详情和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李悝变法,

    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受到魏文侯的重用后,李悝开始了变法。李悝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变法的时候,他就将法治观念融入到国家治理中,让魏国的各个方面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李悝变法详情李悝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并且是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和法学家。魏国与其它诸侯国相比,国土面积都很微小。当时,各个诸侯国都在为扩充自己

  • 魏国李悝是怎么死的?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悝

    李悝(lǐ kuī)(前455—前395年),河南濮阳人。中国战国时期的政治人物。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曾任魏文侯相,主持变法。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

  • 赵襄子为什么要放了豫让?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襄子,春秋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襄子为何放了想杀他的豫让?不是不怕死,是想给天下人做一场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处处会有意外。春秋末期,晋国公室的权柄已经被六位卿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六氏)瓜分,六卿之间相互倾轧,晋国的分裂已经成为了历史中的必然。但,六卿中究竟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