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文帝杨坚虚设六宫,真的是为了独孤伽罗吗?

隋文帝杨坚虚设六宫,真的是为了独孤伽罗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18 更新时间:2023/12/26 6:31:19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隋文帝杨坚的故事。

关于独孤伽罗,一方面因长期参与朝政,对开皇之治有着重大贡献,因而将其称之为一代贤后;但另一方面却因杨坚虚设六宫,再加上妒杀尉迟氏,又使其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那么独孤皇后真的是个千古妒妇吗?隋文帝杨坚虚设六宫真的是迫于独孤皇后吗?

独孤皇后妒杀尉迟氏,使其背负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在古代封建社会,阻止丈夫纳妾便会被视为善妒,而独孤皇后不仅使得隋文帝六宫虚设,更是杀死了曾被杨坚临幸过一次的宫女尉迟氏,自然便被冠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隋文帝杨坚

大象二年(580年),周宣宇文赟病危,杨坚通过伪造诏书得以辅政,当上大丞相以后的杨坚一方面稳定朝政,另一方面则开始打击北周宗室,篡权夺位的步子越来越快,然而这却引起了势力北周元老大臣的反对。

相州纵观尉迟迥身为北周重臣宿将,看到杨坚擅政心中不平,于是起兵反叛。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相继起兵响应,旬月之间便已经聚集起了十万之众,史称“三方之乱”。而在反叛的三总管之中,以尉迟迥实力最强,且由于占据了原来北齐故地的原因,他得到了很多北齐复国分子的支持,对杨坚威胁最大。

尉迟迥

在历经艰险平定三方之乱后,尉迟迥的孙女被充入宫中成为宫女。开皇二十年(600年),已经59岁高龄的隋文帝杨坚,在宫中见到颇有姿色的尉迟氏,便忍不住临幸了她。结果,此事传至独孤皇后耳中之后,盛怒之下的她竟然就此杀死了尉迟氏。

对于独孤皇后的所作所为,隋文帝杨坚一气之下“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才返回皇宫,但也发出了“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的感叹。

妒杀尉迟氏成了独孤皇后的一生污点

此事过后,独孤皇后虽然也主动向隋文帝杨坚请罪,夫妇俩又和好如初,然而独孤皇后却因此事,背负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隋文帝六宫虚设,真的只是因为独孤皇后善妒吗?

有了妒杀尉迟氏这个案例,自古以来便有人认为隋文帝六宫虚设便是由于独孤皇后的善妒,而隋文帝在独孤皇后去世之后,隋文帝便先后纳了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和弘政夫人陈氏进入后宫,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十四岁的独孤伽罗便嫁给了十七岁的杨坚

不过,我认为此事恐怕并非那么简单,隋文帝之所以始终没有扩充后宫,除了独孤伽罗善妒之外,应该还有两人感情至深的原因在。

作为北周卫国公、关陇集团重要成员独孤信的嫡女,其母又是著名门阀清河崔氏女子,独孤伽罗可以说是绝对的名门之后。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在父亲独孤信的主持之下,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十七岁的杨坚,而独孤伽罗似乎继承了匈奴、鲜卑等民族的“妇持门户”传统,不仅善于处理家门事务,更可谓隋文帝杨坚的贤内助。

独孤皇后和杨坚堪称创业阶段的患难夫妻

在父亲因政治斗争被杀,丈夫遭到权臣猜忌之时,独孤伽罗低调谦逊,与杨坚共渡难关;在杨坚篡周建隋之际,独孤伽罗又亲自劝勉杨坚定下立隋大计。回顾往日种种,两人当可谓患难夫妻,相伴数十载的他们感情应是相当深厚的,恐怕也正因如此,隋文帝杨坚才会照顾独孤皇后的感受,选择了六宫虚设。

其实,独孤皇后的善妒又何尝不是出于对隋文帝的感情呢?吕思勉曾说“鲜卑之俗,贱妾媵而不讳妬忌,(独孤)后固虏姓,高祖亦渐北俗”。独孤皇后的率性直白恐怕与北朝鲜卑妇女相对较高的地位密切相关,正因如此,独孤皇后这种自私的爱才会表现出善妒的一面,而不像其他中原女子那样将其掩埋在心底。

感情才是杨坚长期虚设六宫的主要原因

开皇年间,五十多岁的隋文帝曾向群臣宣称自己“旁无姬侍,五子同母”,甚至还拒绝了吐谷浑进献美女填充后宫的外交示好举动,并且明令禁止隋朝藩国向他进献美女。我相信这些举动隋文帝应该都是出自真心,而绝不仅仅因为独孤皇后的善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卫是雍正的心腹,乾隆为什么看不起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卫,清朝雍正时期的朝廷重臣。得益于前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李卫的形象也广为人知。在影视剧中,李卫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叫花子,被雍正收留后,从此成为其心腹。在雍正时代,李卫身居总督高位,深得雍正宠信。真实历史中的李卫,则与此大相径庭。李卫非但不是什么一无所有的乞丐,相反他出身江苏铜山豪族世家,有钱有势。康

  • 秦昭襄王当了四十一年的秦王,为何没有下定决心夺回权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昭襄王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燕国当人质。我们都知道,那是一个多么难熬的生活,也正是这段生活经历,让秦昭襄王的性格谨慎、隐忍,也正是这样的性格,最后助他夺权成功。秦武王死后,秦国王位便需要新的人选顶上。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宣太后心中,更希望秦王的人选是秦昭襄王的弟弟

  • 后主高纬明知北齐衰落,他为何要毅然处死兰陵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一定要处死领军大将兰陵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兰陵王并不是高纬处死的第一个大将,早在572年,也就是兰陵王被赐毒酒的前一年,出将入相的斛律光也被高纬设计除掉,而在更前一年,即571年,另一位大将段韶病死。在这连续三年的时间里,北齐三

  •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为何却下圣旨不准儿孙下江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却没能处理好皇位继承人问题,使得康熙晚年出现“九龙夺嫡”的宫廷闹剧,堂堂大清朝皇家子嗣,为了争夺地位不惜兄弟反目,手足相残。雍正登基之后,痛定思痛,在皇储确立制度上实行了重大革新,改预立太子为秘密建储,事先定下继承人选却秘而不宣,终于结束了几千年来困扰历代皇帝的老大难问题,乾隆皇帝

  • 揭秘:李渊当了太上皇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李渊,一生中有过三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当时李渊51岁,还是隋朝太原留守。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在当年七月正式起兵造反,从此踏上了他的帝王之路。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隋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占据关中,并在此地开国称帝,成为大唐朝第一任皇帝。这

  • 战国时期首先开始变法的国君是谁?是秦孝公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战国时期首先开始变法的国君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如果说,在春秋时期,列国都还是在周礼的“框架”中打着擦边球,进行“无义战”,那么到了战国,那就是彻底的打破了周礼,开始了赤裸裸的兼并战争,在这种乱世之中,想要强大自身,列国纷纷开始了变法。

  • 李世民登基后,罗艺为什么第一个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彻底铲除了他登基之路上的最大障碍。李世民的强势和狠辣,让唐高祖李渊胆战心惊。眼看自己的时代已经落幕,李渊被迫于提前宣布退位,把帝位传给了李世民。唐太宗时代由此拉开大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人们心目中

  •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蒋钦,他的身上有什么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蒋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之中,东吴坐拥江东三十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加上强大的水师,因此才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最终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东吴的强大与孙权和他的父兄的努力,以及江东才俊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东吴名将很多,熟悉的如周瑜、吕蒙、陆逊

  • 郭待封是什么人?导致唐出征吐蕃,10万大军全部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郭待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企图在西域地区种植势力,派遣大军进攻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唐朝被撤出安西四镇,好不容易在西域建立起的地位面临挑战。不过唐朝人才济济,他们经过分析后料定此刻的吐蕃大举进攻西域,后方空虚,于是采取了“围魏救

  • 彭玉麟:创立湘军水师,也是中国近代水师的奠基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彭玉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彭玉麟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创立了湘军水师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水师的奠基人。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很大部分都是要依靠水军的力量,晚晴就是因为在水军上吃了太多败仗才使国内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彭玉麟为人也是非常刚强,被称为是打仗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