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主高纬明知北齐衰落,他为何要毅然处死兰陵王?

后主高纬明知北齐衰落,他为何要毅然处死兰陵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84 更新时间:2024/1/11 12:28:09

北齐已经衰落的情况下,后主高纬为何一定要处死领军大将兰陵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兰陵王并不是高纬处死的第一个大将,早在572年,也就是兰陵王被赐毒酒的前一年,出将入相的斛律光也被高纬设计除掉,而在更前一年,即571年,另一位大将段韶病死。在这连续三年的时间里,北齐三将相继离世,北齐失去了最后的长城,再也没有谁能阻止北周的入侵了。国之名将的重要性,高纬或许知道,也或许根本不知道,反正他也不在乎,北齐的未来或许还比不上冯小怜的回眸一笑。他从来只知道享受皇位带来的种种好处,却没有想过自己该担的责任,当然,他那肩膀也就只能让冯小怜靠一靠,是不可能扛起北齐的未来的。无愁天子何愁天下?

北周和北齐一直战事不断,但是在北齐三将的护卫下,北周并没有占得多少便宜,段韶的病逝倒不能说什么,但是斛律光和高长恭的被处死绝对是高纬自掘坟墓。

563年到564年,北周宇文护主持攻打北齐的战事,当时北齐的皇帝还是高湛,高湛派出段韶、斛律光和高长恭共同迎敌,在段韶的建议下,以段韶的左军加斛律光的右军负责诱敌深入,而高长恭的中军负责正面迎击周军,且高长恭带领五百骑兵顺利突围出去到了金墉城,解了金墉城的危机,此后北周军丢盔弃甲而逃。

高长恭冲出重围给金墉城带去了希望,历史记住了那荣耀一刻,高长恭一战成名,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邙山大捷是高长恭的成名作,同样也是他的催命符。

高湛在犒赏大军的时候,北齐的战士们专门为高长恭作了一曲《兰陵王入阵曲》,让那时那刻的高长恭成为除皇帝高湛之外最耀眼的存在,即便是太子高纬也黯淡了很多。当时的高纬还特意对堂哥高长恭说:“这样深入敌阵,一旦失利就后悔不及了。”高长恭则回答说:“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高纬心里憋着火,你把北齐的战事当作家事,是没把皇帝和本太子放在眼里吗?高纬这个人本就是一个胆小懦弱又自尊心很强的人,他连别人看他一眼都能发怒,又怎么能忍得下如此耀眼且说出如此言论的高长恭呢?要知道北齐本就是个神奇的王朝,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高长恭是高欢孙子,是高澄的儿子,是高纬的堂哥,他想夺位也不是不可能成功的,高纬自然会猜忌高长恭。

后来高纬继位,处处针对高长恭,高长恭自然知道自己被猜忌了,因此加倍小心,为了打消高纬的猜忌,他甚至收受贿赂,希望塑造一个纨绔不堪的形象,后来又装病不朝,有了病也不肯吃药治疗。高长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低调低调再低调,最好让高纬注意不到他的存在,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570年到571年,北周再次大规模进攻北周,这次北齐的大将还是北齐三将,即段韶、斛律光和高长恭。后来段韶包围定阳城,但是段韶当时已经病得无法继续领兵作战,只能让高长恭代替他继续作战,并让高长恭在定阳城的东南方向设伏。671年的战事再次以北周战败撤军而结束。斛律光甚至在这次战斗中还夺了北周几块地,为北齐拓地百里。

在回师的途中,高纬下令让斛律光就地解散部众,让他们回家,而斛律光觉得应该给予士兵应有的奖赏,因此一面继续向邺城进发,一面上表请求奖赏。这一举动让高纬相当的不舒服,被逼着发放了奖赏,而斛律光也成功地让高纬忌惮上了。

又斛律光治军很严,为官也刚正,得罪了高纬的很多宠臣,尤其是祖珽和穆提婆(陆令萱的儿子)。因此当北周为了除掉斛律光这个心腹大患而在邺城编造斛律光要谋反的歌谣时,祖珽、穆提婆和陆令萱纷纷加入到围攻斛律光的战斗中去,最终,高纬决定除掉斛律光,将斛律光骗到了凉风堂而将其杀死。这一年是572年,北齐三将没了俩,只剩下高长恭了。

即便高长恭努力淡化自己,让自己变得透明一些,尽量躲避上朝,但是第二年,高纬还是赐了毒酒一杯。于是年仅三十三岁的高长恭也追随斛律光而去。北齐三将全部离世,北齐的长城轰然倒塌,而高纬还隐隐得意于除掉了心头大患,殊不知更大的祸患在等着他。高长恭被处死两年后,北周大军再次集结攻打北齐,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大将能够抵御北周大军的进逼。又两年后,北齐灭亡,高纬被北周武帝宇文邕处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一生六下江南,为何却下圣旨不准儿孙下江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却没能处理好皇位继承人问题,使得康熙晚年出现“九龙夺嫡”的宫廷闹剧,堂堂大清朝皇家子嗣,为了争夺地位不惜兄弟反目,手足相残。雍正登基之后,痛定思痛,在皇储确立制度上实行了重大革新,改预立太子为秘密建储,事先定下继承人选却秘而不宣,终于结束了几千年来困扰历代皇帝的老大难问题,乾隆皇帝

  • 揭秘:李渊当了太上皇后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高祖李渊,一生中有过三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发生在隋朝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当时李渊51岁,还是隋朝太原留守。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在当年七月正式起兵造反,从此踏上了他的帝王之路。第二个转折点发生在隋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占据关中,并在此地开国称帝,成为大唐朝第一任皇帝。这

  • 战国时期首先开始变法的国君是谁?是秦孝公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战国时期首先开始变法的国君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如果说,在春秋时期,列国都还是在周礼的“框架”中打着擦边球,进行“无义战”,那么到了战国,那就是彻底的打破了周礼,开始了赤裸裸的兼并战争,在这种乱世之中,想要强大自身,列国纷纷开始了变法。

  • 李世民登基后,罗艺为什么第一个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唐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彻底铲除了他登基之路上的最大障碍。李世民的强势和狠辣,让唐高祖李渊胆战心惊。眼看自己的时代已经落幕,李渊被迫于提前宣布退位,把帝位传给了李世民。唐太宗时代由此拉开大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人们心目中

  • 东吴十二虎臣之一的蒋钦,他的身上有什么优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蒋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三国之中,东吴坐拥江东三十六郡,又有长江天堑作为天然屏障,加上强大的水师,因此才能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最终与魏蜀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东吴的强大与孙权和他的父兄的努力,以及江东才俊的辅佐是分不开的。东吴名将很多,熟悉的如周瑜、吕蒙、陆逊

  • 郭待封是什么人?导致唐出征吐蕃,10万大军全部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郭待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670年四月(唐咸亨元年),吐蕃企图在西域地区种植势力,派遣大军进攻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唐朝被撤出安西四镇,好不容易在西域建立起的地位面临挑战。不过唐朝人才济济,他们经过分析后料定此刻的吐蕃大举进攻西域,后方空虚,于是采取了“围魏救

  • 彭玉麟:创立湘军水师,也是中国近代水师的奠基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彭玉麟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彭玉麟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创立了湘军水师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水师的奠基人。实际上国与国之间的斗争,很大部分都是要依靠水军的力量,晚晴就是因为在水军上吃了太多败仗才使国内逐渐成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彭玉麟为人也是非常刚强,被称为是打仗不要

  • 樊哙为什么没有被刘邦除掉?他的智慧要高过很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的部下有很多,樊哙就是其中之一,但他也绝非莽夫,他的智慧要高过很多人。在很多关键时刻的为人处世,往往更胜常人一筹。樊哙出身寒微,以屠宰为业,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参加沛县起义,骁勇善战,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他也就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樊哙曾经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跟随刘邦征战

  • 顺治帝福临亲政后,是如何治理国家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福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世祖福临,清朝入关之后的首位皇帝,在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年仅六岁,一直都是由他的叔叔多尔衮摄政,直到福临十三岁的时候,才开始亲政,随后在他掌权期间,勤政爱民,整顿吏治,全国基本完成了统一,清朝的统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一位年少有为的

  • 崇祯在上吊自杀的时候 崇祯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崇祯杀妻女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崇祯是明王朝的末代皇帝,千百年来,关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崇祯是贤能皇帝,在位期间,勤于国政,关心百姓,清心寡欲,节衣缩食,历史上少有帝王能做到如此,也有人说崇祯是昏庸之君,疑心重重,频繁更换、滥杀朝中大臣,没有帝王的魄力、胆识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