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侃:灭高句丽的唐朝名将,最后却神秘消失

高侃:灭高句丽的唐朝名将,最后却神秘消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31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38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高侃,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对周边的敌对势力穷追猛打,因此,唐朝有很多将领都曾有辉煌的外战战绩。例如,李靖曾灭掉东突厥、侯君集曾灭掉高昌国,李勣曾灭掉薛延陀。本文,小编通过《资治通鉴》,来讲述另一位曾参与灭掉两个国家的神秘将领,此人就是高侃。

贞观二十三年,这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最后一年,自从去年房玄龄去世之后,李世民便病危在床,一切朝政琐事基本上由太子李治处理。这一年正月初六,李世民在病榻大发雷霆,然后安排一员大将灭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车鼻国。

贞观年间,四夷宾服,万邦来朝,李世民对于周边的游牧民族一向比较友好。车鼻国的位置在阿尔泰山以北(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交界附近),去年向唐朝纳贡的时候,车鼻可汗(阿史那斛勃)说好今年要来唐朝朝拜,李世民为此专门派遣两员将领前去迎接,不料对方突然反悔,宣布不准备来长安朝拜,因此李世民发天子之怒,直接派5万大军攻打车鼻国,战略目的不是为了打败对方,而是要俘虏车鼻可汗来长安朝拜自己。这次领兵之人不是李勣、也不是契苾何力等大家熟悉的将领,而是一位叫高侃的人。

纵观史料,高侃在此前的唐朝史书上一次都没出现过,不知其年龄,不知其父母,只知道他出身渤海高氏(和开国功臣高士廉是同族),时任右骁卫中郎将。

车鼻国离长安7000多里,高侃身负重任,带领大军长途跋涉,联合回纥、仆骨等藩国的兵马,在不熟悉地形、缺粮少水的环境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灭掉了车鼻国,并且活捉车鼻可汗,把他带到长安。高侃虽然完成了李世民交给他的任务,遗憾的是,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驾崩,唐朝天子乃是唐高宗李治。《资治通鉴》云:

九月,庚子,高侃执车鼻可汗至京师,释之,拜左武卫将军,处其余众于郁督军山,置狼山都督府以统之。

车鼻可汗被唐高宗释放,安置在唐朝。而高侃从此名声大噪,被封为卫将军。

唐朝灭掉车鼻国后,使其领土向西北延长近千里,唐朝在这片土地上,设置了两个都护府和22个州县,后来成为诛灭西突厥的有力跳板。近代史学家岑仲勉曾评价高侃:

高侃之功足与苏定方、王方翼相类。

众所周知,苏定方曾灭掉西突厥,王方翼曾修筑碎叶城,岑仲勉把高侃和这两位相提并论,这充分肯定了高侃的功绩。

虽然高侃功高,但在史书上,高侃确实极其低调的,至此之后的16年,高侃在干嘛,史书并没有交代。按理说,作为曾经灭过一个国家的唐朝名将,高侃应该会屡受重用,但奇怪的是,高侃仿佛在历史上神秘消失了16年,不管是《资治通鉴》还是“两唐书”,都找不到高侃的踪迹。

直到16年后,乾元元年(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命契苾何力出兵攻打,高侃出现在了高句丽战场上,此时他的职位是:营州都督。《资治通鉴》:

又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同讨高丽。

第二年,唐朝大将李绩、薛仁贵等纷纷投入战场,高侃在高句丽战场上立功无数,尤其在在金山之战中,高侃以少对多,在被敌军包围的情况下奋起反击,一战斩杀5万敌军,威震高句丽。同年,唐军攻入平壤。此后数年,高句丽残余势力死灰复燃,高侃连续在安市、白水山击败高句丽残余势力。

《资治通鉴》评价高侃:

“高侃勤俭自处,忠果有谋。”

高句丽被灭,虽然高侃不是三军主帅,但他功不可没,是灭亡高句丽的主要功臣之一。

高侃一生参与诛灭车鼻、高句丽两个国家,功勋卓著,但史书对他记载得很少,不仅不知道他哪一年出生,更不知道他哪一年去世。只知道他去世后被唐高宗追赠为渤海郡王、谥号“威”,陪葬乾陵。

作为唐朝名将,高侃的历史记载也不多,知名度也不如薛仁贵、苏定方等人。然而,高侃的后人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边塞诗人,他就是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的这首《燕歌行》开篇,仿佛是在写他的祖父高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有人觉得刘光世不配“中兴四将”这个称号?刘光世有哪些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宋七王,刘光世与韩世忠,南宋刘光世简介

    刘光世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提起北宋的著名武将,想必很多人都知道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征战沙场以一敌百的韩世忠,他们两位在当时被人们称作为“中兴四将”。其实这“中兴四将”中还有一人,但是此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后人甚至认为他不配“中兴四将”这个称号,这个人就是

  • 朱能:曾救朱棣一命的靖难名将,可惜37岁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能,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基称帝。因为燕王是靠武力夺取天下,因此登基后肯定要大封功臣。《明史》云:(丘福)敢战深入与能埒,(朱)能于诸将中年最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当年朱棣从北京起兵南下,身边最依仗

  • 此谈判大臣差点被杀,逃回国后成一代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唐俭,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贞观元年,“渭水之盟”达成不久,李世民派礼部尚书唐俭出使突厥,唐俭归来后,李世民问唐俭:“以唐朝的实力,能灭掉东突厥吗?”唐俭坚定地回答道:“衔国威灵,庶有成功!”意思是:只要我们以举国之力去灭他,肯定能成功。先介绍一下唐俭

  • 隋炀帝一直遗留至今的一项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至今仍然发挥作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很多的皇帝,而在这些皇帝中暴君更是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出名的可能就是纣王、秦始皇还有隋炀帝了。而这三人中,最容易引发争议的就是隋炀帝杨广了,他的政绩和暴政都有很多。隋炀帝心怀大志,刚继承皇位时就开始着手建设他的大业,他建

  • 朱元璋收到一批竹席,竹席背后有什么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建立明朝,年号洪武。从此之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君王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拉开帷幕。朱元璋在位30年,励精图治,是中国最杰出的君王之一。不可否认,朱元璋晚年曾留下许多历史瑕疵

  •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草根出身 两人打仗为什么会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达和常遇春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要说元末明初的最强将领,非徐达、常遇春莫属,这两位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几乎没有打过败仗。徐达的是难得的帅才,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游刃有余,常遇春则是明军的利刃,所到

  • 蜀汉大将吴班实力怎么样?连陆逊都害怕和他交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大将吴班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对于刘备这样的一个名字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刘备也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将领。在刘备平定益州之后可以说是对于颠沛流离的生活一种告终,开始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处了。在稳定了自己的政权之后刘备也是发现后宫当中已经没人了,于是就将刘璋死去的兄弟的

  • 同样都是开国皇帝 刘邦和朱元璋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朱元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朱元璋分别是汉朝和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两个朝代也十分强盛。很多人都喜欢把朱元璋和刘邦放在一起比较,因为他们都是草根出生的皇帝,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成就。不过他们所处的环境,和需要经历的困难都完全不一样,可能多数人会

  • 街亭之战时马谡为什么会选择在山上扎营?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街亭之战时马谡为什么会选择在山上扎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街亭之战是蜀汉军民,尤其是诸葛亮心中永远的痛。这一仗输得莫名其妙,让很多三国迷众说纷纭。在这场战役里,马谡因为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节制,擅自修改诸葛亮让他当道下寨的命令。弃水上山,在山上扎营,结果在曹魏将领张郃的攻击下,一

  • 被俘虏47年的宋恭帝是什么结局?最后被迫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宋恭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这是北宋奇人邵雍所著《梅花诗》中的语句。其中暗喻了赵氏宋朝三百年基业的覆亡,随着陆秀夫负帝投海,“长天碧水”间吞没了宋室最后一线希望。不过在其前3年,蒙古大军就已经攻占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