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妃子梅妃江采萍是什么来历?身处深宫的她有多少手段?

李隆基妃子梅妃江采萍是什么来历?身处深宫的她有多少手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30 更新时间:2024/4/4 13:02:47

说到梅妃江采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梅妃江采萍,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女人。

当然,这是在杨贵妃入宫以前。

江采萍的父亲江仲逊是长安城最德高望重的大夫,早年求仕未果后这名老秀才便弃笔从医,以济世救人为己任。

或许是看遍了这世间的人情冷暖,所以江仲逊在有了女儿江采萍后,并未考虑过再与夫人生个男丁传续香火。江仲逊将一切宠爱,都给了独女江采萍。

江采萍在父亲的庇护下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且出落得亭亭玉立。大唐民风开放,是以女子也有读书的机会,江采萍受家风耳濡目染,自幼对读书识字感兴趣。

等到她成长到豆蔻年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闽地的豪门望族,争相遣媒人上门提亲,希望将江采萍召入门第。不过,江采萍恃才傲物,她想嫁个有志向有抱负的大好男儿,所以她拒绝了所有上门提亲的贵族,始终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个女孩做梦都没想到,她的“真命天子”真的是一个天子。江采萍出名以后,便吸引了高力士的注意。高力士为了讨好唐玄宗,所以在民间搜罗了不少美女送入后宫。江采萍这样既有才华又有绝色的美人,自然难逃高力士的法眼。

江仲逊虽千般不愿,却不得不将女儿交托于高力士。在一个阴沉的黄昏,江仲逊依依不舍地送女儿上了马车,目送女儿消失在视野中。女子入宫意味着什么?若不甘心一辈子供人驱策做苦力,那就要与其他女人争宠,得到皇帝的垂青。李隆基后宫佳丽三千人,想要吸引皇帝的目光何其难?

偏偏刚刚入宫的江采萍做到了,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修养极好,且性格温婉。况且,江采萍正值二八芳龄,没有多少男人能抵挡住青春气息的诱惑。唐玄宗召见了江采萍,被她以一段“惊鸿舞”征服。随后,江采萍被安排在独立的宫室里,没过多久册封她为梅妃的诏书便杳然而至。

“惊鸿舞”在动作上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中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

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

江采萍生平喜爱梅花,所以,她命人在庭院里栽种了梅树。听闻美人喜爱梅花,李隆基便派人到全国各地搜罗各种品种的梅树,只为了博美人一笑。

多年以后,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场景在长安重现时,人们仍不由得想起陛下追求江采萍时的狂热。

被皇帝集三千宠爱在一身,无疑是封建时代女人最大的荣耀。

那么,江采萍究竟爱不爱李隆基呢?

从年龄来看,李隆基足足大她二十五岁,比她的父亲江仲逊还要老。面对这样的老男人,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女未必会动心。不过,生活在深宫之中,即便不爱江采萍也很难表现出来。为了掩饰,她只能愈发清冷恬静,不愿多言。

男权社会的男人,大多有始乱终弃的毛病。李隆基宠爱了梅妃十几年,可终究还是对她失去了兴趣。随着杨玉环被送入宫中,江采萍得到的一切宠爱都被夺走了。仔细想来不难理解,梅妃与杨玉环很难分出高下,只因她们一个先来一个后到罢了。

若江采萍是那个后来者,欣赏了十年热情牡丹的李隆基必会尝尝清雅高洁的梅花。这一时期的李隆基,已经过了花甲之年。放在三十年前,或许他还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每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然而岁月不饶人,此时的唐玄宗已无年轻时的精力,他将大部分时间给了杨玉环,自然而然地冷落了梅妃。

那天,南海向唐玄宗进贡了一大批珍珠,杨玉环选走了其中绝大多数饱满圆润的,给其他宫妃留下的都只是次品。当珍珠送到梅妃的宫苑时,清冷孤傲的江采萍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苦愁,涕泪两行。这些珍珠就像是李隆基的爱一样,他给了杨玉环大多数,能够留给自己的寥寥无几。

感慨之下,江采萍作了一首《谢赐珍珠》,极为冷漠地回绝了唐太宗的施舍: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皇帝看完诗,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安史之乱爆发时,逃难的李隆基仍不忘带上杨玉环,可他却忘记了守在冷宫中的梅妃。有人说,乱军入城时梅妃被闯入宫闱的士兵一刀刺死,也有人说,梅妃为了不被乱军玷污,悬梁自尽。倘若,江采萍嫁给普通人家,没准她的结局不至于如此凄惨。或许在封建的皇宫里,自她踏入宫门的那一刻悲剧就已注定。

某天,梅妃托梦给皇帝,梅妃说:“当年陛下逃难时,我死在乱兵的手上,有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最终在温泉池边梅树底下,找到了梅妃尸体,外面用锦褥裹着,上面堆着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声大哭,以妃礼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祭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崇祯时期的财政到底有多崩溃?要求军队自给自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崇祯时期的财政到底有多崩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末年,由于财政收入太低,朝廷没钱,居然常常连军饷也发不起,导致边军经常闹兵变。卢象升、孙传庭等受崇祯之命组建军队,去剿灭张献忠和李自成,朝廷就给了一点初始资金,之后也是连军饷都不给,卢象升、孙传庭也算是牛人,

  • 裴行俭的厉害之处在与什么地方?他在当时有哪些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裴行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裴行俭这个人物,可能有不少人对他有一些了解,他是唐朝初期的一位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如此还是一位书法家。不仅如此,裴行俭还善于识人辨人,提拔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后世也有很多人称赞裴行俭。那么裴行俭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究竟有多厉害

  • 李林甫没有通过科举入仕,为什么能成为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林甫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人称李林甫是白字先生,他并非通过科举入仕,却能成为唐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不少朋友好奇李林甫究竟是如何坐上相位的,他是唐朝宗室吗?没错,李林甫是唐太祖李虎五世从孙,属宗室宰相。不过他能得到唐玄宗的宠信还是跟他的为人

  • 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为什么人们都叫他“汉高祖”?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很多人都把刘邦称作汉高祖,这个叫法是准确的么?其实通过资料可以查到,刘邦的谥号叫汉高帝,庙号是汉太祖。汉高祖这个叫法也只是人们平时的一种习惯称谓。其实刘邦身为西汉的开国皇帝,为什么不叫汉太祖呢?这当中是有好几个说法的,毕竟一

  • 李世民真的特别偏爱长孙皇后吗?一生只有她一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长孙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长孙皇后,她是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皇后,也是李世民唯一一个皇后。而说到了长孙皇后,从她的姓氏上,就不得不想到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功臣长孙无忌。关于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感情,向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他们只是政治联姻,不可能有什么

  • 一个真实的苏武,拥有着怎样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苏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谈及苏武,你会想到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苏武牧羊吧,好像苏武数十年的生命,就只做了这样一件事情,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情,让后世无数人都对他崇敬无比。只是,我们应该知道的,远远不止于这一件事情,我们也应该知道,苏武在匈奴牧羊

  • 朱由校为什么不想当皇帝,只想做个木匠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朱由校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爱好这个东西人人都有,有些人的爱好还比较特殊,其实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也无可厚非,但是耽误了自己的正事就不好了。古代就有一位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却沉迷于木工活之中,而且还练就了一番好手艺,他便是明朝有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下面小编就

  • 崇祯在位十七年勤勤恳恳 明朝为什么还是灭国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亡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以来王朝更替在数千年的历史当中似乎已经是屡见不鲜,夏桀暴虐而商汤除之,商周残暴而武王伐之,似乎每次王朝的更替都是因为在位者暴虐无道而更替者上应天理,不过并非每一位亡国之君都是残暴不仁,比如明朝末帝崇祯,崇祯帝在位时期为政勤勉,因为入不

  • 崇祯说过文臣人人可杀 崇祯为什么没有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崇祯和文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崇祯17岁登基,一上位就除掉了魏忠贤,让文人们吹嘘成圣君。当时的明朝处于内乱外患,风雨飘摇,外部有后金的威胁,内部有农民起义军闹事,而在中央是那些东林党为首的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崇祯一生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一心想复兴明室,最终却

  • 李显忠:他是李世民的后代,受两朝皇帝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07年,辉煌数百年的大唐朝走到了尽头,被五代十国乱世取代。唐太宗李世民的为数众多的龙子龙孙们,有的在战乱中罹难,也有的从此成为平头百姓,隐姓埋名避居乡间,散布在各地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到了南宋时,李世民的一个后代重出江湖,当了南宋大将,在宋金战争中威震天下。此人就是宋高宗和宋孝宗两朝的名将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