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正史中是什么形象 刘备究竟是伪君子还仁义之君

刘备在正史中是什么形象 刘备究竟是伪君子还仁义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4/1/10 16:31:4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形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三国时期有很多饱受争议的英雄人物,这其中就包括刘备,在大家的普遍认知当中,刘备是一个仁义之君,但是随着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解读,又有人说刘备其实就是一个奸诈的伪君子。那么正史中的刘备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他这个宗亲似乎有点落魄,刘备的祖上也算是做过几个小官,但是和曹操比起来,他的背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祖上官职做的小,所以没有留下什么积蓄,到了刘备这一代就只能够靠卖草鞋为生了。虽然日子过得比较贫困,但是刘备的志向还是非常远大的,他曾经就将自己家门口的大树比作华盖,说以后一定要乘着华盖出游。刘备的母亲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就积攒了一些钱,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把他送到了卢植门下学习。

按理来说,刘备既然有了远大的志向自该好好学习才对,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刘备当时并不喜欢读书,他喜欢和狗、马之类的动物一块玩乐,他还特别喜欢听人唱曲。除了这些娱乐活动之外,他还经常去结交豪侠,所以在那个时候就有一大批追随他的人了。这里的重点就在于他当时才十几岁,就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依附了,虽然这些依附他的人也都是一群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这完全可以展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啊。

而且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的人还不只是这些小娃娃、当时卢植门下有一个门生叫做刘德然,他和刘备是同宗,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在见到刘备以后,居然无条件的资助其贫困的刘备,他对待刘备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但是刘元起的家境并不富裕,在加上他的妻子比较吝啬,所以刘元起的妻子就经常对着刘元起发牢骚,结果刘元起就非常正气凛然的说道:“我宗族中的这个孩子,绝对不是一般人。”由此可见刘元起对刘备是有多么看重了。

从上面几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刘备从小就展现出了十足的人格魅力,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是不可能将自己隐藏起来的,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刘备的人格魅力其实是从小就存在的,这也难怪后来他即便是实力弱小,但是身边依旧会有一大批追随他的文臣武将了。所以世人所说的,刘备身边的人都是他花言巧语骗来的这句话就不对了。

在黄巾之乱被平定以后,刘备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照常理来讲,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的普通百姓当上一个正儿八经的汉朝小吏,也算是一个质的提升了,刘备应该知足了才对。但是就像早些年他在卢植门下“不学无术”一样,刘备一点都看不上这个安喜县尉的官职。所以当督邮来问他索要贿赂的时候,他直接就把督邮吊起来抽了几鞭子,然后交还了印信之后自顾自的走了。在汉室皇权还没有衰落之前,刘备的这种行为绝对是大逆不道的,但是很幸运的是当时洛阳城内已经是一片混乱了,刘备的这个行为自然也就没有人会在意了。

后来刘备途径下邳的时候,正好遇到贼寇袭击下邳,于是刘备就帮助下邳的守将抵御贼寇,为了表彰刘备的功劳,当地的官员就让他当了下密丞,但是没过多久刘备就有撂挑子不干了。这个时候刘备其实已经快三十岁了,但是从他的行事作风来看一就是一个毛头小子,一点城府都没有,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刘备这个时候的性格还是比较耿直的,他根本就不会那些花花肠子。当然了,如果刘备一直是这样一个耿直性格,是绝对没有机会活到最后的,所以他在这之后适时地做出了改变。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完全变了一个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履历中得到。刘备在卸任了下密丞这个职位以后,就去投奔了自己的同窗好友公孙瓒,后来他和田楷一块去救援徐州,就有留在了徐州,成为了陶谦的手下。陶谦病逝以后,刘备成了徐州牧,但是很快他就把徐州给丢了,没地方可去的刘备就只能请求吕布收留他。吕布也算是有点人情味,于是就让刘备暂时驻扎在小沛。但是后来吕布又反悔了,他带兵袭击了刘备,刘备没有办法,就只能够去投靠曹操,但是不久以后刘备就又背叛了曹操投靠了袁绍

这么一看,是不是感觉到刘备的履历有点丰富呢?实际上在那个乱世,多次换主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在经过数次换主以后,刘备也改掉了毛毛躁躁的性子,见证了诸侯之间的尔虞我诈,刘备知道自己如果不把改造自己是没有办法成就大业的,于是这个时候的刘备就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那个伪君子形象。

也就是说,刘备本身并不是一个内心腹黑的人,他曾经也耿直过,但是在这个乱世,耿直终究是没有好下场的,就好像杨修,他的耿直是三国之中出了名的,结果呢,还不是被曹操给杀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刘备是一个伪君子,但是他的伪君子形象是形势所逼,并不是他自己相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元姬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司马昭提供了哪些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这句话大家一定听过,司马昭是曹魏时期的权臣,也是西晋王朝的奠基者之一。他的儿子司马炎后来夺取了曹魏的江山,建立晋朝,司马昭也被追尊为晋文帝。魏晋时期司马家出了很多响当当的人物,例如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等,那么他们背后的女人们又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司马昭的正妻、司马炎

  • 刘备托孤君可自取是让诸葛亮自立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托孤君可自取是让诸葛亮自立吗?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蜀汉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在遭遇“夷陵之战”惨败的次年,刘备重病之际,于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然而,关于刘备说这番话的真实意图,自古以来争议颇多,那么这句话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 揭秘:秦琼儿子的墓碑上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隋唐演义》的无数英雄当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李元霸,第二则是宇文成都,这13条好汉当中排在末尾的人这是秦琼秦书宝。然而在史书的记载当中,根本没有李元霸这个人。李元霸的原型则是李世民两个弟弟的合体。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而位于小说猛将排名末尾的秦书宝,也就是大唐开国名臣秦琼,才是唐

  • 汉高祖刘邦对信陵君魏无忌极为尊敬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为啥尊敬信陵君?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根据史料记载来看,汉高祖刘邦确实对信陵君魏无忌极为尊敬,《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汉高祖

  • 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历史上最有个性的一群皇帝,那莫过于明朝的朱家子孙了,开国皇帝朱元璋,失踪的朱允炆,篡位的朱棣,炼丹的朱厚熜,任意一位单拎出来都是一段传奇人生,而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明朝皇帝。更为奇葩的是,明朝还有一些离奇死亡的皇帝,其中朱棣的长孙朱瞻基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文武双全的他,为什么会在3

  • 李隆基第一时间铲除上官婉儿,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公元664年,李治忍受不了欲望一天比一天大的武则天,与上官仪密谋准备废掉武则天皇后的称号,上官仪废后诏书都拟好了却不知道隔墙有耳,被武则天的眼线知道了。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置逼问李治是怎么回事,李治天生怕老婆,为了不让武则天迁怒于他,他将所有责任都推

  • 杨延昭是家中长子,为何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也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金刀老令公、抗辽名将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但实际上

  • 况钟:明代著名官员,为何被称为“况青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假如某一个朝廷官员能够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申不平,那么这个官员大多会被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可惜的是,这样的官员太少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民间能被百姓尊为“青天”的官员只有三个,一个是包拯“包青天”,一个是海瑞“海青天”,而另外一个则是我们不

  • 赤壁一战周瑜如何输了,身在江东的孙权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由于刘表病逝,刘琮接任为荆州牧,并就此投降了曹操。而刘备在得知消息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已经来到了宛城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只能南下逃亡。为了不让刘备率先夺得战略要地江陵,曹操不顾将士奔波的劳累

  • 李亨将李泌贬出朝唐后,为何又要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肃宗李亨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宰相之位是文官一生的追求,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宁愿做一个乡间隐士,也不愿做宰相。皇帝三番五次挽留,他都以修仙之名一一拒绝,皇帝没办法只好强迫他娶妻让他落入俗世。他在拒绝皇帝时说自己有五不可留,你可知是什么?李泌是唐朝的四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