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第一时间铲除上官婉儿,是何原因?

李隆基第一时间铲除上官婉儿,是何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423 更新时间:2024/2/20 8:13:13

上官婉儿:“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公元664年,李治忍受不了欲望一天比一天大的武则天,与上官仪密谋准备废掉武则天皇后的称号,上官仪废后诏书都拟好了却不知道隔墙有耳,被武则天的眼线知道了。武则天为了保住自己皇后的位置逼问李治是怎么回事,李治天生怕老婆,为了不让武则天迁怒于他,他将所有责任都推卸到上官仪一个人身上,武则天一怒之下处死上官仪和他儿子。

上官仪死的这年,他的孙女上官婉儿才1岁,武则天放了她一马,但把她和她母亲充为奴婢。上官婉儿毕竟是名门大家闺秀,虽然从小被打上奴婢的烙印,但还是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作对还能懂得人世间大道理,完全不像个奴婢。

上官婉儿14岁时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的才女,整个后宫都知道她的名字,武则天对她产生了兴趣,就把她召进宫里亲自出了一道题考她作诗,上官婉儿听完题思考了一下就能很快做出一首诗,武则天连连称赞她,立即免除她奴婢的身份,将她留在身边任命为“内舍人”。

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扶植唐中宗李显继位,上官婉儿看武则天已经罩不了她,立即倒戈李显,但与此同时她在武则天身边久了,一直觉得女人不比男人差,也可以效仿武则天做唐朝第二个女皇,就怂恿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夺位。

韦皇后看着自己的婆婆当了皇帝威风凛凛,她其实早就想走武则天的老路子,就和上官婉儿一拍即合,把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拉进宫来一起打压李氏子弟。

公元707年7月,太子李重俊怕政权又落入外人之中,派人将武三思杀掉,在去杀上官婉儿的路上,上官婉儿先跑到李显身边告状,污蔑李重俊要杀掉他夺位,李显也没调查就跑到玄武门避难,并命令大将军刘景仁带2000多人对付李重俊,李重俊没刘景仁那么多人,不一会儿就被刘景仁杀掉。

上官婉儿害死李重俊被李隆基看在眼里,李隆基因为这件事对上官婉儿印象非常差,李重俊是他堂兄,上官婉儿如果不死,他的下场就跟李重俊没两样,所以他一直在找机会除掉上官婉儿。

710年,李显被毒死,《新旧唐书》都只说了李显“帝遇毒,崩于神龙殿”但没有说是被谁毒的,但胆敢毒杀皇上的一定不是普通人,很多人怀疑到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身上,韦皇后想要当女皇,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李显就成了两母女眼中的拦路虎于是一起害死他。

韦皇后复制武则天称帝之路,先立16岁的李重茂为小皇帝,等时机成熟时再逼他禅位给自己,她把上官婉儿找来伪造了一封李显的遗诏,遗诏上写着“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掌政,李旦参与国事。”

韦皇后想的可美了,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不会轻易让历史重演,他们姑侄两联起手来突袭皇城,710年7月21日杀掉韦皇后、安乐公主一些列相干的人。

上官婉儿为了自保,在李隆基杀她之前拿出假遗诏,上面有李隆基父亲李旦参与国事几个字,上官婉儿拿出诏书对李隆基表忠心,太平公主也给上官婉儿求情,但李隆基质疑要杀上官婉儿,让她去地底下继续陪着武则天。

李隆基早就看穿了上官婉儿墙头草本性,一下偏向韦皇后一下偏向李氏,这么没有原则的人一旦遇到利益纠纷,她会一点犹豫也不带地选择利益那边,如果你是李隆基你也会杀她。上官婉儿从小跟着武则天长大,见惯了权力斗争,武则天死后她如果不找靠山迟早会被斗死,可是她手段没有武则天那么狠,非但没有找到靠山还把命搭进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延昭是家中长子,为何被称为“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也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杨家将”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金刀老令公、抗辽名将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但实际上

  • 况钟:明代著名官员,为何被称为“况青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假如某一个朝廷官员能够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申不平,那么这个官员大多会被百姓誉为“青天大老爷”。可惜的是,这样的官员太少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民间能被百姓尊为“青天”的官员只有三个,一个是包拯“包青天”,一个是海瑞“海青天”,而另外一个则是我们不

  • 赤壁一战周瑜如何输了,身在江东的孙权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赤壁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由于刘表病逝,刘琮接任为荆州牧,并就此投降了曹操。而刘备在得知消息的时候,曹操的大军已经来到了宛城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只能南下逃亡。为了不让刘备率先夺得战略要地江陵,曹操不顾将士奔波的劳累

  • 李亨将李泌贬出朝唐后,为何又要请他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肃宗李亨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古代,宰相之位是文官一生的追求,可偏偏有这样一个人,宁愿做一个乡间隐士,也不愿做宰相。皇帝三番五次挽留,他都以修仙之名一一拒绝,皇帝没办法只好强迫他娶妻让他落入俗世。他在拒绝皇帝时说自己有五不可留,你可知是什么?李泌是唐朝的四朝元

  • 曹操向董卓献刀真相:难道是因为怕死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但凡喜欢《三国演义》的人,大都对曹操刺董未遂报以遗憾或揶揄,对王允所献的连环计则赞不绝口。实际上,王允哪堪与曹操相比。图片来源于网络先来作两个假设:一是假如曹操不去刺董卓会怎样?毫无疑问,继续默默无闻做他的“骁骑校尉”;二是假如曹操行刺成功会怎样?也只会是舍身为王允、李傕、郭汜或袁绍等人清了王侧、做

  • 朱元璋驾崩之后,竟然恢复了殉葬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个工作狂,很少娱乐和休息。经过20多年的“剪伐斫削、藻绘粉饰”,大明天下这座大厦的外表终于接近了朱元璋的蓝图:天下太平,四方安定,民生恢复,基业稳固。最主要的敌人蒙古已经被压制在了一隅,天下有实力挑战皇权的豪强势族已被消灭,经济迅速恢复,社会日渐稳定。代价是朱元璋长年的超负荷运转,不间断的紧

  • 史上唯一被天打五雷轰的皇帝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网络配图其中,嘉庆皇帝的死因最为离奇,野史传说他是遭雷击而亡,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较为稳重,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

  • 韩侂胄为收复失地主持北伐之战为何却被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宋年间,虽然基调是偏软的,但是其实有很多的有志之士都非常渴望能够收复失地,恢复宋朝,在南宋中期的时候就有过这么一次大规模的北伐,那就是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这次北伐的失败对于南宋的北伐热情的打击是非常巨大,让不少支持北伐的大臣都受到了主和派的攻击。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宋宁宗的时候,当时的南宋宰相韩侂

  • 武王伐纣的内幕:是不是商国都城内有内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武王伐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商衰周兴的转折点,是古代历史发展不可缺少的产物。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对周朝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意义。然而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要从周武王的父亲姬昌说起。图片来源于网络商朝末年,季历继位后,继承其父遗道,推行仁义,使周部落更加强盛,各部落的诸侯纷纷前来归顺于他。商王文丁时,

  • 揭秘蜀国败亡全因诸葛亮选错了一个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误既非马谡又非魏延,而是姜维。姜维的才干,在蜀国后期确实比较突出,但却只有边帅之能,远非宰辅之用。诸葛亮选择这个接班人,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姜维字伯约,其人凉州上士,天水异才。对于姜维的素质,我基本上不持异议。前不久有个帖子议及姜维,我说没有女人会喜欢姜维,其实是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