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起家糜芳倾家荡产的资助 糜芳最后为什么会背叛刘备

刘备起家糜芳倾家荡产的资助 糜芳最后为什么会背叛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3/12/20 15:00:36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糜芳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的麋芳曾经倾家荡产资助刘备,还将妹妹麋氏嫁给了刘备,在刘备低谷时期也对刘备不离不弃,可以说既是刘备的姻亲也是与刘备共患难的部属,但他最终却在荆州被东吴孙权攻陷时选择了投降东吴,下面就来说一说麋芳为何最终背弃刘备投降东吴。

麋芳最初对刘备极为忠诚,曾弃官追随刘备

三国时期的徐州大富豪麋竺和麋芳两兄弟算是徐州当地的土豪,家财万贯,早期东汉朝廷任命陶谦为徐州牧,陶谦到任后听闻麋竺和麋芳两兄弟家产巨富,因此礼聘兄弟二人出来辅佐自己,所以麋竺和麋芳早在陶谦时代就出来在陶谦手下为官。

徐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不少人才,比如曹操手下名将臧霸、孙观,还有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徐盛、吕岱等人都是出自徐州,这些人都是靠个人的能力闯荡出来获得重用,而麋竺和麋芳两兄弟在能力上与他们相比确实略差一些,不过他们俩家资巨富,是凭借万贯家产才在三国时期混出头来。

史书中对麋芳没有过多介绍,毕竟他是叛臣连自己的独立传记都没有,事迹只记载于其兄麋竺传记中,但从史书中介绍麋竺来看,麋竺为人非常有贵族气质,他毕竟是亿万富豪嘛,为人忠厚儒雅,但不善于谋划,而麋芳在历史上的表现一直都不如哥哥麋竺,因此来说历史上的麋芳能力可能还不如哥哥麋竺。

所以从史书记载可以发现麋竺和麋芳兄弟二人能力比较平庸,主要在于家资巨富,很有贵族气质。

陶谦临终时上表朝廷请封刘备为徐州牧接替自己,也就算是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因此麋竺和麋芳决定在乱世中赌一把,他们把赌注都押在了刘备身上,据《三国志》记载,当时刘备比价落魄,军队没有多少,军费也经常不够,而麋竺和麋芳兄弟是徐州首富,祖上累积下来的家产过亿,门下养着近万名食客和奴仆,可见其家产有多么丰厚。

麋竺和麋芳兄弟二人当时就决定带着奴仆和全部家当资助刘备,当时麋竺和麋芳将两千奴仆直接交给刘备进行武装,成为了一支生力军,又把亿万家产交给刘备当军费,可以说是解了刘备燃眉之急,刘备当时是一没钱二没人,算是东汉末年众多军阀中最落魄的一个军阀,所以说麋氏兄弟对他的资助对他帮助是非常大。

此前刘备在入主徐州之前,嫡妻已经死了好多个了,入主徐州之后刘备是光棍一人,麋氏兄弟又贴心的将妹妹嫁给了刘备,从此算是与刘备结成姻亲绑在了一起,刘备对于这两位给自己又送钱又送人还送妻子的舅爷是非常感恩戴德,他对麋氏兄弟二人非常礼敬尊重。

其实麋氏兄弟倾家荡产资助刘备也是做了一场豪赌,赌的就是他们看好刘备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事业,如果刘备成功了,那他们这场豪赌就是单车变摩托了。

由于麋氏兄弟是刘备的财力支柱,因此曹操在准备消灭刘备时,曾经计划先分化刘备内部力量,曹操首选就是麋氏兄弟,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册封麋竺为嬴郡太守,册封麋芳为彭城相,这两个官位基本就是主管一方军政的要职,如果麋竺和麋芳接受曹操任命,他们俩凭借亿万家产也能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

曹操本以为麋氏兄弟是商贾出身,肯定会算得清利益,曹操给他们俩的官爵那绝对是要比投资在刘备身上收益更加稳妥,但是曹操的如意算盘打错了,麋竺和麋芳两兄弟铁了心要辅佐刘备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他们俩都拒绝了曹操以汉献帝名义颁布的委任书,拒绝赴任。

所以麋竺和麋芳虽然是有在刘备身上做政治投资的嫌疑,但两兄弟对刘备还算是非常讲情义了,在刘备低谷时期他们俩都是对其不离不弃。

刘备在后来统治巴蜀事业逐渐做大之后,对麋竺和麋芳也是比较不错,在刘备进入巴蜀之后,刘备以麋竺为安汉将军,地位是刘备集团之中的百官之首,尚在诸葛亮和关羽之上。

哥哥麋竺在刘备集团官职内地位最为尊崇,弟弟麋芳也不低,刘备入蜀之后为了安抚荆州地区,他特意让姻亲麋芳镇守南郡,南郡属于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的军需补给重镇,这个城市的作用很重要,正是由于麋芳对自己不离不弃,刘备才放心让他坐镇南郡。而麋芳在当时在荆州地区的官员中地位仅次于主要全面负责防守荆州的关羽,是刘备集团在荆州地区的第二把手。

但是刘备万万没想到麋芳会在最后关头背弃自己而投降孙权。

麋芳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与关羽不和,客观原因就是当时局面他无力应对

其实麋芳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与关羽不和,其次才是客观原因就是当时东吴都督吕蒙对荆州的包围圈是麋芳根本没有能力应对的局面,所以他只有投降或为关羽殉葬两条路可选。

麋芳与关羽不和的原因其实主要在于麋芳的贵族出身,《三国志》记载关羽为人性格刚烈,好亲近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品行不端的宵小之辈,是指的那些出身贫寒低微的人。

关羽本人出身就非豪门,他出身比较低微,关羽完全是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刘备重用在政治上闯出了一片天地,所以关羽飞黄腾达之后,非常同情怜悯那些出身低微的人,大概他最能明白在比较注重出身的时代,出身低微的人需要付出比豪门贵族多几百倍的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吧。

因此关羽在蜀汉政坛中比较另类,他深得中下层军官拥护和爱戴。其实在那个时代作为身居高位的关羽来说他能如此算是十分难得,不过他欣赏体谅出身低微的人是不错的品行,但他非常仇视豪门贵族这就有些思想极端了。

麋芳恰恰祖辈就是富商巨贾,是典型的豪门贵族出身,他就是关羽比较仇视和瞧不起的那类人,关羽认为出身豪门的人大多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所以关羽在平时就与极为瞧不起麋芳,两人的关系闹得非常不好。

其实关羽在荆州十分不得人心,他不止与麋芳关系闹得不好,荆州士族集团的潘濬、公安太守傅士仁等人都是因为出身原因被关羽轻视进而关系不和,这些人最后也都投降了孙权,所以关羽这个仇视豪门士族的毛病也间接导致了他失去了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趁着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想借机扩大胜果,于是关羽动用荆州军队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水淹七军,打的曹操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全军覆没,并生擒于禁,一时之间关羽威名震动华夏,吓得曹操都有了想迁都的想法。

但是随之而来就是关羽过于骄傲,刚愎自用,拒绝孙权的政治联姻,并侮辱孙权,最终触怒孙权,东吴都督吕蒙使用示弱的战略麻痹了关羽,使得荆州兵力被抽空去前线进攻曹操,关羽老巢江陵空虚,荆州后院起火在即。

也是在这一关键时期,关羽仇视豪门贵族的毛病又犯了。关羽在襄樊大战中俘虏了于禁的七军共三万余人,这些人虽然是俘虏,但也是要吃要喝,而且关羽在接受于禁投降之前已经承诺于禁不会杀降,关羽极重信义,虽然当时本来就军需匮乏,但他依旧守诺善待俘虏。

因此关羽把筹措大批军需物资的重任都交到了麋芳身上,关羽率大军在前线作战,命麋芳守卫大本营江陵并筹措军需物资。而此前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就已经基本抽空了荆州的军需补给,此时关羽又发动襄樊之战还要抽调军需物资,麋芳再有钱也变不出这么多军需物资。

所以麋芳没有及时筹措到军需补给令关羽十分震怒,关羽痛斥麋芳,并给麋芳规定时日必须完成筹备军需补给的任务,否则以督办军需不利治罪。在当时督办军需不利是很重的罪名,轻则罢官流放,重责抄家灭门。

后来诸葛亮北伐之时,蜀汉重臣李严就因为筹办军需不利,被诸葛亮废为平民,这还是诸葛亮念在李严是刘备托孤重臣的面上从轻处罚,否则李严有可能就被斩了。可见这项罪名在当时有多么严重。

关羽如果真给麋芳扣上这个罪名,那麋芳可就惨了,所以麋芳十分害怕,毕竟他与关羽向来不和,他真怕关羽事后公报私仇,以这个罪名杀了自己。这也是导致麋芳投降的根本原因,麋芳根本完不成关羽布置的筹措军需补给任务,他如果不投降,关羽事后算账他一样下场很惨。

除了麋芳与关羽本身就不和之外,再者就是直接原因,那就是当时的荆州局势使得麋芳根本无力应对。

关羽前线被曹操的大将徐晃和曹仁拖住了,后方吕蒙见时机成熟就开始偷袭荆州,当时蜀汉方面很荆州地区的守将都投降了吕蒙,麋芳其实是坚持到最后才投降的蜀汉将领。

刘备所置的公安太守傅士仁、零陵太守郝普此前皆已投降吕蒙,东吴的军队在吕蒙的指挥下已经对江陵形成了包围之势,而当时关羽自顾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回师救援江陵,所以准确的说江陵当时就算是一座孤城了,江陵之外刘备在荆州的地区基本已经全部投降吕蒙了。

在这种情况下麋芳即便有心死守江陵,也就不出一个月就会被吕蒙耗空补给而攻下江陵,那时候麋芳最后的下场不外乎就是两个选择,一个是投降,一个就是被杀。

所以当时内外交困的局势麋芳根本无力应对,英勇如关羽在孤城麦城之中不也只能面临被俘杀的结果,所以糜芳只得选择投降。

刘备最后谅解了麋芳投降之举

后世把麋芳、傅士仁、郝普称为“蜀汉三叛”,在关帝庙列三人跪像表示向关羽赎罪,其实关羽之败亡与三人关系还真不大,他如果不是刚愎自用,不是自傲自大,何至于荆州地区的蜀汉内部官员都对他不满,最终在吕蒙奇袭荆州时,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投降。

尤其是麋芳与傅士仁以及郝普更不相同,他是蜀汉在荆州地区坚持到最后才投降吕蒙的太守,而且当时局势内外交困,麋芳除了投降就是陪关羽殉葬,本来就与关羽不和,所以麋芳怎么可能最后陪关羽殉葬呢?

关羽败亡完全是咎由自取,麋芳的叛变只算是导致关羽败亡的导火索之一,并不是根本原因,关羽败亡完全是他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导致,而且由于关羽在襄樊之战后期一系列的错误战略决策,也导致了麋芳最后困守江陵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而投降。

明代史学家李贽就曾经对于麋芳背叛刘备下过定论,他认为傅士仁等人投降是真的背叛刘备,麋芳却是情有可原。李贽评价麋芳为:傅士仁真反也,罪不容诛。若麋芳,迹虽与士仁同,其实情有可原。勿以形迹相同而遂一律罪之也。

历史上刘备其实在最后也原谅了麋芳的背叛,麋芳投降之后,刘备并没有追究他哥哥麋竺的的连带责任,而且依旧对麋竺极为尊崇,麋竺在刘备集团的地位依旧是百官之首,并没有因为麋芳投降而有所下降。

可以说麋竺只要活着,他的地位就比诸葛亮高,可见刘备对麋竺是十分尊崇,这也说明了刘备对于麋芳投降实际也是谅解了,他深知当时的局势麋芳投降是别无选择。

不过麋竺还是觉得愧对刘备,他在劝刘备继皇帝位之后还是惭愧恚恨而亡。麋竺去世之后,刘备对他的后人依旧礼遇有加,麋竺的儿子麋威官至虎贲中郎将,孙子麋照颇为骁勇,后来负责统领后主刘禅的禁卫军,而能统领禁卫军的人大多都是皇帝最为信得过的人,可见麋竺的后人依旧深得刘备父子的信任和认可。

当然说归到底麋芳投降还是存有贪生怕死的因素,所以他在投降在东吴过得也并不好。

麋芳投降东吴之后由于能力一般并未得到孙权重用,而且还经常受到东吴第一喷子、面骂小能手虞翻的侮辱。虞翻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面骂高手,经常当面痛骂侮辱别人,曹魏大将于禁因为投降关羽,后来吕蒙占据荆州之后流落东吴,虞翻经常动不动就当着于禁的面痛骂于禁是投降的懦夫。

于禁都并没有真正投降,只是被俘虏就遭到虞翻各种辱骂,而真正投降还为东吴效力的麋芳更是遭到了虞翻翻着花样的侮辱,而最有趣的是,当初孤身进江陵劝降麋芳的东吴使者还正是虞翻。

真是不得不服虞翻的操作,劝别人投降,当人家投降之后还各种侮辱人家,这波操作真的是太绝了。

不过虞翻侮辱人也是挑人的,他只侮辱像于禁和麋芳这种非士族出身的人,同样是投降东吴的潘濬和郝普则被虞翻非常礼敬,这就是因为潘濬和郝普出身荆州名门士族,而麋芳是商贾出身,在士族出身的虞翻眼里他的投降就是没骨气,而潘濬和郝普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说关羽其实仇视这些名门士族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在当时确实是经常搞双标。

总之麋芳在投降之后在东吴的日子非常不好过,麋芳一生与哥哥麋竺倾家荡产资助追随刘备,与刘备颠沛流离,对刘备还是比较忠心,但是无奈遇到了关羽这样极端的顶头上司,最终“被”投降了东吴,同时也导致关羽败亡,自己也背负了千年的叛徒骂名,可以说这是关羽和麋芳两个人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高炽登基为帝的时间只有一年,为什么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朱高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朱高炽虽然登基为帝仅一年,但是他的太子监国生涯却长达13年。评价朱高炽自然不能以他当皇帝的几个月的政绩来评价,而应该把太子监国的13年算成他的执政生涯,以此来评价朱高炽,才算是合适。朱高炽在永乐二年(1404

  • 任守忠最大的厉害之处是什么?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任守忠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任守忠其实在电视剧《清平乐》属于弱化的人物,在剧中他既不好也不坏,只是深宫之中的老于世故的宦官而已。但在真实的历史上任守忠此人是一个能量很大的人,他在宫廷斗争中左右逢源,深得宋仁宗、曹太后,宋英宗三代人的信任

  • 贾宝玉宁愿出家也不愿与薛宝钗一起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贾宝玉为何对薛宝钗如此残忍?宁愿当和尚也要抛弃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红楼梦》未完,不仅是张爱玲三大遗憾之一,相信,也是我们众多红迷们的一大憾事。但是,我们通过曹雪芹前五回的大纲,却能得知,《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大致结局。毫无疑问,《红楼梦》是

  • 李靖带兵平定东突厥 回来之后李世民为何训斥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世民斥李靖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贞观四年,将军李靖带兵一举平定东突厥,正值凯旋之际,却有人弹劾李靖“致令虏中奇宝”,李世民听此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可是待李靖归来后,李世民却以此大做文章,深深地训斥了李靖一顿,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帝王术”,自古以来臣子的

  • 焚诗书、坑儒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秦始皇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诗书、坑儒生”?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焚书坑儒”作为秦始皇身上的污点之一,其实可以分为“焚诗书”、“坑儒生”两个独立事件。那么,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呢?其实从根源上讲,主要源于秦灭六国之后山东六国与秦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及六国士子阶层对中央

  • 渭水之盟作为李世民最屈辱的事情 李世民又是如何雪洗耻辱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渭水之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李世民来说,其一生最不愿回首的一日,一定是公元626年7月2日,玄武门之变是他心中的痛。而若说李世民一生中最屈辱的一日,则一定是公元626年8月30日,因为这一日他签订了渭水之盟。自公元618年6月18日,李唐王朝建立的那一天

  • 北周皇帝宇文赟有多离经叛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北周皇帝宇文赟有多离经叛道?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从557年到581年,黄土高原地区上崛起了一个鲜卑人创建的短命封建王朝——周。为了更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汪直,对朝政的实际影响力其实并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汪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太监汪直能够被人所熟知,一直是他身上的权宦光芒,尤其是《龙门飞甲》之类影视剧的播出,使得汪直的形象瞬间变成另一个“魏忠贤”,人们总是把汪直和明英宗时期的王振、明武宗时期的刘瑾、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相提并论,以至于形成对于汪直

  • 东吴四英杰指的是哪些人?又是如何排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东吴四英杰指的是哪些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因此逼降了刘琮。刘备得知消息后,他自知无法抵抗曹操,只能南下逃亡,但曹操不愿让刘备占据江陵,于是他派出虎豹骑,在长坂坡一带击败了刘备,幸好当时关羽带领水师前来接应

  • 李元吉和李建成双方是相互信任的吗 李元吉为什么不保持中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从李建成人物关系到玄武门之变,李元吉可以说是李建成最忠实的粉丝了,李元吉不管是在什么事情上都坚定不移的支持拥护李建成。李建成作为太子是法定的接班人,而李世民有大功,有很高的威望和拥护者,两人相互争斗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李元吉为什么会选择太子李建成而不是亲王李世民?要想说明白,还得从他的经历说起。根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