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九过济南而不入是为何?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乾隆九过济南而不入是为何?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88 更新时间:2024/2/20 8:23:49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乾隆

有人说感情是不分“先来后到”的。但于有的人来说,“白月光”和初恋也是无可替代的。清代“红人”乾隆帝显然就支持后一种人。因为放不下遗憾收场的初恋真情,他曾九过济南而不入。

一、富察氏与乾隆的天作之合

作为康熙雍正二帝的掌中宝,乾隆帝的婚恋自然是皇家的一件大事。雍正五年(1727),雍正帝亲自为乾隆赐婚,选中的嫡福晋即为名门闺秀富察氏。

富察氏出身于满族勋贵世家。其先祖曾追溯努尔哈赤起兵。其曾祖父曾是帝近侍,后成为议政大臣,统领侍卫亲军。其祖父历任内务府总管、礼部侍郎、户部尚书兼议政大臣。其父先后任护军参领和察哈尔总管。

当被雍正帝从万千女子中挑出并赐婚给乾隆时,富察氏正十六岁。乾隆正十七岁。两人年纪相仿,情趣相投,由此很快就坠入爱河,成为长辈满意同辈羡慕的天作之合。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帝在圆明园逝世,乾隆即奉诏即位。作为乾隆的嫡福晋,富察氏随即也被册封为皇后。虽然二人已从亲王和嫡福晋转变为帝王和皇后,但二人之间的感情不淡反浓。富察氏上侍太后,下抚众皇子,为乾隆将后宫打理地井井有条。乾隆帝自己都感慨:“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富察氏被乾隆帝赐居长春宫。在乾隆还是皇子时,雍正赐他“长春居士”的名号。乾隆帝的书屋也多称“长春书屋”。这“长春”,有春光长驻之意。长春宫也是一个道理。且长春宫这座宫殿本身也被视作一处福地。赐居于此,便足见乾隆对富察氏用情至深。

二、富察氏病故与济南之“过”

乾隆愿富察氏春光长驻,愿二人白头偕老,但韶华偏偏易逝。雍正八年(1730),乾隆即与富察氏迎来了长子永琏。即位数月后,乾隆便把立永琏为储的密旨藏好。但乾隆三年(1738),年仅九岁的永琏就永远离开了父母。

乾隆十一年(1746),富察氏与乾隆的次子永琮出生。夫妇俩对这孩子同样喜爱有加。然而新的悲剧来得更快:永琮在两岁时就因病去世。这一次,不仅富察氏悲痛欲绝,就连乾隆自己都自责这是自己的过错。

然温柔如富察氏,虽尚未走出丧子之痛,也担心丈夫因自责而影响身体。于是她强收泪水,主动宽慰乾隆,继续承担自己作为一国之母的重担。乾隆把富察氏的付出看在眼里,念在心中。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帝准备东巡,便将富察氏一同带上,希望她能借此散散心。

一路出巡,乾隆与富察氏“祭孔庙,拜少昊,登泰山,幸趵突”。这一路的风光不可谓不好。但富察氏积郁已深,非但没排遣心中忧郁,反倒因舟车劳顿而感染风寒,最终病倒在济南。

是的,“让”富察氏“染病”的地方,正是乾隆帝后来九过而不入的济南。为了让富察氏养好身子,乾隆命大部队在济南停留多时。而富察氏因担心耽搁乾隆的行程,亦反复催促动身。最后,拗不过富察氏的坚持,乾隆带着病中的富察氏动身回程。

乾隆十三年(1748)三月十一,乾隆一行人在德州转走水路。当夜,富察氏病情加重。在被转入乾隆的御舟中后,富察氏在丈夫的陪伴下与世长辞。

三、乾隆九过而不入,只留首首悲歌

富察氏走了。昔日春光灿烂的长春宫,后来只剩一片缟素。乾隆不仅自己换上了素服,停朝九日,还要求皇子、妃嫔、福晋等以下的文武百官等皆为富察氏服丧斋戒。

富察氏死后不短的一段时间里,原本儒雅亲和的乾隆帝暴躁地恍如换了一个人。皇长子永璜因表现得不够哀伤而被乾隆亲自斥责,永璜的数位老师也受牵连被罚奉三年。刑部、工部、礼部、光禄寺等多名官员也因在富察氏葬礼的相关工作中办事不严谨而被问责。一些地方的官员,甚至因未呈送想要进京叩谒富察氏梓宫的奏折而被问罪……在乾隆因富察氏亡故而生出种种怒气的背景下,若是乾隆还能对济南这座城有“好脾气”,那才是不合情理。

自富察氏死后,乾隆因公路过济南城九次。睹物思人,即便是富察氏已走了多年,乾隆还是埋怨济南“让”富察氏染上了重病。在乾隆三十年(1765),也就是富察氏离开十七年以后,乾隆第四次路过济南,即留下了“四度济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春三月昔分偏剧,十七年过恨未平”的诗句。

在漫长的一生中,乾隆曾册封过三位皇后。第二位皇后是听从了皇太后的建议而立,乾隆对其百般挑剔。第三位是在立储后追封。因而自始至终,深得乾隆之心的只有年少时就爱上的富察氏一人。在这样的深情面前,“让”相爱的两人天人两隔,“让”良缘成了“孽缘”的济南,也只能受着乾隆帝的嫌弃,“无处申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史中勇将典韦武力如何?是真的打不过赵云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勇将典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种说法被很多人质疑,而质疑的原因则不尽相同:有人说赵云不应排名第二,也有人说关羽未必打得过马超张飞,还有人说斩华雄的孙坚和酣斗小霸王的太史慈应该排名靠前。有这样的争论和质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是因

  • 明知国力不如曹魏,支持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力是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知国力不如曹魏,支持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力是什么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

  •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忱为何被称为小唐太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唐皇朝步入末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皇帝了,最后一位能被称得上明君的也就只有唐宣宗李忱而已,他被称之为“小唐太宗”。唐宪宗时期,这个时候的唐明宫危机四伏,宦官干政,后宫不稳。李忱原名李怡,他的生母不是什么高

  • 温成皇后张氏有多受宠?宋仁宗是如何对她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因为他的“仁”而被后人所认可,因为好名声,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敬佩。宋仁宗在位期间,北宋在政治、经历、文化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虽然他算不上开拓进取的君王,但也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温成皇后张氏可以说是宋仁宗最宠爱的一位妃子,赵祯做过的一些不合礼制之事,都是因为她。温成皇后张氏是

  • 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死于16岁少年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清朝猛将僧格林沁是如何阴沟里翻船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不管是如何英雄盖世的人,总会有落魄的时候。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人也是如此,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将领,到头来却死在了一个无名小卒手里,实在是令人唏嘘,他便是晚清最著名的将领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身为晚清八旗

  • 刘襄铲除过吕雉家族有功 刘襄为何没有顺利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邦长孙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人都知道汉朝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当刘邦去世后,继承皇的就是刘邦一直有些排斥的刘盈了。本来皇位是不应该传给刘盈的,但皇后吕雉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的太子之位,暗中利用自己的势力帮助刘盈,这才使得刘盈能够稳定的继承皇位。可当刘盈继承皇位的时候,她

  • 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放走元顺帝,朱元璋知道后为何不生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掉了陈友谅、张士诚,招降了方国珍之后,开始正式筹划北伐元朝。为此,朱元璋还特地从南京来到开封,亲自部署这场“灭元之战”。值得一提的是,在军事会议上,常遇春吹牛道:“我们以百战之师

  • 曹魏最大的敌人,曹操就没怀疑过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来说,王朝的更迭有三种方式。一是外族入侵,武装夺取政权;二是祸起萧墙,父子兄弟之间手足相残;三是权臣架空皇帝,软弱的皇帝迫不得已禅位。相比之下,第三种方式相对来说可以将流血牺牲的程度降到最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5年,魏元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建立了属于司马氏的西晋王

  • 黄歇是如何让秦昭襄王放弃灭楚的想法的?他为何能左右秦王的对外战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黄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280-277年,秦国对南方大国楚国发起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最终斩获颇丰:占领了楚国旧都郢都,逼得楚王迁都至陈;而在四年后,秦国更是趁热打铁,计划联合韩、魏趁势灭楚。而当白起正在进行相应准备工作时,楚国使者黄歇来到咸阳,上书一封,瞬间扭转了形势,不仅

  • 冒顿单于明明占据了优势 他为什么没有直接杀了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败了多少次,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信,项羽有多少次机会杀刘邦

    你真的了冒顿单于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先秦时期开始,匈奴就已经开始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先秦时期就有很多诸侯国已经开始修建长城来抵御匈奴,到了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匈奴还是很放肆,于是秦始皇专门派蒙恬率领30万大军将匈奴撵出河套地区,并且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这下匈奴才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