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雍正皇帝批示中的冷幽默:幽默却不失严谨

盘点雍正皇帝批示中的冷幽默:幽默却不失严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2/7 2:17:43

1、汝以朕为可欺乎?

雍正帝批示奏折也很认真,有的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体统,力谏不可以,而且还很固执地一连了三次奏折,最后雍正不耐烦了,在奏折上批道:“你想沽名钓誉,有这三个折子就够了,如果再敢啰嗦,要你的命(尔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琐渎,必杀尔)。”

还有一个揭老底的批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你以为朕是骗的吗?你别忘了朕登基时都四十多岁了,你们每个官吏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也不例外,我没当皇帝时就知道你经弹劾过我,你还给我送礼物,希望我在先皇面前替你美言。告诉你,你以后给我小心点,你的一举一动,是逃不过朕的眼睛的(汝以朕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时,已年过四十矣,官吏情伪朕尽知之。朕在藩邸时,即知汝名曾列弹章,汝又送朕礼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转圜。汝此后其小心谨慎,一举一动,不能逃朕之洞鉴也)。”

2、且去卖字再来供职

雍正当皇子时,喜欢微服出行,广结侠义。某年到杭州,准备泛舟西湖游玩一番,刚出涌金门,看到一个书生在卖字,笔法颇为精到,雍正便让他写了一副对联。其中有个“秋”字,书生却将“火”字旁写在了左边。雍正便问:“这个‘秋’字你是不是写错了?”书生不以为然,说没写错,然后拿出一本名帖,翻开让雍正比对。雍正说:“你既然如此博学,为不去博取个功名呢?干嘛要在这卖字为生?”书生说:“我家里穷,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只能靠卖字为生,哪敢想什么大富大贵呢!”雍正于是慷慨解囊,说:“我这有钱,可以资助你博取个功名,到时候别忘了我就行。”书生万分感谢,后来还真就考取功名,入了翰林。

此时雍正也已登基,一日从名册上看见书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于是便召其入内。雍正随手写了一个“”字,故意将“口”字边写在了左边,然后让人拿给书生看。书生不明所以,回答说这是个错字。雍正微笑不语。二天,雍正让书生拿着诏书去浙江,浙江巡抚受诏,诏中说:命此书生在涌金门再卖字三年,再来供职。书生这才恍然大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史上一代名相房玄龄竟怕老婆求圣旨护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当今社会怕老婆的人可以说是不胜牧举,且被人说成是一种潮流风,也许这是社会发展酝酿出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吧。笔者认为怕老婆其实很正常,并不是一件让人觉得嗤笑的事。反而怕老婆是一种美德,是深爱老婆的最好体现。有句话说的好:“因为爱,所以怕”。但凡那些怕老婆的人会更加深有体会的。言归正传,今天笔者主要和大家唠

  • 杀了再说:中国史上最霸气的一道圣旨竟是他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纯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苦难似乎是从童年走到青年,一直跟随着他。甚至连个名字都得跟数字挂钩,排行第八就叫朱重八,这么苦。朱元璋是道地的农民家庭,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自然在肚子都没法填饱的时候,读书就是件奢侈的事了。朱重八家里太穷,他也和其他人一样给地主家放牛赚点饭吃。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全部离

  • 揭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何要靠租房为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溥仪是满清最后一个皇帝,也是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在宝座上只坐了三年,大清就完蛋了。大清虽然完蛋了,按照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件”,溥仪仍然可以在紫禁城里居住,仍然可以使用太监和宫女,仍然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皇宫的大殿、京郊的“皇庄”、辽宁的矿山、黑龙江的森林,仍然属于他的私人不动产。在紫禁城里,他说

  • 史上最搞笑的将军是谁?刺字明志远超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呼延赞(?-1000年),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北宋著名将领。其父呼延琮,为后周淄州马步都指挥使。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

  • 汉文帝刘恒:史上唯一载入“二十四孝”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位对母亲至亲至孝的皇帝,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到汉文帝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他和儿子开创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但在这位大汉皇帝的身上,还有一个特别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就是他对母亲的孝道。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刘邦的姬妾,她是秦朝时一个叫薄生的人与原魏国王室女子魏媪

  • 揭秘:一代明君汉景帝卸磨杀驴坑了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前四年,汉开国功臣,平灭吕氏、迎立文帝的元勋绛侯周勃免相就国,结束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退居封地绛县(今山西侯马市东)。久经宦海,面对了太多的杀戮,张侯已是心存畏惧,家居见客时常陈兵列甲。于是有好事者告发周勃谋反。文帝命廷尉审理此案,将周勃看押在廷尉监狱。此事被文帝之母薄太后知道后,责骂文帝糊涂

  • 从长安到长安:揭开唐玄宗李隆基的逃难日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天宝十五载,潼关城外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守关的将士已经接连击退了叛军好几次进攻,军心大振,最高统帅哥舒翰心里清楚:必须保证潼关的万无一失。因为潼关后面不远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虽然现在还是国难当头,但形势正逐渐向有利于唐朝的方向发展,叛军被挡在潼关,不能前进一步,后方则有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袭扰,沦陷

  • 揭秘:明末水军的第一人为何朝三暮四反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时,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向清廷投降后,为了扩大势力,派人前往晋江一带招募军士。当地青壮年迫于生计,纷纷参军,施琅便是其中一员,也由此开始了与郑氏家族四代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郑芝龙招兵买马,在其招募的数千人之中,施琅很快就崭露头角,当上了千夫长。此后,他在剿灭海盗时屡立战功,但职位却在

  • 清朝史上一代牛人:最早预见清朝灭亡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从现存的文献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历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50年必亡。清王朝终于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1867年是44年,果然没出了50年。赵烈文生于1832年,字惠甫,一字伟甫,江苏常熟人。年少时即有

  • 大明王朝历史上最不该被遗忘的英烈:李定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时候,在我们所学的历史书上都知道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统一了中国,但在很多历史家眼里,明朝的灭亡是在1662的永历皇帝为标志的,连清初的文字狱《明史》《南山集》案等都是因为引用了南明的纪年而起,我们现在不禁要问,怎么崇祯皇帝(1644年卒),闯王李自成(1645年卒),张献忠(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