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麻喇姑身世之谜:清代绝无仅有的一位特殊侍女

苏麻喇姑身世之谜:清代绝无仅有的一位特殊侍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81 更新时间:2024/2/10 21:16:02

对于苏麻喇姑,民间传说他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惟一真爱过的女人,包括历史正剧《康熙王朝》里也把苏麻喇姑描绘成一个只比康熙大几岁的妙龄姑娘。还有一些报章认为历史上没有苏麻喇姑其人,甚至《康熙王朝》的作者二月河先生也说,正史上无此人,他是根据野史而编写的。其实,在《清史稿》、《宫中档康熙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满文朱批奏折》都有对苏麻喇姑的记载。那么,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我们可以通过清宫档案及私家著述的记载,去揭开其中扑朔迷离的谜幕。

清史研究表明,历史上的苏麻喇姑的确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她是科尔沁左翼中旗人,蒙古族,出生在一个贫苦牧民之家,最初名字叫苏茉儿,或苏墨尔,来自蒙古语Somal,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顺治晚期或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都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由于苏麻喇姑天生美丽聪慧,远近皆知,被科尔沁贝勒府看中,让她进府当上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本布泰的贴身侍女。本布泰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对于苏麻喇姑的具体出生年代,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但是,作为本布泰的贴身侍女,她的年纪应当与孝庄年纪相仿。由此推断,苏麻喇姑在1612年前后出生。

后金天命十年(1625),本布泰虽然只有十三岁,但已出落得像一个大姑娘了,娇媚动人,令人怜爱。就在这一年,本布泰在其兄长吴克善的护送下,长途跋涉到了后金都城盛京,与后金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成婚,当时皇太极三十四岁。苏麻喇姑也随主人陪嫁到了盛京。

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苏麻喇姑随已被尊为皇太后的孝庄到达人住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此时的苏麻喇姑在孝庄的指导下学习满语、满文以及宫廷生活中必备的名种礼仪等知识,逐步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办事能力,以她过人的聪颖,受到主人的欣赏与信赖。皇太极执政时,她在孝庄后的推荐下,参加了“国初衣冠饰样”的制定,作为一名侍女,居然可以参与清开国时期这样一桩重要的工作,可见其颇受器重,因而逐渐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由于其出色的表现,她还奉孝庄皇太后之命,充当了幼年康熙帝的第一任满文老师。嘉庆年间,昭梿在他的《啸亭杂录》中记道:“仁皇帝幼时,赖其(指苏麻喇姑)训迪,手教国书。”孩提时代的康熙,对于这位祖母派来的,可以说是代表祖母教自己念书的“侍女”自然十分尊敬。在记载中,他尊称苏麻喇姑为“额涅”(满语,即额娘、母亲之意),表明了他对苏麻喇姑的尊敬。终康熙一朝,也只有康熙的乳母瓜尔佳氏,才能与苏麻喇姑共享这一殊荣。苏麻喇姑比康熙年长三十七八岁,康熙尚在童年时,她已四十岁左右了,显然不可能产生恋情。

康熙二十六年(1687),孝庄病逝。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孤独、寂寞之中。她转而更加虔诚地笃信喇嘛教,《啸亭杂录》说她“胜好佛法,暮年持素”,她“愿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译自满文档案)。

孝庄去世后,康熙对苏麻喇姑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庶妃万琉哈氏(后来的定妃)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胤祹当时只有二岁,按清宫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庭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嗽姑抚养皇子,表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感激非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将其后随后几年的全部的精力倾注到了胤祹身上。

苏麻喇姑是位能干的女性,且阅历丰富,在她的言传身教下,胤祹成年后很有办事才能。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胤祹被任命为镶黄旗满洲都统,他是康熙诸子中担任八旗都统职位的第一个。他处事不偏不倚,善于同大多数皇子搞好关系。玄烨晚年时,诸皇子拉帮结伙,在成年的皇子中,没有参与的极少,胤祹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朝,胤祹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1763 ),胤祹以七十九岁高龄寿终正寝。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康熙四十四年(1105)八月二十七日,苏麻喇姑终于病倒在床,不思饮食。

两天后,病情更加严重。御医诊断为痢疾,如不救治,将危及生命。皇子们一面抓紧向在外的康熙奏报苏麻喇姑病情,一面令内务府总管开始准备后事。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日,苏麻喇姑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九十多岁。

对于苏麻喇姑的逝世,皇宫里的人都很悲痛。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皇十子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苏麻喇姑灵枢停入殡宫后皇子们都各自回府了,惟独皇十二子胤祹却提出要求说:“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按照惯例,为像苏麻喇姑这样仆人身份的人办丧事,没有皇子供饭、三七诵经的先例。康熙念及胤祹的感情,在奏折上批道:“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

康熙得知噩耗,非常悲痛。指示“朕在十五日才能回到京城。所以,遗体再存放七天,等朕到家后再来定夺。”这表明他不仅想再看一眼苏麻喇姑的遗容,还要就死者后事的等级与规格亲自作出最后的决定。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帝与苏麻喇姑之间的眷眷深情。

为了回报苏麻喇姑对大清所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决定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这对于奴仆出身的苏麻喇姑,可以说是旷典殊荣。苏麻喇姑生前与孝庄文皇后朝夕相伴60多年,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死后当然也应该让她俩长依相伴。当时,孝庄的梓宫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康熙皇帝决定将苏麻喇姑的灵柩也停放于此。苏麻喇姑的灵柩是于康熙四十四年十月十三日移入暂安奉殿的,与其主人孝庄皇太后得以在泉壤相伴。

苏麻喇姑从一位出身贫寒的陪嫁侍女,历经清初太祖太宗世祖圣祖四个朝代,最后成为举朝敬重之人。纵观历史,她是清代绝无仅有的一位特殊“侍女”,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推举还是夺立 揭秘皇太极是如何继位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一些明清史专家认为,皇太极汗位是从其幼弟多尔衮手中篡夺来的。有的则认为,皇太极的汗位是通过激烈争斗,力克竞争对手而得到的。还有学者认为,皇太极汗位并非夺立,而是由诸贝勒推举产生。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驾崩,皇太极继承汗位。关于皇太极怎

  • 毛文龙被杀之谜:袁崇焕为什么要诛杀毛文龙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给明思宗上了一道洋洋数千言的奏疏——《蓟辽督师袁崇焕题本》,在这份奏疏中,袁崇焕称自己“战惧惶悚之至”,表示要“席藁待罪”。思宗看完奏疏后,“意殊骇”。是什么事情让统领辽东大军的袁督师如此惶恐,令崇祯皇帝如何震惊呢 ?原来,在奏疏中,袁崇焕向思宗报告了他刚做的一件大事,

  • 明朝第一救时宰相于谦:土木堡后成为大明支柱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五百四十多年前的明代,北京发生了一场异常惨烈的北京保卫战。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也成就了他“救时宰相”的美誉。于谦,汉族。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

  • 抱着皇帝投河自尽者为什么还被称作是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下场皆不一,有皇帝自杀、有皇帝被杀、有皇帝被俘,新朝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厚仁德,往往封俘虏皇帝个小官、有皇帝逃亡,最终去向不明……在众多的亡国之君结局中还有另外一种,便是被大臣抱着投海自尽,而这位大臣成了民族英雄,此事为何呢?这位民族英雄是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南宋小朝廷的宰相

  • 试图雪耻却更受屈辱的宋宁宗:壮志难酬的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的历史,一直被两种声音缠绕,一个是主战派收复故疆、一血靖康之耻的声音,另一个就是主和派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声音。纵观南宋整个历史主和派的声音一直占据着主流,这固然与南宋多数统治者软柔且无大志有关,但更是南宋国家只富不强的现实条件所决定。在南宋为数不多的北伐战争中,宋宁宗赵扩支持的“开禧北伐”应该

  • 明武宗朱厚照乱政之谜: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北宋名相寇准冤狱之谜:寇准客死雷州的悲剧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乃北宋名相,为人豪放而洒脱不拘,为官正直而气度不俗,敢于犯顔直谏,不畏强权,为世人敬仰。大家知道,北宋澶渊之盟前后,幸亏这位名相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坚持真宗亲征,宋军得以略挫辽军锐气,最后签订城下之盟。百年后就有宋人说:“当年若无寇准,天下已分南北矣!”如此一位功臣,最终却落得贬死岭南的下场。那

  • 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太监是谁?太监也能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

  • 揭秘义成公主:被和亲连嫁四个突厥老公的隋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开皇十三年的一天,隋文帝正在听刚出使完突厥的使者汇报工作,不久前,隋文帝给突厥的可贺敦(相当于皇后)大义公主送了一件华丽的屏风,他很想知道大义公主看了以后是什么反应。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了,不就是一件外表光鲜的屏风嘛,这有什么。其实,此屏风的来历可不一般,它来自江南,是隋朝军队从陈朝的皇宫里缴获的,就在

  • 历史上生子最多的中山靖王:刘备先祖生子120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