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试图雪耻却更受屈辱的宋宁宗:壮志难酬的北伐

试图雪耻却更受屈辱的宋宁宗:壮志难酬的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28 更新时间:2024/1/17 16:18:16

南宋的历史,一直被两种声音缠绕,一个是主战派收复故疆、一血靖康之耻的声音,另一个就是主和派偏安一隅,得过且过的声音。纵观南宋整个历史主和派的声音一直占据着主流,这固然与南宋多数统治者软柔且无大志有关,但更是南宋国家只富不强的现实条件所决定。在南宋为数不多的北伐战争中,宋宁宗赵扩支持的“开禧北伐”应该是非常失败的一次,也是特别屈辱的一次。

宋宁宗能当上皇帝颇具戏剧性,他能在父亲还活着的情况下提前继位,是因为他的父亲宋光宗,成为皇帝之后竟然患上了精神疾病,后来更是丧失了执政能力。赵汝愚、赵彦逾、叶适、徐谊等朝臣通过联络外戚韩侂(tuō)胄(zhòu),并获得高宗吴皇后支持,搞了宫廷政变,逼迫精神病光宗让位,宁宗赵扩这才登上了皇位。但是,当突如其来的好事来临时,他竟不知所措,甚至和吴太皇太后连说:“做不得,做不得。”吴太皇太后急了,命令左右说:“拿皇袍来,由我亲自替他穿上。”赵扩又急忙拉住韩侂胄的手臂求助,还绕着殿柱躲避。吴太皇太后喝令赵扩站住,流着泪对他说:“大宋王朝延续到今天不容易,难道你忍心让它完结吗?”韩侂胄也在一旁百般劝说。见吴太皇太后的决定已经不可改变,赵扩才穿上皇袍,叩谢吴太皇太后,嘴里还喃喃自语:“使不得,使不得。”后来他被韩侂胄搀拉着,走出内宫登上朝堂即位。

因为皇位来的突然,他当上皇帝也必须倚靠当初拥立他的重臣赵汝愚和韩侂胄。后来,在权力斗争中,韩侂胄利用台谏,控制言路,排挤赵汝愚,最终赵汝愚被罢免了宰相,死在了贬谪的路上。由此,韩侂胄便一手遮天,独自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韩侂胄“禁道学、罢理学”搞了“庆元党禁”这些政策,使他失去了不少人心,但他同时也采取了“推崇岳飞、批判秦桧”的政策,得到了主战派的支持。于是,趁着当时金朝内讧之机,他决定向宁宗建议北伐北伐。宋宁宗也因为不满金朝蛮横要求其按旧时的礼仪行事,感觉自己受到屈辱,因此他也支持韩侂胄对金朝采取强硬的措施。

就这样,韩侂胄在军事上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便发动了“开禧北伐”,结果遭致失败,最终他也因此丢了性命,被杨皇后和主和派截杀在上朝的途中。事后,宋宁宗对大臣说:“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此后,南宋和金朝签订了比“隆兴和议”更为屈辱的“嘉定和议”,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也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宋宁宗为了盲目的军事行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老百姓更是付出了增岁币为银帛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的沉重负担。

但与那些荒淫无耻的皇帝相比,宋宁宗的个人生活还是值得称道的,他比较能顾及民间疾苦,生活也比较节俭,能够因为想到“宫外百姓没有饭吃”而简化自己元宵节的筵席。

“开禧北伐”是软弱的南宋极少数的北伐战争之一,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不是败在了军民的斗志上,而是败在了军事准备不足和南宋投降派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影响之上。宋宁宗虽有雪耻之志,却无富民强军之能,所以把他当作皇帝看,他水平一般,但把他当作普通人看,他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好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乱政之谜: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

  • 北宋名相寇准冤狱之谜:寇准客死雷州的悲剧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乃北宋名相,为人豪放而洒脱不拘,为官正直而气度不俗,敢于犯顔直谏,不畏强权,为世人敬仰。大家知道,北宋澶渊之盟前后,幸亏这位名相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坚持真宗亲征,宋军得以略挫辽军锐气,最后签订城下之盟。百年后就有宋人说:“当年若无寇准,天下已分南北矣!”如此一位功臣,最终却落得贬死岭南的下场。那

  • 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太监是谁?太监也能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

  • 揭秘义成公主:被和亲连嫁四个突厥老公的隋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开皇十三年的一天,隋文帝正在听刚出使完突厥的使者汇报工作,不久前,隋文帝给突厥的可贺敦(相当于皇后)大义公主送了一件华丽的屏风,他很想知道大义公主看了以后是什么反应。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了,不就是一件外表光鲜的屏风嘛,这有什么。其实,此屏风的来历可不一般,它来自江南,是隋朝军队从陈朝的皇宫里缴获的,就在

  • 历史上生子最多的中山靖王:刘备先祖生子120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最孝顺的汉文帝刘恒:把以孝治国当成了汉朝国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就有有限的几个孝顺皇帝值得一说,如《三国》中的孙权,对吴国太那是言听计从,因为“孝”把周瑜的“美人计”都破坏了,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若说真正的孝,汉文

  • 历史解密:谁是史上记载白手起家暴富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世界级的大富翁,他们或因贪致富,如和、刘瑾,或依靠皇权致富,如邓通、梁冀;或抢劫致富,如石崇、成吉思汗;或弃官从商致富,如陶朱公;或因祖上留下巨额遗产致富,如巴郡寡妇清。他们用较短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亿万,其致富积累速度之快、致富量之大于中外皆属罕见,在这些富翁

  • 史上最有效治国的周穆王是怎样教导下属为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这个人,姓姬名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寿105岁,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访西域,他去西域会见西王母,比有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后代广泛使用的墨、劓、膑、宫、大辟等3000条刑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系统的刑法文献;四是武功卓绝,曾西征犬戎,俘虏他

  • 明朝万历皇帝的斩日俘示威:跳梁者虽强必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援朝明军总督邢玠在紫禁城午门进行了规模隆重的献俘仪式,明神宗朱翊钧一声钧旨,六十一个日军俘虏被斩首示众。随后,朱翊钧做“平倭诏”昭告天下,诏书上庄严写道:“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有明一代,皇帝亲临午门参与献俘礼,一共只有4次,都是出自

  •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因两字而杖击200多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时,皇帝明面上也倡导文武百官以至平民百姓上书“进谏”。但是,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少,歌功颂德、拍马屁者甚多。因为封建独裁者大多喜欢听颂扬,“劝谏”批评皇帝是要冒风险的。虽然皇帝标榜纳谏,但大臣在进谏时稍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