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武宗朱厚照乱政之谜: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

明武宗朱厚照乱政之谜: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24 更新时间:2023/12/11 5:25:05

在明朝的历史上,昏君屡见不鲜,几乎成了有明一代的特色,在明朝的众多昏君中,明武宗可称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了:他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将自己任命为将军的皇帝,还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的命也玩掉了。明武宗究竟是怎么样一个人呢?

明武宗是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荒唐皇帝,其贪玩的程度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无出其右。明武宗似乎生来就有贪玩好武的天性,从小就对各种各样的游戏和运动十分入迷,幼年时就到宫中的蹴园亭玩蹴鞠,年岁稍大后又醉心于骑马射箭,每日不得消停。不过他的父亲明孝宗非但不予以制止,反而还大加赞赏,以为他有尚武精神,是“安不忘危”,却没想到其实只是小孩子贪玩罢了。明朝的皇帝大多短命,这与他们为追求长生不老而大量服食丹药有关,孝宗也不例外,于是明武宗十四岁时便已经登极当上了皇帝。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有了君临天下的权力,玩起来便也更加放肆,当时的大臣就常看到退朝后的少年天子,在大批带刀披甲、臂架猎鹰的宦官簇拥下,从皇城疾驰而出的场面。不久,武宗又对市民的生活大感兴趣,于是传令在禁内设立市场,建了许多商店,让宦官扮成买卖人模样,端着算盘,持着账簿,极认真地在那里讨价还价,还特意派出市正做调解工作,武宗自己则扮成富商,买进卖出,以此取乐。也许是觉得富商的生活应该更加丰富多彩,武宗又让宦官在市场中开设了许多的酒肆、妓院,让宫女扮成妓女,自己则挨家进去喝酒、听曲。当然,既然是进了妓院,淫乐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皇家后宫就这样让明武宗改造成了红灯区。

武宗的胡闹自然引起大臣们的不满,他们纷纷上书劝谏,武宗玩兴正浓,哪里听得进道学家们的规劝,为求耳根清净,便建立豹房,在里面安置了许多的乐户和美女,自己三天两头住在豹房,日夜淫乐。至于上朝,则每月去一二次,应付一下,开始跟大臣玩起了消极怠工。

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宗开始觉得皇宫里还不够好玩,便带着宦官溜出皇宫,到民间微服私访,经常在夜间闯入百姓家中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还要带回宫去,搞得百姓怨声载道。少年天子的微服私访竟然变得与采花大盗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区别。

身为明朝最能玩的皇帝,每日眠花宿柳仍然远远不能让武宗感到满足,于是他索性在皇宫内玩起了军事训练的新把戏,弄得皇宫中炮声震天,把京城里不明原委的老百姓吓得半死。中国的皇宫都是土木结构,武宗为了放炮竟在皇宫中贮藏了大量火药,结果百密一疏,终于把皇宫点着了,竟将皇帝的寝宫乾清宫烧得干干净净。皇宫着火时,武宗正在豹房,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他看着自己的寝宫乾清宫的冲天大火和火药不断爆炸激起的火花,竟然对身边的人说:“是好一棚大烟火也!”朱元璋如果地下有知,听到这句话,大概也会被这位不肖子孙活活地再气死一回的吧。

自幼便醉心于骑马射箭的武宗长大以后依然乐此不疲,打猎是他展示自己这方面才华的一大舞台,不过这还无法让他感到过瘾,战场更让他往。为了让自己有机会率军出征,武宗实施了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任命。一日,武宗下诏任命朱寿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到宣府、大同、延绥去巡查西北部边境。正当朝中大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哪里冒出个朱寿时,武宗却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的身份大摇大摆地率军出京了。这次出巡还真让武宗体会了一次战场的感觉,正当他出巡时,鞑靼小子带领五万大军南下骚扰,心血来潮的武宗急忙亲自带兵赶到应州去迎战。不料没等他赶到,鞑靼就退兵了。心有不甘的武宗督军穷追不舍,总算追上了一小股鞑靼兵,结果以死伤数百人的代价杀死了十六名鞑靼士兵,武宗认为打了大胜仗,心满意足地命令金鼓齐鸣,凯旋回京。回到京城,他神气活现地对百官说:“朕在前线亲自斩杀了一敌兵,卿等知道吗?”还要让吏部加封朱寿为太师,并要再次派朱寿到京郊和山东巡查。大臣见武宗如此胡闹,皇帝不当竟化名当将军,太有失体统,便联名一百多人上奏劝谏,试图阻止武宗的胡闹行为。武宗听说大臣联名劝谏,不由大怒,下令将这些大臣撤职的撤职,廷杖的廷杖。不过,大臣们的屁股没有白白挨打,他们的劝谏总算扫了武宗的兴致。

由于武宗荒于政事,宁王朱宸濠便趁机起兵发动叛乱。对于国家内部发生叛乱,武宗不仅不着急,反而大喜,因为这正好给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又打起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不料大军才走到半路便接到叛乱已经被王阳明平定的报告,不过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武宗的兴致,他亲自导演了一出闹剧,下旨将朱宸濠释放,然后再由自己亲自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功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

其实武宗南巡的真正目的是要到江南游玩,南下平叛只不过是可以名正言顺到江南的一个幌子,现在既然平叛成功,武宗便心安理得地留在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打鱼,正玩得兴起时,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淹死,随从们七手八脚地将他从江中捞起,武宗才没有命丧江南。受了这一次的惊吓,再加上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而武宗又早已被女色掏空了身体,结果便自此开始生病,而且这一病就再也没有治愈。没了玩兴的武宗匆匆离开江南,然而回到京城之后的他却仍不收敛,照旧纵情荒淫,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年仅三十岁,荒唐皇帝的短暂一生终于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宋名相寇准冤狱之谜:寇准客死雷州的悲剧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乃北宋名相,为人豪放而洒脱不拘,为官正直而气度不俗,敢于犯顔直谏,不畏强权,为世人敬仰。大家知道,北宋澶渊之盟前后,幸亏这位名相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坚持真宗亲征,宋军得以略挫辽军锐气,最后签订城下之盟。百年后就有宋人说:“当年若无寇准,天下已分南北矣!”如此一位功臣,最终却落得贬死岭南的下场。那

  • 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太监是谁?太监也能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太监中,童贯堪称开创“历史之最”最多的人。他以太尉领枢密院事,掌全国军权,是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太监;他前后统兵二十年,是史上掌军权最久的太监;他曾以副使身份出使辽国,是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出使外国的太监;他因功被封为广阳郡王,是史上第一个被册封王爵的太监。而如果把“骂名”算上,童贯恐怕还是生前死后

  • 揭秘义成公主:被和亲连嫁四个突厥老公的隋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开皇十三年的一天,隋文帝正在听刚出使完突厥的使者汇报工作,不久前,隋文帝给突厥的可贺敦(相当于皇后)大义公主送了一件华丽的屏风,他很想知道大义公主看了以后是什么反应。也许你会觉得奇怪了,不就是一件外表光鲜的屏风嘛,这有什么。其实,此屏风的来历可不一般,它来自江南,是隋朝军队从陈朝的皇宫里缴获的,就在

  • 历史上生子最多的中山靖王:刘备先祖生子120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时代,多妻妾多子女者不足为奇。后宫佳丽无数的康熙皇帝,一生生育了55个子女,其中儿子35个,女儿20个(存活下来的儿子有24个,女儿有12个),其子女之多,为历代皇帝之最。但有一个人的生育能力远在康熙之上,康熙与之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这个人,就是西汉时代的中山靖王刘胜。从正

  • 最孝顺的汉文帝刘恒:把以孝治国当成了汉朝国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孔夫子倡导“仁孝治国”以来,后世的帝王无不以“孝道”做幌子,尊奉“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的管理格言。然做秀的多,真孝的少,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上,也就有有限的几个孝顺皇帝值得一说,如《三国》中的孙权,对吴国太那是言听计从,因为“孝”把周瑜的“美人计”都破坏了,弄了个赔了夫人又折兵。若说真正的孝,汉文

  • 历史解密:谁是史上记载白手起家暴富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众多世界级的大富翁,他们或因贪致富,如和、刘瑾,或依靠皇权致富,如邓通、梁冀;或抢劫致富,如石崇、成吉思汗;或弃官从商致富,如陶朱公;或因祖上留下巨额遗产致富,如巴郡寡妇清。他们用较短的时间,积累的财富动辄百万乃至千万亿万,其致富积累速度之快、致富量之大于中外皆属罕见,在这些富翁

  • 史上最有效治国的周穆王是怎样教导下属为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周穆王这个人,姓姬名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寿105岁,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访西域,他去西域会见西王母,比有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后代广泛使用的墨、劓、膑、宫、大辟等3000条刑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系统的刑法文献;四是武功卓绝,曾西征犬戎,俘虏他

  • 明朝万历皇帝的斩日俘示威:跳梁者虽强必戮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四月,援朝明军总督邢玠在紫禁城午门进行了规模隆重的献俘仪式,明神宗朱翊钧一声钧旨,六十一个日军俘虏被斩首示众。随后,朱翊钧做“平倭诏”昭告天下,诏书上庄严写道:“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有明一代,皇帝亲临午门参与献俘礼,一共只有4次,都是出自

  • 揭秘:历史上哪位皇帝因两字而杖击200多名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至午门之间还是“廷杖”“献俘”的地方。“廷杖”是对朝中大臣实行的一种惩罚。那时,皇帝明面上也倡导文武百官以至平民百姓上书“进谏”。但是,敢于直言批评皇帝的少,歌功颂德、拍马屁者甚多。因为封建独裁者大多喜欢听颂扬,“劝谏”批评皇帝是要冒风险的。虽然皇帝标榜纳谏,但大臣在进谏时稍有不

  • 首辅张居正的临终恩荣:历史上加封三公荣誉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张居正终于支撑不住了,万历九年(1581年)七月,他病倒了,看起来只是身体虚弱,而非大病,但病毒已经严重侵蚀了他的肌体。不久病愈,照常入阁办事,十一月,他任一品官满十二年(京官六年一考察),皇帝对他大加赏赐,亲笔敕谕:“卿亲受先帝遗嘱,辅朕十年,四海升平,外夷宾服。实赖卿匡弼之功,精忠大勋,朕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