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被杀后,他手下那些大将们最后都什么结局?

董卓被杀后,他手下那些大将们最后都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48 更新时间:2024/2/17 0:59:06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授为羽林郎,跟随护匈奴中郎将张奂讨伐汉阳羌人,粗猛有谋,力建战功,拜郎中,历任广武县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事免职。得到司徒袁隗征辟,出任并州刺史。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颇有功勋。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征召,率军讨伐十常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大将军何进被杀后,董卓在北芒山立下了救驾大功,开始掌权。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实力大增。废杀汉少帝及何太后,拥立汉献帝刘协即位,出任太师。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受到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的讨伐,退守长安,自封相国,册封郿侯,广布亲信。初平三年(192年5月22日),司徒王允施展反间计,董卓被部下吕布所杀。值得注意的是,董卓被杀后,他的部下自然失去了主心骨,从而各自为战了。而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董卓的部下大多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一、吕布

吕布除掉董卓后,被东汉朝廷封为奋武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温县侯。但是,吕布很快就被董卓旧部击败,便逃离长安。先投袁术,结果被袁术拒绝。改投袁绍,被袁绍猜忌。于是去依附张杨。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作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

来到徐州后,吕布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建安三年(198年),吕布遣将击败刘备与夏侯惇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二、徐荣

徐荣(?-192年),玄菟人,东汉末年将领。本为中郎将,曾向董卓推举同郡出身的公孙度出任辽东太守。于汴水之战中击败曹操,以及在梁东之战中击败孙坚的部队。在董卓死后,徐荣听从司徒王允的命令,与李傕郭汜交战,因胡轸投降,寡不敌众,于新丰之战被击败,最终,徐荣死于乱军之中。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董卓麾下,徐荣和吕布一样,都是比较勇猛的将领。当然,唯一不同的是,吕布反复无常,而徐荣则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三、胡轸

胡轸(zhěn),字文才,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东汉末年董卓部将,是凉州有名望的豪杰,后属王允、李傕部下,官拜东郡太守。公元191年,孙坚讨伐董卓,董卓派胡轸率兵五千,攻打孙坚,并任吕布为骑督。胡轸与吕布不和,军中士兵散乱,胡轸、吕布败走。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后,李傕反叛,王允遣胡轸、徐荣在新丰对战李傕,徐荣战死、胡轸率众投降。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胡轸最终的结局,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但是,考虑到李傕、郭汜后来都遭到杀身之祸,所以,跟随李傕、郭汜的胡轸,应该也没有什么好的结局。

四、李傕

李傕(jué,一说“傕”读音“què”)(?—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对于李傕来说,在董卓被杀后反击长安,成功击败吕布,并挟持了汉献帝刘协。但是,曹操迎奉汉献帝刘协后,派谒者仆射裴茂召集关西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傕。建安三年(198年),李傕在黄白城被梁兴等人斩杀,传首许都。

五、郭汜

郭汜(?-公元197年),本名郭多,凉州张掖(今甘肃张掖)人。东汉末年割据诸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郭汜迁后将军,册封美阳县侯。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加号车骑将军。建安二年(公元197年),郭汜被部将杀死。

六、牛辅

牛辅,武威郡姑臧人也,董卓的女婿,曾任中郎将,征讨白波军,不能取胜。董卓被杀时,牛辅别屯于陕地。吕布派李肃前去征讨牛辅,被牛辅击败。后来,牛辅营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牛辅于是带着金银珠宝逃跑,结果被部下击杀。

七、李肃

李肃(?-192年),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从出生地上来看,李肃和吕布是同乡关系。董卓被杀后,吕布派遣李肃进攻董卓的女婿牛辅,结果李肃吃到了败仗。公元192年,吕布一怒之下,将李肃击杀。

八、张济

张济(?-196年),字号不详,武威郡祖厉县(今甘肃省靖远县)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破羌将军张绣的叔父。根据《后汉书》等史料的记载,张济初为董卓部将,骁勇善战。董卓被杀后,联合李傕攻破长安,出任羽林中郎将。初平三年(192年),升任镇东将军,册封平阳侯,屯兵于弘农。张济支持汉献帝东迁,升任骠骑将军。后来因不睦于董承、杨奉,便与李傕、郭汜一同追赶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张济因为大军缺粮,进攻穰城,中箭身亡。张济死后,部队由侄儿张绣接管。

九、张绣

对于张绣来说,自然也可以视为董卓的部下。张济被杀后,张绣与刘表联合。后降曹操,因不满其言行而突袭曹操,复与刘表连和。官渡之战前夕,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投降曹操,参加官渡之战,官至破羌将军,封宣威侯。对于张绣来说,在北征乌桓(207年)途中因病去世,谥定侯。因此,在笔者看来,张绣自然获得了善终的结局。

十、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市)人。东汉末年,贾诩进入武威郡守张奂账下,成为军司马董卓部将。董卓被杀后,贾诩和吕布一样,也是多次跳槽。官渡之战前夕,贾诩跟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这位谋士力主决战。赤壁之战前,主张安抚百姓,反对劳师动众讨伐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这位谋士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支持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拜太尉,册封寿乡侯。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庭。综上,在汉末三国时期,董卓被杀后,他的部下大多下场比较凄凉。除了贾诩、张绣等少数几位,其他人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去世后,他的孙子吴世璠竟登基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

  • 隋朝名将杨素在行军打仗时,时如何让士兵慷慨赴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古代打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古代行军打仗时,如果统帅决定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需要几个士兵羊入虎口前去送死,一般是怎么跟不下沟通的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不过显然是以现代眼光看待古时的军队。在古代的绝大部分时期,当军队体制还维持正常的情况下,统帅即使让士兵去送死,既不需要沟通,更不需要解释,下命令即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揭秘唐俭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唐俭,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经历三朝五帝,他的父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所以唐俭也就有机会和李世民往来,而且唐俭这个人,出身名门望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养成了落拓不羁、豪爽无忌的性格,所以正好对了李世民的胃口。经常和李世民一起讨论天下政局形势,并且

  • 与辛弃疾是莫逆之交的陈亮,为何要讹诈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三次营救好友陈亮,为何要讹诈辛弃疾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1165年,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正担任江阴签判,一日,辛弃疾站在自家阁楼上眺望远方,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位白衣男子策马过小桥,马儿好像中了邪一样,就是不肯过桥。男子连续三次驱赶,马儿到桥头边退了回来。男

  • 三国时期的“伏波将军”分别是谁?有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伏波将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朝时期,武将之中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伏波将军

  • 毕沅做了什么事情,死后被皇帝恨之入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代学者毕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时,十年寒窗苦,都未必能中个举人。不过,对于毕沅来说,他却是比其他人多了些侥幸,居然事先看过殿试的“考题”。难道是他事先买通了皇帝,还是皇帝对他青睐有加?这全因一次巧合。话说,毕沅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虽然,年幼丧父,但其母

  • 历史上的东方朔是什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历史上的东方朔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弄臣”是中西方封建时期宫廷当中一种特殊的人物,他们靠着滑稽的姿态、诙谐的语言或独特的才能伴随在君王左右,博取宠幸和赏赐。在我国西汉武帝时,也有着这么一位著名的“弄臣”,那便是以机智幽默、博学多闻著称的东方朔。因为口才了得,

  • 曹魏一统三国大好时机,曹操曹丕为何没把握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不管是为了一统汉室江山,还是为了让曹家独霸天下,曹家父子都是必须消灭刘备和孙权的。但是我们细看《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料,就会发现曹家父子至少错过了两次用卞庄刺虎的方式一统三国的机会。于是有人说:曹丕猴急是因为年纪太轻经验不足,至于曹操为什么也沉不住气,

  • 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后,刘禅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上书给刘禅的《出师表》,是否让刘禅感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8年春,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遗愿,他决定出兵北伐,在出征前,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追忆了当初先帝创业艰辛的历程,同时阐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他离开刘禅身边后

  • 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一生经历7位皇帝8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含山公主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十六人中硕果存,含山寿考拜新恩。亲亲并仰高皇志,博鬓冠加九翟尊。”这首诗出自于《全史宫词卷二十》,由清代史学家史梦兰所作,讲的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含山公主。在明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公主,她一生经历了7位皇帝、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