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 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03 更新时间:2024/2/17 0:35:01

一提到诸葛亮,大家想到都是他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为了蜀国尽心尽力,死而后已。史书中记载他六出祁山,最后抱病而亡。这样一个正面人物,却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终其一生,诸葛亮没有为蜀国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在任期间提拔的人才也寥寥可数,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说起诸葛亮,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可是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的历史人物。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能说出诸葛孔明一两件光辉事迹。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其他谋士在他面前都要暗淡三分。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陆逊、司马懿等都被他耍得团团转,诸葛亮雄才伟略、经天纬地的完美形象可谓印记般烙印在大家的心中。

这么看来,诸葛亮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帷幄定乾坤,能文能画,多才多艺,被人崇拜了千年也是理所应当的。但就是这么一个完美先生,按理说一统汉室江山这件事虽然巨难无比,但对诸葛亮来说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但直到死,三国还是那个三国,反而在他死后,蜀汉没过30年便灭亡了,这个事实是大家都无法否认的。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诸葛亮其实没有大家传颂的那样无可挑剔,至少,诸葛亮在人才管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失误。

网络配图

首先诸葛亮在武将任用方面确实有问题。我们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视剧,印象很深的就是,诸葛亮羽扇一挥,下面的武将一个个出列接令牌,显得潇洒干练。不过,有时候,这接令牌的人可不是那么让人放心。

比如,诸葛亮令马谡守街亭。马谡是谁?马谡可是一个才子,打小就熟读兵法,出口成章,很合诸葛亮的胃口,诸葛亮也是很喜欢这个张口闭口都是兵法的小子。不得不说,刘备作为蜀汉集团的大老板,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刘老板早就觉得马谡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会侃侃山,吹吹牛,觉得这个人出谋划策还可以,但是上阵打仗就绝对不行了。刘老板直到死的时候还在告诫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不太靠谱,千万记住别给他升职,别让他带兵祸害公司”。

俗话说得好,人走茶凉,再加上马谡极善于迎合诸葛亮,诸葛亮不仅没把老大的话放在心上,还经常与马谡通宵达旦的谈论兵法。虽然马谡完全没有实际作战指挥经验,但诸葛亮觉得这都不叫事。凭马谡的才华,守一个街亭还是没问题的,马谡也见缝插针的立下军令状,让诸葛亮更加放心,力排众议,派遣马谡去守街亭。

可没想到啊,马谡这厮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副将王平的建议他当成了耳边风,一意孤行,被张颌打得落花流水,丢掉了街亭。单单丢掉一个街亭倒不算什么,但是失掉街亭直接影响到诸葛亮的整个作战计划。虽然说打了败仗的是马谡,但诸葛亮在用马谡守街亭一事上,确是失误。

再一个用人的失误就是过度任用赵云,却从未让赵云独挡一方。诸葛亮好像干什么不讨好的活都喜欢派给赵云做,比如前往拜风台带赵云、陪同刘备去东吴相亲带赵云、就连最后从孙夫人那里夺回阿斗,还是让赵云去。

网络配图

按理说,这么一个勤恳工作,从来不嫌弃脏活累活的下属,诸葛亮应该是极其重视才对。人家庞统随便发发牢骚,说我的官太小了,诸葛亮立刻向老板刘备提议给庞统提了干。而对于赵云,诸葛亮从来没提过升职的事情。就算到了70岁的时候,老将赵云还冲杀在最前线,各种脏活累活吃力不讨好的活全干了。可叹赵云一生忠勇双全,诸葛亮却从未真正重用赵云,最终一代名将活活憋屈死了。赵云的价值,直到死,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诸葛亮错让关羽镇守荆州也是一大失误。荆州四通八达,在当时,荆州战略位置上的重要性和今天的马六甲海峡估计差不多。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必须要由一名智勇双全的武将镇守才让人放心。关羽的武力超群,在战场上几乎所向无敌,让敌人闻风丧胆。不过,关羽到后来过于自傲、狂妄自大。马超被封侯,他都快气炸了,恨不得单人单骑离开荆州去找马超打架,在身手上比个高低;老将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后,他更是狂妄地说:“这种老不死的家伙,竟然也能和我一样当上五虎上将?我才不要和这老头一样呢!”然后,不肯受印。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关羽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适合做一名优秀的武将,甚至是一名优秀的统帅。但是,他根本无力处理与东吴之间微妙又敏感的外交关系。虽然诸葛亮让关羽去守荆州,可能是给自己的老板一个面子,让老板的二弟多立些功劳。不过,以诸葛亮对关羽的理解,难道会认为关羽真的是最佳人选?可以说,从关羽开始守荆州开始,基本就注定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结局。归根到底,诸葛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诸葛亮不肯放权,有意打压异己。

其一是诸葛亮不管大事小事统统都要亲自过问,连让谁当县官啊、县官的工资是2000还是3000啊这种小事都得经过自己的认可才能实施。这样一来,虽然各种事务都被处理的井井有条,诸葛亮也给自己落下了一个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美名,但是无意中,对其他人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李严了。

当老板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就明确说了,我死了以后,诸葛亮一把手,李严二把手,两个人一起处理政事。但是诸葛亮什么事都要插一手,李严什么话也说不上。就这样,李严的权利被逐渐架空了。这就算了,诸葛亮还夺了李严的兵权,李严也只能做做督运粮草的琐事,心里自然有怨气了。等到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李严看当时的雨大路滑,不适合运输粮草,于是就说粮食不够了,你们快回来吧。结果诸葛亮回来之后,发现粮食还很充足。一怒之下,诸葛亮将李严废为平民,蜀汉因此损失一名难得的内政人才。

网络配图

其二是对魏延等武将的错误打压。大将魏延极富冒险精神,一生参与无数战争,战功显赫。但魏延是降将,即使立下的功劳再大,诸葛亮也一直不能信任他,反而说魏延是不忠不义的小人。魏延还给诸葛亮献了“兵出子午谷”这样绝妙的计策,可惜诸葛亮太谨慎了,认为这个计策太冒险了,万一失败了就麻烦了。若干年后,邓艾用同样的计谋成功奇袭巴蜀,为魏延的妙计做了最好的说明。

后来,诸葛亮耍了小心眼,在退兵时,任用小人杨仪,导致内讧,魏延被杀,成为蜀国后期最大的冤案和悲剧;此外还有彭羡、廖立等人,也是因为无法得到诸葛亮的信任,甚至被诸葛亮故意设计陷害,下场惨的,年纪轻轻,还未给蜀汉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死了,下场好点的,被贬为平头老百姓,身怀远大抱负却不得不为了一日三餐到处晃悠找工作。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诸葛亮可谓“功不可没”。

最后,诸葛亮缺乏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没有培养出理想接班人。

诸葛亮当了数十年的丞相,但对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极其不足。以至于诸葛亮死后,朝中仅剩蒋琬、费祎等寥寥几人有能力继承丞相位,但这几人都是一大把年纪了,当宰相也当不了多少年,蜀中内政不稳的问题凸显出来了;再者,武将方面,曾经的“五虎上将”早就不复存在了,能征善战的武将亡得亡、病得病、反得反,就剩下姜维一个人苦苦支撑,独当一面了。更可悲的是,连自己不懂行军作战的儿子、孙子都相继战死,诸葛亮也因此差点断了后。诸葛亮一意孤行,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与自己相差甚远的姜维,费炜等名士成了过渡人物。姜维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此外,姜维执政后,愚昧的执行诸葛亮的遗志,强行九伐中原最后血本无归,自己也被魏兵杀死。如果诸葛亮能够为蜀汉提早储备一批人才,提早着手培养自己的继承人,历史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网络配图

说了这么多,不是去批判诸葛亮,也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诸葛亮在政治、军事、文化上的成就,以及他为蜀汉的中兴、三分天下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地把诸葛亮崇拜为神。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诸葛亮的一生,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借鉴一下,从中吸收优秀的成果,并总结汲取失败的教训,实现对现实的价值需求的指导,促进自身不断提高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鬼魅部队”:由艺术家组成专门愚弄希特勒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一直都是以一个恶魔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眼中,为了对付他,其他国家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招数,其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军队最为著名,他就是“鬼魅部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依靠瞒天过海等战术吓唬了希特勒多次,并且颇有成效。二战的战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秘密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中有歌手、插画家、音效师。

  • 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蜀国之败诸葛亮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蜀国的失败,与其说是输在军事上,不如说是输在人才上。有一句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说的就是蜀国后期人才匮乏的局面。在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无论政治、军事都不可为。再加上蜀国地小人稀,虽然有诸葛亮六出祁山,有姜维九伐中原,可是光复汉室终究是一句空话,到最后,只能被魏国灭掉。那么,为什么魏国就人才济

  • 古代女将军用什么方法击败了“金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以来,虽然有女子上战场杀敌,但这还是属于少数现象。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花木兰,各个都是杨门女将。但是上战场杀敌,竟然还打败敌军的,还真是少之又少。北宋时期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女将军,大败金国人。她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呢,我们去看一下。公元12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百年,北宋和金国严重对峙。在刀光剑影之中

  • 揭秘:慈禧重用曾国藩是出于无奈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慈禧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她辅佐皇帝期间掌握了很大的权力,而皇上只是其手中的傀儡。在清朝也不乏有名的政客,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很多兵法与用人之道现在还被人们学习着,有人说当初慈禧重用曾国藩纯属无奈,这是真的吗?满人入关的时候,清朝是个异族政权,由此在清朝的政治体制中,“重满抑汉”一直是清朝皇

  • 帅哥潘安爱到洛阳郊外打鸟 常遭少女"抢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云:“才比子建,貌若潘安。”子建是曹操的儿子曹植,以文才流芳千古,潘安是谁呢?网络配图潘安本名叫潘岳,是河南中牟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帅哥。他不仅“帅呆了”、“酷毙了”,而且文采甚佳,还玩得一手好弹弓。去郊外打鸟时,他常常被美女围堵并“抢抱”,够不着就往他的马车上扔果子。返程时,他的马车上早已满载

  • 二战秘闻:希特勒为何想炸平整个德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有人认为他是坏人,就因为他而引发了无数战争,死去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但是在另一些人眼中他是偶像级别的人,那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确实有蛊惑人心的能力。在当时,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就是想要炸平德国,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由于希特勒毁灭德国的计划最终失败,尽管战后的柏林街头满目

  • 揭秘:戚家军为什么能战无不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历史上除了国家的正规部队,还存在着许多民间自发的组织。戚家军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戚继光将自己手中的士兵训练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并且凭借这支队伍打败敌人,守护了家园,被后人所敬仰。但是戚家军战无不胜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嘉靖三十四年(I555年),江浙倭患极为严重,朝廷升戚继光为参

  • 傀儡皇帝:溥仪在东京审判中撒了什么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作为末代皇帝,溥仪是有苦说不出。不仅自己的皇位是个幌子,自己就是一个傀儡,受他人操纵。在东京审判中,溥仪一样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说了一些自己不情愿的谎话。那在这次审判中,他究竟说了哪些谎话,我们一起去看一下。65年前的11月12日,东京审判结束,长达1231页的判决书用了9天才宣读完这只是对28

  • 官渡之战: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的双方分别是曹操和袁绍,战争结果众所周知。那么,曹操究竟杀了袁绍多少人?网络配图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袁绍带着几百人溃散而去,之后不久郁郁而终。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双方开站,战争起初对曹操极为不利,袁绍参加此场战役的

  • 天子守边关:明成祖朱棣五次亲征大漠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当了皇帝后的朱棣,多次派使臣前往鞑靼和瓦刺两个部落招降,结果使臣一去不复返,有去无回,显而易见是羞辱朱棣,被激怒的朱棣决定还以颜色。大明开国后,元顺帝仓皇逃往漠北。由于此时的顺帝已形似流寇,再也无暇顾及朝政,蒙古贵族随之四分五裂,东部称鞑靼。西面为瓦刺。瓦刺部不但经常南下骚扰边关百姓,即对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