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两位才华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崇祯两位才华出众大臣洪承畴与袁崇焕谁更优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1/19 9:14:08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有两位才华出众的大臣——洪承畴袁崇焕,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与如日中天的清军,洪承畴与袁崇焕两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崇焕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本一介书生却在外敌进犯之时挺身而出,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军也不畏惧,在宁远城守卫战中屡屡打退进犯的清军,并用火炮把领军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打得重伤不治而身亡,而在锦州守卫战中打退了当时皇太极带领的清军,几次大胜让袁崇焕声名鹊起,获得了清军“议战守,自崇焕始”的高度评价。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爱国将士,却在皇太极的离间计下死于崇祯皇帝之手。

而洪承畴比袁崇焕小了九岁,清军来犯前曾做反农民起义工作,颇有成效,渐渐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当清军大军压近辽东地区时,洪承畴奉命御敌,却不幸被清军俘虏,举朝震动,以王侯规格设下祭坛,皇帝于五月十日又亲自致祭,又御制“悼洪经略文”公示天下。祭到第九天时才得到洪居然投靠了清军的情报。

崇祯皇帝却十分不相信他喜爱的臣子会叛国,洪承畴与袁崇焕二人,一个一心报国却含冤而死,最后为他下诏平反的却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一个宠臣卖国求荣却被君主误认为忠良,最后在清朝为臣二十三年,康熙四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谥号文襄,立御碑。

扒一扒明朝重臣洪承畴怎么死的

洪承畴一生丰功伟绩无数,被人敬仰,同时也被人唾骂着。一个人永远都在不断的前进着,为自己想要努力的东西不断的奋斗着。虽有那么多的成就,但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不知道众人对洪承畴的死如何评价的,都各掺一半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洪承畴是自然死亡的,他也算得上安然死去了,终于要摆脱世人对他的唾骂和嫌恶而进入另一个世界了,他可能也能疏解心中的难过了吧。

洪承畴自然死亡之后,所有人都以为皇帝会给予他厚葬,并纪念他的功与名。可谁曾料到,他死后的家人竟陷入了无立锥之地的境地。他生命中做的转变他一生的决定,无论是谁都说不清那到底是好还是坏。袁崇焕并没有给他的命运带来好运,他最终被崇祯皇帝杀害,到死都不明白,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皇帝会反手将他杀害,他曾经征战沙场,保卫国家,勇猛杀敌,为百姓和王朝带来安宁的生活,皇帝却是这样对他的。

很多人都说他是叛国投敌的大奸臣,或许是因为他心中早已对明朝有了异常的想法,也或许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或许他是为了家人的安危,暂时投敌而已。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他的这个决定,决定的就是他和他家人的后半生的命运了。不管怎么样,人做决定,还是要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这样即使没有好结果也罢。

洪承畴墓地在哪里

洪承畴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个人物,他死后葬在哪里自然也是人们比较好奇的一个问题。就算是在千年之后,人们还是对这一个历史人物充满着各种好奇的猜测,好多人都想知道洪承畴墓在哪里。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来一起看看洪承畴墓在哪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洪承畴墓的地址是在北京市的海淀区的兵器大厦旁边的车道沟10号院内的幼儿园,墓地的宝顶,是位于兵器院内里的北部的一角,而且宝顶旁边有一大片茂密的古松林。洪承畴,一开始是明朝的忠诚大臣,之后又归降于清朝,是当今的福建泉州人,享年73岁,于康熙四年去世。

虽然,现在洪承畴墓已经不允许任何外人随意探访了,但是洪承畴这样一个饱受着历史的褒贬的人物,却一直被人们所名记者。

洪承畴墓现在的宝顶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背山因为是隆起的所以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非常的明显。并且,从墓的位置和墓边那片大大的古松林,就可以看出来,康熙帝对于洪承畴是有多么地器重,也可见他不是一般的人物。

虽然墓地因为历史的迁移其实已经没有多么完整了,但是墓前两个具有象征性的石狮子还是保存得非常的完整地。如果对于洪承畴这个人物有兴趣的人,虽然可能进不到幼儿园里面,但是呢还是可以去远远地看看的,感受一下。感受一下这位历史伟人的气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如何度过人生最后的日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晚,一代名君康熙皇帝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岁月里程,在北京畅春园溘然长逝。我们姑且跟随相关的记载,来看看康熙最后的几天是怎么度过的?《清圣祖实录》上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0月21日,康熙一行人前往南苑行猎。因为身体不舒服,康熙于十一月初七回到了畅春园

  • 乾隆的阳光拆迁:将来被水淹了责任自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旗人刚进北京,没地方住,顺治皇帝想搞一场大拆迁,让内城市民搬出去,给旗人腾房。内城市民当然不愿意搬,于是朝廷制定了三条政策:老房子还想再住的,可以连砖瓦带木料一块儿拆掉运走,自己换个地方重建;如果觉得运砖运瓦太麻烦,愿意空手出门,可以领一些补偿款;要是既不想拆房又不愿领钱,赖着死活不走,那就等着

  • 锦衣卫的设立:朱元璋为何设特务机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朱元璋建朝初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设立了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会按照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封建社会自秦朝立国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秦朝以暴治国,信奉武力至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末年民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从这两次起义结果来看,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那么方腊起义为何失败呢?从性质上来说,方腊起义是一场农民起义,它代表的是下层农民对政治、经济的不满。图片来源于网络纵观历史上无数次农民起义,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而导致农民起

  • 成吉思汗为何不攻打印度:被怪物吓回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个欧亚大陆,惟独不取印度。据《元史》和《耶律楚材传》记载,促使成吉思汗回马班师的原因与成吉思汗在印度河遇到了一种叫角端的怪兽有关。蒙古人西征100年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建立的四大汗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网络配图14世纪末,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横空出世,重建起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帝国

  • 揭秘: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使文字成狱,却不能让文人成名,不但不能让文人成名,而且可使之无比羞愧,使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以搞文字狱,却不能让文人在书上记录皇上搞文字狱。要达到这双赢效果,有什么办法吗?大臣们纷纷上谏疏举报,左右非君,动辄得咎,弄得道光很闹心。道光想做个好皇帝,既不想在竹帛上留下他以文字构狱滥杀文人的记

  • 揭秘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

  • 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而关于项羽面对敌军压阵,不肯过江东,而选择自杀,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网络配图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

  •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早晚盘腿坐床上 饮食严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苏东坡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活了64岁,这个岁数在那个时代还挺长寿的。其实,苏东坡一生精通养生之道,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问养生》等。尽管苏东坡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饱尝艰辛,养生之道是其在年过花甲之后,仍然精力旺盛的重要原因。网络配图对养生颇有研究的苏东坡,对茶叶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

  • 揭秘:曹操为什么终生未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这个人物,有人喜爱有人憎恶。有人说他奸诈狡猾,生性多疑;还有人说他是个出色的谋略家。纵观曹操一生,最让人不解的是,曹操终生未称帝,这是为什么呢?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