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21 更新时间:2024/1/30 11:41:55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而关于项羽面对敌军压阵,不肯过江东,而选择自杀,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网络配图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此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正是因为这以记载,后世人每每提到项羽的死,总会唏嘘不已。

而宋人刘子翚在他的《屏山全集》中认为,项羽之所以说出那样一番话是怀疑亭长有诈。刘子翚认为,当时刘邦正悬赏千金邑万户侯购项羽的性命,而在项羽身处那样的困境之时,亭长说那样好听的话,项羽难免怀疑亭长在骗自己。他还认为,项羽之所以选择逃到垓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而四面楚歌之时又怎么敢再贸然地听信亭长的话?所以项羽选择了与刘邦军死战到最后。

网络配图

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吴汝煜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长期的内战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项羽认识到这一点后,产生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的想法。因此他毅然自刎而死。

但也有人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史记》中就记载了项羽无论是在灭秦过程中,还是楚汉战争爆发后,都是一个很残暴的人。这样的—个人,怎么可能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消除人民的痛苦?这显然不符合项羽的性格特征。

网络配图

吕仰湘则认为致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是项羽独特的个性和奇特的心理因素所致。项羽一直信奉“非他即我”的斗争哲学。当他胜利的时候,他要把敌人彻底消灭,而受到阻碍时,他就甘愿把自己毁灭。所以,兵败的时候选择乌江自刎。

还有一种分析认为,项羽是楚国人,而楚人素有兵败自杀的传统。所以,项羽在弹尽粮绝,兵败之时,只会选择自杀这样一种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早晚盘腿坐床上 饮食严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苏东坡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活了64岁,这个岁数在那个时代还挺长寿的。其实,苏东坡一生精通养生之道,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问养生》等。尽管苏东坡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饱尝艰辛,养生之道是其在年过花甲之后,仍然精力旺盛的重要原因。网络配图对养生颇有研究的苏东坡,对茶叶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

  • 揭秘:曹操为什么终生未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这个人物,有人喜爱有人憎恶。有人说他奸诈狡猾,生性多疑;还有人说他是个出色的谋略家。纵观曹操一生,最让人不解的是,曹操终生未称帝,这是为什么呢?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

  • 历史上的人物清朝开国功臣遏必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遏必隆怎么死的?倒不如先了解一下遏必隆。遏必隆是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父亲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因此他便承父荫进入仕途。但是后来他确实凭着自己的战功一步步登上辅政大臣的位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顺治十八年,索尼、鳌拜、遏必隆以及苏克萨哈四位臣子并受顺治帝遗诏为辅政大臣。到了康熙继位后,鳌拜倚仗位高

  • 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网络配图《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武纪》:“建安十三

  • 皇室大婚:历朝皇帝为何只能大婚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就是皇帝的妃子很多。皇帝尽管有这么多女人,但一般情况下一生只能结一次婚,这就是清代所谓的“大婚”。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皇帝把皇后废除或是离世,就有可能再一次大婚。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皇帝只能够大婚一次?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

  • 成吉思汗为何可以征服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成吉思汗是公认的军事天才,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认可。他英勇善战,曾经征战到欧洲。但是为何成吉思汗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背后有何“成功秘笈”,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人们往往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殊不知,成吉思汗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的最大优势,不是指挥哪一场战斗,而是在草原上推动

  • 纪晓岚一生未得重用 因乾隆皇帝嫌其“貌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纪晓岚再才华横溢,他相貌一般般、近视眼、口吃这些“毛病”,是乾隆和纪晓岚一辈子貌合神离,得不到真正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

  • 雍正明知官员弄虚作假仍热衷大放道德卫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由倪萍民生大议 (微博)获颁“共和国脊梁奖”(据说是个山寨奖项),引发很多新闻,有不少人感慨谁才是真正的脊梁,谁才有资格评定脊梁。在中国的德治传统之下,脊梁无非形容道德完美,于是脊梁争议实际可以转化为一个悖论:以道德为依归的脊梁评议,往往会堕为危险的不道德和伪道德。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从最早的德才

  • 福康安为何深得康熙喜爱还有私生子传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福康安的身世,长久以来都存有争议,因为一直都有传言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那么,福康安的父亲到底是乾隆还是傅恒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之所以会有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的传闻,是因为乾隆一直都很偏宠福康安,将他视为亲生儿子一般对待。在福康安年幼之时,乾隆就将其接到身边抚养,福康安受到的待遇与皇子无异。在福康安

  • 乾隆借“红歌”向洋人炫耀朝廷财富和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七九三年九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在热河行宫,请英国使团代表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看戏。演出从上午八点持续到十二点,共演了八出戏。官方的记载里仅几个字:“带至西边廊下观剧。”幸亏马戛尔尼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们得以重现当日的场景:皇帝面对戏台坐在正中,观众两侧侍立。皇帝的内眷们坐在上面的包厢,用帘子挡着。斯当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