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揭秘:道光皇帝搞“文字狱”的妙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1/22 13:26:37

可以使字成狱,却不能让文人成名,不但不能让文人成名,而且可使之无比羞愧,使之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可以搞文字狱,却不能让文人在书上记录皇上搞文字狱。要达到这双赢效果,有什么办法吗?

大臣们纷纷上谏疏举报,左右非君,动辄得咎,弄得道光很闹心。道光想做个好皇帝,既不想在竹帛上留下他以文字构狱滥杀文人的记录,也不想有文人以文字来打扰他当皇帝的快活。可这是个大难题,君臣为此博弈千年,道光自然也解决不了,所以,他问他的首席智囊杜受田,“帝尝厌群臣之进言,问杜以法禁止之”。

网络配图

杜教授脱口就出:“凡进言者,不问所言如何,但挑剔其奏中格式之失,字体之误,交吏部议处,则言者苦之,封奏自稀。”拿帝国钦定的公文格式,一一核对,找格式纰漏;若找不出格式有误,那就找错别字。找出了格式错误,找出了错别字,剩下的就交给吏部去定罪吧。

其实,这种禁言之法,明朝皇帝早就用上了。成化十八年,天下大灾,南京御史珊上书叫皇帝赈济子民。成化皇帝大发脾气,但从思想上又挑不出病,于是,就从文字上找,结果找出来好几个错别字。成化皇帝马上将李珊交吏部议处,押赴午门,重重地打了20大板!隆庆初,御史詹仰庇奉命去检查国库,看到国库空虚,于是上疏叫皇上戒奢,结果出于同样的理由,隆庆皇帝找出了文体上的错误,詹被廷杖一百,削籍为民!

网络配图

因为错别字而被打屁股、被双开的,在明朝有很多,如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兵部右侍郎翁万达,都是因为文字而构狱,但一个也不在文字狱里挂名,也就是说,他们的案子不是冤假错案,皇上都给办成了铁案、真案、对案,连翻案都不可能;文人想因文字狱而成名的梦想也全落空。

被打成思想犯,文人有时觉得挺高兴,因为可以青史留名,但因错别字而被打屁股、被双开的,文人都不好意思记载。道光的禁言之计,实在很妙:“且使臣下见帝于此等小节尚不肯稍贷,若犯忌讳之大者,被罪必更深矣,如此,则无禁遏言路之名,而言路自然结舌!”

成化帝、隆庆帝,搞了很多文字狱,但没人说他们是搞文字狱的罪魁;道光采用了杜受田禁言妙法,也搞过不少文字狱,可从来没人说道光是搞文字狱的恶首。道光以抠字眼来堵言路,效果更佳:“帝从之,果大效!”从此,没谁敢乱写了,也没谁敢乱说了,写都只写套话,说也只说官话,主旋律新闻大行其道,这是“果大效”之一。

网络配图

大效之二呢,皇上眼里所见,都是忠臣良民;耳朵所听,都是国泰民安。百姓眼里满目疮痍,皇上眼里却是满目春光;即使帝国贪官大贪特贪,道光眼里也没贪官了;即使帝国庸官庸极蠢极,道光耳里也没庸官了,“上下壅蔽,政府恣行其奸,而不虑言官之发其覆”。

只是清朝“自此士气愈销,人才愈败,国事亦愈棘矣”。道光运用这个精妙的政治谋算,最终却谋算了自家政治:鸦片战争就在道光年间发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关羽是怎样成为民间“武财神”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种持续已久的文化现象,关羽崇拜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关羽崇拜离不开关羽形象的塑造。关羽形象的塑造有文学、戏剧、曲艺、图像等多种形式,其中图像最方便易得、最流行普及,因而对关羽形象的建构也最复杂多元。尤其是,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的

  • 揭秘:项羽真的不肯过江东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霸王,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以他自刎乌江最为慷慨悲壮,在民间流传也最为广泛。而关于项羽面对敌军压阵,不肯过江东,而选择自杀,人们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网络配图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之所以自杀而不肯过江东,是“羞见江东父老”。《项羽本纪》中记载,项王感叹:“天

  •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早晚盘腿坐床上 饮食严格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苏东坡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活了64岁,这个岁数在那个时代还挺长寿的。其实,苏东坡一生精通养生之道,著有《上张安道养生诀论》《问养生》等。尽管苏东坡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饱尝艰辛,养生之道是其在年过花甲之后,仍然精力旺盛的重要原因。网络配图对养生颇有研究的苏东坡,对茶叶养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论茶

  • 揭秘:曹操为什么终生未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这个人物,有人喜爱有人憎恶。有人说他奸诈狡猾,生性多疑;还有人说他是个出色的谋略家。纵观曹操一生,最让人不解的是,曹操终生未称帝,这是为什么呢?在曹操取得北方后,政治地位日益增加。在接献帝都许后,借皇帝之名,自封丞相,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利。平定中原后,接着被封为司空,做了“三公”。有趣的是,

  • 历史上的人物清朝开国功臣遏必隆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遏必隆怎么死的?倒不如先了解一下遏必隆。遏必隆是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他的父亲是清朝开国五大臣之一,因此他便承父荫进入仕途。但是后来他确实凭着自己的战功一步步登上辅政大臣的位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顺治十八年,索尼、鳌拜、遏必隆以及苏克萨哈四位臣子并受顺治帝遗诏为辅政大臣。到了康熙继位后,鳌拜倚仗位高

  • 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网络配图《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武纪》:“建安十三

  • 皇室大婚:历朝皇帝为何只能大婚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意思就是皇帝的妃子很多。皇帝尽管有这么多女人,但一般情况下一生只能结一次婚,这就是清代所谓的“大婚”。当然也有例外,如果皇帝把皇后废除或是离世,就有可能再一次大婚。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皇帝只能够大婚一次?如清顺治皇帝,因为原配博尔济吉特氏“与朕志意不和”,降之为静妃

  • 成吉思汗为何可以征服世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成吉思汗是公认的军事天才,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认可。他英勇善战,曾经征战到欧洲。但是为何成吉思汗会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这背后有何“成功秘笈”,我们一起去看一下。人们往往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个军事天才。殊不知,成吉思汗首先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和管理学家,他的最大优势,不是指挥哪一场战斗,而是在草原上推动

  • 纪晓岚一生未得重用 因乾隆皇帝嫌其“貌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纪晓岚再才华横溢,他相貌一般般、近视眼、口吃这些“毛病”,是乾隆和纪晓岚一辈子貌合神离,得不到真正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说纪晓岚“悲哀”,是因为乾隆对他的评价:“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真不知道纪晓岚当时听到这句话是何表情何心态?乾隆对纪晓岚说这句话的

  • 雍正明知官员弄虚作假仍热衷大放道德卫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由倪萍民生大议 (微博)获颁“共和国脊梁奖”(据说是个山寨奖项),引发很多新闻,有不少人感慨谁才是真正的脊梁,谁才有资格评定脊梁。在中国的德治传统之下,脊梁无非形容道德完美,于是脊梁争议实际可以转化为一个悖论:以道德为依归的脊梁评议,往往会堕为危险的不道德和伪道德。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从最早的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