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前秦皇帝苻生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前秦皇帝苻生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4/1/15 19:49:26

大家好,说起前秦皇帝苻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秦始皇嬴政开始,中国封建历史上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可惜的是,就个人能力与态度而言,合格的并不多,出类拔萃的千古一帝更属于稀罕物。同时,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以压榨、剥削为王朝运行基础的时代,善待老百姓的帝王更是屈指可数。

但即使这样,大多数封建帝王对待子民,在面子上大致还是过得去的,比如在维持治安、赈济自然灾害等“公共性事务”方面,还是得有基本的态度和动作,毕竟还得靠这些人养活自己嘛不是?

不过世事总能出乎人的意料,在家天下的时代,一个人即使脑子不正常、性格怪异到突破天际,但如果生得好,搞不好也能荣登大宝、成为万民之主。如果碰上这种人,老百姓乃至官员们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天下大乱、妖孽丛生,在五胡十六国时期,这种奇葩陆续粉墨登场,其中拔得头筹的,当属前秦皇帝苻生。这位氐族皇帝平生以杀人为乐趣,身边的大臣、权贵纷纷遭其毒手,连妻子、血亲都难以幸免;而当听说大量百姓被虎狼吃掉时,他甚至幸灾乐祸:“野兽饥则食人,饱当自止”,也就是说:随便吃,总有吃饱的那一天。

那么,这么一位禽兽般的人物,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我们要从前秦这个政权的诞生说起。

前秦的建立者是“五胡”之一的氐族。当初,略阳临渭(甘肃秦安陇城)的蒲氏,世代是氐族酋长,西晋灭亡时,话事人是热心好施、胸怀谋略、勇猛威武、善于骑射的蒲洪(后改名苻洪,下文以此称呼)。

西晋被匈奴刘氏的汉国灭亡后,苻洪自称护氐校尉、秦州刺史、略阳公,团结同族自保;公元319年,刘曜称帝,改国名为赵(史称前赵),苻洪面临内外压力,被迫向其投降,被封为率义侯。

后来,刘氏手下的羯族大将石勒自立门户,建立后赵,两赵之间开始争夺中原。到了329年,后赵中山公石虎灭亡前赵,苻洪看清大势,主动向后赵投降,被任命为监察六夷军事 、冠军将军,负责管理西部的事务。后来他更是因为屡立战功,被加封为都督六夷诸军事、冠军大将军、西平郡公,关中各少数民族军力都受他指挥。

到了公元349年,石虎死后,为了争夺权位,后赵统治者内部开始了血腥的倾轧。受到排挤的苻洪则转头向东晋投降。

第二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的苻洪被毒杀,其子苻健率领关中氐人趁乱进入长安、占据关陇。公元352年,成功拉拢了关中民心的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前秦。

相对于之前两赵的帝王而言,苻健整体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他在位期间,对外击退了前来北伐的东晋桓温大军;对内招揽人才,与老百姓约法三章、轻薄赋、为政勤俭、崇尚儒学,使饱受战火的关中地区获得了暂时的喘息之机。《晋书》称他“有可言矣”,也就是值得称道的意思,不过像那时的许多开国帝王一样,他也在选定接班人方面遇到了难题。

苻健共有12个儿子,长子苻苌被立为太子。其他的儿子中,最有特点的就是老三符生。

苻生自幼瞎了一只眼,身体的残缺,使得年纪轻轻却异常暴躁。祖父苻洪在世时,曾经跟他开玩笑说:“我听说瞎儿只有一只眼流泪,真的吗?”这话虽然有人身攻击之嫌,但毕竟是长辈的戏谑之语,一般人的应对,大概是笑笑就罢了。

但苻生并非常人。听到祖父的玩笑后,他立即像被点爆的火药桶,冷不丁的抽出配刀刺向自己的瞎眼,鲜血顺着脸颊直淌,这时他才狠狠的说:“你看,这只眼睛不也在流泪吗!”

苻洪被吓了一跳,抽出鞭子抽打这个神经病一样的孙子,但对方嘴上仍不吃亏:““性耐刀,不堪!”,可以理解为“有本事打死我啊”的意思。

苻洪大为光火,恶狠狠的吓唬他:“小心爷把你废为奴隶”,苻生却仍旧毫无惧色:“那可不就跟石勒一样吗?”石勒是后赵开国皇帝,是一位从奴隶成长为帝王的传奇人物。

苻洪被怼得够呛。作为饱经乱世考验的老江湖,他心里清楚,身处乱世之中,氐族能够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与聪明、圆滑的处事之道不无关系。这个孙子的性格,将会遗害无穷。因此他对儿子苻健说:“你这个儿子狂暴悖逆,应该尽早除掉他,否则的话,一定会害得咱们族破人亡。”

苻健正准备遵照父亲的指令杀掉苻生时,被弟弟苻雄及时劝阻:“人是会变的,以后他长大了,说不定就不会这样不懂事了,干嘛这么轻举妄动呢?”

苻生躲过了一劫。成年后的他力大无穷,可以举起千钧重物,能徒手打死猛兽、跑起来追得上骏马,还精通击刺、骑射等各种武艺,可谓是武力方面的全能冠军。

公元354年,东晋名将桓温率大军逼近长安,前秦太子苻苌前去迎战,被流箭射死。苻生在此战中则大放异彩,他单枪匹马横冲直撞,一力杀害晋军将士十余人。

桓温撤退后,苻健的妻子强皇后想立苻柳为太子。但当时正流行“三羊五眼”的谶言,也就是有只羊少了一只眼。在苻健看来,儿子苻生刚好与此吻合,若立其为后,一定能光大苻氏的伟业。于是,当初差点被父亲杀死的符生,竟意外成为了储君。

公元355年,苻健病死,年仅39岁。继位的符生,果真活成了祖父预言中的模样。

他即位之初,大臣夜观天象,预测到“不出三年,国有大丧,大臣戮死”,因此请符生修德政以避开此祸乱。这其实是封建时代臣子们借着天象进谏的一种套路而已;面对这种说辞,打着“上应天命、下顺民心”幌子的帝王,大多会装模作样的予以配合。

但符生不是一般人。可能要出现不可预测的变故?那朕主动让它出现,这不就可控了!他说:"皇后与朕共临天下,她要是死了,那就称得上是大丧;毛太傅、梁车骑、梁仆射受先帝遗诏辅政,可谓是大臣。”于是,他把自己的皇后,以及太傅毛贵、尚书令梁楞、左仆射梁安全部杀掉(毛贵是皇后的舅舅);没过多久,又杀害了丞相雷弱儿以及他的9个儿子、27个孙子。而雷弱儿是羌族元老,由此一来,羌族各部落逐渐对前秦离心离德。

平日里上朝时,符生总是随身携带刀箭,甚至还在一旁摆着锤、钳、锯、凿等刑具,一语不合,就在朝堂上当众行刑。没过多久,后妃、公卿、各级官员乃至皇宫里的奴仆,被当众杀掉的总共有五百多人,其中大多是被虐杀而死,比如被剁掉腿、折断胸肋、锯断脖子、剖开孕腹......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后来,出现了日食的异象,平日里刚直不阿、时常仗义执言的司空王堕,趁机被人诬陷与东晋有“勾结”,于是苻生果断把他杀掉以“消灾”。

苻生生性好酒,有一天他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让尚书令辛牢做掌酒官。正喝到尽兴时,苻生怒喝:“怎么还有人好好的坐着没躺下?一定是没喝好!”于是当即拉弓射死了辛牢。群臣战战兢兢,不能喝酒的人也拼命灌自己,没过一会,全部人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苻生这才龙颜大悦、尽兴而归。

对于自己的血亲,符生照样不手软。公元356年4月,长安忽起狂风,大量房屋、树木被摧毁。前秦皇宫中一片混乱,有人声称寇贼来了,宫门因此连续关闭了5天。事后苻生严厉追查,放言要把造谣的人剖腹挖心。他的亲舅舅强平劝他应关怀民众、缓施刑罚来消除灾祸,苻生大怒,命人将其头颅凿开后残忍杀害。目睹儿子的暴行,强太后惊恐万分,一个月后抑郁而死。

到了6月份,苻生下诏说:“朕上承天命,统治万邦,有哪点做的不好了?竟然有诽谤我残酷暴虐!我杀人还没过千,跟残暴沾的上边吗?!大街上的人还比肩摩踵,哪里少了?!从今以后敢说坏话的人,一律施以极罚,谁又能把朕如何!”

就在这段时间,潼关到长安之间,虎狼肆行无忌,大白天公然在路上出没,到了夜里则毁坏房屋冲入民居,不吃家畜、专门吃人,前后有700多人被生生吃掉。老百姓们被吓得放弃了耕作、聚居壮胆,但却仍有人命丧虎狼之口。

7月份,群臣上言,请求作法事驱逐虎狼之害,苻生却说:“野兽饿了就要吃人,吃饱了自己就会停止,哪里有必要法事?况且上天生而爱民,这些人就是干的坏事太多了,上天才主动帮朕消灭他们!”

由于少了一只眼睛,符生对于残、缺、偏、只、少、无、不全之类的字眼极为忌讳,因误说了这些而被杀的人不计其数。他甚至干出过剥掉人的脸皮、然后逼他们唱歌跳舞的暴行。拍马屁、奉承他的人,被认为是在献媚,杀;认为他“稍微”刑法严厉的人,被认为是在诽谤自己,杀!功臣勋旧、皇亲国戚,几乎被诛杀殆尽;群臣们更是战战兢兢、度日如年。

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符生逐渐众叛亲离。公元357年,他看自己的堂兄弟苻坚、苻法越来越不顺眼,寻思着改天把他们杀掉完事。结果身边的奴婢告密,苻坚连夜率领自己数百亲信杀进皇宫,一路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醉醺醺的符生被废为越王,没多久被下令处死,终年23岁。

符生短暂而罪恶的一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乱局的缩影。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各路野心家以武力割据一方,大多数家族并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他们的得势,并不会给中原带来安定,反而是另一阶段浩劫的开始。他们这些人,与虎狼相比其实并无区别。

不过苻坚是个例外。夺下大权后,他励精图治、休养生息,任命出身贫寒的汉人王猛为相,大力推行汉化统治、消除民族隔阂,同时还兴修水利、爱护百姓、积极赈灾、打压权贵,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最终,凭借强盛的国力,前秦成功统一北方,短暂结束了西晋以来民不聊生的局面。更为难得的是,在四处征伐的过程中,苻坚从未屠城、从不大肆清除政敌,但过于仁慈的作风,也埋下了新的隐患。王猛死后,怀着一统天下雄心的苻坚南征失败,强大的前秦瞬间崩溃,中原再度沦为人间地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被误解最深的宦官:高力士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子和李必有个颇受圣人信任的好帮手郭利仕。剧中的圣人有了隐居骊山温泉宫的想法后,正是这位郭利仕挺身而出,为太子仗义执言,试图扭转乾坤。那么,这位给力的郭利仕在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呢?历史上真实的郭利仕又是否如剧中一样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力士发迹郭

  •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为何要不停拉扯衣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一位上演了“从歌女到太后”逆袭人生的女强人,公元1133年5月11日,北宋太后刘娥在生命弥留之际,却又发生了奇特一幕:64岁的她已经不能说话,却强撑着最后的力气,拼命拉扯身上的衣服,直至溘然长逝。如此情景,连侍奉在身旁的养子宋仁宗也大惑不解,却是参知政事薛奎一语道破:“其在衮冕也。服之岂可见先帝

  •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陶渊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浪漫的田园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享清贫。可是陶渊明毕竟有资格享受“五斗米”,这全赖他曾祖的功绩。与陶渊明相比,他的曾祖陶侃可是根正苗红的寒门之家。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一、寒门之家陶侃的父亲曾经做过扬武将军,职位虽然不高,也属于官宦

  • 管仲临死前劝齐桓公远离的4位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齐桓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有诗曰:“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确,春秋时期有“五霸”,而齐桓公却是“五霸之首”。齐桓公在位期间,强军富民,九合驻军,三平晋乱,驱逐戎狄,创造了一个时代。而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之人,乃是管仲。齐桓公本名吕小白,乃姜子牙(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因齐国

  • 有明君之才却无远大志向,朱厚照有多贪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十几年前热播过一部电视剧叫《机灵小不懂》,剧中男主角张卫健饰演了一个不守戒律、古灵精怪却机智聪明的和尚。剧中的男二号朱正深沉忧郁,缺乏自信,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后来发现朱正原来是皇太子,即位之后便是明武宗朱厚照。而真实历史中的明武宗朱厚照,却完全不是这样一个人,反倒和不懂老师的形象有几分相似,

  • 曹丕任命自家贾诩为太尉时 孙权为什么会嘲笑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孙权笑之。这段记载非常有意思,是说

  • 慈禧在46岁怀孕小产的事情,是谣传还是历史事实?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在46岁怀孕小产的事情,是坊间谣传还是历史事实?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慈禧,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女性,她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传奇色彩,出身清贫的她一步一步走进皇宫,又从一个小小嫔妃成为皇上的宠妃,又以太后的身份走进朝堂,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开始了充满争议的四十八年的

  • 霍成君是如何成为汉宣帝皇后的?后来又为何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霍家曾经凭借着霍去病击杀匈奴,守卫国家的不世战功而满门显赫,权势滔天。霍成君作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一出生便享受到了别人追求一生想要获得的荣华富贵,但是她的一生真的幸福吗?说到霍成君,首先要提一下汉宣帝刘询与许平君的故事。汉宣帝刚登基那段时间,手中几乎没有任何政权,朝中大权都掌握在

  • 孙嘉淦:一生刚正的大臣,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十二年,清朝三朝老臣孙嘉淦以年老体迈上书乞求退休,得到乾隆批准。临行前,乾隆问他对今后的政治有什么建议,孙家淦简短而深沉地说出了四个字:“慎终如始”,作为回应。意思就是告诫乾隆为政,要谨慎处理政务,就像一开始一般的慎重。作为横跨三朝老臣,孙嘉淦从工作履历和个人风格上都堪称清朝最独特的一位。从康熙

  • 历史上真正的李光地:被康熙视为唯一知己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燥热的一天,已经74四岁的文渊阁大学士李光地步履蹒跚大汗淋漓地来到乾清宫向康熙告别,一生强势的康熙,晚年感情尤其脆弱,在儿子们的互相折磨下,动不动就落泪,对于这位被他成为“义虽君臣,情同朋友”的李光地依依不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抛却李光地职务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