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对于虞世南的评价为何如此高?他为何被称为“五绝”名臣?

唐太宗对于虞世南的评价为何如此高?他为何被称为“五绝”名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46 更新时间:2023/12/31 16:43:36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初书法家、文学家,也是政治家。虞世南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虞世南的叔父虞寄是陈朝中书郎,因为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为子,因此取字“伯施”。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世南的故事吧。

绝,即登峰造极之意。唐太宗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其中一绝,就足可称为名臣,而唐太宗对虞世南的评价则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皇帝对自己的臣子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年轻时候的虞世南,身体文弱,但博闻强记,他小时,随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和尚不仅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也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二人书法的传人,在当时的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地位。虞世南跟这样的名师学习,已是得天独厚,而他为了学成书法,其刻苦用功,也非常人所及:为了专心学习,数年之间竟不下楼一步,仅写废了的毛笔,就装了一大瓮。晚上上床睡了,学习仍不停止,一有心得,就用手指在被子上划,结果被子也被他划烂了好几床。经过这样刻苦的学习,他的书艺终至大成。

后来,他和哥哥虞世基一道又跟随顾野王学习了十多年。顾野王(519—581),字希冯,吴郡人。此人博学多才,既是个大画家,又是个训诂学家,还是个大史学家,进入南朝陈朝后,任国史博士,主修梁史。虞世南跟随顾野王学习时,刻苦勤奋的精神比之学书丝毫不减。为了抓紧学习时间,他连洗脸梳头都顾不上,常常是十天半月的不洗脸不梳头。

俗话说,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入。虞世南经过这样的刻苦学习,自然是收获颇丰。由此可见,唐太宗说他的五绝之中,至少“博学、文词、书翰”这三绝,是他靠着勤学苦练而达到的。尤其是“书翰”一绝,虞世南不仅在唐初公认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中占了一席之地,而且至少排名前两名。他和欧阳询谁为当代泰斗,后世史家和书家至今尚无定论。争论的焦点,就因他的书法,最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真传。

虞世南一生经历了南朝的陈、隋和初唐三个时代,一生仕途并不平坦。在南陈时,他当过参军。参军者,参谋军事也,属幕僚性职务。入隋后,七品小官10 年不变;隋灭,他被窦建德所获,在窦建德手下当了一阵子黄门侍郎。他最终能一展平生抱负,则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之后的事。所以,有时候天才还需要遇到伯乐!

虞世南到了李世民手下,可谓如鱼得水。一个是腹可行舟的有道明君,一个是学富五车的正直之臣。虞世南弱不胜衣,但为人却十分刚强正直。这一点得到唐太宗的赞许。

虞世南是历史上少有的高寿名臣,直活到81岁高龄才谢世。他死时,李世民非常悲痛,对自己的儿子说道:“世南于我犹为一体,拾遗补缺,无日忘之,盖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李世民对虞世南的这一评价,出自内心。虞世南过世几年之后,一夜,李世民梦见虞世南对自己直言相谏,就如生前一般。次日,李世民为此下命令道:我梦见了虞世南,想到他的种种好处,十分悲叹。应当做些功德,以表明我思念他的心情。可在他家设一场五百僧人的道场,再给他造一尊像。宋朝的大学者洪迈在其《容斋随笔》中记下此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最后也输给了李隆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隆基如何杀了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何会反目成仇,我夫君他权倾朝野网盘

    先天政变是指唐朝先天年间发生的一次重大宫廷事件,因为发生在先天年间所以被称为先天政变。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八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实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李旦的态度有关。先从唐隆政变说起,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

  • 朱元璋真实的相貌到底长什么样 朱元璋鞋拔子脸画像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脸型描述,明朝皇帝鞋拔子脸,朱元璋真的是鞋拔子脸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相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相貌到底长什么样?朱元璋鞋拔子脸又是怎么回事?这张画像又是怎么来的?朱元璋真的长这样吗?明太祖朱元璋的相貌,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根据现存流传的朱元璋画像,主要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风格:一怪一俊。其中的一张奇丑

  • 朱元璋放粮救灾时假扮乞丐 朱元璋回宫之后为何连杀五位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乞丐皇帝朱元璋陈浩民,村妇告朱元璋,朱元璋的三年乞讨生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扮乞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当初下旨开仓放粮救灾,朱元璋扮乞丐私访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元璋回宫后为什么连斩5位高官?朱元璋这位皇帝在后人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朱元璋的出身非常普通,原本也是一个平民百姓,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百姓。而当初我们知道

  • 吕蒙正:出身寒门,为何能迎娶宰相千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最牛赘婿,唐朝寒门出身的宰相,霸宋大官人

    相信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很古老的情节,就是抛绣球。大户人家的大小姐们,有时候会用一些出对子、抛绣球这样的方法来考验对方。而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吕蒙正,他的姻缘就是对对子对出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小的时候呢,他的家里并没有钱,就是一个很落魄的寒门子弟,但是他的才华跟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事寓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是,萧何之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后来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

  • 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什么样的 只能说吕不韦和韩信很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吕不韦长相,怎样评价吕不韦,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

    电视剧中吕不韦为了阻断四国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那么真实的吕不韦到底是什么样的?吕不韦真的有那么高的评价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但历史上的吕不韦却没有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司马迁在其列传后评论称其为孔子口中的“闻”者,即表面施行仁义,内心

  • 杜审言:他的性格不受人待见,但他的诗歌却受人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作者,苏轼自喜渐不为人知,李白诗歌常给人大起大落的感觉

    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豁达之情,王勃送别的友人便是杜审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提及杜审言,想到的自然是他的孙儿杜甫,诗圣诗史的美誉在唐朝诗词中熠熠生辉,自是掩盖了他本身的光华,他光芒虽小经久不息,却也令人难以忽视。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钟鸣鼎

  • 吕不韦阅人无数真的看走眼嫪毐吗 吕不韦和嫪毐之间是不是对手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吕不韦为啥送嫪毐,嫪毐是吕不韦故意送给太后的吗,吕不韦为什么要把嫪毐

    很多人都不了解嫪毐和吕不韦关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吕不韦一生阅人无数,吕不韦真的看走眼嫪毐了吗?嫪毐和吕不韦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人之间真的是政治对手吗?因为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嫪毐可以说是吕不韦亲手给自己挖的一个坑,如果他当初没有把这个人献给赵姬,那么对方也就没有机会成长为自己在政治上的

  • 蒋琬为何在诸葛亮死后能成为百官之首?有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在蜀国的官位,诸葛亮什么官职,蒋琬的主要成就

    提起诸葛亮,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在大家眼中也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功勋令后人敬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真乃天下奇才也!亮虑多决少”,正所谓最了解你的人很可能不是自己,而是敌人,司马懿一句话就道破了诸葛亮过于谨慎的缺点

  • 嬴政当初没有下令杀吕不韦 吕不韦为什么还会想不开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吕不韦自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嬴政当初只是将吕不韦流放,并没有下令赐死吕不韦,吕不韦为什么还要自杀?自己活着不好吗?《吕不韦列传》中记载,秦王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这封敕令发生在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