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秦王子婴到底是何出身?他的出身有何秘密?

历史上秦王子婴到底是何出身?他的出身有何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06 更新时间:2024/1/17 18:33:50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而这位在位仅四十六天的秦君,留给我们最大的疑问,却是关于他的出身。

虽然《史记》中对于子婴的身份也算有所交代,但由于史料本身的冲突,再加上史料记载没有标点符号,导致后世对其理解出现偏差等原因的影响,子婴的身份至今仍然是个谜。那么,秦王子婴到底是何出身,他跟秦始皇、扶苏、成蟜又是什么关系呢?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说法。

说法一:秦始皇之子,成蟜之侄,扶苏之弟

这种说法的依据,源于《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记载,其中言道,“(赵)高立二世兄子婴”。然而,这种说法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很难站得住脚,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首先是《史记》记载冲突,一方面,《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另一方面,《史记·李斯列传》则记载,“乃召始皇弟,授之玺”。这两处记载虽然也有冲突,但显然均不符合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的说法。

其次是当时的环境,根据《史记》的记载,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为了稳固统治,对兄弟姐妹们痛下杀手,包括扶苏在内,共计有二十三个兄弟、十个姐妹惨遭杀害。如果子婴真的是秦始皇之子,那么在这次灾难中,他绝无幸免之理。

如果子婴是秦始皇之子、胡亥之兄,那么他就是成蟜的侄子,扶苏的弟弟。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子婴基本不可能是秦始皇之子。

说法二:秦始皇之侄,成蟜之侄,扶苏之堂兄弟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赵)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赵)高立二世兄,子婴”,而《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则应该断句为,“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按照这种说法,“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侄子。学者李开元、马百非等人持此种观点,并认为子婴很可能是成蟜的儿子,他们推测成蟜大约出生于前256年,子婴则大约出生于前240年,因此当成蟜于前239年奉命领兵出征时,由于子婴太过年幼,因而并未随同出征,最终被留在了秦国。同时,根据《释名释长幼》的记载,“人始生曰婴”,因此“子婴”中的“婴”,有初生儿、年幼儿的含义。

而根据《史记·蒙恬列传》的记载,胡亥在屠杀兄弟姐妹和朝中大臣时,子婴非但性命没有受到威胁,反而曾对胡亥进行劝谏。因此,可以断定的是,子婴不仅对胡亥的皇位没有威胁,而且极可能是胡亥的长辈或者比胡亥年长。

这种说法虽然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仍然有冲突,但相对来说还算比较合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秦始皇乃是秦庄襄王嬴异人的长子,因此如果子婴是秦始皇兄长的儿子,那么子婴的父亲也绝不可能是嬴异人之子,而应该是嬴异人兄弟的孩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堂兄弟之子。

因此,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应该是秦始皇和成蟜的侄子,公子扶苏的堂兄弟。

说法三:秦始皇之(堂)弟,成蟜之(堂)兄弟,扶苏之(堂)叔父

这种观点主要源自于《史记·李斯列传》中“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的记载。

这种观点认为,子婴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胡亥的叔叔。杨善群、王蘧常等人认为,以子婴的遭遇、才干和影响力来讲,远非秦二世及其同辈所能及,且胡亥叔叔的身份也的确能够使其免遭胡亥的毒手,且《李斯列传》中记载了子婴与其子处死赵高的事件,而以秦始皇儿子们的年纪来看,秦始皇的孙子们显然不可能做到这点。

不过,这种说法不仅与《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始皇本纪》存在明显冲突,而且史料中明确记载的秦始皇弟弟,仅仅只有三人:其中成蟜早在秦始皇举行冠礼前后便已经叛逃赵国,而嫪毐赵姬所生的两个儿子,则全部被秦始皇杀死。至于秦始皇是否有其他兄弟,目前根本无法得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子婴是秦始皇的堂兄弟,即秦庄襄王嬴异人兄弟之子。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兄弟,扶苏的叔父,要么是秦始皇和成蟜的堂兄弟,扶苏的堂叔。

说法四:秦始皇之孙,成蟜之侄孙,扶苏之侄

这种观点认为,《史记·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应该断句为“二世兄子、婴”。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则应该断句为“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虽然这种记载同样与《史记·李斯列传》有冲突,但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均基本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连近些年修订出版的《辞海》和《辞源》,也采用了这种说法。甚至有观点直接认为,子婴就是公子扶苏的儿子。

不过,个人认为,子婴即使是胡亥兄长的儿子,也不太可能是扶苏之子。原因在于,在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之中,扶苏对于胡亥的皇位威胁最大,这也是胡亥最先要处死扶苏的原因,而如果子婴是扶苏之子,那么他基本不可能逃过胡亥的毒手。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子婴就应该是秦始皇的孙子,成蟜的侄孙,扶苏的侄子。至于有没有可能是成蟜的孙子,由于史料并未明确记载成蟜是否有儿子存世,因此这种可能存在,但应该不会太高。

如上,由于《史记》记载的冲突,以及关于史料断句的争议,导致子婴的身份根本无法断定,而在以上四种流传最广的说法中,目前流传最广的,便是第二种和第三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开国功臣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真的设计害死徐达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常遇春徐达下场,朱元璋与徐达关系如何,朱元璋开国功臣的下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徐达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徐达作为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到底是怎么死的?朱元璋真的设计害死徐达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徐达原来就是个农民,后来参加了起义军,遇到了朱元璋后就一直跟着他打天下,最终攻克了元代。攻克了元代,徐达可以说是居功至伟。在传说中徐达是被朱元

  • 徐达怎么说也是明朝的功臣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徐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赐死徐达,徐达是不是朱元璋杀的,朱元璋没有杀徐达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和徐达,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徐达作为明代的功臣,朱元璋在清理开国功臣的时候,朱元璋为什么不杀徐达?朱元璋心里是怎么想的?明史《徐达传》中记载了当年协助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功臣们,但除了大将军徐达的后代承袭了徐达的爵位之外,其他的功臣几乎被朱元璋

  • 唐太宗对于虞世南的评价为何如此高?他为何被称为“五绝”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对虞世南的五绝评价,历史如何评价李世民,虞世南和唐太宗的故事

    虞世南,字伯施,是唐初书法家、文学家,也是政治家。虞世南的家族世代居住在慈溪北乡鸣鹤场,虞氏在慈溪为世家,虞世南的叔父虞寄是陈朝中书郎,因为没有子嗣,虞世南便过继为子,因此取字“伯施”。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虞世南的故事吧。绝,即登峰造极之意。唐太宗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其中一绝,就足可称为

  • 太平公主权倾朝野最后也输给了李隆基,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隆基如何杀了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何会反目成仇,我夫君他权倾朝野网盘

    先天政变是指唐朝先天年间发生的一次重大宫廷事件,因为发生在先天年间所以被称为先天政变。公元712年(延和元年)八月唐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其实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李旦的态度有关。先从唐隆政变说起,唐隆政变是李隆基与太平公主

  • 朱元璋真实的相貌到底长什么样 朱元璋鞋拔子脸画像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脸型描述,明朝皇帝鞋拔子脸,朱元璋真的是鞋拔子脸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相貌,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相貌到底长什么样?朱元璋鞋拔子脸又是怎么回事?这张画像又是怎么来的?朱元璋真的长这样吗?明太祖朱元璋的相貌,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根据现存流传的朱元璋画像,主要存在着两类截然不同的风格:一怪一俊。其中的一张奇丑

  • 朱元璋放粮救灾时假扮乞丐 朱元璋回宫之后为何连杀五位高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乞丐皇帝朱元璋陈浩民,村妇告朱元璋,朱元璋的三年乞讨生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扮乞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朱元璋当初下旨开仓放粮救灾,朱元璋扮乞丐私访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元璋回宫后为什么连斩5位高官?朱元璋这位皇帝在后人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朱元璋的出身非常普通,原本也是一个平民百姓,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贫穷的百姓。而当初我们知道

  • 吕蒙正:出身寒门,为何能迎娶宰相千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最牛赘婿,唐朝寒门出身的宰相,霸宋大官人

    相信大家在看古装剧的时候,会看到一个很古老的情节,就是抛绣球。大户人家的大小姐们,有时候会用一些出对子、抛绣球这样的方法来考验对方。而北宋大名鼎鼎的宰相吕蒙正,他的姻缘就是对对子对出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小的时候呢,他的家里并没有钱,就是一个很落魄的寒门子弟,但是他的才华跟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故事寓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的是,萧何之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后来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

  • 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是什么样的 只能说吕不韦和韩信很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的吕不韦长相,怎样评价吕不韦,历史上真实的吕不韦

    电视剧中吕不韦为了阻断四国选择自杀,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那么真实的吕不韦到底是什么样的?吕不韦真的有那么高的评价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但历史上的吕不韦却没有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司马迁在其列传后评论称其为孔子口中的“闻”者,即表面施行仁义,内心

  • 杜审言:他的性格不受人待见,但他的诗歌却受人喜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当你的才华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作者,苏轼自喜渐不为人知,李白诗歌常给人大起大落的感觉

    王勃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蕴含着四海之内皆朋友的豁达之情,王勃送别的友人便是杜审言。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审言的故事吧。提及杜审言,想到的自然是他的孙儿杜甫,诗圣诗史的美誉在唐朝诗词中熠熠生辉,自是掩盖了他本身的光华,他光芒虽小经久不息,却也令人难以忽视。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钟鸣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