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官员中的治盗高手:张敞治理的州郡都绝盗

古代官员中的治盗高手:张敞治理的州郡都绝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3/12/11 4:03:09

治安管理是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生活正进行的政府行为。治理偷盗现象,是治安管理中的一项艰巨任务。在古代官员中,有三位治盗高手,他们分别是西汉的张敞、南北朝时期的敬则、清初的于成龙

《汉书·张敞传》记载了张敞的几则除盗安民的故事。张敞是西汉时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起初是个乡官,后补为太守卒史。由于为官清廉,又先后补为甘泉仓长、太仆丞,汉宣帝登基后,任命张敞为山阳太守,后为胶东国国相。

当时的京城长安社会治安很差,偷盗事件时有发生,搞得人心惶惶,百姓颇多怨言,严重影响了朝廷声誉。执掌长安地区的京兆尹一职几度换人,工作都不见起色。汉宣帝召见以抓盗贼出名的张敞,问以治禁之策,张敞充满信心地答应能办好此事。于是汉宣帝就下诏调张敞为京兆尹,治所在长安。

张敞到任后,了解到长安境内社会秩序混乱,盗贼甚多,商贩和居民深受其苦。就连西域宾客的财物也时常失踪,严重影响了朝廷声誉。他通过私行察访,长安一些老年人询问,终于查出盗首原来是几个家境很富足,外出时还有童奴相随的人,他们竟然用偷盗来的财物筑高楼、建亭树、置美器、纳丽妾,尽情享乐。街坊邻居们谁也想不到他们竟是盗首,平时还以忠厚长者相待。

张敞察知后,不动声色,派人分头将几个盗首召至府中,列举了他们所犯各案,要求他们将诸窃贼全部拿交,借以赎罪。这些头领们自知罪行深重,个个磕头告饶,情愿把不义之财全部充公。

张敞对他们说:“你们只要协助官府捉拿众贼,立功自赎,非但既往不咎,而且还可补为小吏。”头领们听罢张敞的话,一个个惊喜不已。

头领们回家后,设宴欢庆,遍邀同伙入饮。那些窃贼不知是计,一齐赶去赴宴祝贺,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盗首按照在张敞府拟定好的计谋,乘机将每个盗贼后背都涂上红色,好让守候在门外的捕役辨认。盗贼们饮罢辞出,即被捕役一一捉拿。这一下就捕捉数百名盗贼。从此,长安市内社会秩序一新,市无偷盗。

张敞政绩卓著,得到宣帝嘉奖。他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他总要博引古今,拿出合于实际的实施办法,朝中公卿莫不佩服。

数年后,冀州的盗贼十分猖獗。汉宣帝又任命张敞为冀州刺史。

张敞到任后,境内的广川王宫接连发生盗窃案,可是总破不了。张敞派密探侦察盗贼居止之所,并杀掉了贼首。他根据侦察所得的情况了解到,广川王的内弟及同族宗室刘调等人都与盗贼有关系,王宫成了盗贼的庇护所。于是亲自带领冀州的官吏,出动数百辆车,包围了广川王宫,并直接指挥,将刘调等人从宫中搜出,当即统统斩首,悬首级于王宫门外。张敞任冀州一年多,冀州的盗贼使灭迹了。

后来,宣帝又命张敞为太原太守,任职仅一年,便使太原郡秩序井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场中又出了一位治盗高手,他就是南朝齐的吴兴郡太守王敬则。

吴兴郡当时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这里的百姓生活比较富庶,经济也很活跃,自然也就容易滋生盗贼。盗贼们日夜出没,偷盗行为屡禁不止。

身为太守的王敬则为了彻底禁偷,想出一个奇招:他抓来一个小偷,就把他的亲属召集来,当众鞭打他,然后让他天天持帚打扫街路,不使怠废。后来王敬则又宣布:允许小偷“轮岗”,可以举报以前的同伙,来代替代自己扫马路。此事一经传开,当地的其他盗贼深怕被举报出来,都远远地逃走了,治安情况随之大为好转。

再说说于成龙。于成龙,清代山西永宁州人,他为官多年,口碑甚好。康熙皇帝称赞其:“咸称居官清正,实天下廉吏第一”。他还是历史上少有的能臣,为政多年建树甚多。

清朝康熙初年,因黄冈东山一带的老百姓饱受战难之苦,民不聊生,康熙九年于成龙就任黄州府同知,镇守歧亭。歧亭位于大别山南麓,新洲、麻城、红安三县交界处,三不管地带,素有“十八蛮县”之称,白天歹徒打劫,晚上盗贼横行,可官府却置之不理,并不立案。为什么?因为这里的盗贼久盗成性,十分狡猾,难以捕获,又以报复为能事,办盗案十分棘手。若立了盗案,上司就会限期破获,如若到期不能告破,轻则遭斥责,重则丢官治罪。

这样一来,盗贼更是肆无忌惮,往往明火执仗,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抢劫杀人。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上任伊始,于成龙便一改前弊,一方面他总是亲自访察,为了摸清盗情和每一件重大盗案,他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调查疑情,从而对当地盗情了如指掌。他还特意在衣内置一布袋,专放盗贼名单,“自剧贼,偷儿踪迹无不毕具,探袋中勾捕无不得” 。另一方面他命令将接连不断发生的盗案一一上报,并责成各县加紧侦破,违者治罪。

消息传出,各县哗然,大小盗贼看了官府的捕盗告示,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歧亭盗贼俱都从此收手,于成龙“歧亭息盗”的故事至今还流传在鄂东一带。

于成龙对待案犯他主张慎刑,以教为主,采取“宽严并治”和“以盗治盗”的方法,取得突出效果。于成龙推广和完善保甲法,对稳定社会治安,起了根本的作用。于成龙铁面无私,能谋善断,被百姓呼为“于青天”。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升任武昌知府,后升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搞笑帝王:前凉君主为玩乐找含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搞笑,是指有意或无意做出一些举动或者发表一些可笑的言论来,客观上引人发笑。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搞笑者。十六国时期前凉的末代皇帝张天锡就是这样一位搞笑高手。前凉领土大致包括今天甘肃、宁夏西部地区、新疆东部地区及青海的一部分,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当时是历史上的民族大分裂时期,多国并存,强敌虎视。尽

  • 声色晚唐的“异类”:好德胜于好色的两将一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美色是人之天性,对女色尤然,不近女色者世所罕有,连古往今来的圣贤也不例外。孔子曾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告子亦云:“食、色,性也。”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败国亡身。笔者读史时,每读到这类女色祸国的悲剧,都忍不住要为之痛心疾首一番。好在泱泱中华的历史无奇不

  • 廉吏模范孙谦:历代廉吏中最高寿者竟居无其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贵。南北朝时候,有个叫裴昭明的官员,担任始安(今天的桂林)太守,后来三年任满,回京述职,拜见皇上。当时的皇帝齐武帝对朝野弥漫的贪腐风气很不满,就顺口问他:“现在你手上有几套房?”裴昭明回答说:“很惭愧,一套也没有。”齐武帝不信,派人去调查,果然是一套都没有。齐武帝很感慨,对别

  • 明宣宗朱瞻基的孙皇后:对历史作出大贡献的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以男权为中心的中国封建社会,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并真正对历史作出贡献的女性历史人物不多,而作出很大贡献却又被历史埋没的女性,明宣宗的孙皇后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据历史记载,这个孙皇后本不是一个在政治上有野心或者说有抱负的女性,但“天”却降 了大任于她,让她在历史的几个重要关头担当起了中心决策者的大任

  • 揭秘宋孝宗即位之谜:宋孝宗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秀州小官赵子偁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六代后裔,公元1127年10月22日夜里,他有了第二个儿子。据说这个孩子生出来时,满屋子的红光直冲天空。小孩子六岁那年,碰上宋高宗选嗣,在数千人中被挑选上,成了皇位的候选人之一。历尽艰难,他终于登上了皇位,他就是南宋孝宗。宋高宗赵构后宫嫔妃众多,但只有潘贤妃为他生下一

  • 一代雄主苻坚为什么会从巅峰逐渐走向失败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军事案例。交战的双方一个是新兴起的少数民族政权秦朝,一个是汉族偏安政权东晋。交战双方的领导层来看,秦朝是以苻坚为首的政权,东晋是已经亲政的少年天子,主要是谢安主掌朝政。作为战争一方首领,苻坚原本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著名政治家。在他的执政前期由于有著名政治家王

  • 孙权64时33岁太子去世 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得难以言说。更令孙权意想不到的是,太子的死是东吴大乱的序幕。孙登对下属很尊重孙登

  • 真实存在的武林门派:当今中国各大门派及掌门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侠小说中常会提到什么七大门派、九大门派的说法,据说这是中原武林中的名门正派,实力最强代表武林正道的七大(九大)武学社团组织势力,是江湖上第一流的武林大派。此是小说家言,固不可信,只存在于虚构的武侠世界里,虚拟的江湖中。那么,在现实社会里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几大门派呢?还真有。经过官方认可,确有武术研习

  •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 深谋远虑的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昏君,丧邦之庸人”。阿斗真的扶不起吗?他真的是个昏庸、愚钝甚至有

  • 奇特的皇帝汉文帝:皇帝不贪享受却以勤俭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