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百折不挠的孟明视:三战三败终于击败晋国

百折不挠的孟明视:三战三败终于击败晋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33 更新时间:2023/12/23 11:33:11

百里奚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世人称其为五羖大夫。秦穆公慧眼识珠,用了5张羊皮的价钱把他从楚国赎回,拜为宰相。百里奚此生可能真的与羊皮等货物分不开,他的儿子孟明视在他几十年之后攻打郑国,结果被郑国的商人弦高用“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吓退。5张羊皮换来了一个百里奚;“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成就了孟明视。两人真不愧是爷俩。

秦穆公凭着日渐强盛的国力,欲争霸中原,而东出道路却为晋国所扼。周襄二十四年,秦穆公得知郑、晋国君新丧,欲出兵越晋境偷袭郑国。主政大夫蹇叔认为,师出无名,且孤军远道袭郑,必为晋国所乘,不主张出兵。穆公不听,执意袭郑。晋襄公及其谋臣为维护霸业,决心乘机打击秦国。秦军往返必经崤山,而此山峻壁绝涧,唯东、西二崤间有一蜿蜒小道。晋国确定先不惊动秦军以骄其志,待其疲惫回师,于崤山险地设伏歼灭之。

十二月,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出雍都,穿越崤山隘道,偷越晋国南境,于次年二月抵滑。恰遇郑国商人弦高赴周贩牛,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假郑君之命,用“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师。孟明视等见弦高犒师,以为郑已有备,不再前进,灭掉滑国后返回秦国。

晋国侦知秦师返归,即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晋军为主力,击秦军前部;以姜戎断其退路。秦军因东出途中未遇任何抵抗而傲慢松懈,孟明视等不作防范,率军径入崤山。四月十三,晋军见秦军全部进入设伏地域,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着丧服督战,全歼秦军,俘孟明视等三将。

这场战役史称:崤山之战。此战,晋军针对秦军政治上的被动、作战指挥上的侥幸,选择有利时机、有利地形实施攻击,取得阻遏秦国东向争霸的决定性胜利。

同样这场战争也成为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的人生转折,崤山之战后的第二年,他们又出兵晋国,结果在彭衙败阵,史称“彭衙之战”。崤山之战后的第三年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率领秦军打败了晋国,威震西戎,有二十来个小国和部族都争先恐后地归附了秦国,使秦国扩地千里,成了西戎的霸主。周襄王派大臣召公赏给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他为西方的霸主。

三个先被骗后被俘再战败的将军终于赢得了胜利,我们在读史的这一刻应该学习秦穆公的信人不疑,更应该向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这三位屡败屡战的将军学习他们永不放弃,越挫越勇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国丞相李斯最后为什么会败:小吏生涯毁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不让李斯当丞相,秦始皇为什么杀李斯,秦国丞相是谁

    公元前208年的七月,咸阳市场挤满了围观的人。前丞相李斯,因“叛国罪”而被诛灭三族,这一天,是他和小儿子腰斩于市的日子。临刑前,李斯叹着气问儿子:“现在想跟你一起回上蔡的老家,领着自家的黄狗,出东门追野兔,还能行吗?”父子二人相拥大哭。此刻才想起上蔡的平静时光,为时晚矣。两只老鼠,两种人生上蔡是楚国

  • 秦为什么能灭六国:变法后的人才储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为什么秦只灭了六国就统一了,为什么变法在秦最为成功,六国分秦为什么失败了

    春秋战国的历史实际上是秦霸诸侯而终制六合的历史。对于秦灭六国,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终。“国以人兴,政以才治”。我认为秦之所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关键在于敢用人,善用人。按《史记》记载:秦乃颛顼之裔,其后人名皋陶……其后有非子者因善养马而被周孝王封为秦之地。当时秦地处偏

  • 盗嫂偷金的陈平为何被重用:连韩信都被他蒙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盗嫂之徒,杨逍对张无忌是否忠心,单雄信和李世民什么仇

    一个好汉三个帮,每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免不了有一大帮文臣武将来辅佐,很多辅佐功臣也都会同那些个“X太祖”一样彪炳史册,他们中间有战功卓著的,有运筹帷幄的,有举贤任能的,反正都有“一技之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还不能忘了一个专业,那就是专门玩“阴谋权术”的,有时这种“专家” 的功劳恐

  • 项羽只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关键时候他能狠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有勇无谋的人有哪些,项羽并非有勇无谋而是太年轻,项羽吕马童

    提起项羽,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强悍这个词,当得一个霸字,项羽自己也这么认为。反秦战争胜利,项羽 “封立王侯,政由羽出”,自称“西楚霸王”。这里,“霸王”这两个字,第一的意味似乎更浓一些。在王爵中坐第一把交椅的,不就是第一吗?为了这把交椅,项羽确实下了狠功夫。项羽第一次下狠功夫是在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起义

  • 乱世出英雄:明太祖朱元璋的大明开国十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乱世出英雄还是英雄出乱世,为什么只有乱世出英雄,明朝朱元璋开国功臣排名

    导读:可能大家都明白,要排定这种名次还是很难的,这既要考虑朱元璋的用人问题,还要综合考虑将领的个人因素。朱元璋用人多疑,他是既看能力,也看忠诚度,而且他一般不会连续让一位大将执掌重兵去建立巨大的功勋——这样就给了某些能力较次一点的将领建功的机会。所以,我所排定的这一名单只能算是一个参考,其实大家心中

  • 清官离任是明镜:只有离任仍然清廉如水才是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平乐·春风依旧,历史上清正廉洁的清官,清廉的官还有吗

    “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这首打油诗,对贪官污吏的形象进行了惟妙惟肖的讽刺。官员离任时,最能看出其是否清廉。历史上许多清官在离任时给人民留下一个清廉的背影,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骑着毛驴一身轻。“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乾隆年间任山东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知

  • 海瑞是明察秋毫的的清官?明察秋毫起码谈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海瑞是清官但是是好官吗,明察秋毫不见舆薪,海瑞哪朝人

    海瑞罢官是作家吴晗发表的一部京剧,里面描述的是海瑞敢于说真话,不惜付出自己生命的故事,一个为官清廉的海瑞就出现在大家的印象中,近一些年来随着探讨的深入,海瑞的光辉形象却大打折扣。首先,在断案技巧上,海瑞不能明察秋毫,料事如神。对于那些疑案,他不是慎重调查,而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

  • 弃用清官海瑞的张居正:他为什么不用清流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评价海瑞,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没有梁启超,曾国藩能推翻清朝吗

    张居正,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如果没有当年明月认定王阳明为“明朝一哥”,估计明朝再没有比张居正更适合这个称号的人了。张居正由寒塘草舍经历近三十年的官场沉浮终于登上首辅的宝座,后人称他为“救时宰相”。他在主政时期内大刀阔斧,破除一切阻力进行改革:实行“考成法”,去除吏治弊政,使得

  • 海笔架和拗县令:明朝海瑞为何会成为清流模范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瑞真的是清官吗,小县令,清朝迁海令

    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儒学担任教谕一职,是海瑞仕途的起点,而他在这一时期获得的“笔架博士”的外号正好彰显了他为人为官的性格特征,他后来的仕途发展和受挫大致上都是因为这种不事权贵不懂阿谀的性格。海瑞虽然性格狂狷、执拗,但是担任南平县儒学教谕四年的功绩有目共睹,因此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天被擢升为浙

  • 揭秘真实包公:本是面目清秀白脸长须的白面小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戏台上的包公,是个大黑脸,黑额白眉,额心上描一白月,加上长长的黑髯口,乌黑的官帽蟒袍,唱起来声若洪钟,底气十足,整一个性情耿直,疾恶如仇的“黑煞星”模样!自宋以来,包公这粗犷豪爽的形象已被民间认可,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包青天”。殊不料,我脑海的这个形象,竟在一次旅途中被推翻了。那是在开封,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