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人们的10种非正常死亡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人们的10种非正常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1/17 10:57:33

导读:翻开历史,十个中国文人,起码有六个都死得不太正常。我在《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对古今40位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进行了描述再现,揭开他们一些不为俗世所知的东西。总结下来,中国自古以来非正常死亡的文人大概有十种死法。(排名不分先后)

10愚笨而死的

文人总是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处人与事往往笨拙幼稚。这本书中,我认为最笨的代表性人物莫过于李清照和方孝孺。18岁的官二代李清照就嫁给官二代赵明诚,庆幸的是丈夫不是纨绔子弟,他们象牙塔里的爱情抵不上乱世的摧毁,赵明诚后来竟然抛下李清照独自一人私奔了,爱情有什么用,终究都是自私的男人。如果这次教训也算无奈的话,那么后来她闪婚嫁给骗子张汝舟就是十足的愚蠢之举,闪婚闪离,百日婚姻,自己还因为检举张汝舟入狱,最终国破家亡,无依无靠,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寂寞地死在江南。一生“寻寻觅觅”,终究还是“冷冷清清”,笨到“人比黄花瘦”。

知识分子愣头青代表方孝孺,虽是读书种子,但是愚笨如一只老年愤青,误了建文帝不说,自己还跟朱棣堂前辩论,不识时务倒罢了,还拉着847个亲戚与他陪葬,以此留得青史名,我认为终究不光彩。

9狂骄而死的

文人狂骄,自古使然,有才之人,必有个性。然有才之人,狂傲得忘记自己是谁,必然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谢灵运太狂了,最终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临刑一刻,他还不忘为自己的人生最后秀一把,要求把他的胡须剪下来,施舍给南海袛洹寺,作为塑维摩诘罗汉像时用。只可惜,到了唐朝,淫乱的安乐公主突发奇想,一把揪下他那保存在罗汉下巴上苟活了几百年的胡须,用来“斗草”。不知道狂妄的诗人,地下若有知,是否揪毛自悲?

李白,败尽家业,几度更妻,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进入仕途,甚至他身上的狂放气息都不由得让人怀疑。这种气息,是他故意营造的,还是与生俱来的,也许他自己也无从知晓。诗人的死,应该是浪漫的。后人们自然不会让李白死在床上,一说他醉酒泛舟江上,俯身追月,一去不回;一说他看到江上的月影,以为九霄云外的天庭有使者来接他,跃入江中,有去无回。——看来附会如此传奇的后人,也觉得李白这一生做诗一流,做人一般吧。

8惭愧而死的

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但文人似乎都有强烈的自尊心,文人更是乱七八糟矛盾的综合体。62岁的吴梅村死了,死于病,死于没完没了的惊惧,死于内心的“崇祯情结”。他一生都被推着走,崇祯是他的知遇皇帝,崇祯吊死在景山之后,他本来是要以身殉主的,一念之差,苟活下来,在南明弘光政权下做事。到了顺治九年,又被推荐入京。一身事三主,是他一生的纠结和污点。他如此压抑地活到了花甲之年,悔恨和自赎让他郁郁寡欢,罪够他受的。

最没出息的我认为是李煜,虽然他是被宋太宗牵机药慢慢毒死的,但我始终认为他应该死于惭愧。作为一个男人,写上那么多风花雪月,却保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美艳绝伦的小周后,不是每天晚上侍奉在他的床旁,而是一顶翠轿,抬入行伍出身的宋太宗的房里遭其蹂躏。这样的屈辱和偷安活着还有何意义?

7殉道而死的

尽管是“罗王交恶”让王国维生活无所依托,但是眼花缭乱的革命让单纯书生无法适应。他觉得时代变化太快,已经丢掉了灵魂。那样,活着对他就是一种折磨,不如带着旧记忆,永远沉静到湖底。海子的死则是殉诗,他经历了最坏的时代,经历了最好的时代,再回到一个莫名其妙的时代,不想再和这世界纠缠下去了。

6愤怒而死的

也许,殉道而死是一种懦弱,那么愤怒而死则是文人的一种天性和抗争。仲夏的一个凌晨,年近古稀、遍体鳞伤的老舍先生独自走出了生活了16年的百花小院,来到德胜门外城西北角上的太平湖,在太平湖边坐了整整一天和大半个夜晚,然后步入湖水自尽。没有人知道,在老舍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坐在太平湖边都想了些什么。但我想,他死时胸中是充盈着愤怒,于是决定不再罗嗦,从此与阳世所有的丑恶决裂。

傅雷和夫人也是这样的心情吧,写下最后一封家信,交待了身后事。初秋的凌晨从从容容、坦坦荡荡地含恨离世。“世道苍凉,再玩下去又有何意义!”

5被生活逼死的

为家庭生活计,诗人朱湘在外留学,学业未完,就匆匆回国,后又飘泊辗转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于1933年12月5日晨在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自杀前还朗诵过德国诗人海涅的诗。——理想和生活总是差距甚远。顾城在中国是宠儿,去了新西兰则成了弃儿,生活抛弃了他,他向妻和自己举起了斧头。

4为女人而死的

古往今来,例子太多。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的龚自珍死亡方式是“暴卒”,被人下了鹤顶红。终究是偷情得罪了那个戴绿帽子的人。徐志摩死得浪漫,但也是为了女人,为了陆小曼不断上涨的开支,他需要辗转南北教书授课,为了捧场林微因,最终机毁人亡。甚至雨巷诗人戴望舒,从来就没遇到过一个丁香般的姑娘,他一生被三个女人耍来耍去,悲苦一生,致命伤害,最终早早弃世。

3不良生活习惯而死的

吴研人一生匆忙,经他手办起来的刊和报,名目繁多,有数十种之多,每天估计工作时间也要超过16个小时,生活习惯也不好,要么不死,一死就猝死。

苏曼苏死得更有个性。死因竟是饮食无节制,吃糖过多所致。即使在住院期间,医生对他的饮食严加控制,不准吸烟(他一天竟能吸大雪茄二三十支)、不准吃糖和喝牛奶可可。几天下来,他难以忍受,终于逃出医院,去街上大吃八宝饭、年糕、栗子和冰淇淋,结果导致肠胃病加剧。死后,在他的床下,枕旁找出不少糖果纸。

2庸医致死的

和许多其他百姓一样,历史上死于庸医之手的文人也是数不胜数。36岁高龄的庐隐因为难产子宫破裂而死。她的死完全是由于庸医所误,当她生命垂危之际,却劝阻丈夫不要告庸医:“算了,不要去告了,人已死了,告他又有什么用呢?”

萧红也遭遇了类似倒霉事,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终于临终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等遗言,31岁与世长辞。

1悬疑而死的

把所有很多搞不清怎么死的文人都归在这一类,三毛究竟怎么死的没有一个明确答案,张爱玲一人孤独地死在异乡的小屋里,又有怎样的临终思绪,大概都不得而知,大概还要争论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文种为何被勾践赐死?勾践灭吴后为什么要杀文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越国一举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滞留于越国为相。在要和平还是要成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最为强烈的冲突!当勾践以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同样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

  • 揭秘:大清朝光绪皇帝为何被叫做“小胆儿天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同治十年(1871年)六月二十八日,一向恬静的醇亲王府突然活跃起来,王爷的嫡福晋(即夫人)生了贵子。醇亲王十分高兴,给孩子起名叫载湉,希望儿子能像自家府邸旁的太平湖水那样平平静静地度过一生。然而命运却没有按名字所寓意的那样运转。载湉具有十足的皇族血统,他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帝旻宁的第七子,咸

  • 揭秘:清朝史上康熙皇帝为何不给孝庄文皇后建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庄文皇后死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道遗嘱,她以皇太极入葬很久,卑不动尊,留恋顺治帝和康熙帝为理由,要求将自己葬在遵化的孝陵附近。孝庄文皇后的遗嘱,给康熙帝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按遗嘱办吧,明显违背祖制;按祖制办吧,又违背了祖母的遗嘱。玄烨不愧是康熙

  • 还原史上真实的鳌拜:少年康熙为何执意铲除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历史剧的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鳌拜这个名字也几乎是家喻户晓。在历史上,鳌拜不仅确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历史上的鳌拜,其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呢?鳌拜,生年不详,卒于康熙八年(1669),满洲镶黄旗人。他的叔父费英东早年追随努尔哈赤起兵

  • 宋太祖赵匡胤神秘之死和宋太宗赵光义上台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子启,即开始了帝王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先河。从此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既有子嗣而拱手将皇位传与他人的事件。但是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公元976年(宋开宝九年),赵匡胤年方

  • 《水浒传》结局最好的一个:浪子燕青的完美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燕青是《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绰号“浪子”,直隶大名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是卢俊义的心腹亲随,会吹箫唱曲,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杨之功,平方腊后,燕青感于政治纷争复杂难测,便独自隐退。浪子燕青的出场可谓姗姗来迟,第六十一回才现身,而且身份仅是卢俊义的一个家奴。三十六天罡中,比燕青出场迟的

  • 郑和下西洋管了多少闲事?七下西洋都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405年7月11日,郑和始下西洋。郑和,本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叫马和、马三宝,云南昆阳人,他是打开从中国到东非航道的第一人,其率船队七下“西洋”,先后访问了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赤道以南和麻林地(今肯尼亚的马林迪)和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这七下西洋,又都做了些什么?

  • 揭秘国军最风流的上将:90岁高龄娶17岁少女为妾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杨森逃到成都。不久由成都飞台湾。此后受到蒋介石器重,委任为台湾“总统府上将国策顾问”,并长时期分管体育运动。杨森长寿,体健,70岁时学会驾驶教练飞机而轰动台湾。86岁登上海拔4000米高的玉山。90岁大寿时,就在生日会上,杨森对四川同乡、国民党元老张群叹道:“我

  • 揭秘红楼梦最完美老婆是谁?谁对男人最有杀伤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红楼梦》中可谓美女如云,佳丽众多,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挑花眼,这里面能取回家当老婆的可寥寥无几,而且一旦取错了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打掉牙往肚子里咽。到底谁是您心目中的完美老婆呢?小编将为您解析四个颇具特色的红楼人物。人物一:王熙凤——最佳完美老婆 男人之首选王熙凤是贾府这个没落家族里最有生命力的,可以

  • 揭秘:才貌俱佳的班婕妤为何敌不过赵飞燕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以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捐弃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汉代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祖姑班婕妤,也是个有才华的文学家。班婕妤名班姬,少有才学,善辞赋,汉成帝时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不久立为婕妤,故后人称为班婕妤,又作倢伃。她的作品《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