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宋太宗即位后如何杀掉自己弟弟的?

揭秘:宋太宗即位后如何杀掉自己弟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14 更新时间:2024/1/20 3:47:14

宋太宗一生挥之不去的就是夺位之后的疑虑,他致力于开创自己的天下,即位之后等不到第二年,立刻改元,就是极端不自信,努力造成既成事实。又把自己的名字赵光义改为赵炅,炅,和光同义,明亮的意思,可是没有了原来的排行意义,看或许太宗心中不想让世人把自己仅仅看成是赵匡胤的弟弟,而希望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君王。可惜后人还是称其为赵光义,真是徒劳呢。

夺位的事情就不赘述了,在夺位之后,如何缓和矛盾,坐稳龙椅,是赵光义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网络配图

这个问题赵光义解决的很不错,太宗继位后,大封群臣,尤其对赵匡胤的儿女和赵廷美特别优待,安抚自己的敌对派。毕竟秦王赵廷美手握重权,而宋皇后和赵德昭等人也有一大批自己的人马。太宗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如赵普、向拱、高怀德、冯继业和张美等,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以防和赵德昭等人勾结。而当时的宰相卢多逊等人,和太宗关系密切,早在藩邸,太宗就刻意结交,卢多逊也成为太宗朝的第一位宰相,风光了好几年。太宗又把自己的心腹如程羽、贾琰、陈从信、张平等人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慢慢替换太祖朝的大臣。

而赵普因为权力过大,在太祖晚年已经罢相,赵普和太宗关系不和,据传是太祖问起皇位继承问题时,赵普说了太宗的一些坏话。在两人和好之后,赵普当然说一切都是谣传,自己怎么会说太宗坏话,肯定是政敌卢多逊造谣。而太宗也不再深究。事实呢,我想,在当初赵普追随宋太祖的时候,自然一切围绕太祖考虑,而赵光义正是太祖晚年最大的政治对手,也是威胁到太祖皇子赵德昭继承皇位的最大障碍,说一些“坏话”完全合理。

不过,安抚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斩草除根,让赵廷美、赵德昭兄弟从眼前彻底消失。而恰在太宗苦无良策的时候,赵普上书,表示自己曾经在杜太后临终之时参与“金匮预盟”,是现在唯一的最好的证人。于是太宗把赵普调回京师,两人密谋,一拍即合,以往的种种分歧,风流云散。赵普一生追求权力,在权力边缘的日子是危险的也是他不能容忍的。而赵普的加盟,也让太宗对太祖的众多旧臣有了最有号召力的旗帜,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得位不正的尴尬局面。

于是两人合谋出台了“金匮预盟”,说杜太后临终之时,考虑到五代尤其是后周失去王位世因为国无长君,因此遗命赵匡胤百年之后传位其弟赵光义,赵光义传赵廷美,赵廷美再传赵德昭、赵德芳。金匮预盟使太宗朝初年蠢蠢欲动的反对派暂时的平静下来,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希望。

几年之后,太宗权势稳固,就深感“金匮预盟”是自己百年之后最大的祸患,群臣以为太宗皇帝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赵廷美、赵德昭等,两位的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强大,成为威胁到太宗统治的主要力量。“金匮预盟”只是权宜之计,而且兄终弟及的弊端,太宗比谁都清楚,而发生在赵德昭身上的一件事情更加深了太宗的忧虑。

网络配图

太宗征辽时,赵德昭从征幽州。高梁河之战,宋军惨败,太宗只身逃脱,不知所踪。这时有人商议立德昭为帝。后来,太宗生还,此事便作罢。班师回京后,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对之前平定北汉的功臣也不进行封赏,将士们不免议论纷纷。德昭便为将士们请赏,认为即使与辽作战失败了,还是应该赏赐平北汉有功的将领。太宗听后很不高兴,就说:“待你做了皇帝再赏赐也不迟。”此言一出,赵德昭惶恐万分,低头垂泪,默然而出。

众将拥立赵德昭称帝,成为太宗皇帝心头无法忍受的刺痛,而太宗的话语也撕裂了两人表面的和睦。在不久之后,赵德昭莫名死亡,是自杀?是他杀?无论赵德昭具体如何死的,太宗都难辞其咎。而在两年之后,赵德芳又莫名死去。

毕竟赵德昭和赵德芳仅仅是少年皇子,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军,手握大权的宰辅没有密切的联系,除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而赵廷美就不同了。赵廷美多年为官,身居高位,而且在太宗即位之后担任开封府尹要职,身边有一大群中枢要员。

网络配图

而赵普的加入让太宗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赵普和卢多逊素来不和,刚好查到卢多逊和赵廷美的来往信函,宰相和王爷之间的信件来往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但私下往来有违朝廷制度。于是赵普状告卢多逊沟通赵廷美,意图不轨,并且卢多逊在信中说希望太宗皇帝早日晏驾,赵廷美尽早登基,而赵廷美虽然表面斥责,却赠送弓箭以示赏赐。太宗闻言大怒。而太宗的一些心腹也纷纷举报赵廷美意图谋反,一时之间,朝廷上下风声鹤唳。

太宗当然是个明白人,抓住大好时机大做文章,虽然赵廷美谋反最终也没找到切实的证据,但是在朝廷上下已经有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且和宰辅私下往来确实有违制度,于是罢黜赵廷美开封府尹,迁居西京、房州。赵廷美虽有不满,但自己与大义有亏,只能忍气吞声。而太宗步步紧逼,授意当地官员,加紧监管,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向太宗密奏。984年,赵廷美忧愤成疾,最终病逝。

至此,太宗最终解决了自己的即位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杀人狂魔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乞丐出身,朱元璋成功的秘诀,狂魔

    明太祖朱元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残暴。当朱元璋还是朱重八时他绝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他会变得如此嗜血——杀掉那么多人,而且那些人都是曾经跟他打江山的兄弟、朋友、下属。就像朱重八还是一个要饭的时候,他也万万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它会一统天下,成为皇帝。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贱的皇帝,其他的开国皇帝大多是

  • 刘备为何一定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顾茅庐之前的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卧龙,三国里三顾茅庐是请诸葛亮出山吗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诸葛亮在其中虽算佼佼者,但也不是最厉害的一个。可是刘备偏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帮忙夺取天下。这其中不免让人疑惑,刘备为什么一定要三顾茅庐选诸葛亮作为辅佐人呢?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两个人当时的处境。网络配图据史书记载,在今天隆中的半山腰上,有一处凉亭,名叫“抱膝亭”。由于尚未发

  • 明代宗朱祁钰 生前遭夺门之变死后没能入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钰夺门之变后有没有机会,朱祁钰死因,夺门之变朱祁钰下场

    朱祁钰其实是明朝皇帝中比较尴尬的一个。大明总共有十六位皇帝,十三陵是大明皇帝的墓葬群,顾名思义其中葬了十三位皇帝,意即,只有三位皇帝没能入皇陵。是哪三位呢?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死后葬在都城南京的明孝陵;一个是建文帝朱允炆,他由于下落不明没有陵墓。明十三陵始建于永乐年间,所以明初两位皇帝没能入皇陵天

  • 康熙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揭秘四大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辅政,康熙皇帝有几位皇子,康熙时的四大辅臣

    明末长达40多年的战乱,终于在清顺治皇帝时期结束。顺治皇帝就是皇太极最年幼的儿子福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时,多尔滚被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多尔滚独揽朝政,而幼小的福临只不过是个摆设。公元1650年,即顺治七年,多尔滚在古北口外打猎时,不慎坠马受伤,后病情恶化,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

  • 解密:诸葛亮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害了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有多厉害,诸葛亮为什么收姜维做徒弟,姜维厉害吗

    姜维是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最为倚重的名将,但是诸葛亮的一句话竟在数十年后害了姜维。这次伤害让姜维吃下了北伐的最大败仗,钟会在其《移蜀将吏士民檄 》中有一句:段谷侯和沮伤之气,难以敌堂堂之阵。段谷之战,姜维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姜维也因为这次败仗自贬三级,从大将军到后将军。可以这么说,段谷之战对蜀国的影响不

  • 大贪官和珅的官宦生涯 最终死于嘉庆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

  • 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曾悬于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果诸葛亮多活二十年,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少年诸葛亮电视剧

    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多辆车,财富外露,引起阴平及其部卒的贪心,“士卒利嵩财宝”,结果在华、费这一带杀了曹老太公全家,其中包括曹嵩的幼子曹德,财货被抢劫一空。然

  • 揭秘康熙孝庄祖孙情:相依为命几十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庄为什么喜欢玄烨,孝庄陪了康熙多少年,康熙和孝庄的关系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隆,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她对清朝贡献大,故事也多。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种种传闻和故事。传闻最广的,当今家喻户晓的是所谓“太

  • 揭秘: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祁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没有的皇帝,大明十六帝为什么只有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就

  • 揭秘:为什么说管仲射箭只打中了六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斯被公牛交易落泪,射箭怎么打得准,管仲在外交打出了什么旗帜

    话说公孙无知杀死了自己的堂兄弟齐襄公以后,自己当了头儿。世事难料,又过了一年,公孙也走上了被手下所杀的不归路。这次,齐国可乱套喽,一时间成了没娘的孩儿。这样下去怎么行?国不可一日无君呀!于是,齐国一个管事儿的名叫高傒的人出面了,由于他与齐厘(xi即僖)公的老三儿子姜小白是发小,关系相当不错。所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