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奸臣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明朝奸臣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15 更新时间:2024/1/20 9:37:04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魏忠贤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恶不作、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他是明朝末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宦官。他的发迹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政治手腕,当然也离不开皇帝明熹宗的提携。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一、魏忠贤的发迹史

魏忠贤本来是一介草民,混迹于街头,迷恋酒色,为了生计,他自己动手阉了自己,为的是能进宫混口饭吃。

魏忠贤虽然不识字,但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挥刀自宫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进宫做一个太监。他22岁进宫,当时服侍的就是后来的明熹宗朱由校,主仆两人的关系非常要好,魏忠贤也一直对这位少主忠心耿耿,加上他会拍须溜马,朱由校包括朝廷上下百官群臣,都对魏忠贤高看一眼。

公元1620年,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在一个月内先后驾崩,朱由校随即继位,是为明熹宗。此后,魏忠贤与客氏备受明熹宗宠爱。

二、木匠皇帝的提携

“魏忠贤”这个名字是熹宗朱由校赐封,寓意忠心、贤达。魏忠贤也没有辜负熹宗对自己的厚爱,他确实忠心不二,而且经常为熹宗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了解大明历史我们知道,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个木匠皇帝,因为他不思朝政,喜欢钻研木匠活。如此一来,皇帝的一些事务就全权交给魏忠贤打理了,所以,魏忠贤的权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魏忠贤自进宫以来顺风顺水,加上皇帝的信任与提携,他创造了著名的阉党,耳目遍布朝廷上下,对他巴结奉承之人不计其数,当然对他恨之入骨者也大有人在,魏忠贤一时间权倾朝野、无人敢敌。

三、阉党作乱祸国殃民

要说明末的皇帝不作为,除了自身腐败之外,就是阉党作乱、东林党搅局。

随着魏忠贤权力的与日俱增,他的党羽迫害忠良、无恶不作,与东林党也水火不容。东林党是文官集团,一开始就是一些文人雅士发牢骚、妄议时局的群体,后来逐渐发展为集团势力,还时不时地威胁皇帝,所以皇帝经常用东厂来钳制东林党势力,明末这两大集团,把大明拖进了覆亡的深水区,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公元1624年到1627年,是魏忠贤最得势的三年,在朝廷内外,人们都称呼他为“九千岁”,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那么如此罪恶不赦的一个人,是不是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我们知道,明末时期,努尔哈赤的死,还有大明与后金的诸多战役,都发生在魏忠贤得势的这几年。魏忠贤虽然曾是一介草民,但他很有心计,也深谙军事策略,他知道辽东地区对大明的重要性,于是他对辽东区域的战略防御是非常上心的。

魏忠贤很会敛财,而且手段强硬,即便是明末灾荒连连,他依然能有办法搞到钱,所以对于重要战事和防御,魏忠贤都有办法应付,所以站在皇帝的角度上,魏忠贤是忠心为主,并无二心。

由于魏忠贤的大肆敛财,不免伤及东林党利益,所以他们一直视魏忠贤为眼中钉、肉中刺,后来随着崇祯帝的上位,魏忠贤被列“十宗罪”,后来被迫自缢而死。

魏忠贤是明朝宦官登峰造极特权的持有者,他的专断擅权、排除异己,一度为明熹宗扫清了政治屏障、肃清异己党羽,但他的大肆敛财、残害忠良也是他一生抹不去的暗黑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史涣,不可忽视的曹魏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那个时代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功绩不差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的曹魏名将史涣。史涣(?-209年),字公刘,豫州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曹操是老乡。史涣年少雄气英发,成为了一名游侠

  •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

  •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故事吧。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

  • “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都致力于创作七言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的故事吧。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诗人最多,诗歌也最多。同时,盛唐时期诗歌已经成熟和

  • 历史上的赵普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意即只要是人才,终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赵普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话的正确性。赵普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赵匡胤相识并结为朋友

  •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

  • 张养浩:元代名臣,因操劳过度而卒于任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元代名臣之一,也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诗歌成就也颇高,能与“原始四大家”相媲美。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养浩的故事吧。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 郭子仪死后祖坟为何会被挖?他和鱼朝恩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慌忙逃往蜀地,太子李亨逐北上灵武称帝,此后宦官鱼朝恩得到重用。于此同时,郭子仪等武将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堪称首功。然而,郭子仪显

  • 在刘备之前率军攻占益州前,孙权为何没有抢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

  • 文鸳三国时期知名度不高的文鸳,他的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大家一定会记得不少武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拥有统领军队的武将就是最大的资本。而三国的乱世,从来也不缺少武将。无论是号称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还是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赵云,又或者是东吴帐中的太史慈,都为这个乱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