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管道昇:用才华与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婚姻,也赢得了千古美名

管道昇:用才华与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婚姻,也赢得了千古美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27 更新时间:2024/1/19 13:50:31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元代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与卫夫人(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侬词》

元·管道昇

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诗句温婉朴实,似娓娓道来,却又绵里藏针、铿锵有力。在这个尘世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不能容纳第三个人的介入。这就是元代著名的管夫人写给想要纳妾的丈夫赵孟的诗,立场坚定的表明,绝不容他纳妾。这一世,生同衾、死同椁,再无其他选择。赵孟也被这首诗深深打动,再无提起过纳妾一事。

几千年前的汉代才女卓文君曾写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她以一首《白头吟》唤回了夫君的爱,赢回了自己的婚姻。千百年后,管道昇亦是用这首《我侬词》打消了赵孟纳妾的心,为自己赢来了“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

幸福与智慧无关,但智慧往往能赢得幸福,尤其是婚姻中的女人。网上曾有一段话:“人生有很多战场,婚姻是女人的战场之一,打赢了都是王者归来;打输了都是灰头土脸,聪明的女人需要智慧的驭夫攻略。”管夫人无疑是那个归来的王者,她用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婚姻,赢得了爱情,也赢得了千古流传的美名。

管道昇从小天资过人,聪明灵慧,且性格开朗,知书达理。诗文书画等,不曾拜师学习,却亦样样精通,可见其天赋极高,绝顶聪明。

管道昇聪颖敏慧,很有主见,而且父母也开明通达,不想女儿草草出嫁,委屈一生,故此直到年近三十,管道昇还待字闺中。但她并不着急,而是用这难得自由的女儿时光,博览群书,韬光养晦,为今后的成就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据说,因管道昇画的一幅修竹图,成就了管赵的一世姻缘。赵孟本是绘画中的行家,没想到竟然还有一小女子的修竹画的如此精妙,倾佩加上好奇,终于他们走到了一起。

从此,他们琴瑟和鸣,相得益彰。闲来斗诗作画,饮酒对歌,既有生活的乐趣,又不乏精神的交流,一对完美和谐的神仙眷侣。赵孟曾给寄诗给友人:

山妻对饮唱渔歌,唱罢渔歌道气多。

风定云收中夜静,满天明月浸寒波。

管道昇不仅才华绝代,而且温柔贤淑,既是贤妻亦是良母,将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不忘悉心栽培子孙后代,得以使“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出了七个大画家。其中次子赵雍,亦是书画了得,传世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这都是与管道昇的敦敦教导离不开的。

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

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

这是管道昇的一首《题画竹》,借助森森竹笋诉说了对儿女们的殷殷期望,透着浓浓母爱与师情,这位亦母亦师的女人,将一腔心血都付与了家与儿女们。

繁琐的家事与不辍的学习,加上年岁的渐长,管道昇的精力不济,容颜日渐憔悴,再无往日的娇艳,犹如花儿过了盛期,只剩下日渐枯萎。

每个女人都会在意自己的容颜,看着容颜不再,心底都会有一丝莫名的恐慌。管道昇亦是女人,曾经的光彩照人,如今的沧桑满面,她亦是心内唏嘘。

此时的赵孟正出任江浙儒学提举,夫妻两地分居。对丈夫的浓浓思念和对容颜易逝的无奈,她提笔赋小诗一首,寄给他乡的丈夫:

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来。

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

夫君走时刚刚栽的竹子,现在竹子已经长成了竹林,夫君却还未归来,心中的思念如水波荡漾,晕开了一片涟漪。花谢花开,红颜却转瞬不再,我已年老色衰,再无往日娇艳,你还会像原来那么爱我吗?

其实这也是太多中年女人的心声,只是在那个男人主宰世界的时代,很少有几个女人敢于这么直面的表白。但管道昇毕竟不是平凡的女人,她将自己的爱,自己的情,自己的忧,都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出来,活得真实而热烈。

延佑四年,赵孟被封为魏国公,管道昇被册封为魏国夫人,故此世称她为“管夫人”。尽管之后的赵孟官居一品,贵不可及,她亦享受着世间无几人能及的荣华,可她在意的并非这些。她更向往能与赵孟双宿双飞,一起畅谈诗词,潜心书画。而且,她明白元朝这个尚武的朝代,文人并不能放手施展才华,所以她多次劝赵孟归隐。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

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

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她羡慕陶渊明那样的归隐田园的生活,希望夫君能远离朝堂,归回山林,一起吟诗作画,做一个潇洒闲人。功名利禄又能怎样?吟风弄月,溪边垂钓才是幸福。

这是一个奇女子,也是一个清雅之人,不被世俗所污浊,清清淡淡求生活的女人。

然而她终究未能圆了自己清风明月的田园梦,她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于南归的途中。从此,一代才女香消玉殒,赵孟伤心欲绝,亲手撰写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有才略,聪明过人。亦能书,为词章,作墨竹,笔意清绝。夫人天资开朗,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文中充满了对爱妻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也给了妻子艺术人生的一个公正评价和崇高的敬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奸臣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忠贤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恶不作、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他是明朝末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宦官。他的发迹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政治手腕,当然也离不开皇帝明熹宗的提携。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 历史上的史涣,不可忽视的曹魏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那个时代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功绩不差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的曹魏名将史涣。史涣(?-209年),字公刘,豫州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曹操是老乡。史涣年少雄气英发,成为了一名游侠

  •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

  •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故事吧。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

  • “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都致力于创作七言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的故事吧。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诗人最多,诗歌也最多。同时,盛唐时期诗歌已经成熟和

  • 历史上的赵普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意即只要是人才,终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赵普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话的正确性。赵普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赵匡胤相识并结为朋友

  •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

  • 张养浩:元代名臣,因操劳过度而卒于任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元代名臣之一,也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诗歌成就也颇高,能与“原始四大家”相媲美。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养浩的故事吧。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 郭子仪死后祖坟为何会被挖?他和鱼朝恩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慌忙逃往蜀地,太子李亨逐北上灵武称帝,此后宦官鱼朝恩得到重用。于此同时,郭子仪等武将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堪称首功。然而,郭子仪显

  • 在刘备之前率军攻占益州前,孙权为何没有抢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