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广为何要自杀?李广自杀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李广为何要自杀?李广自杀与汉武帝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4/1/17 13:11:32

汉武帝在反击匈奴侵犯掠夺的长期作战中,有一位勇敢机智、很会打仗、精于骑射的三朝老将军立下过很大的功劳。他的名字叫李广

李广打起匈奴来,骑马奔跑像飞一样,箭又射得准。匈奴贵族和骑兵,知道李广的厉害也有好多年了。还是在汉文帝父子两代,规定打匈奴只把来犯的匈奴打出境,绝不打到匈奴的地界去时,匈奴只要知道李广在边界附近,就不大敢进来。朝廷叫他做过陇西太守,汉景帝时当过北郡太守。陇西、北郡,都是北方的边界地区。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来进犯,一直打到上谷(治所在今河北怀来东南)。汉武帝派卫青、李广等四个将军,每人带一万人马,分四路去抵抗匈奴。这四个将军当中,李广年纪最大。他在汉文帝的时候就做了将军。汉文帝曾经对他说:“可惜你在我手里做将军不是时候,如果你在高皇帝手里,封个万户侯也算不了什么。”

有一回,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追赶三个匈奴兵,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了其中的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回来,突然前面来了几千个匈奴骑兵!怎么办?李广对士兵们说:“咱们离大军几十里地,回不去了。干脆下马,把马鞍子也卸下来,大伙儿躺在地下休息一会儿。匈奴以为咱们是要引他们过来,一定不敢打咱们。”

李广他们就都下了马。匈奴的将军果然害怕了,马上叫士兵们上山,布置抵抗的阵势。有一个骑着白马的将军冲下山来,李广立刻上马赶过去,只一箭,就把他射死。李广一回来,又下了马,躺在地下。天黑下来,匈奴认为前面一定有埋伏,提心吊胆地守着山头。到了半夜,他们趁着天黑,偷偷地逃了。天亮了,李广一瞧,山上没有人。大伙儿这才回到大营。

李广箭法好,行动快,忽来忽去,谁都摸不清他打哪儿来、往哪儿去,匈奴就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将军”。

这一回,汉武帝派出四路人马去抵抗匈奴。匈奴的首领叫军臣单于,他把大部分的兵马集合起来,沿路布置了埋伏,要活捉李广。李广打了一阵胜仗,往前追去。他哪儿知道匈奴是假装打败引他进去的。这一下子李广可倒了霉了,他掉在地坑里,给匈奴的伏兵活活地逮住。匈奴的将士们高兴得没法说。他们一看,李广快死了,把他放在用绳子络成的吊床里,用两匹马驮着,送到大营里去献功。

匈奴的将士们一路走,一路唱着歌。李广躺在吊床上纹丝儿不动,好像死了似的。大约走了几十里地,他偷偷地瞅着旁边一个匈奴兵骑着一匹好马,就使劲地一挣扎,猛一下子跳上那匹好马,夺过弓箭来,把匈奴兵推下马去,掉过马头拼命往横里跑。

等到匈奴的将士们一齐去追,李广已经跑到山里了。他一面使劲地夹住马肚子催马快跑,一面连着射死了几个追在最前面的匈奴兵。匈奴的将士们瞧着李广越跑越远,只好干瞪着眼看他逃回去。

李广因为吃了败仗,定了死罪。后来按朝廷的规定,交钱赎罪,回到老家做了平民。第二年秋天,也就是公元前128年,匈奴两万骑兵又打进来,杀了辽西太守,掳去青年男女两千多人和不少财物。汉武帝又起用李广,派他为右北平(治所在今辽宁淩源西南)太守。

李广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吓得丢了魂儿似的,逃到别处去了。右北平一带没有匈奴了,可是那里野兽太多,常有老虎出来伤害人。有一天,李广回来晚了,天色半明半暗,正是老虎出来的时候。他和随从的人都很小心,恐怕山腰里突然跳出一只老虎来伤害他们,一面走着,一面提防着。

李广忽然瞧见山脚下草蓬里蹲着一只斑斓猛虎,拱着脊梁正准备扑过来。他连忙拿起弓箭来,使劲地射了过去,射中了。手下的人跑过去逮虎。他们走近一瞧,全愣了。原来中箭的是一块好像老虎的大石头!

箭进去很深,拔也拔不出来。大伙儿奇怪得了不得。李广也有点纳闷儿:石头怎么射得进去呐?这个消息传开了,匈奴更不敢来侵犯右北平了。

公元前119年,飞将军李广做了郎中令(宫廷的守卫官),经常在汉武帝左右。他要求派他去打匈奴。汉武帝说他太老了,不让他去。李广再三说:“匈奴屠杀我们的老百姓,我实在不能再在京师里消消停停地住下去了。”汉武帝就叫他带一队兵,由大将军卫青统领。一同出发时,汉武帝嘱咐卫青说:“李广年老,不可让他独当一面。”

可是卫青派李广往东绕道进兵,指定日期到漠北(蒙古大沙漠以北地区)会齐。李广要求打先锋,因为他不熟悉东路的情况,卫青不答应。后来卫青的大军回到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区),才碰到李广的军队。卫青责备他误了日期。李广气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卫青派人审问李广行军误期的案子。

李广流着眼泪对将士们说:“我自从投军以来,跟匈奴打仗,大小七十多次,有进无退。这次大将军不让我跟他在一起,一定要我往东绕道儿。东路远,迷了道儿,耽误了日子。我还能说什么?我已经六十多岁了,犯不着再上公堂。”说着,就自杀了。

士兵们一向敬爱李广,一听到他死了,全都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湘军名将彭玉麟是清朝最后的清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彭玉麟是安徽省安庆府人,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人称雪帅、彭青天,是“湘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官至两江总督、兵部尚书,封爵一等轻车都尉,一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曾六辞高官,与曾国藩、左宗棠一起被称为大清三杰,是清朝有名的“中兴名臣”,近代史学家称其为“帝国最后一抹斜阳”

  • 暗度陈仓是第几计??暗度陈仓中的陈仓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暗度陈仓是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的一个著名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韩信向刘邦献计用表面上明显的举动来吸引了敌军的注意,然后得以成功的达到了真正的目的。在古代时期有许多计谋都非常的著名,而且也是凝结了先人们无敌的智慧。而暗度陈仓也是非常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一个计谋,那么暗度陈仓是第几计?暗度陈仓是非常智慧非常

  • 探索王勃短暂且辉煌的一生,他有哪些经典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王勃,字子安,擅长五律与五绝,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的送别诗气势磅礴、雄浑壮阔,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勃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最闪耀的明珠之一

  • 探索李白波澜起伏的一生,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故事吧。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最闪耀的明珠之一,千百年来,

  • 探索王维的幸运人生,他是少有的全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维的故事吧。唐代诗歌繁荣,唐诗也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代表了唐代最高文学水

  • 杨延和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被叫做“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北宋时期名将,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

  • 管道昇:用才华与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婚姻,也赢得了千古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元代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与卫夫人(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侬词》元·管道昇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

  • 明朝奸臣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忠贤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恶不作、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他是明朝末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宦官。他的发迹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政治手腕,当然也离不开皇帝明熹宗的提携。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 历史上的史涣,不可忽视的曹魏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那个时代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功绩不差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的曹魏名将史涣。史涣(?-209年),字公刘,豫州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曹操是老乡。史涣年少雄气英发,成为了一名游侠

  •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