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李白波澜起伏的一生,他经历了什么?

探索李白波澜起伏的一生,他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773 更新时间:2024/1/19 12:12:1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故事吧。

唐代,一个文化鼎盛的时代,那个时代,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一时涌现出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诞生了约5万首诗歌。因此,唐诗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最闪耀的明珠之一,千百年来,深受世人喜爱。唐诗,也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闪亮的名片之一。

在那个璀璨的时代,有一个人骜不驯,一生洒脱,对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浪漫主义诗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他也凭借自己的天赋屹立在了唐代诗人中的最高峰。他就是被后世广泛赞誉的“诗仙”——李白。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讲述李白波澜起伏的一生。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当然,也不可能永远处在人生最低谷。公元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怀着满腔热血离开故乡,前往长安城,准备一展抱负。可惜因为身体原因,在途中不幸染病,他没想到自己刚刚出川就遇到此等麻烦,但幸运的是在那时他遇到了两个人,这两个人对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第一个人名叫李邕,当时的李邕已经是刺史,他对年少轻狂的李白不以为意。李白临分别之际,送给了李邕一首诗——《上李邕》,全诗如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面对李邕的傲慢,李白强势回击,虽然李邕身居高位,但是李白还年轻,还有无限的可能,也许官职不会超过李邕,但如今早已证明,李白更值得后人铭记。

与李邕的会面,让李白心情极为复杂,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步入仕途,以自己的性格真的适合官场吗?这时他遇到了第二个人,一个一生的知己,自己的好大哥——孟浩然

众所周知,孟浩然是唐代著名诗人,虽然一生仕途不顺,但为人真诚,深受时人尊敬,李白也是其中一个,当与孟浩然结识后,二人便踏上了长达几十年的友谊之路。《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海对雪赠傅霭》等都是李白写给孟浩然的名作。可以说,孟浩然是李白出川遇到的第一个知己。

727年,李白继续游历,那一年,他遇到了第二个知己——王昌龄,也就在那一年,王昌龄进士及第。看着好友风风光光,李白踌躇满志,开始幻想自己也能早日像王昌龄一样扬名立万。他告别了好友,继续踏上人生的征程。

730年,边玩边走的李白终于到了长安,他想着去拜见一下当时的宰相,也是著名诗人——张说,希望能得到张说的引荐,可“天有不测风云”,当李白来到张府,看见了张府门前挂满了白布,李白晚了一步,张说去世了。也许这就是上天对李白遇事不紧不慢的惩罚吧。后李白前往玉真公主府邸,可惜被婉拒。

732年,滞留长安两年之久的李白遇到第三个好友——崔宗之。二人同样不得志,于是二人开始了共同游历天下的征途。

735年,这一年是李白极为幸运的一年,有一天,李白无聊之际在长安的一家酒馆里独自喝酒。突然,酒馆里走进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者,老者精神矍铄,气度不凡。李白不禁将目光投向了老者,老者一下子也看见了放浪不羁的李白,便走到李白跟前,坐在李白的旁边,二人把酒言欢,气氛很快就融洽了起来,经过交谈,老者知道了原来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只闻其诗未见其人的李白,而老者身份更是了不得,他就是时任太子宾客的贺知章。二人同为好酒之人,不知不觉竟喝了许多酒,最后二人竟无钱付账。贺知章只好“金龟换酒”,一时成为美谈。而贺知章不仅是李白的忘年交,更是李白的贵人。事后,贺知章将李白引荐给了唐玄宗,李白也正式踏入仕途。

743年李白供奉翰林,每天就是陪皇帝和杨贵妃吟诗作赋,这样的生活无聊至极,李白明白,这不是他想要的。李白心中苦闷,只得借酒浇愁。这一天李白酩酊大醉,唐玄宗却紧急召见。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玩到高兴处想让李白写诗纪念下。李白被宫人抬到了唐玄宗面前,面对大醉的李白,唐玄宗竟没有生气,而是急忙催促李白作诗。醉酒的李白才气纵横,但是本质上他是一个狂傲的人,他竟然让“力士脱靴、贵妃捧墨”。不久,李白的政治生涯就告一段落了。

744年,李白已远离朝堂,独自来到洛阳游历。这一年,中国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会面了。李白长杜甫十一岁,因此是杜甫的兄长,二人相约秋天去梁园游玩。时间很快到了秋天,李、杜二人梁园游玩,在这里,李白遇到了另外一位伟大诗人——高适,并留下了“千金买壁”的故事,李白也在梁园收获了爱情。

755年,李白隐居庐山,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永王请李白出山辅佐,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李白出山了。但他没想到这次出山差点要了他的命。758年,李白获罪流放夜郎,夜郎,一个蛮荒之地,多少人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幸运地是,759年,天下大旱,皇帝下旨大赦天下。李白因此得以赦免,当时李白正在重庆。听闻这一喜讯后,李白写下了千古绝句——《早发白帝城》。

李白波澜起伏的人生让其看清了时局,对于入朝为官已经心灰意冷。不久,即762年,李白走完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王维的幸运人生,他是少有的全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诗人、画家,曾担任尚书右丞,时人称之为“王右丞”,他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开创了水墨山水画派,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为笃信佛教,后世称之为“诗佛”。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维的故事吧。唐代诗歌繁荣,唐诗也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代表了唐代最高文学水

  • 杨延和有哪些功绩?他为何被叫做“杨六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北宋时期名将,是大名鼎鼎保家卫国的军事家族“杨家将”中的主要人物——“杨六郎”。在小说、戏曲及民间传说中,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故称为“杨六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实际上,杨延昭是杨业的长子,身为长子的杨延昭为何被称为“杨六郎”,而且变成了排

  • 管道昇:用才华与智慧为自己赢得了婚姻,也赢得了千古美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管道升,字仲姬,一字瑶姬,元代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与卫夫人(卫铄)并称“书坛二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侬词》元·管道昇尔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

  • 明朝奸臣魏忠贤是如何发迹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魏忠贤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无恶不作、人人得而诛之的大奸臣,他是明朝末年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宦官。他的发迹得益于自己的努力和政治手腕,当然也离不开皇帝明熹宗的提携。从三个角度来加以分析

  • 历史上的史涣,不可忽视的曹魏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那个时代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文如诸葛司马郭嘉贾诩,猛似吕布关羽赵云典韦。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功绩不差于八虎骑和五子良将的曹魏名将史涣。史涣(?-209年),字公刘,豫州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与曹操是老乡。史涣年少雄气英发,成为了一名游侠

  • 争夺魏王之位曹彰为何会败?曹丕的底牌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魏文帝曹丕一生中,经历了两次存亡危机:一次是张绣降而复叛,曹昂曹安民典韦战死,十岁的曹丕侥幸逃生;另一次是曹操薨逝,曹彰亲率十万百战雄师兵临洛阳城下来争夺魏王之位。曹彰杀奔洛阳的时候,

  • 为什么说孟浩然是唐代最真诚的诗人?他有哪些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另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艺术造诣独特,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孟浩然的故事吧。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顶峰,唐诗,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

  • “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生都致力于创作七言绝句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岑参等人都有很密切的来往。王昌龄的诗作以七绝见长,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被誉为“七绝圣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王昌龄的故事吧。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诗人最多,诗歌也最多。同时,盛唐时期诗歌已经成熟和

  • 历史上的赵普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有过哪些计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说: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意即只要是人才,终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赵普的人生经历充分证明了这话的正确性。赵普原是一个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一个偶然的机会,与赵匡胤相识并结为朋友

  •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