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伯夷叔齐:史上最早因不吃救济粮而被饿死的人

伯夷叔齐:史上最早因不吃救济粮而被饿死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07 更新时间:2023/12/8 4:45:30

公元前1046年,就在武王姬发准备东征商纣,为即将建立的大周王朝忙碌的不可开焦的时候,这时的首阳山上却发生了一件既可悲又可笑的事情。

可悲的是,山上饿死了两个人;可笑的是,这两个人是情愿饿死的,给东西都不吃。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二人都是当时北方孤竹国(其国位于今辽宁境内)的两位王子,分别是国君的长子伯夷和三子叔齐。

先前,在兄弟三人之中,孤竹国君最喜爱的是小儿子叔齐,于是就想立他为储君,等自己百年之后,传位于他。但他的这一想法却是一厢情愿的,叔齐却不买账,叔齐认为父亲此举不符合祖先的礼仪制度,死活就是不同意。

等到父亲死后,叔齐也没有按照父亲的遗嘱登基,而是坚持按照祖制让大哥伯夷來继位。因为他认为:首先大哥是嫡出,而且还是长子,嫡长子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再说了,大哥各方面都比自己成熟,治国经验更加丰富,由他当作国君,那是利国利民再好不过的啦!

然而伯夷也不敢违背父亲的遗命,无奈中,耿直老实的他,只好选择了离开。

然而叔齐比他更坚决:你不当!可以,你不当我也不当!

但是,大臣们并没有放过他。众人见一起劝说无效,于是就来了个地毯式轰炸。几个人分为一小组,分批次轮流劝谏叔齐。

俗话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次叔齐玩真的了,庙我也不要了!

于是,内心无奈的叔齐,只好也选择了长兄的那条路,并且只身去追随他。

大臣见二人都先后离去,国又不可一日无君。于是,大家便将就着立二王子为君。

十余年后,叔齐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在蓟(今北京附近)这个地方,寻找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哥哥伯夷。

兄弟相见,分外亲切,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既然二人都不愿回去,那就一块向南前行吧!

在中原地区,二人真可谓是人生地不熟。随身所带的钱财早已用完,无奈之下,二人只好沿路乞讨。

二人也渐渐地意识到,这样漫无无目的地乞讨下去,毕竟不是一个长远之计,早晚有一天会被病饿而死。

不久,二人打听到西方周地的西伯侯姬昌,这个诸侯为人不错,听说他那里收留一些孤寡流浪之人,并且对人很是仁义。

于是,二人便决定去投靠姬昌。

但是,十分不幸的是,当二人费尽心机,历经无数磨难来到周地时,却听到了一个令二人都目瞪口呆的消息--西伯侯姬昌已经病故!

然而,更令二人惊讶的还在后面。

很快,二人又听说刚刚即位的武王姬发要起兵讨伐商王朝的君王帝辛(即商纣王)!

要知道,这在一生遵循礼制胜于生命的二人眼里,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啊,那是以下犯上,是大逆不道,是弑君叛国!

真是无巧不成书,正当武王姬发载着文王的牌位起兵去讨伐帝辛之时,正好被这二人给撞上.

见到武王,二人倒头就哭。边哭还边劝说武王(不知武王能否听懂二人所说的方言),什么自己父亲死了不去安葬,是多么的不孝;什么身为臣子去杀君主,是多么的不道义等等,罗罗嗦嗦地说了很多大道理!说得武王身边的侍卫们都有点不耐烦了,想要上去抓捕二人。还好,姜子牙及时制止了众人。说这是仁义之士,随他们去吧,没有对二人采取什么措施。二人无法,只好痛哭着离去。

等到武王推翻了商朝,杀掉了商纣王,天下日益安定之时,二人便做了那一件令天下人都无比叹服的事情,就是前面所说的--绝食!

当天下诸侯都归顺周室后,死心眼的二人还是对武王伐商耿耿于怀。

二人决议坚决不吃周王朝发放的救济粮,隐居在首阳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张骞几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骞出使西域带来了什么,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意义,张骞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张骞是西汉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发有着很大的贡献。他多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各国长期建立友好的关系,不仅开拓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还从西域带回了汗血马,石榴,葡萄,鸵鸟等,也从西汉带去很多物资。张骞为西汉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张骞除了有显著的外交能力,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成

  • 解密:名臣伊尹是如何由厨师成为商汤丞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厨子宰相伊尹,商汤的宰相,商汤重用的大臣

    身为一个正在兴起的部落首领,商汤很在意发现人才、提拔人才,重视贤士在其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商汤兴商灭夏的过程中,有位辅臣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就是伊尹。伊尹,生卒年不详。因为其母亲在伊水沿岸居住,故以伊为姓氏,尹是官名。商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丞相、帝王之师,被

  • 中山靖王刘胜的母亲是谁?他究竟有多少个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山靖王刘胜,中山靖王刘胜是孝景帝第几子,中山靖王多少个儿子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汉武帝年间的一位诸侯王。刘胜去世后,追封他的谥号为“中山靖王”。刘胜十一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山王,在位时间为四十三年,享年五十三岁。刘胜的父亲为汉景帝刘启,母亲为贾夫人,除此之外,刘胜还有一哥哥,名为刘彭祖。关于刘胜的评价,《汉书》有过相关记载:“胜为人乐酒好内”。顾名

  • 解密:周朝的哪一任国君死于假冒伪劣产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如何看待假冒伪劣产品,任国君,假冒伪劣产品主要有哪几类

    公元前996年,西周第三任君王周康王因得恶疾驾鹤西去,王公大臣们按照周朝礼制,拥立康王长子姬瑕为王,是为周昭王。瑕者,美玉之斑也,也可以延伸为缺点、过失的意思。姬瑕,人如其名。如果把周王朝比作一块美玉的话,那么即位后的姬瑕,将不负其名,渐渐地做了许多错事,慢慢地给周王朝脸上摸了很多灰。做为国之储君,

  • 朱买臣为何会休妻?朱买臣因何被汉武帝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王夫人的下场,汉武帝为什么和李夫人葬在一起,汉武帝最爱卫子夫还是李夫人

    《朱买臣传》出自于班固所著的《汉书》,讲述了朱买臣的人生经历。朱买臣是西汉吴县人,自幼爱好读书,即使家庭条件非常贫困,朱买臣依然坚持日复一日的做学问。朱买臣四十多岁的时候,妻子崔氏嫌弃朱买臣没有本事,便和他离婚。汉文帝登基后,同县人严助将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召见朱买臣,并封官给他。不久之后,

  • 邹阳与明珠暗投有何典故?被冤他是如何开脱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青面兽双夺宝珠寺起因经过结果,邹阳市,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的起因经过结果

    明珠暗投是一个成语,原来本身的意思是闪闪发光的珍珠贝放到路上的行人面前,行人虽然看到没有不愣住的但是谁也不敢去拿。后来也指把闪亮的珍珠放到黑暗不见光的地方,用来比喻好的物品或者珍贵的物品却落到了不太识货的人受手里,得不到原有的重视。后来也引申为比喻有才能见识的人却没有得到重视,也就是说好的人才贤士投

  • 解密:周朝始祖弃为何三次被母亲狠心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太后毁了五千年,李治为什么娶武则天,小女花不弃与母亲相认

    那是在上古“三皇五帝”时的帝喾(ku)时期,作为部落联盟酋长的帝喾,迎娶了炎帝后裔有邰(tai)氏部落的女儿姜原。帝喾一生共有四个妻子,姜原为原配。在此之后他又分别迎娶另外三位妻子进门,她们分别为:有娀(song)氏部落的女儿简狄、有锋氏部落的女儿庆都、娵訾(ju/zi)氏部落的女儿常仪。大家都知道

  • 秦始皇为何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为何没有毁灭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焚书坑儒真的是秦始皇做的吗,秦始皇为什么要下令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文化原因论文

    作为千古名帝--秦始皇,虽然在位时间并不长,但他在政治上的不同凡响,赢得后人的好评。但是,就有着这样的一件事情,历经2000多年遭到后人的唾骂,甚至称之为暴君。其原因就是实行“焚书坑儒”的措施。秦始皇时常被后世批评是暴君,实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条依据就是他焚书坑儒。那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呢?如果从

  • 揭秘:永乐大帝北伐时 太子朱高炽监国几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第五次北伐失败了吗,朱高炽一万人守城,永乐大帝五次北征

    后代历史学家一直对于朱高炽监国和朱棣北伐这两件事心存疑虑,因为朱高炽监国有人说5次,有人说6次,关于朱高炽监国几次这个问题从来没有人给出明确的答复,大部分的答案都是5次或者6次,因为朱棣北伐也是5次或者6次。朱高炽监国指的是明朝前期朱棣北伐,他把京城的大小管理事务都交给了还是皇太子的朱高炽,而成祖朱

  • 苏努贝勒:宁死也不愿退出西洋教的满清皇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满清毁灭华夏文明,如果君士坦丁堡没有沦陷,瑞年贝勒

    西洋教又称耶稣教、基督教,最早在明朝中后期随西方传教士传入我国。他们之中的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数学家利玛窦和宫廷画师郎世宁。做为一名传教士,郎世宁等人之所以主动接近高官和皇室,目的则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教!因为在他们看来,相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皇室和政府高官的影响力更大,一旦他们中的某个人加入了教会,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