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泌: 被儒家掩盖的一个天才“布衣宰相”

李泌: 被儒家掩盖的一个天才“布衣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4/1/19 1:11:13

自安史之乱以来,李泌是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的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唐肃宗从长安逃到灵武,刚刚继承皇位就把他儿时的好友李泌招到身边,而李泌不居官职、不着官服,竟以山人的身份輔佐皇帝。唐肃宗与他入则同榻、出则同辇,留下了“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的佳话。他为唐肃宗谋划的战略蓝图,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唐肃宗却因为急于求成而未能采用,结果为唐朝中晚期的长期祸患埋下了种子。

网络配图

唐肃宗克复,遍赏功臣,唯独李泌坚持退隐,自有一种功成名就而身退的飘逸与洒脱。唐代宗继位,复招李泌入朝,但为朝中大臣所忌,李泌再次归隐田园。直到唐德宗一朝,李泌在旋起旋落之后,正式被任命为朝廷宰相,从一介布衣道士一跃而当国柄、执国政,展示出杰出的政治才能。他北和回纥、南连云南、西结大食,在地缘政治上对吐蕃形成包围,从而为国力衰退的唐朝赢得了回旋空间;他揖睦皇室、和谐君臣、澄清吏治、改革税赋、疏通漕运,上至天子家事,下及匹夫忧乐,无不治理得井井有条,为政治混乱的唐朝带来了中兴气象。

少年英才峥嵘早露

李泌在儿时就表现出卓尔不群的才华。年未弱冠,名即大震,那时就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并召之入宫,由此奠定了他与唐朝三代皇帝的渊源。从儿时铸就的起点出发,将延伸出李泌辅翼三代皇帝的传奇佳话。

唐玄宗召童子李泌入宫之时正在与当朝宰相燕国公张说对弈,就请张说来考考这位声名远播的少年奇才,看看他是否名副其实。张说以文学著称于世,出的题目也相当见水平,他请李泌以“方圆动静”作赋,并先为李泌做了一个示范,“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方圆动静”,两两对称,既需要准确解释每个字的含义,又需要展现出方与圆、动与静内在的辩证关系,在阐释义理的基础上,还要求做到语言工整、文辞优美,而这些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一个孩子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张说以棋盘与棋子作为比喻,正好应和了与皇帝对弈的情景,加上深厚的学养支撑,可以说是取象棋局之内、喻意棋局之外,已经是极其高明,这显然给李泌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网络配图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泌毫不迟疑,立即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一言之下,张说立即祝贺皇帝得到“奇童”,而唐玄宗也喜形于色,连连夸赞“是子精神,要大于身”。李泌的回答无论是义理之深、境界之高,还是用字之准、文辞之美,都远出于张说之上。李泌没有以目之所及的具体事物作为依托,而是直接以儒家思想中的“行义”和“用智”作为比喻,既破方圆之意,兼解儒家之思;而后面的“动若骋材,静若得意”,则在一动一静之间描摹出动静相宜、进退得当的人生境界。“骋材”是要发挥才能、实现抱负,是为“动”,但是“得意”之后却不能志得意满、骄傲自负,而应该追求无为境界,是为“静”。

一个孩童能有这样深刻的思想、豁达的境界,并能以如此优美的文辞表达胸中所思,此非天才而何?这段传奇佳话也被写进了中国古代儿童的蒙读物《三字经》,正所谓,“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而少年李泌说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恰如自己传奇一生的一个隐喻,他将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几进几退,骋材以辅佐皇帝,得意而退居山林,动静相宜,刚柔相济,终能在险象环生的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

少年李泌也引起了一代名相张九龄的青睐,“张九龄尤所奖爱,常引至卧内”。那时,张九龄又与大臣严挺之、萧诚私交甚笃。严挺之向以秉性刚直而闻名于世,非常讨厌萧诚的谄媚,于是劝张九龄与萧诚绝交,张九龄却说严挺之锋芒毕露,但是萧诚却“软美可喜”,于是一时兴起,命左右召萧诚前来晤面。没想到,这时李泌恰好倾听在侧,帅尔曰:“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意思是您凭借正道直行而当上宰相,怎么反而喜欢“软美”的人呢?张九龄根本就没想到这位小朋友竟然能开口劝谏,以凛然正气规训当朝宰相,由此感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灵犀相通,不仅“改容谢之”,并且称呼李泌为“小友”,足见心中赞赏怜爱之意。这段佳话表明当时李泌已然壮志在胸,无论他日后怎样追求神仙不死之术,致君于舜的世俗梦想已经铭刻在一个少年的心中。

网络配图

天宝年间,李泌常游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慕神仙不死术”,后来出山,诣阙献《复明堂九鼎议》,而早已年迈的唐玄宗仍然记得那个天资聪慧的少年,让他在翰林供职,同时供奉东宫。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后来成为唐肃宗的太子李亨与李泌结下了超越君臣的亲密关系,从而开启了李泌与三代君王的旷世奇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孝公嬴渠梁:他为什么选择信任商鞅推行变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秦孝公,出生于公元前381年,在东汉地方志《越绝书》中被称为秦平王。嬴姓,赵氏,唐代的《史记索隐》中记载道他的名字为渠梁。是战国时期秦国一位十分杰出的君王,他的父亲是秦献公嬴师隰。他在君王之位上一共待了24年,是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君王。秦孝公为秦国做出了非常多的功绩,无论是在政治体制还是经济、军事和

  • 慈禧挪用军费来打造自己:致军舰无御敌之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这个清朝中后期真正的掌权人真是把这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的。同治,光绪皇帝不过是他的政治玩偶,她才是手握实权,垂帘听政,掌握着大清朝的命运!网络配图最后他把清末代皇帝溥仪抬上了皇位,妄图再继续挟持皇帝控制天下,然而不久就死了,死了几十年被孙殿英“开棺弃尸”可以说是天道轮回,叫你好看。而慈禧这个人一生

  • 悲催的宋仁宗:挨了皇后的打后竟然向宰相去告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一般皇帝的地位时不用说的,谁敢打皇帝那就是不想活了。但是在宋朝有这么一位皇帝,挨了皇后的打后竟然向宰相去告状!网络配图宋仁宗时,尚美人、杨美人和郭皇后争宠。某日,尚美人当着皇帝的面八卦皇后的不是,皇后气得不行,抬手就是一巴掌。皇帝心疼小老婆的脸蛋,亲自站起来劝架,一不小心,脖子上也挨了一下。皇帝很生

  • 绝代智谋!后来的事都被诸葛亮算准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发明家,在蜀汉后期,他发明了很多东西,如: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等……但是最让后人对其叹为观止的是他那神秘而又精准的占卜之术。诸葛亮每遇难题,必暗自用一种独到的占卜法。而他利用占卜术,预测的一些事情,好像无一例外都验证了。网络配图1.阴阳阴阳阴阴在卦为蹇解曰

  • 周王朱橚要造建文帝的反却被儿子先造了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帝即位后不久,他与其所信任的黄子澄、齐泰等人即定下武力削藩的密谋,并决定先拿周王朱橚下手。正在他们等待合适的机会时,这机会说来就来了。原来,周王府里有人出来告密,说周王朱橚正在密谋造反。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告密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王朱橚的亲生儿子次子朱有爋。密谋造反罪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众所周知明朝是被清朝所替代的。但明朝却不是毁在满人的手里,而是被汉人农民起义军拉下马的。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而亡,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网络配图一个帝王、一大票“忠臣良将”,忙活了半天结果还是亡了,

  • 德才兼备的察必皇后以淡泊之姿赢得众多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至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图片来源于网络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如

  • 隋唐大臣宇文化及想当皇帝是因为看上了萧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人固有一死,假如能当上一天皇帝岂不快哉!”说过这句话的,那就是宇文化及,其实他也是一代豪杰,至少因为这句话,而被世人皆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宇文化及,是隋唐时期的人,老家在群武川,就是如今的内蒙古武川西,并且他是隋朝大将宇文述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常常做一些犯法的事情,就被居住在长安的人称其为“轻薄公子

  • 揭秘远支宗室隆武帝朱聿键能当皇帝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隆武帝朱聿键是历史上南明时期的第二个皇帝。1644年,崇祯帝离开了人世,弘光帝创建了南明王朝。弘光帝作为第一个皇帝却很快就被清军杀死了,南明朝堂震荡,许多大臣开始拥护朱聿键,在大臣的辅佐下,朱聿键登基为帝。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能和整个局势对抗的。图片来源于

  • 皇帝不当偏偏出家当和尚 结果却是如此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满清初年的时候有清宫“四大疑案”,其中有一个就叫“顺治出家之谜”,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满清王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很多野史笔记里面都说这顺治皇帝并没有死,其实他是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了,而且他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他心爱的妃子病死了,这就可有意思了,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跑去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