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王朱橚要造建文帝的反却被儿子先造了反

周王朱橚要造建文帝的反却被儿子先造了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79 更新时间:2023/12/16 8:45:44

建文帝即位后不久,他与其所信任的黄子澄齐泰等人即定下武力削藩的密谋,并决定先拿周王朱橚下手。正在他们等待合适的机会时,这机会说来就来了。

原来,周王府里有人出来告密,说周王朱橚正在密谋造反。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告密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周王朱橚的亲生儿子次子朱有爋。密谋造反罪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不仅要被满门抄斩,而且还要被灭九族。那么周王朱橚的次子朱有爋为什么要将朱橚置身于如此险恶的境地呢?

网络配图

先来看周王朱橚是否真的在密谋造反,有没有被冤枉。

原来,这个周王自小就不是老老实实的好孩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他的母亲马皇后对子女要求严格,临到朱橚就藩开封时,还对他不放心,派了江贵妃代她到开封监管周王朱橚,所以马皇后活着的时候,朱橚还是挺守规矩的,但马皇后一死,他就如脱缰的野马,任意胡来。曾经因为自己“乱跑”回老家凤阳,被朱元璋关了好一段时间。

朱元璋死后,侄子朱允炆当了皇帝,周王朱橚心里很不平衡:要说现在在藩王当中,就数我哥哥燕王朱棣和我年龄最长,资历也老,我们倆是亲兄弟,怕谁啊?他越想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因为他也常常听到自己的亲哥哥燕王跟他说的,当今皇上只是个乳嗅未干的娃娃,凭什么他能当皇帝,让咱们做叔叔的在外为他拼杀卖命,我们也是高皇帝的血脉,凭什么我们就不能当皇上呢?有朱棣撑腰,朱橚胆子也就越来越大了,他也在做着皇帝梦。

为了能圆皇帝梦,朱橚在暗中做起了准备,打算找个时机造那个侄儿皇帝的反。

朱橚的暗中不法行为尽管十分隐秘,但还是被人知道了。周王府的长史王翰是朝廷的“命官”,又是个正人君子,他对周王的“异谋不轨”行为极为担忧,几次三番劝谏周王:你千万不能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可朱橚压根儿就听不进去。王翰反复提醒,朱橚一怒之下就把王翰捆起来,痛打了一通。王翰想到后果心里确实害怕,一旦周王谋反事情败露,按照大明规制与惯例,周王的藩王地位被废,作为周王府长史的自己就得被处死。经过冥思苦想,王翰于是装起疯来,胡言乱语,蓬头垢面,周王也懒得理他。不久王翰就消失不见,溜走了。

王翰装疯走了,周王朱橚似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他梦寐以求的“造反大业”了。可他万万没想到一场大灾难正在等着他,那就是他自己的亲儿子朱有爋告他谋反。

网络配图

儿子告老子谋反,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可他为什么这样做呢?应该也是事出有因。

话说朱橚的长子叫朱有燉,这个朱有燉还算是个有点能耐的人,想当年他那个荒唐父亲到老家凤阳去“溜溜”,却被皇爷爷朱元璋关了起来,周王府里的事全由这小小年纪的朱有燉一手打理。父亲朱橚的行为再荒诞但他的智力绝对没问题,按照大明的规制,朱有燉本为周王的长子,且已被立为世子,也就是未来周王府唯一合法的继承人,加上周王被关期间皇爷爷有嘱托,让朱有燉料理周王府事宜,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周王长子朱有燉继承周王是板子上钉钉子的事。

这事本来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有人就不乐意了,这就是周王的次子朱有爋。这个朱有爋野心勃勃,觉得自己才是应该袭封周王爵号的。但眼下他的哥哥朱有燉的世子位子稳稳的,无法动摇。皇爷爷死了后,他听人说了,最近建文朝廷正准备对尾大不掉的诸藩王下手,自己何不乘机去上告,将父亲周王朱橚的不轨谋反行为全部讲给朝廷听。

谋反罪是个大罪名,一般罪名法律有“相隐”的限制,即儿子不能告老子,奴仆不能告主子,但谋反等类的“十恶不赦”大罪是不受此限制,而且朝廷不牵连首告者,这叫一箭双雕,既可除掉兄长及其支持者父亲周王,自己又能被朝廷宽宥、稳稳地坐上周王府第一主人的位置,至于是不是伤天害理,朱有爋可顾不了这么多了。

网络配图

周王次子朱有爋上告周王谋反,建文朝廷听说后喜出望外,这样的事情来得太及时了。建文帝命令齐泰和黄子澄迅速着手处理周王谋反的案件。建文君臣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派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带兵北上捉拿周王朱橚。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即建文帝上台后的第三个月),建文朝廷放出风声来,说是接到北方密报,蒙古地区的一些北元残余势力最近有南向的迹象,决定派李景隆为大将军,率军北上迎敌。

李景隆军队一路向北,周王朱橚没有什么疑心,因而也就没有做好负隅顽抗的准备。但当李景隆的军队经过开封,快要走过时,他们突然转向,迅速包围了周王府,当时周王朱橚一下子傻眼了,只得乖乖束手就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崇祯皇帝为何是亡于李自成的农民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众所周知明朝是被清朝所替代的。但明朝却不是毁在满人的手里,而是被汉人农民起义军拉下马的。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无路可逃,自缢而亡,屹立了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网络配图一个帝王、一大票“忠臣良将”,忙活了半天结果还是亡了,

  • 德才兼备的察必皇后以淡泊之姿赢得众多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察必皇后是济宁忠武王的女儿,聪慧机敏,容貌美丽。但是后人提及察必皇后最多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她的审时度势。那时,南宋的太后被俘虏至大都,水土不服。察必皇后一时善心大发,请求丈夫将太后送回江南。图片来源于网络忽必烈不肯答应,但是察必皇后不肯放弃,一连求了三次。这时忽必烈才对察必皇后说了他的真实意图,如

  • 隋唐大臣宇文化及想当皇帝是因为看上了萧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人固有一死,假如能当上一天皇帝岂不快哉!”说过这句话的,那就是宇文化及,其实他也是一代豪杰,至少因为这句话,而被世人皆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宇文化及,是隋唐时期的人,老家在群武川,就是如今的内蒙古武川西,并且他是隋朝大将宇文述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常常做一些犯法的事情,就被居住在长安的人称其为“轻薄公子

  • 揭秘远支宗室隆武帝朱聿键能当皇帝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隆武帝朱聿键是历史上南明时期的第二个皇帝。1644年,崇祯帝离开了人世,弘光帝创建了南明王朝。弘光帝作为第一个皇帝却很快就被清军杀死了,南明朝堂震荡,许多大臣开始拥护朱聿键,在大臣的辅佐下,朱聿键登基为帝。隆武帝朱聿键算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能和整个局势对抗的。图片来源于

  • 皇帝不当偏偏出家当和尚 结果却是如此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满清初年的时候有清宫“四大疑案”,其中有一个就叫“顺治出家之谜”,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满清王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死的时候才二十多岁,很多野史笔记里面都说这顺治皇帝并没有死,其实他是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了,而且他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他心爱的妃子病死了,这就可有意思了,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跑去当和

  • 朱元璋第八子为啥自焚而死?疑似陈友谅的遗腹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得到了一个令他痛心疾首的消息,他的第八子潭王朱梓在长沙的王府与其王妃自焚而死。关于朱梓自焚的原因,坊间一直流传这一种说法,甚至连明朝中期的内阁大学士王鏊都对此深信不疑!究竟是什么样说法呢?其实朱梓是朱元璋的死对头陈友谅的遗腹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王鏊是

  • 揭秘历代开国皇帝为什么都要杀戮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煌煌二十四史,历代开国皇帝在打下天下后,无不屠戮功臣,这是巧合?还是存在某种必然的规律!我们先来分析下大多数历代开国皇帝或者为开国做出开辟奠基能力的人都有哪些特征:网络配图一:与生俱来的军事才能最典型的莫过于司马懿(虽然不是晋的开国皇帝,但是没有他,就凭他的那几个蠢儿子,是不可能得到天下的,连诸

  • 曹操一生中的七次痛哭 都是为谁而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中关于曹操哭的记载总共有七处。曹操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而流泪,他的这七次哭,都是为身边人而哭。这七次哭分别是:一是哭袁绍,二是哭陈宫,三是哭荀攸,四是哭郭嘉,五是哭典韦,六是哭庞德,七哭爱子冲——一,哭袁绍:那是在官渡之战后,曹操败二袁,攻占了邺城时,他亲自到袁绍的墓祭奠这位宿敌旧友,他一边祭

  •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滥杀打天下的有功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刘邦与朱元璋二人是白眼狼,没有半点儿冤枉的意思。先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为聚集力量、争取同盟军,先后分封了7个异姓王,但这同时也成为他称帝之后贯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大隐患,于是,在吕后的帮助下,刘邦选择了杀戮功臣。在诸位功臣中,韩信成了首当其冲者。公元前197年,陈豨造反,“上自将而往,信病

  • 唐朝痴情种子李豫:空悬皇后之位等爱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豫是大唐王朝的的第九位皇帝。论起当时的辈份,他是唐玄宗的孙子,唐肃宗的儿子。李豫,初名俶,开始的时候曾经因为作战有功,而被封为广平王。图片来源于网络唐玄宗在位时期,在因安史之乱导致的马嵬坡事变中,三十岁的唐代宗李豫由于手中握有兵权,而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并且下旨由他带领军队平定叛乱,收复沦陷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