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大骂张廷玉 揭开了假温柔的面纱

乾隆大骂张廷玉 揭开了假温柔的面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62 更新时间:2024/1/9 18:06:26

上接:1749年78岁的张廷玉疯了一样吵着退休,乾隆百般拖延(1749年乾隆用鄂党为刀钝割张党,张廷玉说我要退休其他都不管)乾隆爱玩虚,唯一进入清太庙的80岁汉臣张廷玉真是糊涂(乾隆爱玩虚的,够狠!不体谅年近80的三帝老臣张廷玉)第二天一早,儿子张若澄就代父进宫面圣谢恩。乾隆帝不见张廷玉前来谢恩,便觉得张廷玉压根对他没有君臣情义,如今他的要求都一一得逞了,就视朕如陌路人,就连朕也不想见了,这胆子也太大了!这时,皇上藏在心底已久的愤懑就爆发了。退朝后,乾隆帝就命军机大臣拟旨,问张廷玉“明日回奏”究竟是意?

网络配图

当时在军机处听差的大臣只有汪由敦和傅恒两人。汪由敦是张老爷子的掌上门生,从翰林院实习秘书开始,一步一步的,都是承蒙张廷玉的援引,爬到如今的军机大臣。汪由敦觉得皇上这次发飙非同寻常,必须慎重对待,赶紧差一仆从把消息迅即递往张府。

张廷玉不知是吓傻了,还是老糊涂了。这圣旨都还没传下来,他竟然作出了一个小孩子的决定,看来他真的是老了。次日天还没亮,他就硬撑进宫面圣,扑通一声就跪在皇上跟前,磕头谢罪。

乾隆帝一听张廷玉的陈述,登时怒火中烧,当场就把他臭骂了一顿。“明日回奏”的谕旨还没发到张府,张廷玉就提前来谢罪了。消息如此灵通,皇上见了,不暴跳如雷才怪!

军机大臣汪由敦张廷玉泄漏消息,这就暴露了朋党旧习依然很猖獗。皇上没想到自己打击朋党十几年,到头来还是毫无成效。张党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乾隆帝此次是彻底发火了,他把张廷玉赶走之后,越想越有气,于是亲自撰写了一篇上谕,广布天下。

上谕大概是这样写的:“朕允准了张爱卿告归田园,同时享受死后配享太庙。他应当前来谢恩,即使老弱不堪,也应该令人扶持而来。如果君臣没有礼数,天威何在?张爱卿不来谢恩就是把配享资格作为应得之分,那是先皇的允诺,与朕无任何干系。既然朕写了保证书,日后就没有反驳之理,张爱卿能得到大清国的恩赐只能到此为止,日后君臣就互不相干了。”张廷玉恳求皇帝写保证书,就是不信任皇上,这是素性猜疑的乾隆帝最为生气的。张廷玉急于返回桐城老家,就说明对乾隆帝没有任何依恋之情,把君臣情义看得太过淡薄。张廷玉贵为三朝重臣,也得为大清臣民做好表率,不能这样草草绝情而去啊!

网络配图

况且张廷玉在没有请辞之前,他把自己的进退看得比大清朝政还重要,可见对皇帝不够忠心。“综观他的官路生涯,在基本工资保持养家糊口的情况下,张廷玉为人低调、明哲保身,以保住官职为最高的理想追求,并没有以社稷为至上。张廷玉在没有跪接明日回奏是何意的谕旨,就提前跑来谢罪了。出现这样的荒诞事,肯定是军机处泄密的缘故。既然汪由敦是张廷玉举荐来替代他就任大学士之职,汪由敦肯定想加以回报,这就是路人皆知的结党营私。张廷玉在卸任时,还不忘在朕身边安插耳目,留星替月,这招实在阴险”。

在这道谕旨里,乾隆帝彻底扔掉了对张廷玉温柔的面纱,露出其暴戾阴狠的品性。按谕旨列出的罪状,与张家有关联的一干臣子可能会被丢官削爵,打入大牢的可能性也是有的。皇上一旦兴起大狱,就会牵扯张党一干人等,完全有可能把张廷玉一锤打倒在地。此时满朝武大臣都在焦急等待皇上对张廷玉的发落,虽然各自怀揣不同的目的。此时张廷玉也是追悔莫及,在回奏的折子里说:“罪臣福薄,鬼迷心窍,导致为人做事纰漏百出,给朝政带来很大的危害,请求皇上严加惩处”。

事情已弄到这般田地,张廷玉就是百口也无法辩驳。只有承认事实,皇上才有可能准许自己离开。张廷玉相信,乾隆帝一直想做贤君名主,料定不会大加杀戮,皇上会平心静气地处理他的问题。皇上不想大动干戈,何况是对于张廷玉这样的三朝阁老,而且朝廷还有依附他的张党。乾隆帝是那么睿智精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慎重考虑,不会因为一时情绪,从而打破大清既定的政治蓝图。打开张老爷子恳切谦卑地回奏,一见张廷玉主动服软,乾隆帝心中的怒气登时少了许多。于是乾隆帝下了一道圣谕说:“朕一直宽容张廷玉,这次严旨斥责于他,主要是因为党争旧习,朕无论如何不能纵容臣子们结党营私,那样大清朝政就危在旦夕。此等荒诞的伎俩竟然还敢在朕面前摆弄!张廷玉马上就要告归田园,朕再宽容他一次不难,如果不把事情挑明,他不会领会朕保全他的情义,还以为朕上了他的圈套。如今念张廷玉认错恳切谦卑,朕不忍心给三朝老臣加以大罪。

网络配图

张廷玉虽然有功于朝廷,那都是些雕虫的技术活,写一手很好的公文与文治武功相比,就显得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张廷玉不配死后配享太庙。可是朕贵为皇帝,要对待大清臣民仁德厚爱,朕不会取消他这一资格,这是先皇所赐。但伯爵这项国家级政治荣誉,是朕亲授的,既然张廷玉对朕薄情寡义,朕又何必硬塞给他。因此削去他伯爵头衔,以示惩处”。

张廷玉五十年奋斗的官场脸面,在人生的夕阳时刻,大有付之一炬的趋势。

他低调做官,本分做人,就是图个仕途圆满。离京前夕,张廷玉碰了一鼻子灰,死后能否吃到太庙里的猪肉,这还是个未知数。万分沮丧之时,这位官场老人什么也不想了,他一心只想赶紧回到桐城老家,远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若有诸葛亮辅佐:曹操能否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蜀汉政权的奠基者,有千古良相之称。网络配图在历史中,刘备通过三顾茅庐,得到了“智绝”诸葛亮。而曹操则错失孔明,留下终身遗憾。在诸葛亮的

  • 三国名将大比拼:庞德和黄忠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庞德东汉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操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

  • 真实的赤壁之战:为什么曹操没有中反间计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一场脍炙人口的战争。因为它几乎包涵了所有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强弱对比鲜明的军队,意志力坚强的统帅,反败为胜的曲折历程,还有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这场被后人认定为意义重大的战争,是否真如人们传统认识的那样传奇多姿?是否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究竟是怎

  • 谁说李世民不杀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杀了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鸟尽弓藏帝王惯用的手段,当一旦有人威胁到他们的地位,他们绝对会毫不手软的。网络上有文章喜欢拿刘邦、朱元璋和刘秀、李世民作对比,然后说刘邦、朱元璋朱元璋的泥腿子皇帝,喜欢杀功臣,而刘秀、李世民这样子非基层(我觉得用基层来形容农民工人比用底层要合适)出身的皇帝就不会杀功臣。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看待问题

  • 刘备一生艰辛创业错过的文臣武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创业之艰辛,命途之多舛,转战数州最终才建立蜀汉政权,其事迹与曹操、孙权相比可见一斑。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前,确实错过了太多人才,也由此后来刘备深知大事难成在于人才缺乏,例如徐州陈登、幽州田豫、颍川徐庶等等。也许刘备是命该如此,在依附荆州刘表时,恨自己四十余岁仍寸功未建而

  • 解密:秦始皇终生不立皇后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封建帝王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以致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而没有皇后墓,成为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 秦人在秦孝公(公元前4世纪)以后对于立后和立太子之事已制度化,秦始皇13岁即位到22岁亲政,这中间有9年的时间,也正是古代男子要娶妻的时间。即位3

  • 诸葛亮侄子曾受百姓拥护后死于非命被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恪梦想着成就一番伟业,但在这条路上必定是血雨腥风、惊心动魄。五个顾命大臣中,先后有两个人对他动了杀心,一个在诸葛恪对魏两次作战之前,一个在作战之后。执政初期相当英明第一个人是中书令孙弘。历史上出镜的机会极少,他的职位是帮助皇上处理政务,类似于秘书。他有一件事比较出名,那就是害死了朱据。朱据是孙权

  •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开疆扩土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君主制国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与权的矛盾,尤其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所有的大权都集中到一人之手,即令这个人是天才,是圣贤,也必须勤勤恳恳、呕心沥血才能治理好国家。 如果面向全国选择,或者面向一个较大的族群选择,也不难选到这样的人。偏偏家天下的君主国家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皇帝的儿子而且嫡长子。如果碰巧是

  • 揭秘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来对史事都存在不同看法,这本是正常现象。比如近日有学者称水浒一百单八将都是土匪强盗,瞬时引来板砖无数。其实,如果站在宋皇帝的立场上看,他们不是恐怖分子是什么?孔子是丧家犬,李白是古惑仔,换个角度解读下历史,更新一下一成不变的固定思维,不必大惊小怪,时代的变化是谁也挡不住的,这里要说说刘禅。图片来源

  • 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时局动荡但时势造英雄,故而也出现了很多一时无两的人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三国时期三个最成功的武将,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1、关羽关羽,从“桃园三结义”开始正式出道,跟随大哥刘备辗转了很多地方,从刘备还是无名小卒的时候就愿意跟随他,义字当头。在《三国演义》中更是厉害,温酒斩华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