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两代皇帝都敬重他 可他做的事却很没品

大唐两代皇帝都敬重他 可他做的事却很没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9 更新时间:2024/1/28 5:25:28

许敬宗是隋朝大业年间的秀才,一直以来从事的工作就和书书写写有关。作为汾阳郡司法小书佐,他也做得不错。他父亲许善心宇文化及杀了以后,许敬宗就做不下去了。他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当个元帅府记室。瓦岗军失败后他投降了大唐。降唐的大多数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许敬宗也不例外,本来下发的文书是让他前往涟州担任别驾的,但是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听说过他,就请他担任文学馆学士。

公元634年(贞观八年),他已经是著作郎,兼修国史了,不久改任中书舍人。他这人是典型的两面人,在皇帝面前,恭敬之至,而在同事面前,那就是另一番嘴脸了。

网络配图

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去世,百官全部穿着孝衣等着上朝,而欧阳询穿起来显得特别丑陋,旁人大都是指指点点,但许敬宗笑了,而且声音还挺大。文德皇后是朝野公认的贤后,无论是百官还是百姓,尤其她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许敬宗竟然敢如此忤逆,在国母的丧期中公开叫板,简直是大逆不道。于是,御史一弹劾,唐太宗马上准奏,虽然没看到他大笑的样子,但还是把他贬到洪州担任都督府司马,差不多就是一撸到底了。

不过,因为许敬宗有手段,他请人帮忙说服唐太宗,不断提醒,终于他还是回到修史的工作上了。七年后,他把《武德》《贞观实录》都修好后,被封为高阳县男,并成为太子(高宗李治)右庶子。不得不说他的工作做得极为“出色”,在他兼修国史期间奉命编纂的《文馆词林》一千卷,分类纂辑自先秦至唐代各体诗文,保存了大量文献。

许敬宗还是有才能的。唐太宗大败高丽,许敬宗马前起诏,真的是合乎体制,词彩甚丽,一字不易,唐太宗及百官将士得见,着实佩服,从此许敬宗专掌诰令之事。

许敬宗除了会写诏书得到唐太宗的赞赏之外,他还很会拉拢人心。原太子李承乾被废后,大多是墙倒众人推,甚至是他身边的原班子人马也都被牵连受贬,抬不了头。许敬宗为他们出头,上奏认为非常不合理,建议仅加罪于有罪的小人,至于一般无辜,就算了。这样既能让他们安心,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圣君的仁德,救了一大批人,这些人后来可都是发挥了大作用。

网络配图

许敬宗的官越做越大,等到高宗继位后,他成为礼部尚书。不过位高权重,总会有一些把柄被人抓住。他把女儿嫁给广东冯盎之子的时候,收了不少礼,结果又被有关部门弹劾,一贬贬为郑州刺史。

几年后,他又回来了,重新回到弘文馆兼修国史。不久重新成为礼部尚书。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唐高宗李治的原皇后王氏与武昭仪斗法,高宗站在武氏一边,要废掉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满朝文武大臣以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为首都直言忤旨,而许敬宗特别赞成。他不但态度鲜明地站在高宗一边,而且他还和李义府一起暗地操控,将那些反对派们全部安上各种罪名,把他们流入到岭南那些蛮荒之地去!

正因为如此体贴圣意,许敬宗的仕途一直顺利。显庆元年,他又升为太子宾客,不久就又升为侍中,成为皇帝最亲近的大臣了,当然,他还监修国史(以前是自己亲自做,现在监督就行了)。

他在唐太宗时代,因为修史有功,得了个高阳县男的爵位,到了高宗时期,又被进封为郡公,不久高宗又封赠他父亲许善心为冀州刺史。这一年,他又代李义府成为中书令,从此成为高宗朝最得意的红人。

龙朔二年,他任右相,加光禄大夫。三年,册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并依旧监修国史。乾封初,特令与司空李绩,每朝日各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恩宠一时,无人能及。

咸亨元年,他请求退休时,高宗为表彰他一生有功于国,让他退休,但是仍加赏赐并照领俸禄。二年后,81岁的许敬宗去世。高宗皇帝废朝三天,并下令让文武百官全部亲自前往许府哭祭,另外还赠送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甚至还让他陪葬昭陵!

网络配图

这荣誉真是登了天了,两代帝王如此,真是难得。只是他在百官心中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太常寺给他的谥号是“缪”!一个字说明了所有问题。“名与实爽曰缪”说白了,这人品太差,名不副实!

当然对一个两朝忠臣定下这样的谥号也的确难为人,除了皇帝面上不好看之外,他的孙子也上表求改,最后经礼部尚书袁思敬提议,折中定为恭,也算过而能改,不至于让两代帝王下不了台。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虽然两代帝王器重,但是历史功过自有论断,不会因为改动一个谥号就能改变人们的看法,历史既是过去,也是未来,忠实地记录是最好的准则,一切人为都是不应该的,许敬宗修了一辈子史书,却仍然犯错,浪费了他的才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海瑞当面挑战嘉靖帝的威信为何没有受惩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海瑞指的是明神宗和海瑞之间的故事。明神宗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572-1620年在位,而海瑞生于1514,卒于1587,从海瑞的生卒年份来看明神宗继位的时候海瑞已经是一个老年人。海瑞在1550年中进士,之后入仕为官,后来宦海沉浮37年,在晚年的时候得到了明神宗的重视。图片来源于网络明神宗海瑞

  • 狄仁杰:传闻武则天暗恋一辈子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做为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皇,武则天的绯闻很多,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她跟狄人杰的那些故事,据说她经常亲热地叫狄仁杰为“国老”,而不称呼他的大名。而且狄仁杰每次来朝见武则天,她都阻止狄仁杰行礼下拜,还说:“看见你下跪,朕的身子先痛了起来。”神探法官的原型狄仁杰,在小说《狄公案》和据此改编的一系列影视作品里,是

  • 作为朱元璋的心爱大将之一,胡大海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将领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存在,他是谁呢?他又是怎么死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朱元璋的大将胡大海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在说胡大海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长子胡三舍。朱元璋攻克婺州之后下令不准征收百姓的粮食,要减轻当地农民的负担,而朱元璋就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全军上下有充足的军粮,就禁止民间

  • 吕方和郭盛为何能做宋江的贴身保镖?他们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梁山好汉 吕方和郭盛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时征战统帅身边总会有几名武艺高强的将士作为保镖,专门负责主将的安全,而在梁山也不例外。作为梁山兄弟的大哥宋江自然少不了贴身保镖,但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他的贴身保镖是并不出众的

  • 历史上的史思明是什么人?你真的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史思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史之乱”无人不知,但相对于家喻户晓的安禄山,史思明的存在感确实低得多。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其一,“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什么区别,人们只记得第一名”,安禄山是这场浩劫的发起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史思明只是亦步亦趋的尾随者。其二,安禄山的人生更富戏剧性

  • 刘备刚开始只是贩履织席的市井百姓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假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身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提起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帝王汉献帝,而汉献帝听闻刘备是汉室后裔后十分高兴,于是让人查了族谱,发现刘备论身份是自己的皇叔,因此

  • 孟达到底是何许人也 诸葛亮和司马懿为何联手对付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三国孟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孟达字子度,本是刘璋属下,后投降于刘备。后因关羽在襄阳战败而未出兵营救,导致关羽直接战死,惹怒刘备和诸葛亮,又投降曹魏。也是一个和吕布差不多的人物,反复无常多次换主子。孟达刚投降到曹魏时,深受魏主曹丕的器重,但是在曹丕病死之后,曹睿上位,

  • 张郃与夏侯渊相比,谁的实力更强?二人究竟相差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斩了张郃胜斩夏侯渊十倍,二人究竟相差多少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定军山之战,是刘备打得为数不多的一场大胜仗,而起到最为关键作用的是老将黄忠。黄忠,宝刀不老,一鸣惊人,一出马就杀了曹操非常倚重的大将夏侯渊,夏侯渊是曹操本家兄弟,情同手足。曹操听说夏侯渊死了,立马第一时间杀

  • 刘备和曹操不是敌对关系吗 曹操死后刘备为何派人去吊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偷袭荆州的行为,让孙刘联盟突然破裂,也让三足鼎立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孙权和刘备都在主动向曹魏示好,以期先将对方置于死地。早在关羽围攻樊城时,司马懿和蒋济就曾给曹操献计,割让江南封赏孙权,被曹

  • 朱元璋在每次打仗前,为何要把将士们的妻女集中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在每次打仗之前,都会把将士们的妻女集中起来,原因为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这是朱元璋控制军队的三大手段之一!朱元璋农民出身,加入明教参加红巾军起义,逐渐建立自己的势力,手下不仅有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也有李善长、冯国用等文官,如果没有一点厉害手段,还真的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