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都什么结局?

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都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42 更新时间:2024/2/4 7:32:23

田忌赛马的主人公,田忌和孙膑都什么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田忌赛马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孙膑和齐威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对于这一故事,语文老师已经为我们详细的阐述了。在战国时期,孙膑曾来到魏国大梁,不过,孙膑却被同学庞涓的陷害,从而遭受膑刑。在此期间,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劝说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

孙膑来到齐国后,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我能让您取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结束后,田忌一场败而两场胜,最终赢了齐王。因此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他请教了兵法,封他为军师。那么,问题来了,田忌赛马后,田忌和孙膑最后是什么结局?老师没有告诉我们!

孙膑

首先,对于田忌和孙膑最终的结局,因为比较复杂等因素,所以,老师一般不会告诉我们。一方面,就孙膑来说。田忌赛马之后,孙膑先后参与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国内空虚,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却在桂陵(一说山东菏泽,一说河南长垣)伏袭,打败魏军,并生擒庞涓。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创造了“围魏救赵”战法,成为古代战争历史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山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中原霸主的地位。马陵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孙膑凭借着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帮助齐威王称霸中原,也即为齐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这两场战役之后,孙膑在历史上可谓突然消失了,也即相关史料中都没有孙膑的记载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富有智慧的孙膑,很可能在马陵之战后急流勇退,选择了退隐田园。在古代历史上,将领立下赫赫战功,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一旦功高震主的话,这些将领很可能无法善终。在春秋战国时期,白起、商鞅、李牧、信陵君等功高震主的将领,最后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所以,孙膑选择退隐,无疑是令人理解的行为。更为关键的是,就孙膑的祖先孙武,已经为孙膑做好了示范。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但是,在柏举之战后,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在此基础上,孙膑也留下了《孙膑兵法》这样的理论著作,也即这应该是孙膑退隐之后才完成的作品。

田忌

另一方面,作为齐国宗室的田忌,显然不会像孙膑一样退隐。田忌,妫姓,田氏,名忌,字子期,陈郡(今河南淮阳县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封地于徐州(今山东滕州时),又称徐州子期。就孙膑来说,可以没有太大的牵挂和束缚,从而退隐田园。但是,田忌作为齐国的宗室,又有自己的封地,显然不能说退隐就退隐。在此基础上,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田忌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同样引来了同僚的嫉妒和君主的猜忌。

《战国策·卷八·齐策一·成侯邹忌为齐相》中记载:邹忌以告公孙闬(即公孙阅),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马陵之战后,邹忌派公孙阅令人携带重金招摇过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绍道:“我是田忌将军的臣属,如今将军三战三胜,名震天下,现在欲图大事,麻烦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刚走,公孙阅就派人逮捕占卜的人,在齐威王面前验证这番话。田忌闻讯后大为恐慌,被迫出奔至楚国。对此,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再返回齐国。说客杜赫对邹忌说:“我愿为您把田忌留在楚国。”

杜赫来到楚国后,对楚王说:“邹忌之所以和楚国不友好,是因为他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再返回齐国。大王不如把楚地江南封赏给田忌,以表明田忌不打算返回齐国。邹忌便一定会和楚国很友好。田忌是个逃亡在外的人,他得到了封地,一定会感激大王,如果将来他能返回齐国,也一定会使齐国和楚国很友好。这就是利用田忌、邹忌二人的矛盾,有利于楚国的办法。”在此背景下,楚王听了杜赫的话,果然把江南封给了田忌。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中记载: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

齐威王去世后,齐宣王继位,得知田忌被陷害,将田忌召回国内官复原职。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田忌重新回到了齐国。但是,田忌没能在齐国获得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也即当时的齐国将领中,已经出现了替代孙膑、田忌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匡章。对于匡章来说,指挥了齐国和楚国、秦国、燕国等诸侯国的战役,也即成为齐宣王、齐闵王非常信任的将领。而就田忌来说,最后则是郁郁而终,没能东山再起。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丕曹叡两代帝王早逝,给曹魏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曹丕曹叡两代帝王早逝,给曹魏带来了什么影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后,改“三公“官的相国为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太尉名称未变。改九卿官的奉常为太常,郎中令为光禄动,大理为廷尉,大农为大司农。以华歆为司徒(主民事),王朗为司空(主水土事),贾诩为太尉(主

  • 孟明视是什么人?他对秦国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孟明视是春秋时期秦国武将,也是秦相百里奚的儿子。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春秋战国历史正式开启。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形成了春秋五霸。不过,针对春秋五霸具体是哪五个诸侯国的君主,目前还是存在多种说法。其中,司马迁在《史记》给出的观点:齐

  • 大秦帝国冤杀蒙恬兄弟,得到的后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秦帝国冤杀蒙恬兄弟,得到的后果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军人世家,兄弟都是秦国栋梁蒙恬出生在秦国军人世家,他的爷爷叫蒙骜,本是齐国人蒙骜,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为秦国攻打三晋,立下赫赫战功。曾奉命率秦军伐韩时,第一年就连续攻下37座城池,第二年又连续夺了13座

  • 历史上张居翰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最后是何j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那就是一部帝王史,但是有帝王一般都必然有宦官。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从历史上可以知道,出于各种原因,皇帝会将君主的权力赋予一部分给宦官,这样使得宦官手握权力,便致使宦官专权干政。但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位太监,却非常不一样,甚至欧阳修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张居翰更改一个

  • 唐中宗李显:历史上第一位两朝天子,却被老婆孩子毒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显,即唐中宗,武则天的第三子,他在唐高宗李治驾崩后登基即位,本想一展抱负,然而政事却皆取决于母亲,武则天临朝听政。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显想挣脱母亲的禁锢,实现君临天下,于是欲以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乳母子五品官,这种用人唯亲的做法,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反对,李

  • 审食其轻松搞定女强人吕后,他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审食其和吕后的关系,刘邦吕后戚夫人,吕雉与审食其在哪一集

    审食其的身份很尴尬,是汉初最强大女人吕雉后面的男人,曾经受刘邦之托照顾刘邦一家老小,后来,却和吕后有了亲密关系,轻松搞定了第一女强人,可最后却被人用锤杀死,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审食其,这是刘邦的同乡,也是刘邦的舍人,生于何时查不到,但可以肯定的是,要

  • 周鲂:东吴诈降高手,他的手段有多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策于吉缠身,东吴以下何人力挺陆逊,白板陆逊吴枪

    周鲂:东吴诈降高手,他的手段有多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东吴有一场比较著名的战役,就是石亭之战,算是东吴北伐的为数不多的战果颇丰的大胜仗。石亭之战中,东吴方面的主要将领是元帅陆逊、左右督全琮、朱桓这三个人,击败曹魏十万大军,斩俘万计,还有大量的辎重军器。不过石亭之战

  • 唐肃宗李亨:在位期间,后宫与宦官的矛盾被激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宦官乱政,李亨在位多少年,唐肃宗李亨之后是谁继位

    李亨,即唐肃宗,唐朝第七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711年9月,李亨出生于东宫之别殿,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本来是轮不到他当皇帝的,但是在公元737年,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李瑁立为储君,设计陷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据三

  • 历史上的韩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与李斯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非之死是第几集,李斯用什么计谋害死了韩非,韩非死因

    韩非为韩国公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在战国时期,比较著名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就是韩非,并且也为后世留下了很多言论著作。不过关于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争论也是比较多的,认为他的去世之谜也成为了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当然有人说李斯是因为比较嫉妒韩非的才华,担心他会受到秦始皇的赏

  • 唐顺宗李诵:在位虽然只有七个多月,但始终想要革除弊政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节度使藩镇割据,归德军节度使,唐太宗纵囚制度

    李诵,即唐顺宗,唐德宗李适嫡长子,在十九岁时被立为皇太子,成为大唐的储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据史书记载,李诵慈孝宽大,仁而善断,颇具文采,擅长隶书,每逢德宗作诗赐给臣属,必由太子李诵书写,不仅精通文墨,李诵还武艺出众,有勇有谋,建中四年十一月,唐德宗因“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