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崇祯帝为中兴大明如何躲过色情致命诱惑

解密:崇祯帝为中兴大明如何躲过色情致命诱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1/28 4:39:42

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登基之时,正值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之际:内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烽火四起;外有满清八旗劲旅,虎视眈眈。历经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此时社稷零落,山河破碎。作为希望成为中兴大明王朝一代明主的崇祯皇帝,虽然决事果断,雷厉风行,但却有心细多疑,优柔寡断;他也经常征求左右的意见,但刚愎自用,不能做到虚怀纳谏;他知人善任,如重用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一代名臣,但是任用他们时,言听计从,优遇有加,而一旦翻脸,严酷无情,大加杀戮,导致用人不专、屈杀忠良、重挫军心的严重后果。他虽然悯恤黎民疾苦,常下诏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无度,趣百姓于水火;他寡情薄恩,翻脸无情,但也温柔多情,体贴他人,与皇后周氏互敬互爱,感情甚笃;他励精图治,经常平台招对,咨问政之得失,与臣下论讨兴亡之道,为政察察,事必躬亲,欲为中兴之主,但求治心切,责臣太骤,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断绝常谓所任非人,终成孤家寡人,直至后来煤山自缢殉国。

据有关史学家分析,崇祯是中国古代最勤政的皇帝。有史书记载,他十八岁登基,二十多岁头发已经斑白,眼角现出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史志上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最为难得的是,他自制极严,不耽犬马,不好女色,生活简朴,为朝野上下称道。《明史》就评价崇祯说:“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

崇祯执政初期,皇太极率领满清八旗骚扰关外,以致狼烟四起,民不聊生。对此,大明王朝的大臣们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不久,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失守,京畿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袁崇焕更是昼夜兼程,驰援京师,并收复永平四城。但不幸的是,袁崇焕后被崇祯皇帝以诛杀毛文龙、己巳之变护卫不力以及擅自与后金议和等罪名正法于北京。

虽然,大明王朝对满清的大规模军事活动也曾取得几次胜利,但却重挫了大明王朝的重装部队,以致最终无力打垮农民起义军;而农民起义军强渡黄河,连续发动的中原大战,更是大大削弱了大明王朝的军事力量。李自成与皇太极的内外夹击,让明军腹背受敌,无疑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进程。曾经强盛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风雨飘摇,而朝廷中的两党分庭抗礼,将要成为压垮大明王朝大厦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临危受命的崇祯皇帝在文官集团的支持和帮助下,决定诛灭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

当时,少年登基的崇祯皇帝深感阉党之祸已经成为危及大明王朝的毒瘤。于是,即位伊始,他就是大力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这也是崇祯皇帝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尽管决策已定,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露出声色,只是静观魏忠贤一伙人的行动,等待着清除魏忠贤的最佳时机。

以魏忠贤为首的明末阉党集团,从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开始平步青云,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太监专权时代的序幕,一时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纷纷惨死狱中;一大批无耻之徒都先后阿附于他,更有一些谄媚之臣到处不惜耗费数千万民脂民膏为他修建生祠。他自称九千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面对崇祯皇帝临朝强势主政,魏忠贤不得不以守为攻。他采取了“柔性进攻”的方式,他像章鱼似的伸展开了巨大而柔软的触臂,想通过“温柔”的进攻,以便把崇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好色,难道只有崇祯皇帝不好色?魏忠贤采取用致命的美色催情诱惑作为征服崇祯的绝招。

就在崇祯登基之后的几天中,魏忠贤就送上了四个绝色美女在崇祯身边侍候。崇祯本来不想接受,但恐引起魏忠贤的疑心,便欣然接受了。这四个女子进宫后,崇祯皇帝就命人脱光她们的衣服,搜遍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只见她们每人的裙带顶端里都佩有一颗米粒大小的香丸。这种香丸被人称之为“迷魂香”,异香扑鼻,让人迷醉。男人一闻到这异香,顿时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性欲。崇祯皇帝深知其害,立即命人销毁了这几颗迷魂香丸。

一天晚上,崇祯同大臣们议论朝政后,自己静坐休息一下。忽然间,他闻到飘过来的一股奇异的香味,他顿时感到一阵强烈的性欲冲动。他立即命人寻找香气的来源。他们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有人焚烧香炉。最后,才发现有一个小太监躲在宫殿角落的夹壁中,手持一支点燃的“迷魂香”。经过审问,才知道他是魏忠贤派来的。这不由得让崇祯皇帝加快了清除阉党的步伐。

不久,崇祯皇帝便抓准时机清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捕治罪。在其自缢而死后,便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集团遭到了致命打击。崇祯皇帝清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曾一度使大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然而,令崇祯皇帝始料不及的是,清除了魏忠贤阉党集团却失去了对朝中朋党的制约,间接推动了文官集团的权利膨胀,以致崇祯皇帝在位的十七年,除了打击农民军和抵御满清入侵之外,不得不将更多的心力都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为了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摆脱文官集团的控制,崇祯皇帝在清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后,又重用了另一批太监,给予他们行使监军和提督京营大权。大批太监又被派往地方重镇,凌驾于地方督抚之上。甚至派太监总理户、工二部,而将户、工部尚书搁置一旁,致使太监权力再次膨胀,朝野上下矛盾日益加剧。无奈之下,崇祯皇帝不断反省,曾四下“罪己诏”,以便缓和朝野上下日益加剧的矛盾。

对于崇祯皇帝拒绝女色的致命诱惑,就是一些野史上也能找到踪迹。当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崇祯皇帝寝食难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寻求绝色美女,以舒解崇祯的忧虑之心,遂遗田妃的父亲田畹下江南挑选美女。田畹寻遍江南,最后强征秦淮八艳之一的陈圆圆进京,准备将她献给崇祯皇帝。其时,陈圆圆的美名早己名动天下,她“每一登场,雪明花艳,独出冠时,观者魂断”。崇祯见了陈圆圆,也觉得名不虚传,与后宫嫔妃相比,别有风韵,更显惊艳。但是,这位大明的皇帝却没有“魂断”。

据《吴三桂演义》描述,田畹向崇祯献媚说:“此女雅善歌笙,并工诗画,超凡仙品。藩府不敢私有,特进诸皇上。”然而,崇祯却说:“此女诚佳人。但朕以国家多故,未尝一日开怀,故无及此。国丈老矣,请留殊色以娱暮年,可也。”可以想见,当此江山风雨飘摇之际,崇祯四下“罪己诏”,甚至减膳撤乐,怎么可能容许一名美冠天下的风尘女子入宫?就这样,崇祯皇帝再一次躲过美色的致命诱惑,但是,他却无法挽救大明王朝的最后灭亡。

虽然,崇祯皇帝期盼着自己能够中兴大明王朝,无奈前几朝积重难返,当时又值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蜂起,北方的满清又不断进攻辽东,觊觎关内,加上崇祯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使大明王朝面临灭顶之灾。但是,清朝编纂的《明史》依旧评价他兢兢业业,勤勉勤俭。可以说,崇祯皇帝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悲剧色彩,许多史学家都认为崇祯皇帝的一生实是“不是亡国之君的亡国悲剧”。崇祯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之一,“无力回天”这四个字,正是崇祯一生的真实写照。

崇祯皇帝拥有极强的政治手腕,心思缜密,果断干练,并且精力充沛,几乎拥有历史上所有明君的特征。但是,他依然逃脱不了亡国之君的命运。而最终当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之时,崇祯皇帝宁可在煤山自尽,也没有把当时明朝军队中军力最为强大的宁远铁骑调进中原围剿李自成农民军,严格遵守了自明成祖朱棣开始的历代明朝皇帝对天下臣民的承诺,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居正57岁病死终结大明气数 原因竟是痔疮发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张居正简介,赵志红为啥多活了14年,张居正改革灭亡了明朝

    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使得吏治肃然。他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大大增加财政收入,一举扭转长期的财政赤字。他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

  • 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手葬送了大明最后60年国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深宫大内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做老大的励志梦,而且皇贵妃这样一个地位也很微妙,次于皇后,但高于后宫其他妃嫔。其实皇贵妃一般都是皇帝对自己宠幸的妃子不能册立为皇后的最大补偿。而大明朝的最后一位被册封为皇贵妃的就是万历皇帝最宠幸的郑氏,而郑氏也确实是一个能邀宠、有理想、敢折腾、活得长的

  • 胡雪岩:他是大清朝的财富代言人也敌不过宫廷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雪岩被谁害,胡雪岩家产,胡雪岩贵人是谁

    作为大清国的首富与首善,胡雪岩的崛起与失败都十分迅速。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终却因为被绑到政治的战车上而成为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息。与胡雪岩个人的宿命相比,我们这个民族似乎也在承受一种宿命:舆论和媒体哄抬“大善人”们时,很少质疑他们

  • 开国大臣刘伯温: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 通晓天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08岁国学大师离世,刘伯温临死前给儿子留下包,历史上得善终的开国大臣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

  •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朝说汉语还是蒙古语,满语和蒙语的关系,满族为什么用蒙古语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

  •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方面,有据可查的一位名人就是后来做了东吴大将的东汉末年的太史慈。此人乃东莱黄县人(与笔者是真正的同县老乡),早年渡海北上辽东,“求职”均不顺遂。当时辽东那边除了有少数民族占山为王,东汉政权也早已渗进。东吴大将太史慈作为当时真正的“北漂”,在那边始终未定下来;加之此人事母至孝,不久又乘船回乡。但其

  • 孝静成皇后提出一个过份要求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庄死后37年康熙为何不安葬,孝庄为何要给容妃下一道遗旨,宣宗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的养母,恭亲王奕訢的生母。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参加宫廷选秀,被道光帝看中,赐封号为静贵人。次年,十四岁的静贵人生下皇次子奕钢。此时的道光帝已是不惑之年,道光帝子女甚少,对道光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静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升为静嫔。但好景不长

  • 李凤娘美艳而残忍霸道又任性 逼疯皇帝害死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宋光宗皇后垂帘,李凤娘权势

    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历任皇帝皆昏庸懦弱、不思进取,整日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温柔乡中苟且偷安。这其中宋光宗赵惇更是 “奇葩”, 他性格软弱, 执政五年碌碌无为,又畏妻如虎,“内不能制,惊忧致疾” 《宋史光宗本纪》,整日生活在皇后李氏的高压专制之下竟罹患“心疾”(精神障碍),成就

  •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竟被文官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锦衣卫马顺被打死是哪一集,锦衣卫指挥使腰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对于锦衣卫,很多人对于他们的认识是一群无孔不入,武功高强但又心狠手辣的特务。大家会产生这种认识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早期的锦衣卫确实是这样,毕竟,它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侍卫队改编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锦衣卫的战斗力水分越来越大。直至发生指挥使被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打死的

  • 惊天秘密!萧皇后惹得这些个帝王都这么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妃怎么又怀了萧瑶宇文清,拒嫁天王老公免费阅读全文,萧皇后谁扮演的

    历史上经历桃花劫最多的皇后就是隋炀帝皇后萧氏。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一个唯一经历过数次冰火两重天的皇后。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这种经历让人除了好奇就是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