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太子丹派人刺杀嬴政是为了什么?为何这么做?

历史上太子丹派人刺杀嬴政是为了什么?为何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3/12/28 2:42:52

荆轲刺秦是战国时期的一起重大事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而丹却是个昏庸太子,为成全自己与秦国逃将樊於期几日的兄弟情义,逼迫荆轲刺杀秦王。

可当荆轲以接近秦王为由,逼死樊将军时,“广结良友”的太子丹却没有再发声,最终还是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也不过只是对付秦王的借口,你可知小小燕国太子为何非要与秦王作对?

昭襄王十九年,秦国日益强大,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各国人心惶惶。秦国之将樊於期因得罪秦王惨遭满门抄斩,唯樊於期一人逃到了燕国,被太子丹收留。太子丹的老师鞠武用“实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劝其将樊於期驱逐到匈奴。

太子丹虽知晓燕国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不该收留樊於期惹怒秦王,可太子丹年轻气盛,反驳说“樊将军穷困与天下,以身归丹,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更虑之!”太子丹为执意对付秦王,保全樊於期,思量之下,只能去卫国请剑术超人的荆轲,来刺杀秦王。

太子丹用国家大义晓之以情,以攻破秦国晓之以利,说服荆轲为己所用,荆轲跟去燕国后,还未掌握秦国形势,赵国就被秦国攻破。太子丹仓皇之下多番催促,荆轲为人臣下不好多加拒绝,只能草草行事。

为取得秦王信任,荆轲求取秦国叛将樊於期头颅,太子丹虽与樊於期只有几日交情,但樊於期一死,秦王便没有针对燕国的理由,而自己也不能再加害于秦王,面对这样的局势,太子丹只能拒绝杀害樊於期,又将取得秦王信任这个难题,抛给了荆轲。

荆轲为成事,私下找到樊於期,用“报将军之仇”为名,逼得樊於期自刎。太子丹得知此消息后,早已无力回天,只好催促荆轲早日上路,从“太子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则可看出太子丹早有准备,拒绝杀樊於期,也只是他维护自己仁爱形象的小技俩。

若非樊於期一事,太子丹与秦王又有何过节呢?两人曾一起在赵国为质子,也曾是患难与共的兄弟,可当太子丹被送去秦国为质时,嬴政却一反常态,对太子丹甚是无礼。而太子丹就因这等小事从秦国逃回燕国后,甚至不惜举国之力,报复嬴政,但因燕国弱小,力不能及。

太史公司马光评价他说:“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时人以为太子丹派荆轲刺秦,是为国家大义,是为兄弟情义,殊不知,他为的只是报自己被苛待之仇,拥有这样的储君,实为燕国之大不幸。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世人把罔顾个人生命,誓死报忠国家之人,看作仁人壮士,可太史公却说“荆轲,君子盗诸!”,这究竟是为何?

以荆轲之谋,怎会想不到樊於期只是太子丹推出的幌子,面对太子丹的灭国之举,荆轲不仅不劝阻,反而因数日供奉对他言听计从。何况刺秦王之时,荆轲还未准备妥当,他虽以血肉之躯报了知遇之恩,却也因此断送了太子丹和燕国的性命。

太子丹的所作所为令人不齿,一国太子竟毫无容人气度,为一己之私对付虎狼之国,实为愚蠢。

公元前226年,荆轲失败后,秦军击败太子丹的军队,占领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仓皇出逃,秦军紧追不舍。此时有小人向燕王喜进言,说秦军如此追赶他们,是因太子丹的缘故。如果燕王喜能杀死太子丹,献给秦王政,秦王政一定能谅解燕王喜而保住燕国。

愚昧的燕王喜听从小人之言,最终斩杀太子丹,将其首级献给秦国。秦国虽得到了太子丹的首级,但还是照样攻打燕国。太子丹或许在临死之际,才能醒悟自己的谋划有多欠缺。公元前223年,秦军俘虏燕王喜,灭亡燕国。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雉、窦漪房和王政君的一生是一部西汉简史,为什么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的历史与三位后宫女人有密切联系,这三人可以说是既见证了西汉的兴起,也见证了西汉的衰亡,西汉因她们而兴也因她们而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第一位影响西汉历史走向的后宫女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提及吕后,后人的印象就是阴狠毒辣,极善权谋,比如她曾用计诛杀韩信、劝

  • 唐朝为什么会走下坡路 这件事和哪位皇帝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唐代昏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代是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路的,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国为什么会彻底走向覆灭?问题出在谁的身上?提到唐代,相信不少人脑海中最先想到的都是繁荣、富庶、开放、强大等形容词,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唐代在前期也确实配得上这些赞誉。然而,因为唐玄宗执

  • 季布曾三次怼帝王,非但没被处置反而得到了重视,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汉末时期,名将季布在怼人方面可谓是出神入化,并且怼的是恰到好处,结果汉朝的三位帝王不仅没处置他,反而愈发的重视之。他怼人的背后隐藏着哪些让帝王深思的内容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怼刘邦季布,原先是项羽手下四大将(龙且、季布、钟离眛、英布)之一,后来在项羽兵败后逃亡

  • 历史上高拱与张居正之间是个关系?他死前留的遗书是何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高拱(1512~1578)中国明代嘉靖、隆庆时大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张居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为天下百姓着想,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好品质,他有责任有担当,他是明朝变法的推动者,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但高拱临终前的一封遗书,

  • 作为西汉拥有庙号的帝王之一,汉宣帝的知名度为什么这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时期,在制定庙号与谥号时十分严格,拥有庙号的只有四位皇帝,分别是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汉文帝刘恒、世宗汉武帝刘彻和中宗汉宣帝刘洵。不同于前三位帝王,汉宣帝刘洵贡献虽然不小,但他的知名度却是很低,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汉宣帝刘洵他的文治武功不可谓不

  • 李承乾和李泰为皇位你死我活 最后为什么是李治夺得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世民皇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世民的皇位,李承乾和李泰对此争得你死我活,最后为什么是李治夺得皇位?648年,李世民病危之际下了一道圣旨,他将心腹大臣徐茂公贬官到叠州(今天青海一带)。唐太宗对李治说:“如果徐茂公拖延、不动身,那你就杀掉他;如果他奉诏前往,那日后你一定

  • 清朝立储究竟是什么样的 秘密立储遗诏真的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代立储制度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清代立储遗诏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真的会把遗诏放在正大光明匾后面吗?换了又如何,除非是把皇帝贴身保管的那一份也换了,否则换了也没用。当时雍正在创立“秘密立储制度”时就已经想到了藏在“正大光明”匾后面的立储诏书会有可能被偷换

  • 历史上萧观音为何会遭受陷害?最后又为何会自杀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很多女子都是因为身不由己,“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政治纷争是十分的严峻和残酷的,有时候总是不可避免地会牺牲一些无辜的人。辽国的其中一位皇后被人们称为史上最悲催的皇后,只因写了一首诗便被皇帝打得半死,死后遗体任人践踏,她就是萧观音。萧

  • 秦国名将樗里疾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因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战国时期,提到秦国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白起和王翦。就白起来说,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就王翦来说,则

  • 同为汉文帝之女,绛邑公主的名气为何远不及馆陶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帝王之一,他开创了西汉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提到汉文帝的女儿,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馆陶公主,但对于绛邑公主,我们却知之甚少。那么,同样是帝王女儿,为何世人只知馆陶公主而不知绛邑公主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文帝刘恒西汉一位及其幸运的帝王,他的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