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客观地评价吴三桂?乱臣、英雄抑或叛贼?

如何客观地评价吴三桂?乱臣、英雄抑或叛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04 更新时间:2024/3/19 5:23:52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明末清初的将领,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宁远总兵,后退守山海关,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封平西王,沦为汉奸。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发动三藩之乱。1678年3月23日(农历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应天府”,大封百官诸将,铸“昭武通宝”、“利用通宝”。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因患重病在衡州(今衡阳市)驾崩。其孙吴世璠继皇帝位。

历史上,正本史录是这么评价吴三桂的:投清又反清,反尔反尔,在中国历史的一个交叉点上,他完全能够主宰中华民族今后的方向,却为一己之私(陈圆圆)大开山海关,让大清兵入关,从此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停滞了,倒退了,强大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败落了、落后了,这是一场民族的悲剧、国家的悲剧。做为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吴三桂难逃其咎,他永远是民族的罪人。

但当我再仔细了解吴三桂,再来分析上面那段话的时候,却忍不住为他有些鸣不平:

历史上的吴三桂,有强大军事才能,也有很大野心,而至于野心,我认为更多是他因为处于当时的时势下不得已作出的抉择。吴三桂作为明朝的将领,一直是忠君爱国的,也为明朝廷报效了多年,立下战功赫赫。后人评价他的背叛明庭时这么说:“象扯下皮肤那样血淋淋的扯下他一直来忠君爱国的思想……”,可见他本意不是要投降大清朝的。

吴三桂其人极爱妻子陈圆圆,他们之间的姻缘和爱情,在当代也会被人称道,而作为个人,他“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是得到许多女性的赞赏的——当然那里面没有政治的因素。可以说,吴三桂本人还算是一位重情重义的男子汉。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李自成的农民思想暴露无遗,对京城的管理缺乏有效措施,明知道吴三桂还在坐镇的山海关对北京的重要性,却将吴三桂的父亲拷打,将陈圆圆掳走……,如果换了其他人,只要他还爱父亲爱妻子,肯定也会“冲冠一怒”的。

而且当时,明朝已经灭亡,吴三桂面临一个十字路口:该投清还算投向李自成。忠君的思想,使吴三桂曾经无数次拒绝了大清朝的引诱投降,至于投降李自成,他本来也是无意的,也是因为忠于明朝的思想。只是顾及家人在北京,使他一直犹豫不决。李自成拷打其父亲,掳走其妻子,直接促使了他要与李自成为敌,这情形下他的选择,唯有投向大清朝,可以说是万般无奈的,这也为日后他的反清埋下了伏笔——他本来就不是真心投清的,只是要借助大清朝与李自成为敌,为其家人报仇。要说这点,吴三桂成为“民族罪人”,勉强的原因只是因为他“自私,家大于国”。但对一个人来说,这样对家庭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

但对于上面对他的历史评价说:“从此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停滞了……”,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怎么见得大清兵入关就是历史的倒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就停滞了呢?假如是李自成统治了中国,就能有保证是前进了?依李自成那进京后的所为,我就不看好,反倒是大清朝入京后的几个皇帝所为比起李自成来说更有进步意义。要说“强大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败落了”是清代中后期的事情,似乎与当时的吴三桂也扯不上多大关系了。就单从大清兵入关这角度上,当时大清朝统治的中国肯定比李自成统治的中国更有进步意义。

因此对于几乎完全是贬义的对吴三桂的评价,我个人不太认可,至少,它没有公正的反映了吴三桂其人。就人本身说,吴三桂应该还算是位杰出将领的,人品也可圈可点。关键是,他本人从来就没有投降思想,但是在当时的情势下,也许他唯有自尽了才会换取个民族英雄的名声,反之就必然会是民族罪人,没有其他选择了。我们今天说他的错误,完全是出于民族感情,但在个人感情上,我觉得吴三桂还是一个值得赞赏的人的,他从来就没有作为一个“奸贼”存在过,只是无情的历史把他推向了“罪人”的行列,这是历史的不幸,更是吴三桂的不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震惊:尧舜禹竟是巫师 五千年文明从巫术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中国人历来尊崇泛神论思想,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跳大神”作法、“做道场”为人“祛病去灾”,这些民间活动都是泛神论的表现,是一种巫术。这在中国民间源远流长,直到现在,有很多民间仪式和讲究,都简直和原始巫术没什么两样。女巫在我国北方叫做“神婆”,赵树理的着名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就是

  • 如何评价岳飞的历史地位?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岳飞的评价是近年来史学界讨论得比较活跃的问题,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岳飞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

  • 揭秘:清末光绪皇帝时期“戊戌六君子”被杀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纪念一种历史人物,所纪念之内容,却与该历史人物之真实行迹南辕北辙,实在是一种悲哀。“戊戌六君子”或厌恶康党,或名曰维新实系革命,并无一人系为康党之维新而死,百余年来,却始终被贴着“康党”、“维新派”之标签,实在是可笑复可悲。其中的真相,趣闻解密小编为你一一揭开。“六君子”当年被杀的罪名是与康有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帝们的八大离奇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后宫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后宫的女性。后宫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通常指代生活在后宫的女性。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古人常用“后宫佳丽三千人”来形容古代皇帝嫔妃之众。慈禧太后,满族

  • 盘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冤杀”案件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厉害,你辉煌,可是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总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在盯着你,想方设法弄死你。他们跟你没有什么仇,仅仅是因为嫉妒,他们不明刀明枪的跟你动手,常常是借助一个拥有权利的蠢货去干这事儿。看到这样的冤案我们常常会无明火起,拍案痛骂。这也是历史的另一种魅力:让人愤怒,悲凉和无奈。

  • 盘点民国女子眼中的八大帅哥:民国那些高富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民国是乱世时期,乱世出英雄,乱世出帅哥啊,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民国女子眼中的八大帅哥吧!蒋介石1908年赴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

  • 揭秘:历史上最敬业的奸臣庞太师真是奸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有个老头儿,但凡爱看电视剧的中国人都晓得他,他就是北宋高官,历史名剧当之无愧的影视常青树,史上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的大奸臣,为中国古装电视剧做出杰出贡献的反派一号大BOSS,庞太师是也。想当年,庞太师也是个年轻有为的富二代,家中有田又有钱,生活乐无边。少年中举,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一升就升到

  • 揭秘:北宋抗金名将岳飞 精忠报国 光昭日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2],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在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

  • 慈禧晋升之谜:入宫时身份卑微靠何功夫独霸龙床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咸丰二年,即公元1852年,皇太后为咸丰皇帝挑选秀女。经过层层遴选,17岁的那拉氏幸运地被选中了。于是,她走进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紫禁城。进宫后,那拉氏被选为贵人。宫中人称“兰贵人”。三个月后,兰贵人入住长春宫。这长春宫的正殿高悬着乾隆帝的御笔匾额,上书“敬修内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似在告诫后宫妃

  • 揭秘:王昭君出塞后连嫁祖孙三代的悲情秘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就抛下娇妻幼子撒手人寰。按照匈奴的祖制,王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的长子,新即位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