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献皇后之死: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泰陵在哪里?

文献皇后之死: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泰陵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52 更新时间:2023/12/11 15:59:37

独孤伽罗死后,隋帝纵欲致病。他感叹说道:“如皇后在,当不至此。”于是,为了补偿皇后,一节俭的隋文帝开始为独孤伽罗营建陵墓,工匠力作就有数万人。陵墓命名为“泰陵”,是隋文帝认为,有了独孤伽罗这样的贤后,才能国泰民安。隋文帝为自己的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修建的泰陵位于今陕西扶风县东南的扬凌区五泉乡双庙坡村。距离咸阳城75公里。

泰陵陵园四周围绕城墙,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四墙的中部都发现大量的砖瓦残片,当为门庭的遗址,城墙的四角亦有砖瓦等,说明原建有阙楼。陵冢之南立有清毕沅书“隋文帝泰陵”(《隋书》等作“太”)石碑,此外无其他石刻遗存。文帝祠庙遗址在太陵东南,1953年调查时发现石碑一通,石柱础一排七个,墙垣残迹尚存。附近有陵园,残基发现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砖瓦纹饰。发现的大量砖、瓦当、屋脊等陶建材遗物。铺地方砖纹饰有莲花、菱形网纹两种。莲花方砖中央浮雕莲花图案,角隅饰蔓草,四边阴刻联珠纹;菱形网格方砖一侧为网格纹,另一侧素面。板瓦、筒瓦轮制,外素面,内多为粗布纹。瓦当有单(双)瓣莲花、兽面、云纹和菩萨等图案,做工精细,图像生动。有一块直径13厘米的瓦当,周饰弦纹和联珠纹,中心为双手合十、跏趺菩萨,非常奇特。陶建材中以莲花、菩萨等佛教题材为装饰,可知当时泰陵陵园及寝庙建筑浓厚的宗教色彩。

杨广为掩人耳目,表现仁孝,他很是花了一番力气为其父修陵。除了宽敞的陵园外,封土底长宽各166米,上长宽各38米, 底部面积为26560平方米。陵冢高27.4米,斜高6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对夯土城垣的调查,现已基本毁坏,唯北城尚有残墙,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残存宽5.5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经初步钻探,陵垣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垣墙的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应是当时建有阙楼和城门的残迹遗存。山腰果树成林,山脚猕猴桃飘香,秋日游览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令人心旷神怡。值得注意的是,杨坚勤于政务,体恤民间疾苦,在封建帝中颇不多见。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文帝因重新统一中国,列为第82位。由于他口碑好,深得百姓尊重,陵墓保存完整,未被盗挖,此地也一直以杨陵命名作为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一代忠臣”被说成“奸臣”:还有谁比鳌拜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让我们从小就知道鳌拜是个飞扬跋扈,藐视君权不合格的臣子,而康熙是具备聪明才智兼能力的帝王,却鲜少有人知道鳌拜曾忠心侍奉三代君王,为大清江山立下汗马功劳。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更是与皇太极出生入死打天下。崇德二年,在攻打皮岛西北角时,鳌拜主动请缨并大获全胜。崇德六年,鳌拜与众

  • 明朝一代名将袁崇焕:为何下场却和岳飞一样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金庸小说《碧血剑》里的主角袁承志,武艺高强,有情有义,出身也很厉害,乃是明末忠臣袁崇焕之子。后来他的父亲中了奸人之计,被崇祯皇帝凌迟处死,全家满门抄斩,年幼的袁承志被家中的一个哑仆冒死救出,后来拜到华山门下,练得绝世武功,并和美女温青青、九公主等发生悱恻的爱情云云。当然,袁承志的老爸袁崇焕是没有武功

  • 揭秘:只因为官忠直一代名臣寇准最后客死异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

  • 史上最著名的贤后长孙皇后:竟然也写“艳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辀。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这是唐朝朱子奢为纪念已故的长孙皇后所做。长孙皇后一生与李世民情谊甚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妻良佐。长孙皇后喜欢读书,成为皇后之后,也经常与李世民一同探讨书中典故,更是善于运用书中故事来劝谏太宗应直言纳谏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痛失江山的人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方孝孺,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左膀右臂,为建文帝的失败立下了汗马功劳,没错,作为资深大儒的方孝孺,虽然最后尽忠而死,但建文帝的失败,方孝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孝孺对建文帝是忠心的,因为他后来的举动可以证明一切,但方孝孺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能的确平庸,这无

  • 岳飞为违抗皇命坚持北伐?岳飞违抗皇命有何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忠臣,他“收复失地”的追求也非常伟大,但他的追求与皇帝的意愿背道而驰,其结果只能是个人命运成为悲剧。有人说,岳飞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看领导脸色,没有政治头脑,才导致被害死。实际上这种解读太简单粗暴,岳飞绝不是不知道领导想什么,相反,他一清二楚。我们从岳飞的奋斗史可以轻易地发现,岳飞看人相当准,他

  • 王昭君的和亲之路:西汉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

  • 秦国名将司马错:平定巴蜀贡献可与商鞅变法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这么多将才中司马错名气不大,可他的战略眼光却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此人还是太史公的先祖。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

  • 战国时期贵族的典范孟尝君:仗义疏财门客三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演义小说和武侠小说中常见到“小孟尝” 、“赛孟尝”或者与之类似的名号,来形容一个人物仗义疏财、交游广阔,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和水浒中的柴进。那么正宗的孟尝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头一大段介绍了孟尝君的父亲齐相田婴的事迹,田婴算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他和田忌、孙膑差不多同时代,他们三人

  • 唐睿宗为何两度退位?唐睿宗两度退位的历史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唐睿宗李旦,先是在哥哥李显被废之后,当上了皇帝,后被武则天赶下了台,当了太子。然后,等李显回京之后,又禅让了太子之位。当武则天被赶下了台,李显当了皇帝,李旦被封为相王。当李显死后,李旦终于又当了皇帝,可是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跟儿子李隆基的权力之争,让这个经历多次政治风云的人不想再参与其中,最终只好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