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大杀功臣 为什么只有汤和能够活下来?

朱元璋大杀功臣 为什么只有汤和能够活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31

核心提示: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可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伴君如虎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徐达、刘基、蓝玉、冯胜等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唯独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

杀心已起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太孙朱允炆,为人仁厚,性格偏软,他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为孙分忧

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孙儿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

往事如烟

早年,汤和与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第一,汤和推荐了朱元璋入伍,是他第一个贵人;第二,汤和是朱元璋的直系领导,按辈分是他老大。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好让不争,乐于谦

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投其所好,急流勇退

《明史汤和传》记载,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明哲保身,寿终正寝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死得最惨的是谁?唯一被诛十族的忠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惨死的人,最惨的莫过于株连九族,牵涉面之广,可以说这全族已经差不多被灭了。然而,在明朝历史的长河,有那么一个人被诛十族,他也是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叫做方孝孺,他也是明朝历史中死得最惨的人,没有之一。方孝孺他从小就是个神童,根据《明史·方孝孺传》记载:“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

  • "文艺青年"明英宗:推崇室家之恋 与原配伉俪情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不少人读史都习惯于脸谱化,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种。若是按照这一标准解读明英宗,就很困难:他宠信太监王振,开启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先河,又受宦官的怂恿,好大喜功,御驾亲征瓦剌,结果惨败被俘,这也是历代皇帝里的头一个;他前后做了两次皇帝,复辟后听信谗言,诛杀功臣于谦……如此政绩,无疑是一个昏昧无能

  • 达奚长儒以两千人对十万大军居然把敌人打哭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因为国祚短暂,所以很多牛人知名度不高,比如名将韩擒虎,杨素、史万岁等等,今天来说一个鲜卑族的名将,此人最后一战实在壮烈!由于性格忠厚,正直勤奋,所以不管是西魏的宇文泰、北周的宇文邕还是隋朝的杨坚,都很看重他。(本文出自《隋书·卷五十三·列传第十八》)他叫达奚长儒,鲜卑族人,天生是个猛将,从西魏、

  • 揭秘杨家将第一人杨业 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无敌”。辽景宗发兵攻雁门关,杨业率几千人大败契丹人,一战让

  • 揭秘为何吕后公开幽会刘邦还对她“不离不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19岁时吕后嫁给了41的泗水亭长刘邦,一年后得女,三年后得子,七年后刘邦离家,起兵反秦。而且,这一走,就是七年。年轻的吕雉长期处于独守空闺的痛苦之中。家贼难防审食其是刘邦家中的佣人,在沛县老家侍候吕后及其子女三年零十个月。吕后、刘太公被项羽掠去做人质,审食其又陪伴坐牢一年多。高祖六年八月,

  • 孟珙帮岳飞圆梦 最后联蒙灭了金国的“南宋擎天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岳飞,无人不知,但岳飞终究也没能一雪靖康耻,在岳飞冤死80年后,岳飞一名部将的后人,为岳飞完成了他的毕生梦想。当年岳飞部下有一人叫孟安,孟安之子孟林也随父上阵,孟林之子孟宗政在战事中崭露头角后,镇守襄阳城,而孟宗政第四子孟珙从小便随着父兄上战场锻炼,培养了良好的弓马武艺以及军事素养。孟珙在22岁

  • 是谁平复了八年安史之乱 又再造就了大唐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郭子仪是历代名将中智慧超群的将领,在他戎马倥偬的一生中,几乎每次战斗,都表现出高人一等的谋略和非凡的用兵之道。一、宵衣旰食,平定安史之乱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率领十五万大军,起兵反唐,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唐朝政府军由于多年没有作战,士兵缺乏训练,毫无斗志,

  • 诗仙李白不为人知的一面:藐视权贵却热衷功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古今诗坛的巨星,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而且是光焰万丈长的一个文化符号。李白的诗是如何的跌宕起伏,如何的不拘一格、如何的磅礴瑰丽,难以用文字去形容概括。如果你想去概括去评价李白的诗,就会发现所有的形容词跟李白诗句比较起来,都会黯然失色。然而,诗人的一生,生活状态却不如意十之八九,风光短暂,痛苦常

  • 另类秦武王:最早渴望创造举重世界纪录的大力士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荒唐的皇帝,但秦武王恐怕还是这些荒唐皇帝中最为另类的一个!公元前310年,重用张仪、破了六国合纵的秦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赢荡——看这名儿起的——即位,这位赢荡,就是秦武王。当上皇帝那一年,赢荡才只有19岁。孙皓晖先生在巨作《大秦帝国》中,虽然对于赢荡的描写不算多——这多少和他在位时

  • 明末清初文学家顾炎武:酷爱收集各类书籍碑文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昆山千墩(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他学识渊博,学风严谨,著作等身,著有《日知录》、《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作为耕读世家,顾炎武家族藏书历时四代,从高祖顾济“寒家 藏书”到倭寇焚书,从曾祖顾章志重新收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