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身为明朝的亡国之君 崇祯是怎么葬到十三陵去的

崇祯身为明朝的亡国之君 崇祯是怎么葬到十三陵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44 更新时间:2024/1/15 18:20:24

你真的了解崇祯和明十三陵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导言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四处找不到崇祯,内心不踏实。因此下了一道指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之后总算在煤山找到自缢的崇祯帝,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

崇祯在自缢以前,在衣服上留下诏书。在其中有一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民众一人。”但是,李自成却并没有侮辱他的遗体,反倒展开了好好地的埋葬。起初大明朝的财政一穷二白,就算是想体面地埋葬崇祯,浓烈也是很吃力的。

但无论怎样说,李自成在埋葬崇祯的问题上,也算作投入了较大 的付出。他首先是用两个门扇把崇祯藏起来。之后找到一副柳木棺,便把崇祯的尸体放进柳木棺里。然后再把他的棺木喷成鲜红色,把同时自缢的周皇后的棺木喷成黑色。

可是李自成又碰到了麻烦事,崇祯并没有为他自己修建陵墓。一般皇上一即位,便会开始修建陵墓,可是崇祯却没有修。没有修的主要原因,依据《罪惟录》介绍,一是疲于政事,二是尚未选好地址。

崇祯没有陵墓,李自成起初又没有钱为他修陵寝,因而,就把他与周皇后一起,随意地放进已经去世的田贵妃的陵墓中,但是,就算是田贵妃的陵墓,起初也尚未彻底建好。但李自成早已迫不及待了,把这些人的尸体放进去后,让它变成一座皇帝陵。说起来李自成也确实可伶,连埋葬崇祯所耗的花费,起初都需要靠义捐的。

当然,假如李自成可以坐稳天下,可以让经济发展恢复正常,他肯定是会对崇祯陵墓展开进一步修建的。但问题是,他只在京都呆了42天,就垂头丧气地逃跑了。他连自身都顾不得,自然就不太可能再管崇祯陵墓的事儿了。

满清入关,搬入北京城后,多尔衮顺治对崇祯墓展开了检修,并更名为“思陵”。往往叫“思陵”,应当是由于起初南明曾给崇祯建议庙号为“思宗”,清朝采取了这个意思。

顺治二年,思陵进行修建。但是起初清朝官府也差钱,以致于思陵时断时续修建了2年。因此顺治皇上一声令下,务必尽早修建。由此可见,顺治对思陵修建是极其高度重视的。顺治十六年,思陵又扩建了一些工程建筑,完成了第二次整修。

之后,乾隆皇帝十年及其乾隆皇帝五十年,思陵又历经了2次整修。乾隆皇帝五十年的那一次,是乾隆皇帝整修整个的明十三陵,自然也包含思陵。

那么,为何不管李自成还是清代政府部门,都那么高度重视思陵的修建呢?并且就算是财政局告急,还要想尽办法做这件事情,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呢?无论是李自成,还是清朝,在创建了官府之后,都想说明自身的官府是“天命所归”,是切合天时创建的朝代。而要做到这一目地,就得尊重前朝统治者。

尊重前朝统治者,含义就是,前朝统治者原本也是“天命所归”的朝代。可是发展趋势到一定时间后,“日数”就尽了,务必由新的朝代来取代,而这一新的朝代,也是切合天神的朝代。这样一来,李自成和清朝,都明确这些人的“正统”影响力了。那么既然前朝仍然是“天命所归”的朝代,当然应当尊重前朝统治者了。

因为大明朝前前后后执政了三百年的时间,普通百姓对大明朝有很深的情感。整个的社会发展里,遗老遗少相当多,对大明朝的想念相当浓烈。而不论是李自成创建的大顺朝,还是清代,这些人都不会太轻易被普通百姓所认可。大顺朝的统治者以前是“流民”“逆贼”,这在古代人的内心,是非常排斥的。

而清代的统治者,也是少数异族。受“华夷”观念的影响,这些人更不容易接受这个少数异族创建的朝代。因而,纾解普通百姓的心态,顺从普通百姓的心理状态,就变得尤为重要。而修建崇祯皇上的陵墓,而且把这座陵墓取名字“思陵”,便是一种顺从普通百姓心理状态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封建历史帝王众多,有哪些可以称得上是明君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能称为明君的帝王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为有作为的估计很难选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我认为的最有作为的五位帝王,他们才称得上是明君。能不能成为明君,不是看他杀了多少人,开拓了多少疆土,而是建立了什么影响后世的制度,对老百姓如何。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皇帝不少,在当代的粉丝也不少。只是,名君

  • 曹丕,曹彰和曹植都是亲生兄弟 两人真的是死在曹丕手里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氏三兄弟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丕、曹彰和曹植都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所以这三人是真正的亲兄弟。这三兄弟挺有意思的。老二曹彰武艺过人,自言“好为将”。老三曹植是天纵奇才、文坛泰斗,本来是最招曹操喜爱,但也正是因为过高的才华,自然也使得曹植全身弥漫着潇洒散漫、放荡不

  • 魏征曾提过建议能避免玄武门之变,李建成为何没有采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建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我国较为漫长的封建历史,在这其中,大唐王朝无疑是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推翻了乱世,建立了新兴的唐王朝之后,李世民励精图治、悉心的听从臣子的建议,对于一众帮助自己打天下的老臣也是大为的优待,有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事迹,足以印证李世民

  • 曹真最早的时候姓秦 曹操为什么要改他的姓氏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真名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氏家族是汉末三国时代的重要家族,该家族不同于以经学文化见长的汝南袁氏家族和弘农杨氏家族,而是以武力著称。在曹氏家族中,曹真是一位颇具帅才的重要人物,为抵御诸葛亮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曹真本不姓曹,而是姓秦。那

  • 如果糜芳和傅士仁不投降死守荆州的话 关羽还会不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在樊城被徐晃击败后,率兵回撤时,由于镇守荆州的糜芳、傅士仁投降了吕蒙,这让关羽断了后路。随后,关羽还中了吕蒙的攻心计,让荆州士兵都抛弃了他,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但还是被江东追至杀害。如果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吕蒙,选择死守荆州,关羽

  • 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三霸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三小霸,指的是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由于其霸业不如春秋五霸,故被称为三小霸,他们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古语有云:“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大霸者,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是没问题的,另

  • 立花宗茂和本多忠胜在日本历史上有多深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立花宗茂,吉弘镇理(高桥绍运/镇种)之长子。从立花宗茂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战国历史的痕迹。图片来源于网络立花宗茂出生地点为丰后国国东郡都甲庄长岩屋中的吉弘居馆。他在婴儿时期体格便异乎常人得巨大,于是,其祖父吉弘鉴理为其取幼名为千熊丸。立花宗茂少年时代便力量超群、才能卓越。永禄12年,千熊丸年约3岁,

  • 希特勒惊天身世:先祖竟是犹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不一样,有人觉得他是破坏国家的大魔头,有人却对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德国成为强国感到惊讶。但是希特勒一生中做过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大肆屠杀犹太人。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如果说起希特勒的身世,希特勒很可能拥有犹太人的血统。根据2007年意大利等多国学者的一份专业论文的研究表明,

  • 李自成的溃败原因与下落分析:李自成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放清军进入了山海关,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拨给他一万精兵,让他充当急先锋,去追击李自成,在知道自己的家人惨死在李自成手下时,吴三桂怒火中烧,在受命后星夜兼程,势要取得李自成的项上人头。拿下北京的李自成已经没有了闯王的豪情,他的军队也完全丧失了锐气,只知道烧杀抢掠,

  • 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用美人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中,孙权和勾践都是能够“屈身忍辱,任才尚计”的英雄豪杰。正式因为曾经忍辱负重,孙权勾践都能知人善任,他们都曾有杀害功臣之举,而且在战略上两位都使用过“美人计”等相似之处。那么,孙权与勾践两位豪杰究竟谁用的“美人计”更强呢?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