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诗词中探索杜牧的一生,他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从诗词中探索杜牧的一生,他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1/2 18:52:00

杜牧,字牧之,晚年时期居住在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他是晚唐时期官员,也是文学家。他的诗文负有盛名,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题乌江亭》等,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杜牧的故事吧。

山林深处,绿树环绕着一处幽静的禅寺,不疾不徐的木鱼声,被袅袅的清烟携裹着,在禅寺上空单调的回荡。大殿后,繁花中掩映着一间小小的禅房,室内茶烟轻飏,一白发老翁斜倚踏上,半梦半醒间轻声吟喔: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题禅院》

已至暮年的杜牧,悠闲地躲在禅院中,品一杯清茶,在淡雅清幽的茶烟中回想着曾经走过的岁月......

大和二年,崔郾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众老友都前来恭贺送行,席间话题当然离不开那些文人名篇。酒至半酣,时任太学博士的吴武陵把崔郾拉到一边,说要给他读一篇文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吴老抑扬顿挫地诵读了一遍杜牧的《阿房宫赋》,崔郾听后也赞叹不已。吴武陵乘热打铁地说:“请在这次考试中录取他为状元吧。”崔郾有点为难:“状元已经有人了。”最后在吴武陵的极力推荐下,崔郾决定让杜牧定以第五名进士及第。

杜牧出身名门之后,少年时就才华出众,尤其诗文更佳。因此当他准备考进士时,朝廷中很多人都愿意为他出力帮忙,吴武陵就是其中一位。当然,毫无悬念地,杜牧如愿得以进士及第。及第后还需要参加吏部的另一场考试——关试。

关试主要考策论,这些在杜牧小时候,他那曾经官至宰相的爷爷就教过他。故此,他信心满满给长安的文友们寄诗一首,就踏上了长安赴试之路。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此时的杜牧正是意气奋发,志得意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马上就能通过关试,就好似这眼前无限美好的春色。他嘱咐朋友们,“多多备些酒菜,我们马上就可以庆祝了!”透过翰墨薄宣,那个英姿飒爽的身影正骑马飞奔在通往长安的大道上。

通过关试后的杜牧,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五年后,杜牧又被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此时的杜牧居住在扬州。他也因此留下了众多关于扬州的诗词,让我们在诗词中领略了扬州的繁华与多情。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

青山隐隐,绿水迢迢,秀美凄迷的江南小城扬州,在杜牧的笔下别有一番意境。长夜寂静,明月凄清,二十四桥静立在夜幕中。远处传来一阵阵幽怨的箫声,或许在某个低垂的翠幕珠帘之后,还有着另外一场歌舞喧嚣。

杜牧诗中的扬州,带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三百多年后的落魄诗人姜夔到扬州时曾写到:“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杜牧所处的大唐,早已没有了唐朝鼎盛时期的海晏河清和安居乐业。而是宦官当道、藩镇割据、边疆战乱频繁、朝廷腐败无能,让众多有识之士心灰意冷。

杜牧亦是对此忧思愤懑。他自幼不仅诗书俱佳,而且政治才华也相当出众。他读书之余,时刻关心军事和政事,还曾专门研究过孙子,写了十三篇《孙子》注解,还写了许多的策论咨文。可是一心想施展才华的他,根本无用武之地,他不禁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忧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唐王朝已经千疮百孔,危机四伏了,可是在迷离月色下的秦淮河边,依然灯红酒绿,歌舞升平。那些不懂政治的达官显贵们,依然在江边纵情地欣赏着商女们的妙曼舞姿与婉转歌喉。

唐朝是个崇尚佛教的朝代,除了唐武宗几乎每个皇帝都对佛教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大肆兴建寺庙,而且寺庙不用交税,和尚们也不用服兵役。因此,在唐代,庙宇随处可见,好多人为了逃避兵役和混口饭吃,都出家做了和尚。使得本就日渐空虚的国库,更加入不敷出。

杜牧来到江南地区,看到山清水秀的江南,却到处庙宇林立,僧侣成群,不由得又激起了他忧国忧民的本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江南的春天,莺飞草长,花红柳绿,碧波荡漾的河边村寨,处处都飘动着五彩斑斓的酒旗。想当年,南朝留下了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如今都笼罩在江南迷离的烟雨之中。

看似杜牧在赞叹着江南清雅秀丽的山水田园,实际上他在暗指当年的梁朝过于崇尚佛教,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他想告诫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不要步梁朝的后尘,早日从对佛教的虔诚中醒过来。

不知是否听到了杜牧的呼声,唐武宗即位后发起的对佛教的打击行动,全国各地大肆拆迁庙宇,五十岁以下的和尚全部还俗,废除佛籍等,即历史上的“会昌法难”。对佛教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趋紧张的社会矛盾,让濒临垂死的大唐又有了一丝生机。

中年后的杜牧一心想要调离京城,请求外放任职。或许是他想远离权力中心这个危险的漩涡,不想在京城庸庸碌碌地虚度光阴。亦或许他只想在山水泉林中挥洒自己的翰墨书香,做一场清新恬淡的田园之梦。

终于在他多次不懈的请求下,宣宗大中四年,他被外放到湖州任刺史,后来他重修了祖上留下的樊川别墅,闲暇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因此,他也被称为“杜樊川”。

在他离开长安前去湖州时,他登上长安外的最高点——乐游原,再次回望曾经生活过的长安城。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几年前的李商隐登乐游原时,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杜牧则放言说,“我要走了,江湖悠悠,闲云野鹤才是我的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给霍去病赏赐十车肉 霍去病为什么把肉放臭也不去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武帝有多宠霍去病,霍去病为什么不吃皇帝送的肉,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恩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当初恩赐霍去病十车肉,霍去病为什么放臭了都不吃?霍去病到底有什么想法?对于古代的大将军,一般都会受到统治者的金银恩赐,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在外戍守边疆,为了国家的稳定,常年征战沙场,所以受到这样的恩赐也是深得民心的。不过今

  •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为何会刺秦失败?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发生了什么,战国时期荆轲的成语,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四位突出的刺客,他们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要离、聂政和荆轲。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

  • 什么是千叟宴?乾隆皇帝是如何好心办了坏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的千叟宴,清代千叟宴,乾隆千叟宴年龄最大者是谁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传位于第四子弘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先看一幅对联:乾隆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昀对: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说到“

  • 夫差为什么不听伍子胥建议杀掉勾践 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掉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伍子胥和伯嚭,勾践怎样设计伍子胥,伍子胥为什么被夫差杀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伍子胥和夫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伍子胥当初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为什么不听?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增强了国力,还招纳任用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当国家内部

  • 为什么说朱由校是一位生错时代的皇帝?他有多喜欢做木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哪个皇帝喜欢做木工,明朝朱由校的生母,朱由校木工水平到底多高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一位荒废朝政、沉迷手工艺的“锁匠国王”路易十六。他沉迷于制锁工艺之中,不理朝政,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最终将自己和妻子送上了断头台。明朝时期也有一位颇为相似的皇帝,他同样热爱手工艺,同下场不好,但也同样生平跌宕传奇、引人深思。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大明王朝

  •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为什么将他尸体挖出来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伍子胥鞭尸,伍子胥与楚国的仇恨,楚平王下一个王是哪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伍子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辅助吴王阖闾?伍子胥和楚国有仇吗?伍子胥为什么要将楚平王鞭尸?导语:伍子胥是一个悲情猛人,说他悲情,那是因为他这一生,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说他是猛人,那是因为他做人做事都比较猛。伍子胥全家遭到楚国陷害,他

  • 历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祭拜明孝陵,康熙为何祭拜朱元璋,清朝皇帝为什么要朝拜朱元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

  • 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要人 伍子胥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伍子胥灭楚,伍子胥人生结局

    越王勾践忌惮他,阖闾重用他,伍子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吴越争霸了,吴越争霸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光彩耀眼的一笔。在吴国和越国的这场争霸战争中,要说起在战场上发挥

  • 李弘冀: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为什么不传位给李泰,唐中宗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后主李煜的长兄,此人就是李弘冀。那么李弘冀身为长子,为何最后没当上皇帝?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说说李弘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钟皇后。元宗李璟继位后,李弘冀并没有待在皇宫中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被派去外地了驻守。李弘

  • 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最后为何却能侥幸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不得干涉朝政,王守澄与仇士良,糜芳傅士仁如果不投降

    细数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尤以东汉、唐朝、明朝为最,其中出名者有十常侍张让、唐朝仇士良、九千岁魏忠贤,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仇士良之外,十常侍张让与九千岁却是都有着不好的结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为何最后却能侥幸得以善终?仇士良入宫的时间,现如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唐顺宗在位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