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牛僧孺

牛僧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

牛僧孺

牛僧孺的介绍

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

牛僧孺是进士出身。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等共同抨击时政,为宰相李吉甫排斥而久不任用。穆宗时,累官至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敬宗时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公元830年)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成为牛(僧孺)、李(德裕)之争中牛派首领人物。武宗时,李吉甫之子李德裕为相,牛被贬任循州长史。宣宗时召还,不久病卒。

有关“牛僧孺”的历史故事

  • 牛李党争:政党争斗分别以唐代牛僧孺、李德裕等为首

    牛莉的党争是历史上著名的党争。它始于唐宪宗时期,止于唐玄宗时期。持续了40年,影响了很多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最著名的裙带斗争。那么这场斗争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就跟着玄机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牛与李的党争牛李党争主要是指唐代以牛森儒、李宗敏为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始

  • (牛李党之争的结果)牛李党争:政党争斗分别以唐代牛僧孺、李德裕等为首

    牛莉的党争是历史上著名的党争。它始于唐宪宗时期,止于唐玄宗时期。持续了40年,影响了很多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最著名的裙带斗争。那么这场斗争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就跟着玄机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牛与李的党争牛李党争主要是指唐代以牛森儒、李宗敏为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斗争。这场斗争始

  • 刘禹锡与牛僧孺的情仇往事

    张爱玲道“成名要赶早”,唐代的考死们也是那么念的。他们要正在列入测验以前给本人年夜制***,让考民对于本人有好印象,便必需用最佳的诗文往投谒,道黑了便是拿着文章往访问晨廷显贵、文坛发袖,以期取得称许取举荐,那喊做“止卷”。那种习尚正在唐代很盛行,墨客们概莫能中。止卷有乐成固然也有得败。对于于得败,心

  • 唐朝宰相牛僧孺简介:成为牛李党争中牛派首领人物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牛僧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牛僧孺

  • 牛李党争(唐朝以牛僧孺、李德裕等为首的政党争斗)

    牛李党争,唐朝以牛僧孺、李德裕等为首的政党争斗。牛李党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个党派争斗,这个争斗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了四十年之久,波及到了不少人物,牛李党争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朋党之争。牛李党争是怎样引起的?牛李党争谁嬴了?牛李党争主要是指唐朝时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首的牛

  • 牛僧孺的作品 牛僧孺是个怎样的人

    牛僧孺牛僧孺作为“牛李党争”中的牛党领袖,在裁撤冗员、整肃吏治、减轻民赋等方面颇有政绩,又发展将汉阳、江夏,为唐宋时期鄂州商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由于他与李德裕的党争,世人对其褒贬不一。牛僧孺的作品《唐诗纪事》中见到他的一些轶事和诗作。《玄怪录》传奇十卷被鲁迅先

  • 牛僧孺简介 牛僧孺的后人

    牛僧孺牛僧孺出生甘肃灵台,是唐穆宗、唐文宗时期的宰相,也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代表人物,与李党代表李德裕势不两立。李德裕当政后,牛僧孺被罢免,贬为循州长史,直至唐宣宗继位,李德裕被杀后他才得以恢复原官。牛僧孺简介牛僧孺(779年-848年),字思黯,安定鹑觚人(今甘肃省灵台县),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牛党

  • 牛仙客是谁 牛僧孺和牛仙客关系

    牛仙客牛仙客生于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是唐朝时期的官员,身居高位。他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在关中地区推行“和籴法”,解决了粮荒问题,顺便解决了漕运问题,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社会矛盾等。牛仙客是谁牛仙客(675年-742年),泾州鹑觚(今甘肃灵台)人,唐朝宰相。牛仙客早年曾为县中小吏

  • 牛僧孺与白居易之间有什么故事?有哪些与牛僧孺相关的典故?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

  •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对牛僧孺的评价如何?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

  • 牛僧孺和李德裕两党“牛李党争”的起因

    唐朝末期政客频繁内斗,分为两个党派,彼此之间朝事政事争斗不断,加速了唐朝的腐败和灭亡,牛李党争是一个统治集团内部阶层之间的互相争斗。唐朝末年,中央政府高级官员主要分裂为两个政客集团,一称牛党,一称李党,牛党的重要人物是进士出身的牛增儒、李逢吉、李宗闵;牛党的背景主要是科举出身,他们大都出身贫寒,靠寒

  • 作为李德裕的政敌,牛僧孺为何长期以来饱受诟病?

    作为古代中国最辉煌的朝代,唐朝的荣光直到现在似乎还在影响着整个世界。不仅仅是在文化上有突出贡献,唐朝时期奠定的各项政策也在以百年尺度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如科举制等,更是多个国家选拔人才所用的妙招。但是,盛唐终究还是没了。造成唐朝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是公认导致盛唐灭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党争、藩镇、宦

  • 牛僧孺有哪些成就与作为?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不叙用。

  • 牛僧孺与白居易之间有什么故事?有哪些与牛僧孺相关的意识典故?

    牛僧孺(780年~848年) ,唐安定鹑觚(今甘肃省灵台县)人,字思黯。晚唐大臣,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居于长安。贞元进士。元和三年(808),以贤良方正对策,与李宗闵、皇甫湜俱第一,因指斥时政,触怒宰相李吉甫(一说与李吉甫无关),不叙用。

  • 牛党领袖的牛僧孺,也不过是皇帝太监争权的牺牲品

    元和三年的科举案,牛僧孺在策论里原本是为民请命,是替老百姓说话的。宰相李吉甫和唐宪宗实行的政策很激进,是以牺牲节度使的利益为前提,把税赋尽量的上交国库,集中力量对付几个不听话的节度使,但是打仗,老百姓肯定受到的伤害最大。粮草、兵源,都得从老百姓的头上拿,无论仗有没有打赢,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生活在

  • 名臣刘沆智断不动产案件 被誉为名相牛僧孺转世

    宋仁宗在位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刘沆,非常聪明能干。据说他妈生他的时候,梦见唐朝宰相牛僧孺穿着官服进了他们家,然后他就出生了,所以大伙都说他是牛僧孺转世。牛僧孺是名相,擅长断案,可巧的是,这个刘沆也擅长断案。比如说有一年,刘沆去湖南衡阳当市长,接了一宗不动产案子。这宗案子其实是二十年前的旧案,已经被很多

  • 做人要学刘禹锡却不能太刘禹锡!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禹锡和牛僧孺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科举考试继承了隋朝初创的制度,在程序上尚不甚完美,尚未实行糊名等制度。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考生早已名满天下的话,金榜题名的概率就会大很多。张爱玲说 “成名要趁早”,唐朝的考生们也是这么想的。他们要在参加考试之前给自己大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