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秦宣太后芈八子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

历史上秦宣太后芈八子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33 更新时间:2024/1/25 16:06:16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然而就在这个小国中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宣太后。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太后,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的生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古代女子一向都不管朝政之事,而宣太后却能越于男人之上,把持朝政,成为风云一时的女性人物,可见她背后肯定有着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宣太后,芈姓,又称芈八子,本是楚国人,后嫁到秦国,成为秦惠文王的姬妾。宣太后芈八子为秦惠文王生下一子,名叫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然而因为宣太后是妾,所以其子不能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再加上嬴稷当时在燕国做人质,所以,秦惠文王死后将皇位传给了长子嬴荡,也就是后来的秦武王。

前306年,秦武王因举鼎而死,而秦武王无子,于是他的弟弟们发生了王位争夺战。于是赵武灵王派代郡郡相赵固将在燕国作为人质的公子稷送回秦国,在宣太后异父弟魏冉的帮助下,扶持公子稷继位,即秦昭襄王。后来魏冉相继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夺君位的动乱,诛杀惠文后及公子壮、公子雍,肃清了与秦昭襄王不和的诸公子。然而当时的秦昭襄王尚且年幼,于是作为生母的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魏冉辅政。就这样,宣太后走上了执政之路。

前307年,楚怀王派兵包围韩国的雍氏,长达五个月不能攻克。韩襄王多次派使者向秦国求援,但秦国军队一直按兵不动。韩襄王又派尚靳出使秦国,尚靳以唇亡齿寒的道理劝说秦国尽快派兵救援。但是宣太后因为自己的故乡是楚国,不同意派兵救援,她召见尚靳对他说:“当年我服侍秦惠文王时,大王把大腿压在我的身上,我感到身体疲倦不能承受。而他把整个身体都压在我身上时,我却并不感觉到重,这是因为这样对我比较舒服。秦国要帮助韩国,如果兵力不足,粮草不济,就无法解救韩国。解救韩国的危难,每天要耗费数以千计的财物,这对我和秦国又有什么好处?”可见宣太后对于军事方面也有非常独到的理解,且不亚于征战沙场的将军们。

被宣太后的一番话驳回之后,韩襄王还不死心,于是又派张翠出使秦国。甘茂认为韩国一旦投靠楚国,楚、韩两国就会挟持魏国来危害秦国,他主张秦昭襄王立即出兵救援韩国。秦昭襄王于是下令出兵,楚国闻讯后撤军。宣太后执政期间帮助秦国稳固了与邻国的关系,而且还消灭了义渠国,虽然秦惠文王在位之时也与义渠国打打停停有过不少交集,但是虽已称臣的义渠国仍然躁动不安,而宣太后执政却一把将义渠国消灭,出去了秦国的心头大患。

但是,毕竟宣太后太过风光,让秦昭襄王没有一点地位,所以最终注定宣太后是要退出政治舞台的。话说宣太后主政时任用弟弟魏冉、芈戎以及儿子公子悝、公子巿等四贵主政。宣太后及四贵的专权极大限制了秦昭襄王的权力,造成了秦国国内只知有太后和四贵,不知有秦王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一度让秦昭襄王觉得窝囊,想要翻身却无计可施。后来,魏国人范雎逃亡至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范雎向秦昭襄王建议收回五人的权力,以免造成淖齿、李兑那样弑君篡国的祸乱。秦昭襄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废掉宣太后,将魏冉、芈戎、公子悝、公子巿四贵也驱逐出秦国。

就这样,宣太后的风云一生在已平淡落幕,前265年十月,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一代风云女人物就这样完结了一生,虽说她的一生充满的波折,但是风云只是也是威震四方,其名气已经远远超过身为君王的秦昭襄王了,有过这样的时光,再看看别的女人,她应该也会觉得欣慰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顺治皇帝是因为董小宛而剃发出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民间野史中,一直流传着顺治皇帝剃发出家的故事。而且,顺治皇帝出家的原因,是由于爱妃董小宛的病逝。事实真是这样吗?关于顺治皇帝是否出家,此事是存疑的。但关于顺治皇帝是由于董小宛的病逝而出家,此事是绝对不可能的。导致顺治出家的,应该是其爱妃董鄂妃。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而董小宛是出生于苏州的汉人,二人

  • 关羽为何不肯与黄忠同列为官?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占领益州后,进位汉中王。册封关羽、马超、张飞、黄忠四人为前、左、右、后将军。关羽听说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大怒道:“大丈夫绝不和老兵卒同列为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关羽不肯与黄忠同列呢?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人。初平三年,刘表担任荆州牧驻军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黄忠被刘

  • 大臣写了一份近两万字的奏章结果挨朱元璋一顿板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大臣地位最低的,当属明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对于官僚有着天然的仇视。平心而论,朱元璋在位期间,对于老百姓是比较宽厚的,对于官员们却是异常严苛的。大概因为在发迹前见识了太多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所以,老朱内心对于官僚们应该是不信任的,时常怀有防备之心。而且,朱

  • 孙策——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少年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志·孙策传》:评曰:“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策,名副其实的少年英雄,自16岁时随父亲征战到26岁鹿山殒命,这点恰然和唐太宗神似。少年时代便开疆阔土乃至“割据江东”,成为东吴基础;和一般的少年

  • 李三才是如何出名的?李三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著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曾经在朝廷中引起党争,而且李三才本人为人又是非常的高调,这使得李三才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有能力在明朝朝廷之内引起了几次轩然大波,李三才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官员,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越争越出名。下面做一下李三才简介。李三才,

  • 五废六立 两朝为后:传奇皇后羊献容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羊献容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第二任皇后。提起司马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有一句名言,大家肯定不陌生,那就是“何不食肉糜”?这句名言,就是司马衷先生说的。他说这句话时的情境是这样的:大臣向他汇报,发生旱灾,老百姓连粥都喝不上了。于是,一脸不解的司马衷先生,就说了上面的这句名言。不需要我说,你肯定也知道了,司

  • 三国曹魏名将第一人——张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按正史记载,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三国志》将张辽列为曹魏五大将之首。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县人(今山西省朔州)。胡汉长期杂处的边地朔州,是英雄豪杰辈出的地方。在张辽之后,这块地方相继崛起的各朝代英雄好汉

  • 朱元璋为何如此仇富?竟然源于小时候的一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重八十六岁那年,朱家租种刘德的十几亩田地,获得了大丰收。在朱五四的印象中,他种了一辈子的田,还从没有收过这么多的粮食。粮食收多了,心眼儿也就多了。陈二娘对朱五四道:“我们家重八已经是大人了。趁今年收成好,托人给重八说房媳妇吧。”朱五四听了陈二娘的话后只是笑笑,没言语。虽然他也有和陈二娘同样的想法,但

  • 王昭君的一生是怎样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将王昭君比作具有“落雁”美貌的女子,那不如将她比作沙漠中的一颗耐旱而茁壮的野草。在中国王昭君除了是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四大美女文明之外,它让中国人民数千年来永记于心的就是她和亲出塞的故事了。传说王昭君是西汉时期的一个有着绝世才貌的女子,她的美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公元前36年,汉

  • 这算不算报应:唐太宗儿子们的人生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太子李承乾唐太宗嫡长子,母为长孙皇后。贞观初年就被立为太子,之后数次代唐太宗监国理政,颇有好评。但后来李承乾的脚出现了残废,生活行事也错误频出,与唐太宗的关系逐渐疏远。他的太子地位也因此受到了李泰的威胁。为了应对危险的变故,李承乾准备了一个谋反计划。但在贞观十七年(643年),谋反计划泄露,李承乾也